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清
济南市平阴县水利制管厂 山东 济南 250000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方面。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的最大程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同时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1]。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善、质量控制不严、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区和背景,其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差异较大,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导致施工人员无法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管理不规范。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管理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劳动保障缺失。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通常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但是缺乏劳动保障,如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导致施工人员在发生意外或生病时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流动性大。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通常流动性较大,很难保持稳定的施工队伍,导致施工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机械设备档案管理不规范。机械设备的档案管理不规范,账目不清,丢失无人追问,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足。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维护,甚至忽视维护保养,导致机械设备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安全隐患增加;机械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购置机械设备的质量难以保证,伪劣配件泛滥,价格混乱,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不高。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不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容易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坏;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水利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考核机制,导致机械设备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
材料采购不规范。有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未经过招标程序或未按招标文件要求采购材料,或者采购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材料验收不严格。有些施工单位在材料验收过程中存在不严格行为,如验收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流程不规范等,导致不合格材料被用于工程中;材料管理不规范。有些施工单位在材料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材料堆放杂乱无章,没有进行分类、标识和管理,导致材料丢失或损坏,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材料核算不准确。有些施工单位在对材料进行核算时存在不准确行为,如材料数量、单价、总价等方面存在计算错误,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同时也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材料报废不规范。有些施工单位在材料报废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报废材料未进行审批,或者审批流程不合规,导致报废材料被随意处置,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2]。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明确了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和各方职责,要求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负责工程质量,其中施工单位负有直接责任。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此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还需要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增强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得到满足。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避免因施工过程中的疏忽或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比如,大坝、水闸等水利工程的核心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众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防止因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例如,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确保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施工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施工安全[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施工进度。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工,避免因施工进度滞后而导致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控制施工成本,避免因施工成本过高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它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在施工前,应该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施工任务、工期、资源配置等内容,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施工现场,应该建立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包括施工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采购和存放、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和高效;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施工工艺的控制、工程质量的验收等环节,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有利于保障工程进度,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工,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4]。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需要应对多种自然灾害和风险因素。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协调各方资源,提高施工效率[5]。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的各类大型设备、施工材料,可以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同时,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还能够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因赶工期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通过科学的施工进度管理,可以确保工程按照预定的时间计划进行,避免拖延和延期,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合理规划和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减少返工和修复工作,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停工和调查时间,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和工序,优化施工流程,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干扰和重复作业,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提高施工水平和效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确定管理体系的结构和职责。根据体制要求,建立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建设项目法人分级、分层次管理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施工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任务、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人员和安全措施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检查和评估、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建立完善的施工资料和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资料和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记录、施工报表、施工图表、质量检验报告、安全检查报告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加强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和成本控制,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同时,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资质管理,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组织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应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如建筑施工员证书、安全员证书、爆破作业人员证书等,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建立档案。对所有施工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培训记录、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以便进行管理和考核;考核评价。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安全操作等方面,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培训和调整工作岗位;激励机制。鼓励施工人员参加培训和提升个人技能,对取得较高职业资格证书或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施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加强监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和管理,包括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检查、施工过程的监督等,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施工现场信息化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建立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该系统应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实时更新和数据分析;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部署物联网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等,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状态、人员操作等,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BIM技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的三维建模和虚拟施工,提高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程度和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误差和浪费;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数据的实时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提高施工现场的数据管理和决策能力,优化施工进度和质量;强化施工现场通信技术。加强施工现场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施工现场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提高施工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积极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实现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减排。例如,企业可以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同时,可以采用节能型施工设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施工前,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包括选用环保材料、施工工艺、设备和施工管理措施等,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粉尘、废水等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环境污染;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使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材料的再利用率;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材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包括垃圾处理、废弃物排放、粉尘控制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如严格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和进度控制,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等,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达标。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断提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