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明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课堂教学评议及研讨是学校中最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也是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细加审视,就会发现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评议及研讨往往难以深入,对促进教学改进、教师专业成长效果不佳。其中,评议者的立场便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即评议者对于上课教师的评议态度往往影响着教研活动开展的深度。结合二十多年教研活动观察与实践的经验,我认为,高质量的评课应秉持“立心、立人、立课、立学”的原则,建构“五字诀”:悦之、知之、悟之、解之、化之。
一、悦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产生快乐体验,而快乐体验又不断地促进学习的深化。学习与研究最内在的动力就是快乐。评课活动是一种心灵激荡与智慧充溢的对话过程,与之相伴的应该是活跃、自在、快乐的气氛。在评议之前,评课者一定要申明,评课展现的是一种“旁观者的立场”,仅作为上课老师的一面镜子,帮助他们记录与回忆自己课堂生活的片段,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促进教学改进、提升自我的目的。如果评课者迷醉于自我权威的建构,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做真理在握的评判,就会造成授课者心理上的恐惧与反感,在授课过程中如临大敌、如履薄冰而不能完整呈现自己的教学智慧。这是对自由、平等对话交流的教研文化的消解,也是对教学智慧互动的伤害。当然,“悦”不是没有原则地迎合与取悦上课者,而是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平等、真诚、理解的评课交流氛围。
我曾经观摩黄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她是只有四五年教龄的新教师,正处于叶澜教授所指的“关注生存”阶段。这一类教师对于评课者的意见是极为关注的,可能评课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她内心深处掀起波澜,影响她对教书生涯的期待和规划。某学校领导率先发言,她说这节习作课听下来,整体感觉就是一个乱字,且指导性与针对性不足,对写法的揭示与引导不够。该领导向来以直率著称,大家虽早已习以为常,但此时整个会场仍异常安静,黄老师涨红了脸,不敢抬头,只是低着头在笔记本上不断地记着。轮到我发言,我撇开对授课老师的评议,而针对习作教学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习作是写前指导、写中指导还是写后指导?第二,单元习作教学专指用于习作的两课时还是贯穿于整个单元?在此基础上,我提出,大量的习作教学研究表明:第一,习作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写中指导”。我们的写作教学对写中指导关注较少,或力所不逮,而黄老师的这节课正是“写中指导”的尝试。第二,真实的写作一定是“过程性”写作。任何有写作经验的人都明白,看起来我们仅用一节课或一个小时就写成一篇文章,但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意无意地在构思、积累、酝酿、打腹稿、写片段。正因为有这样的准备,我们才能在一节课或一小时内完成一篇质量较好的习作。黄老师这节课便是对“过程性习作”的尝试,她在单元教学起始课时就制作了活动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进行游戏体验及相关记录。除此之外,我还向会场教师推荐郑桂华教授的《写作教学研究》,期冀老师们对习作教学有更多的思考与创新性实践。话还没说完,与会的老师们已“蠢蠢欲动”,想要探讨过程性习作,黄老师也抬起头,微笑着面向大家并参与其中。后来,听该校校长说黄老师变得特别爱研读习作教学的著作,课堂教学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也许,这就是课堂评议的力量,它能让老师从迷茫、沮丧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能让老师从困扰、纷乱中找到持续前行的方向与力量。而这些都需要评课者怀着真诚的欣赏与期待,给予授课者鼓励与关爱。我们坚信,只有在彼此关怀、互相欣赏、真诚切磋的教研文化中,教师才能热爱教学、热爱研究。
二、知之
有人说,文学鉴赏是一种灵魂的冒险;而我认为,凡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都是一种精神的探险与灵魂的冒险。在课堂评议中,评议者尝试解读授课者创作的一部课堂“作品”,只有“知人论世”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课堂中的核心精神与思想脉搏。具体说来,评议者自己首先要理解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否则就是盲人摸象,只能说些隔靴搔痒的空话与套话。
比如,我时常观摩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推进课”或“成果汇报课”,到了评课环节:不少评课老师的第一句话常常是:“虽然我没读过这本书,但是,我觉得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应该这样来设计问题……”“我不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讲几点意见……”“我没有完整地读过这本书,但是,我觉得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应该这样来调整……”面对这种场景,我总会想:这正是典型的“滥竽充数”“不懂装懂头皮碰肿”。
