作者简介:潘蔚(1996-),女,浙江衢州人,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
摘 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呈现出动态化、虚拟性、立体性的形态特征,以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满足受众群体个性化的需求。基于此,结合数字媒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动态化设计、形象设计、多感官交互设计等层面,探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创新策略,旨在促进技术与艺术交融,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的转型变革。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效果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1-00-03
视觉传达设计伴随着现代媒介的不断发展而演变,从传统实体静态向虚拟动态转变,从二维影像向三维虚拟空间演进,多元媒介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也拓展丰富的视觉空间,提升视觉信息传递的效果。面对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发展机遇,需要以强化视觉体验为目标,利用全新的媒体技术,完成设计元素、技术、视觉信息的革新,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的转型和升级。
一、数字媒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转变
(一)实体静态设计向虚拟动态转换
视觉传达设计是对视觉信息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而传统的媒介方式,以单向信息传播为主,虽然有着信息传播的精准性,但信息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传播载体受限,难以满足视觉传达的要求。而数字媒体的出现,能够发挥自身信息传播时效性、交互性、虚拟性的特点,使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发生转变,视觉信息传递的效果也随之提升。而最为重要的是,视觉设计的形式从以往实体静态向虚拟动态转化。传统依托书籍、报纸、印刷的信息媒介生成的静态传播方式被改变,数字媒体赋予传统二维空间时间定量的概念,使信息具备动态化的能力。借助全新的媒体技术展开视觉元素的设计,能够对各种元素进行格式转化,并利用特效、图形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对视觉传达的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能够满足公众的认知需求。动感十足的动态化视觉信息,能够快速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降低人们信息理解难度,利用丰富的表达形式,带给人们多感官的冲击,促进信息的快速传播与交互。例如,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对传统广告故事进行演绎,将静止的视觉信息转化为动态化内容,能够利用丰富的表达形式吸引人们的眼球,并搭配色彩、音乐、动画的视觉元素,使呈现的内容更加立体,画面的变化更为快速,呈现的效果更貼合人们的视觉捕捉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视觉传达的质量和效率[1]。
(二)二维空间向三维立体转变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以包装标志、海报、展板的二维平面设计为主,视觉信息的呈现方式单一,二维静态的传播形式,也难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导致视觉传播范围狭窄,难以实现快速广阔的传播。而全新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虚拟创作,在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设计出相应的方案和模型,快速捕捉相应的视觉信息,使更为形象立体的内容呈现,这能够为视觉信息增添层次和深度,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体验。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受众听觉、触觉、视觉多感官参与,在动态化的视觉效果中,人们能够体验虚拟化带来的美感,获得超现实的体验。例如,杭州亚运会闭幕式中,数字人动作捕捉技术的支持,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数字火炬手,模拟人更有力量地奔跑的动作,帮助人们获取动态的数据,获得真实且流畅的视觉体验;春晚上演员表演背景图像与演员所处的实际场景融合,通过虚拟和现实的结合,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带给观众更加奇妙的视觉体验,也能够实现视觉信息快速广泛的传递[2]。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能够简化传统繁杂的视觉流程,节约设计人员的时间成本。同时,多种形态的数字化视觉元素,能够为视觉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设计灵感,使设计出的作品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带给人们丰富的审美体验。但是,数字素材质量难以量化,很多资源和素材的下载存在权限上的限制,导致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过多的考虑成本问题,不能积极地引入新元素,导致设计作品缺少创新性。部分设计者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过于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倾向,导致视觉元素的应用存在着重复性较高的问题,不能够利用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展示多样化的视觉信息和元素,视觉传达作品失去个性特征,产业内作品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
与此同时,受众选择空间不断扩大,人们所获取的视觉传达信息有着个性化的特征,容易对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影响。部分设计者面对受众群体主动性的需求,容易改变设计方向,设计主体性的降低,弱化设计者在设计领域中的话语权威性,导致设计内容和方法跟随需求变化而改变,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艺术、技术两方面存在的矛盾,导致全新数字化的视觉设计方法,只能为观众带来短暂的视觉冲击,而留下的余味却较少,设计艺术精髓部分缺失,使视觉传达设计中艺术与技术呈现矛盾发展的状态,阻碍数字技术和艺术的交融发展[3]。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一)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实现动态化视觉传达设计,增强画面视觉吸引力
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是实现视觉传达动态化设计的重要手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实现动态化设计,能够将数字媒体技术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不断提升视觉传达设计水平,更好地优化视觉传达作品的互动与体验效果,增强画面视觉吸引力,逐步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与认可。首先,在动态图像处理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能够为动态设计中的图像增加更多特效,比如,图像融合、透视变换、提取关键帧等,都可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的动态化图像设计。通过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能够使修整好的图片更加精致、漂亮,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实现将各种元素转化成二维、三维图像,更加逼真展现。比如,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便是通过将数字媒体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为观众呈现出精彩绝伦的晚会现场视觉效果,实现了数字化的舞台效果传达。其次,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文字设计。设计动态文字时,应注重时间、空间与不同运动规律等属性的有机结合,保留动态文字的律动美,保证阅读可读性与视觉效果。以设计中的宣传视频为例,可选择在视频中加入动态文字,对3D立体字进行拆分与碎片化重组,使设计出的动态文字,更能够吸引大众注意力,更好地提升视觉传达效果。
(二)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创新企业视觉形象设计,推进企业视觉形象传播
