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早在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同现在的考试一样,每个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都会努力备考,希望在考试中得到好的成绩。在众多的书籍中,其中有一本书是考生必读的,那就是儒家的《中庸》。为什么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中庸》是怎样一部著作。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后来宋朝的时候,儒家对《中庸》非常推崇,于是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后来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
《中庸》的写成大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关于其作者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中庸》由孔子之孙孔伋所作。另一种说《中庸》是由秦代或者汉代学者所作。
《中庸》强调“至诚”,其中的“中庸之道”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完美境界,就像孔子所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宋代文人對“中庸之道”的探索写了不下百篇文章,这也是为什么《中庸》会在宋代的时候地位突然上升。宋、元两朝之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之物,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