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韩浩月
横店变竖店,是2023 年以来,影视、短视频以及相关创意行业流行的一个说法。最近这两年扎堆影视拍摄基地拍摄短剧的剧组越来越多,由于短剧都是竖屏拍摄,所以才有了“横店变竖店”这个笑谈。
“横店改名竖店”虽然带着开玩笑的性质,但却鲜明地昭示了一个严肃的事实——以竖屏拍摄为主的短剧,正在拥有越来越庞大的受众群、越来越高的市场活力,继而除了网友之外,也开始全面吸引行业从业者,某头部文娱媒体创始人就将短剧视为“影视行业一次难得的大爆发”。
不只是演员,短剧给整个创作和制作链条,都带来了不少的机会,包括演员、编剧、导演、发行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旦短剧全面引入精品意识,将极有可能复制网剧的成熟之路——曾几何时,网剧也曾面临短剧正在经受的压力,但随着《隐秘的角落》《开端》《漫长的季节》等不同阶段优质网剧的出现,以及陈国富、冯小刚、陈凯歌等大导演的加盟,网剧的质感已经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同。
短剧的火爆,有大平台的流量加持,有制作成本较低的先天优势,有生产者“船小好掉头”的灵活制作机制,也有创作难度低等有利因素。最关键的原因,来自短剧庞大受众群真金白银的支持,鼓励着短剧生产者的积极性,而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付费,在于“偷偷看爽剧”的隐秘需求被激发——“短剧”对人性有更为精心的揣摩与迎合,“小人物成王”“弱者复仇”“天降美女与财富”等生硬但却强烈的情节设置,让无数观看者欲罢不能。
人性是共通的,不分国别与文化,短剧不止在国内“野蛮生长”,出海后也所向披靡,有媒体使用《中国“霸总”出海后,好莱坞有点急了》为标题,报道了一众中国霸总式短剧正在美国走红的消息。
但短剧目前在海外取得的成绩,需要理性看待:首先,短剧内容并不能代表中国故事实现文化输出,其实短剧出海更接近于“科目三统一全球”的调侃;其次,“好莱坞有点急了”的观点牵强附会,短剧的生产、分发与消费,种种特征决定了它对好莱坞主体形成不了冲击,在视频内容界限已经十分清晰的背景下,短剧的爽剧文化与好莱坞电影文化,并不存在正面的生存与竞争冲突;再者,在依靠“霸总”与“爆款”拥有一定市场份额后,如果解决不了内容的丰富与多元,短剧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之所以说短剧面临风险,是因为受众在消费短剧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与短剧“搏斗”,对于被短剧抢走的时间的惋惜,对于自身被短剧征服后产生的逆反,这些灰色情绪一旦压过短剧制造的爽感,短剧被抛弃的速度会像它扩张的速度一样快。
短剧要想“长寿”,就必须与其他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领域的其他作品一样,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面,要让受众在多元的短剧内容的转换中,自觉寻求兴趣的转移处与情感空缺的填补点,如此,短剧才能在以后漫长的内容竞争中,真正找到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