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饲料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思路

2024-03-30 16:14:27
中国饲料 2024年4期
关键词:外贸竞争力跨境

王 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饲料贸易作为农业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涉及饲料产品外,还包含玉米、大豆、高粱等饲料原料的进出口贸易,因此,饲料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产业链角度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提高饲料工业产值和产量的同时也助推了饲料外贸的发展(杨帆等,2011)。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超过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7.6% ;总产量突破3 亿t,同比增长3.0%。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饲料累计出口39.08 亿美元,同比增长6.1%。在饲料外贸日益频繁的当下,饲料企业逐渐出现了外贸人才紧缺、人才核心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的进出口,因此,要加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策略,从而助力饲料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1 跨境电商为饲料外贸带来的机遇

1.1 带动饲料对外贸易的增长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其中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持续释放潜力,逐渐成为推动外贸经济的动力源。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 万亿元,一、二季度分别为9.76 万亿、10.34 万亿元。对饲料企业而言,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合力下,饲料外贸正在从外贸新业态转变为外贸新常态,颠覆了传统的线下外贸销售形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了饲料产品的外贸规模与频率,不断提高了饲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率,为饲料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安芝丹,2022)。

1.2 促进饲料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在传统线下外贸模式中,饲料企业需要等待订单,难以进行议价。而跨境电商平台为饲料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发展机遇,饲料企业只有从品牌建设角度入手,以更高要求和标准来生产饲料产品,才能有效规避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魏大治,2010),促进饲料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具体而言,互联网的快捷性丰富了饲料企业的线上支付和线上沟通方式,使整个饲料外贸流程趋于扁平化,饲料外贸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销售渠道更加透明。以线上沟通为例,饲料企业和客户可能分属不同国家和地区,但在实时通信软件的加持下,双方能进行实时沟通,帮助饲料企业精准把握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饲料产品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1.3 增强饲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人口众多,人均粮食占有量低,“人畜争粮”现象时有发生(王子文和吴丽芬,2009)。究其原因,还在于玉米、大豆等粮食存在资源短缺和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饲料外贸的途径,饲料企业除了将饲料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外,还能进口大量的饲料原料,从而增强饲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玉米为例,参考美国NRC 标准,仔猪阶段饲料配方中的玉米占比为60% 左右,育肥阶段饲料配方中的玉米占比为65% 左右。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062 万t,占粮食进口总量的14%。鉴于国内市场对猪饲料和猪肉的旺盛需求,只有保证玉米等饲料原料的稳定供给,才能充分发挥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才能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动物源性食品。

2 饲料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如何提高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成为饲料企业关注的重点。只有明确了饲料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2.1 价值性 价值性是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性。外贸人才能实现饲料企业沟通价值,在专业沟通中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也会让企业提高饲料产品销量,有利于塑造品牌影响力等。而且在市场环境下,外贸人才的价值性还体现在提高饲料企业的竞争力上,如帮助饲料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减少市场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帮助饲料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等。

2.2 稀缺性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人才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高度责任感等方面。“物以稀为贵”,外贸人才具有独特、稀有的技能、知识和经验,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优势实现饲料外贸的差异化竞争,充分展现饲料企业的核心优势。

2.3 组织性 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组织性,而企业属于有名称、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正式组织,企业与员工属于契约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贾莹莹,2020)。可以将饲料企业的组织性视为广大员工组织观念的集中表现。对外贸人才而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服从饲料企业的管理安排和战略规划,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为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4 不可复制性 不可复制性即难以被他人学习模仿,或学习模仿的代价高昂。从企业整体角度看,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能将其转化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林琦,2022)。这种不可复制性的特点能帮助饲料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长时间获得主动权,成为饲料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3 饲料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现状

3.1 工作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产值和产量的不断提升,在满足畜牧养殖业对饲料产品庞大需求的同时,逐渐提高了市场饱和度(张晶,2023)。因此,借助进出口贸易,加大饲料外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解决国内饲料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基于跨境电商背景,饲料企业要想通过饲料外贸保证产品销量,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外贸人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饲料外贸活动涉及的环节和流程较多,加上国际市场存在环境复杂、竞争激烈等特点,经常出现外贸人才难以应对的问题。并且由于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较大、行业发展变化较快等特点,导致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的发生。如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较少从事基础岗位,而其他普通员工存在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另外,应变能力对饲料外贸人才同样重要,良好的应变能力能保证饲料企业和客户的利益不受损。饲料企业外贸人才队伍多由刚出校园的大学生组成,这类人群虽然接受过专业培训,但因其缺少工作经验和实操训练,普遍存在应变能力不足等情况,难以应对饲料外贸中的各种风险问题。