其实,真正的课堂评议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评议者要真正了解上课者上课的内容、目标及可能达成的效果。二是评议者要事先了解上课者的教育教学技能、整体知识结构与思维倾向、教育教学主张、教学风格等。只有对这些有所了解,我们的课堂评议才不会望文生义、自作解人、断章取义。三是评议者要明确地了解授课者需要什么,处于怎样的专业发展阶段,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什么问题,专业生活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最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等。有可能的话,评议者事先要与上课的老师交流沟通,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评议者在观察课堂的时候就有了思量,在课堂评议的时候就能量体裁衣,量身定做。
三、悟之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有所发展,原有的思想层次上有所领悟。同样的,授课教师的评议要摒弃那些“正确的套话”,直指问题的焦点与痛点,以开阔的视野与独特的思维给上课者以深刻的启迪。
我曾经观摩过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的课,上的是五年级“思维”主题整体单元教学中的《田忌赛马》。她首先设置一个任务情境“第二次比赛前孙膑对田忌小声地说了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体会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谋划”的品质,并学习孙膑的“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精神。第二个任务情境是齐王请“稷下学宫”一起讨论重新制定赛马规则。应该说這节课是通过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思维也被调动起来了。可是,这位老师这节课要送到上一级部门去参赛,磨课磨了很久,她觉得本节课和很多名师的课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评课时提出,我们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这种环节,比如,讲授《乌鸦喝水》,让学生们感受并学习乌鸦的聪明;讲授《曹冲称象》,让学生们感受并学习曹冲的聪明;讲授《田忌赛马》,让学生们感受并学习孙膑的聪明……这固然没错,问题出在哪里呢?大部分学生学完了这些课文,其实不甚了了,只是认为他们那么聪明,我们怎么可能学到呢。
上课老师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询问应该怎么调整。我建议她引导学生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目的地观察思考赛马胜败的情况—面对问题(田忌起初赛马失败,而各等次的马的实力都不如齐威王的马,如何转败为胜)—成败归因(影响赛马成败的因素有二:各等次马的实力;赛马规则,即出场顺序)—实地观察,分析可变因素(齐威王同一等次马的实力胜出,这在一时半刻是不可能改变的,能改变的唯有出场顺序)—提出假设(如果改变出场的顺序会产生什么结果?进行数学的排列组合:常规的必输,因为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不变,田忌的马出场顺序可能进行六种组合,考察的结果表明只有“上下、中上、下中”这种组合才能必胜)—精选组合—付诸实践。这样一个思维引导的过程,即让学生明确“有目的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付诸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课老师明白了,这样的引导与分析,确实能让学生体会孙膑缜密而独特的思维,同时也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与程序,像孙膑一样聪明地解决问题。
在评议过程中,要让上课教师从技术层面向思想层面提升,从外部评价向内在认同转化,从形式表现向深层对话转变,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产生一种顿悟感,就需要评议者深入了解与探悉上课老师的水平层次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种灵魂的回望,是一种顿悟的艺术。评课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唤醒上课者的一点灵明,让他们获得教育教学的顿悟及生命的成长。
四、解之
置身课堂之中,经验再丰富、知识再渊博、能力再高超的教师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与困难。仅凭个人的心智,不可能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有时甚至会百思不得其解。多年来我一直在一些学校蹲点听课,每一次听课前,校方代表都会与我交流:他们这一段时间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要解决什么问题。我的听课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指向性与目的性。我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清晰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我进入课堂去观察、分析、总结,并试着引导教研组甚至全校教师为这些问题寻求化解之道。
