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策略

2024-04-01 04:17张璐
今日财富 2024年9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机构金融

张璐

普惠金融是推动我国14亿人口整体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社会经济模式变革,加快了普惠金融发展速度。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发展为主线,探究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明确普惠金融在金融机构建设、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服务意识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利于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策略,期望为相关研究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自国务院2016年1月發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来,普惠金融便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此后,国务院于2023年10月发布《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普惠金融落实力度。普惠金融是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合理、便捷、安全”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体系,而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则能借助互联网工具和信息科学技术,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普惠金融业务普及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普惠金融发展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具有较高覆盖面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特征,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不仅关注顶层用户,更关注底层用户,这也使“金融终端用户全覆盖”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一项优势。金融机构在服务顶层用户过程中,提供了“理财专业客服”“财务规划”“汇率避险”以及“提前预约理财额度”等针对性金融服务;对底层用户则更关注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部分金融机构以传统借贷产品为基础,为底层用户设计了最低额度为1000元的借贷产品,有效降低底层用户借贷门槛。此外,覆盖大多数日常交易的网络支付、收款、转账等网络金融功能也是互联网金融覆盖全面的一种体现。

(二)缓解金融机构与用户间信息不对称

传统金融运营系统在获得用户信息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产生用户信息不完整的问题,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和用户之间信息极度不对称。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则机制也越来越全面,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让金融机构可以及时获取客户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随时获取自己的借贷状况,使得两者之间联系更加及时和透明,缓解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对于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降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

金融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活动中的手续费、佣金、税费、买卖价差等多种费用,总体而言,交易成本可以认为是金融交易整个过程耗费的费用,金融交易活动效率、成功率越高,所耗费的交易成本越低。首先,互联网普惠金融运用了一种扁平式的组织方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金字塔形组织,提升了顶层与底层的沟通效率,减少了信息传递交易成本。其次,配合网络金融业务的即时性特征,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为更多互联网金融用户提供多元化业务,从而实现精准营销,提高投资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普惠金融交易成本。

(四)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普惠金融潜在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坏账和影子银行。坏账是指金融机构在还款期限内因故(债务人死亡、破产等)未能收回的借贷账款;影子银行则是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一种信用中介机构。针对这两项风险,首先,普惠金融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接通央行的征信系统,通过审查用户个人借贷、信用卡等征信信息,从而研判金融业务用户的还款能力,从而规避坏账风险,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其次,普惠金融下属的金融产品具备全覆盖特性,降低了用户借贷门槛,发行的信贷额度也更加适用于广大低收入消费者,对切断“影子银行”资金传导与风险累积链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普惠金融的安全性。

二、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普惠金融发展困境

(一)普惠金融机构机制建设较差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用户的信用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审查机制,但普惠金融机构在用户信用审查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普惠金融机构缺乏灵活的征信体系建设,缺乏机构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也未建设同类业务银行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导致信息只能实现内部流通,网络征信系统的信息灵活性还不够。其次,普惠金融机构准入机制还不完全,普惠金融机构、业务以及人员的准入标准等网络公示有待健全。最后,普惠金融机构还需发力线上用户沟通渠道建设,在现有客服对接机制外,要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特征,建成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用户信息获取以及金融机构对外沟通效率。

(二)普惠金融知识宣传不足

从普惠金融宣传状况来看,我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但还未完全实现普惠金融知识科普。首先,普惠金融知识宣传还需对接相关宣传机构,发挥政府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牵头作用,各地政府与金融相关的部门、银行还需加大普惠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带动更多乡村涉农用户、小微企业用户提升金融消费意识与风险意识。其次,缺少专门的普惠金融宣传和教育经费。由于部分地区政府没有设立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项经费,地方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同时还需进一步扩大普通用户的宣传推广投入,尤其是对毕业大学生、涉农用户的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投入。最后,普惠金融网络宣传平台建设不够完善,还需拓宽普惠金融推广渠道,针对不同性质、行业用户拓展相应金融知识教育渠道。

(三)普惠金融服务意识较弱

从实际服务状况来看,尽管我国已经具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基础,但金融服务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首先,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快速发展下,普惠金融还需重视互联网平台的业务引导作用。其次,普惠金融企业在实际服务过程中,还需针对理财产品的普适性加以考量,以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最后,互联网时代的普惠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服务方面缺乏创新,适合互联网金融体系下的普惠理财产品较少,这就导致不同消费水平和金融产品需求的用户无法精准找到理想的金融产品。