企业视觉形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础系统设计,在视觉形象设计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可通过融入数字化、立体化、动态化企业形象标识,来提升企业视觉形象中的延展性和适用性,推进企业视觉形象完美传播。比如,“根茎网”设计的互动标识,从外形、颜色、字体等方面融入了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动态化设计功能,会随着计算机的数字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能够为观看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在视觉形象基础色彩设计中,种类不宜过多、对比度不宜过强,防止引起观众视觉疲劳。要妥善调节动态视觉形象的画面色彩,以把控色彩鲜明度,以形成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避免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还可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新机遇,结合企业视觉形象设计需求,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制作电子名片和二维码名片。结合图文与声像加入流动文字内容与丰富的信息量,受众仅可通过点击电子名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得企业视觉形象,了解企业文化与具体内容,具有极佳的传播效果[4]。
(三)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数字媒体艺术,进一步拓展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
平面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将设计元素应用于平面媒体,包括书籍、杂志与海报,进行良好的视觉信息传播。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平面设计表现手法与视觉效果,逐渐成为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应重视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拓展平面设计表现形式,转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形态,为平面设计注入更多创意与生命力,实现平面设计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可通过使用GIF动态图片或简短的动画形态增加平面设计趣味性,实现交互设计。此种形态在聊天软件与社交平台中应用极为广泛,能够实现交互式设计。同时,还可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创新编排平面设计的组合、排版与编辑等多种技巧,应用Photoshop、Adobe、InDesign等数字化软件,增强平面设计的生命力与创意性,创作出极具活力的视觉作品,简化平面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5]。
(四)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实现视觉作品多感官交互设计,强化受众视觉体验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沉浸式、体验性等特点,能够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互动体验再次升级。如世博会中国馆内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数字影像作品,便是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充分调动受众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等多感官参与,更好地传递作品内容。让受众从多个感官体验清明上河图数字影像作品的独特魅力,通过人机交互如画中人一般感受古都开封的繁荣,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进一步升华,为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应重视应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多感官设计优势,创新视觉传达设计形态,加强多感官互动与综合性体验,进一步强化受众视觉体验,使视觉信息传播更加精准、高效。首先,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听觉设计。一方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融入听觉设计,能够进一步促进视听两种元素融合运用,保证视觉传达效果更加精准、有效。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在精心编排的图、文、色彩等视觉元素基础上,综合运用声音、影像、图片、文字等元素,创意设计视觉传达作品。如一则广告,设计师便是在视觉基础上,以繁体字书写方式位于页面上方,下方配合解释性文案,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翻阅观看时,该页面便会自动播放背景音效作为视觉补充,如观看“本”时会自动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观看“朋”时,页面主题的背景音乐为聚光灯点亮的声音。此种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强化了画面感染力,观众的视觉体验效果极佳。另一方面,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实现触觉互动设计。其次,触觉互动设计,主要建立在手指操作实现的界面,交互上,与鼠标操作形式相似,需要通过大屏幕、移动媒体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等设备,通过多点触碰、滑动控制、真实动作模拟来实现。与当前备受欢迎的赛车游戏、射击游戏极其相符,利用手机多点触控操作选择多元视角与其他操作功能,用户仅可通过智能屏幕,便能与操作目标间形成有效互动,强化了视觉体验的真实性。因此,设计师应树立交互性思维,根据触摸屏尺寸、手指操作便利性要求进行图形设计、版式编排,从而设计出触感良好、尺寸标准的视觉传达互动作品,有效实现人与界面的互动交流[6]。
四、结束语
数字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技术、视觉元素上的支持,推动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和方法全面更新,也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由二维向三维空间演进,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但同时,艺术与技术的交融发展,容易使数字化的视觉元素带给观众的影响较为短暂,艺術精髓的缺失,难以实现视觉元素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对此,需要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创新视觉形象设计方法,优化艺术表现形式,增加视觉元素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与此同时,展开多感官交互设计,迎合受众个性化的需求,为观众带来多感官的体验,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够更加贴合大众,提升视觉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娟.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二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241-243.
[2]寇雨潇.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研究——以《畅游泉城》动态插画为例[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9):27-29.
[3]郝翠云.新媒体艺术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路径探索——评《当代艺术设计与视觉传达》[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7):2130.
[4]明媚.数字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中的运用——评《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6(11):91.
[5]吴飔雪.数字媒体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探究——以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为例[J].智库时代,2019(41):140-141.
[6]夏弘睿.试论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视觉媒介的共生与融合[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