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福建
2023 年高考虽已尘埃落定,可民间有关高考作文的讨论却还未停止,一线备考者应“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来拿”。平心而论,2023 年全国新课程Ⅰ卷作文依然紧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次金箍,但没有了往昔的“紧箍咒”,而是在注重能力考查、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积极的探索。从主体“你”来看,命题材料紧贴熟悉的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将自我置身社会与时代之中,命题做到了有话“好说”且不一味迎合,“好”的见仁见智,“力量”的个性体验,都可以做到“好好说”;从客体命题者来看,紧扣“立德树人”核心而又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而又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营造相对宽松的情境氛围而又彰显个体独特的价值思考,可谓“一石三鸟”。
而要想真正高屋建瓴、抢占高地,尚需跳出固有思维的拘囿。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玩的体会,又何尝不是研究2023 年高考新课程Ⅰ卷作文的“他山之石”?基于此,笔者做了以下梳理(见表1)。
表1 2020-2023 年新课程Ⅰ卷作文命题特点
由此可见,2023 年高考新课程Ⅰ卷作文是在稳定中求突破,延续中寻发展。从命题材料的内容叙述来看,以往的命题由读书时对春秋人物的思考,到伟人论述“体育之效”的启示,再到下围棋时“本手、妙手、俗手”,总是觉得具体情境的设置有一分疏离感。而2023 年命题则直指寻常生活“好的故事”,增添一分亲近感的同时又隐藏了一分深刻,让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真实情境真正落地生根。从命题的核心概念来看,2023 年命题不同于2020 年的三元优选和2022 年的三元重组,而是在2021 年假面一元的基础上巧妙换元。具体来讲,2021 年的针对对象是“体育”,2023 年的针对对象为“故事”,“换元”就是在此基础上收缩一元概念的范围,将其变为“体育之效——强与弱的转化”“好的故事有力量”,进而再丰富一元概念的内涵,即政治、经济、文化、人生等方面的“强与弱的转化”“好的故事有力量”。
命题材料的表达方式如有不同,也会导致命题的任务驱动稍有差异。虽然都强调现实“你”的“思考”,但2021 年化用了伟人名言,因此任务驱动更强调“启示”“感悟”,而2023 年是事实陈述,强调的是“联想”。另外,相较于2020 年“班级读书会”“发言稿”和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的明确具体的任务驱动,近三年来的作文命题不管核心概念有几元,都强调写作者“你”的在场“思考”,即如何在开放与限制间力争收放自如,在情理的表达中讲究思辨性。
二元概念的对立统一自不待言,而同是一元单核驱动——2021 年的“体育之效”侧重于偏正结构的“正”,进而把这一核裂变为“体育之效和身体强弱关系”的二元并立,且突出“强与弱的转化”,由此作喻兼及人生、家国、民族等,引导“你”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审视自我与世界;2023年的“好的故事”侧重于偏正结构的“偏”,挖掘“故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好”与“力量”,且突出“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线状发展,进而感知深化。
目前三元分立作文多为三元优选(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元鼎立(2022 年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和三元重组(本手、妙手、俗手)这三种形式。三元优选重在三个概念之间辨别权衡,选择的过程是在肯定其他的基础上集中笔墨对所选对象进行理由阐释;三元鼎立则强调三个概念各有其妙处,也可能各有其弊端,两两之间各有关联,又彼此独立,可以平均用墨彰显各自特色,也可以一个为主兼及另两个,但是必须辩证分析,不能只写一个不及其他;三元重组则强调三个概念各有其特点内涵,看似各自独立,实则有重组的逻辑关联,有一定的取舍褒贬,在写作时首先要找到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文章的主题重心,然后拉进一个第三者,或条件、或结果、或对立面等等,这样再形成第二层逻辑关联,一般不好平均用墨,也不能变成二元分析。
由此可见,一元单核驱动、二元对立统一、三元分立,就如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道理一样,我们也可以逆行推演“三返二,二返一,一返于大道”,建构不同的写作思维导图。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高考作文的备考也是沿着命题趋势寻找其“宗”。下面笔者以2023 年高考新课程Ⅰ卷作文为切口,力求一窥2024 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宗”和“效”。
梁代萧统在《文选序》中曾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日考场应试作文亦不能以擅长文采为根本而流于华而不实,须以确立意旨为“宗”而合于言真意切。严格来说,就是在命题者的任务驱动之下找寻到自己的为文之“魂”,扣住命题材料的本意并确立自己的为文本意,而不是肤浅地人云亦云。
“好的故事”“有力量”应该是命题材料的“题眼”所在,我们要依据命题材料的叙述方式对一元的概念进行拆分,即“故事”“好”“力量”三个概念。之后的关键就是对这些概念进行定性分析,以及进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比如,“好”从性质上来说,多和真、善、美相关,蕴蓄有正能量;从施动对象上来说,目的与效果具有一致性,于己于人于家国有益;从受动对象上来说,合乎个体良性成长、时代持续发展,讲求适用性;从功能上来说,应是具备教育感化价值,遵循社会法理与良俗,符合时代主旋律。界定之后怎么联结,形成有效的写作思维?我们可以借助坐标系来演绎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从图1 可知,“故事”是原点,纵坐标是其性质,横坐标则是其功能“力量”,正确地解读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将是审题的关键,三个概念的交叉点将是自己的为文之“魂”和立意之“宗”。在“好”与“正力量”交汇的这一区间,有品质方面的时代主旋律和个性的包容、良善等,有个体方面的资治通鉴、催人自新、砥砺自我、醍醐灌顶等,也有社会功能的兴观群怨、启智、除愚等,纵横勾连就可以写出“好的故事具有包容性,可以砥砺自我催人自新”“承继传统以鉴往知来,紧扣主旋律以砥砺自我”等不同的立意。如果胶柱鼓瑟、不知变通,那么“力量”则有可能落在相对立的一区间,而当下有些影视改编没有把握时代主旋律,淡忘甚至漠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导致出现调侃崇高、扭曲经典、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现象,或许是命题材料中“好的故事是有力量的”的另一用意所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也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种“有力量的好故事”,批龙鳞、逆圣听的直言相谏的故事也相向流传,那就落在了另一区间。