(四)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

从金融监管方面来看,目前金融机构中的地方监管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同时部分乡镇地区金融体系从业人员水平不一,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普惠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不尽如人意。第一,金融机构中的责任监督管理体系不足,部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金融管理意识以及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学习能力有待提升,这使得在员工入职、工作分配等环节容易出现员工不理解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等问题。第二,普惠金融机构中的管理者监督管理能力缺乏可持续的提升机制支持,互联网金融知识学习能力以及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认知有待提升。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策略

(一)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机制

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管理机制,利用互联网金融调整现有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构建严格的普惠金融准入标准,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首先,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健全标准化信用贷款方案,设计有效的金融管理制度,达到降低资金风险的目的。利用互联网金融开展“银税互动”“银商合作”等金融机构合作活动,指导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库。整合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借助政府设置融资担保体系,降低信贷担保风险。

其次,构建以政府平台公示视角下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准入标准,遵循国家政策要求,不仅要设计金融机构差异性量化考核要求,还应设计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宏观审慎评估、宏观财税奖补减免等多种正向激励制度,保障普惠金融体系顺利运行。

最后,要优化信息管理平台制度,建设普惠金融机构网络服务平台。如2018年建设银行探索构建了“惠懂你”网络灵活贷款程序,作为一种网络服务平台,“惠懂你”软件具备“预约开户、贷款办理、融智赋能”等多项金融服务功能,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完成整个信贷流程,实现7×24小时移动化服务。

(二)做好普惠金融的宣传工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众多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金融行业的进步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更具多样性,普惠金融的宣传则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是政府要适当增加普惠金融机构数量。利用增设金融机构的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群众普惠金融的知识水平。因此,为了保障普惠金融的服务保障能力,政府可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普惠金融机构网络宣传,从根本上保障普惠金融宣传的覆盖面,积极开展“金融助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等服务。

二是添加足够的宣传专项资金。普惠金融不仅要从社会层面进行宣传,还要借助网络渠道深入乡镇、小微企业等开展宣传工作,构建专用的普惠金融宣传资金库,借助金融机构自助设备、营业网点等互联网金融设施下探基层,将普惠金融知识带入社区讲座、公告栏以及乡村文化广场中,从而提升社会对普惠金融的认知水平。

三是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普惠金融宣传。各地基层政府应促进网络平台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起到普惠金融宣传作用,如利用电商平台拓宽线上宣传渠道,如通过“农村淘宝、京东下乡”等渠道,开设普惠金融宣传专栏,借助乡村振兴项目组织开设普惠金融网络讲座,提升受眾群体对普惠金融的认知度,更好地支持个人及企业发展。

(三)提升普惠金融的服务水平

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发展动力,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由此可知,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是金融机构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一是金融机构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促使普惠金融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通过统一的线上平台业务保障企业融资、清算、投资、信息代理等服务的公开透明,使得金融机构打破传统业务时间、空间限域,提供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务。还可利用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采集金融用户的信息数据,根据服务需求在网络平台帮助其实现个人融资、清算、投资等活动,提升普惠金融机构服务针对性。

二是引导用户了解普惠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在强调高覆盖性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金融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要根据用户信息筛选符合用户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与大数据技术进行推广,使更多人获得与之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同时地方金融单位可借助人缘优势、地缘优势,扩大小微企业、“三农”金融用户服务覆盖面,满足业务主体用户的金融需求。

三是要创新金融产品类型。金融机构要在政府引导下调整服务方式,积极开发新型金融产品,解决金融产品种类不足,客户无法获取切实适合的金融产品的问题。政府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注重小微企业、涉农主体、个体工商户等金融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挖掘数据信息资源,研发新型金融产品,降低服务成本,获取更多客户。

(四)优化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保障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得到较好发展,金融机构还要构建监督管理体系,在基层监督管理、管理者监督管理两方面控制普惠金融发展风险,提升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潜力。

首先,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金融机构要尽可能参考政府文件设计责任分配规则,利用互联网金融规划实现责任分配,使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职责更加明确,提升互联网金融机制下的金融服务工作水平,尽可能避免因内部因素导致的普惠金融潜在风险。

其次,金融机构要提升管理者的监督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机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如适时开展以学习“银保监会‘四公开合规收费、以质定价、公开透明、减费让利;‘七不准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不准浮利分费、不准借贷搭售、不准一浮到顶、不准转嫁成本”等金融知识相关的培训、讲座活动,不断提升金融机构管理者水平,最终促进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结语:

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是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普惠金融是一种基于可负担成本的、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有效、恰当的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具有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普惠金融领域的覆盖面、缓解金融机构与用户间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交易成本以及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发展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被各地区、各层次的金融机构广泛采用,成为助力普惠金融事业攻坚突破的利器,在今后的工作中,金融机构可通过构建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机制、实现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建设监督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机构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