有一段时期,一所学校的几位老师反馈,该校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尽管老师们在课堂上提出不少策略与方法,效果却如同隔靴搔痒,与学生真实的学习格格不入。例如,教师提供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由想象、代入体验”等方法,可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如何操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策略,让学生有策略地、高质量地学习”成了该校老师普遍关注、渴望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就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观课、议课活动,恰逢一位老师在实施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亲子之情”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围绕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课的内容。该老师让学生选择课文中最能打动他们的一个场景及细节进行体会,并提示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可是在交流环节,学生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从中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爱”。
在评课环节,我们聚焦“学生是不是学会运用学习策略与方法来体会”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不少老师提出,我们好像教了很多策略与方法,可对大部分学生好像一无用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在评课时提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生不理解这些策略与方法具体操作的程序与步骤。比如说,怎么联系生活实际,怎么联系资料,怎么想象,都没有明确的程序与步骤,学生无法可依。我让老师们自己选定文本中的两个场景及细节,自己试着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描述作者在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在此基础上,回顾自己是如何体会这种感情的,即自己的阅读及思维过程经历了哪些步骤与程序。最后,大家一起比较、归纳得出——想象与体会的程序与方法:代入角色、打开五官、抓住人景情事、增加细节、描述感受。这样一来,老师们便觉得想象的策略与方法有着切实可行的抓手,而不是一种抽象空洞的概念与套话。之后,我再次建议,课后按这种方法,选择优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也实施通过想象体会场景及细节的学习活动,并尝试归纳其环节步骤与程序;然后,将学生归纳的程序与老师归纳的程序进行整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程序,并在具体的运用中不断地优化。在此后的日常教学中,该校老师把这种提炼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流程运用到每一节课,他们普遍觉得学生理解策略、运用策略更容易、更有效了。
五、化之
化,是使原先浑然不觉的东西一下子被意识到了,或是使原本隐约含糊的观点一下子清晰起来。点化,是《朱子语类》卷七中所说的:“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人的思想世界、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是非常玄妙幽深的,在这深不可测之中,我们常常会受到某种思想的触动,然后从幽暗中乍然朗亮。善点化者,具有强大的思想通透力与精神感通力,能让人达到“穿越迷雾,把生命看清楚,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的效果。
余文森教授曾应邀参加某名校的一次教研活动。在互动环节,学校安排了学生参与评课。学生先说自己在“先学后教”中学会了什么,然后是老师谈自己的体会,接着几位专家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侃侃而谈。活动持续到了中午12点,最后由余文森教授评课。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待了将近两小时的学生说:“刚才听了一位同学说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管理,当了小组长;会管理一个小组,以后就可以管理一个班,当上班长;长大后就可以管理一个公司,当上董事长;再可能管理一个市,成为市长……这个理想非常好!而在我们的小组学习中,其实要强调的是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与能力。当你有能力帮助一个小组时,你才可以当组长;有能力帮助一个班时,你才可以当班长;有能力帮助一个公司所有的员工时,你才可以当董事长;有能力帮助整个市所有的市民时,你才可以当市长……”学生们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上课的老师与听课的老师都有点出乎意料:余老师居然是这样评课的?细细一想,大家都若有所悟:教育教学的根基就是学生,课堂评议、课堂教学创造的根本也在于学生,离开学生而谈课堂教学无异于缘木求鱼。这样的课堂评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的思维以强烈的启发。思想的顿悟往往来自心理的落差,而这是开拓新视野,启迪新思维的開始。
课堂评议是一种基于实践问题的现场研讨。如何将评议研讨活动引入“深入人心,发人深思,引人改善”的佳境?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只有为灵魂所接受的,才能化为精神的瑰宝”。评议者要调整好心态,改变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基于“共学、共商、共研、共探、共促、共进、共享”的立场,以“悦之、知之、悟之、解之、化之”这“五字诀”来引领评课活动,使评课这一校本教研扎实有效,从而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智慧与艺术的源泉和营养。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