另外,命题材料还有一些隐性的信息,“故事”可以是悲的,也可以是喜的,可以是伟人的,也可以是普通人的,但得是正能量的。而在考场中,许多考生只是择其字面一端,或者忽视隐性信息,导致偏离题意,如全篇谈“我”要怎么做,“讲好故事”“聆听故事”“书写人生故事”,而忽视了“力量”的体现。正如韩非子所说的“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我们在审题时就要以谨慎、敬畏之心面对命题材料中的“易”与“细”,把核心概念合理地置放于概念关联坐标系中,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任务驱动,紧扣立意之“宗”,避开纯粹以“文”为本的“难”,远离“同质化表达”的“大”。
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如此论词:“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考场作文就要在立意之“宗”下,以“在我”之“才、胆、识、力”,反映“在物”之“理、事、情”,这主要包括立意的新颖深刻和结构的缜密严谨。
立意的新颖深刻是在“宗”之下的万变。2023 年的作文命题主要是深刻、思辨的理性意识,那就需要我们厘清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其置于一个合适的逻辑或哲学框架之中。还是以“故事”为原点,纵坐标是其性质,横坐标是其功能“力量”,我们把命题材料隐含的“你”拉进来以体现“在我”,两两连线之后形成的区域放进一些合适的逻辑或哲学概念以体现“在物”(见图2)。比如,我们将哲学上的统一关系以及刚柔关系放进去,就可以写出“故事与力量统一,刚柔并济巧运用”的深刻而独特的立意。同理,我们可以写出“瞻前借鉴好故事,顾后成就好故事”“言传以承好故事,身行方明故事好”“对内做好故事为体,对外讲好故事为用”“好的故事是前提,讲好故事是关键 ”“故事的力量由己不由人,内因是根本”等立意,可谓变化万千不拘一格。
图2
结构的缜密严谨主要是针对论证思路,思路清方能事理明,论证严则须结构谨,那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建立一系列思维导图。比如,我们可从“传承”的角度,立足于“内化为己,外化为行”的哲学思维,快速编织文章的如下结构框架(见图3)。
图3
要注意的是,主题框架清晰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每一个分论点,也要写好关键词,找出分论点的新颖深刻的内涵及合理的逻辑关联。“好故事”本身的精神价值对“我”来说自有对应的传承文明;“好故事”有其时代性,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我们要取精华,去糟粕,见贤思齐,反求诸己。《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我们的写作就要立“好”主脑、“善”张其网,做到纲举目张;框架搭好,剩下的就是“血肉填充”了。
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评价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好的故事》,提到“《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对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而且,文字的精美,联想的新颖,构思的独特……”高考作文的写作亦是如此,可在新颖深刻的立意和严谨清晰的框架确定之后,还是有很多考生停笔犯难、踌躇不前,源于缺少源头活水。这需要考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坐标,以“自我”和命题的“核心概念”为原点,立足所学教材,面向自我生活,向前探究文化,抬头思考当下社会(见图4)。
图4
首先,对于“故事”本身我们可以立足教材,从《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屈原列传》《离骚(节选)》《苏武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妻书》感受家国情怀,从《大战中的插曲》体悟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从《长征胜利万岁》《荷花淀》《党费》《百合花》品味奉献精神,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聚焦工匠精神,甚至还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中寻觅科学精神、触摸理性之光,从政治、历史教材中发掘哲学思辨关系和传统文化的内涵等。
其次,生活的源头活水需要在平时积累。一是近两年的热点时事,尤其是多阅读《人民日报》等大报的评论性文章,然后整理其内容及思想价值;二是和青年学生生活状态息息相关、有代入感的素材,如“丧文化”、“躺平”、信息茧房等。
最后,学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对教材中可以运用到写作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比如,针对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红烛》两篇文章,可以整合出“激情与困惑”的写作母题,然后聚焦于“青春进取之时的困惑,也是反思之后的进取。青年须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亦须有困惑中反思、曲折中前进的身体力行”的立意;把《百合花》《哦,香雪》两篇文章整合出“小我与大我”的写作母题,然后聚焦于“舍小我为家国而成仁,为大我逐时代而成志。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青年要迸发出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又要讴歌生命意志、张扬生命美丽”的立意,这都可以迅速落实于前面的一系列思维坐标,写出有丰满血肉与思维深度的“好的故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