3.2 跨语言沟通能力不强,影响饲料外贸的沟通交流 在跨境电商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将饲料产品销往全球(周伟等,2022)。因为饲料企业的客户可能遍布全球,这就要求饲料外贸人才具有一定的跨语言沟通能力,加强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有效降低外贸合作成本,为后续的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打好基础,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语言文化差异,无疑加剧了跨语言沟通的难度。如饲料外贸人才受国内语言环境的影响,容易在跨语言沟通过程中出现套用母语的现象,引发一些误会,从而影响了饲料外贸活动的正常开展。

3.3 缺乏“饲料+ 外贸”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指各方面都具有一定能力,并且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特点(修娜,2023)。从饲料企业的外贸岗位需求看,应聘者除了掌握饲料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外,还能在跨境电商领域从事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工作。参考这一要求,饲料企业现存的外贸人才往往存在知识和能力欠缺的问题,难以兼顾“饲料+ 外贸”的双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影响饲料外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饲料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思路

4.1 借助校企协同育人,丰富饲料外贸人才的岗位实践经验 为更好地培育饲料外贸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饲料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校企联合建设饲料外贸实习实训基地,如“创客平台”“众创空间”。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岗位体验、就业实践等多种途径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达到实习实训要求后即可到企工作(毛龙生等,2022);另一方面,为饲料外贸人才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借助高校的教学资源,弥补饲料外贸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短板。必要时还可以在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中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以理论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丰富饲料外贸人才的岗位实践经验,提高饲料外贸的人岗匹配度。因为校企协同育人是一个长期过程,还需要注重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学时安排,提高校企双方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促进校企合作的平稳落地。如经过调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找准高校与饲料企业间的合作关键点,紧紧围绕饲料外贸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实现高校与饲料企业的共同发展。

4.2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提高饲料外贸人才的跨语言沟通能力 跨境电商模式下,饲料企业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抓住饲料企业进出口贸易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具有过硬语言沟通能力的外贸人才队伍。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为保护自身产业和经济,往往会采取技术壁垒、贸易壁垒这种隐蔽措施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邹晨珊,2014)。面对恶劣的国际市场环境,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和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才能有效推动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饲料外贸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岗位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从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角度看,跨语言沟通能力成为饲料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关键,这种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跨语言阅读、口语、听力、翻译等。企业内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升外贸人才的语言文化沟通能力,使外贸人才能在多种场合熟练使用外语进行商业沟通和文化交流。而且,外贸人才的跨语言沟通能力往往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和印证,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尝试情景模拟法,编制一套与饲料外贸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外贸人才安排在逼真的工作环境中处理相关专业问题,这样既能强化人才培养内容与饲料外贸间的关联性,又能有效提高外贸人才的心理素质,激发其潜在能力。

4.3 兼顾饲料外贸的专业性要求,培养“饲料+外贸”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逐渐形成有机整体,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关联。跨境电商的出现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肖阿芳,2017)。而面对国内饲料产能过剩问题,饲料企业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饲料企业要明确跨境电商和进出口贸易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内容,既要兼顾饲料外贸的专业性要求,又要致力于建设一支具备“饲料+ 外贸”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如借助校企协同育人,在饲料企业内部开展外贸人才培养,通过入职培训、季度培训、年度培训等方式强化外贸人才在饲料专业知识和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外贸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跨境电商中市场调研、沟通交流、商业谈判、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并且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勇于创新,通过发挥外贸人才潜力和创造性帮助饲料企业达成海外发展的战略目标。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饲料工业产值和产量的不断提升,饲料企业要想解决饲料原料短缺和饲料产品销量问题,需要借助跨境电商平台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而饲料进出口贸易的日益频繁使饲料企业亟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外贸人才队伍,在给饲料外贸提供新鲜血液的同时,通过提高外贸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饲料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助推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外贸竞争力跨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南风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跨境直投再“松绑”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7
外贸电商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