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倩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服装服饰是随着时尚潮流在不断变化的流行产品,因此,就服装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言,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技能传授上,更应是创造性思维与工艺技术应用的融通,应致力于培养“通工艺、能设计、会策划”的服装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1]。
振兴职教,教师先行。但是当前高校服装设计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固化、实践教学效果不尽人意[2]。因此,学校教师应走出校门、下企业锻炼,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水平,同时,引进企业技术能手到校教学,鼓励企业车间开进学校,确保学校所教知识的时代性和及时性,从而全面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的普遍共识[3]。
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遵循能力发展规律,充分发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技能包、实训周、岗位实习等集中实践优势,联合本地非遗大师与企业师资,建立三类集中实践平台:专业工作坊、名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通过创新校内外团队教学的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以技能提升为宗旨,特色发展为导向,校企共育为途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具体如下。
一是以专业工作坊为抓手,强化学生的服装工艺技能,使学生“通工艺”。
二是依托名师工作室,打造有特色的服装技术应用教学,让学生“能设计”。
三是引入企业工作站,培养学生成本化服装设计制作的能力,令学生“会策划”。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形成师生共学的良好氛围,在不断挑战服装技能的应用难度、获取服装专业新知识新技能、实践服装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递阶式、系统化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同时,迫使教师主动更新教学思路,提升教师团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成果转换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装专业特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结合能力发展规律和高职教育教学计划,引入校外资源,搭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递阶式实践教学平台,逐渐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具体建设规划如表1所示。
表1 递阶式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成立专业工作坊,开发以服装技能的熟练操作与简单应用为主的课程教学联合创新,由企业技术能手传授专业最新的技术要点和技巧,由学校教师逐一辅导,并制定系统化技术能力锻炼计划,全面培养与拔高学生的技能能力。并将“珍视荣誉、专注一事”的工匠精神与服装技术标准进行结合,促进服装技术学习走向自觉、走向深入。
第二阶段,建立名师工作室,以非遗大师、技术骨干将特色技艺集中传授给学生为引领,以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服装特色文化的拓展与延伸为主体,开展情境式教学、探索式教学,使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能传承本地服装文化技艺,而且可促进传统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第三阶段,在校内逐渐建设不同服装品类的企业工作站,培育学生解决复杂服装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就业创业和专家型教师的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遵循技能培养与能力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校外师资不能长期到校教学的实际,开发校内外师资跨时空、跨课堂的联合教学模式,构建“技能普及与熟练”“技能+特色”“技能+市场”递阶式三步走的服装专业实践课程目标整体规划(如图1)。
图1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整体规划
3.2.1 以系统全面为目标,开展“技能普及与熟练”的教学创新
以课程为主体、专业工作坊为抓手,联手校外师资与设备,通过项目教学、类比创新法,以专业知识的系统、全面为目标,以技能的普及与简单应用为重点,展开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制版工艺等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学,坚持校内技能培养与企业需求全链对接、互融互通,从而不断提升基础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高度、内容宽度、评价维度。并且,通过校外师资授课、企业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此项基础技能与服装岗位需求的关系,便于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举一反三的练习。
3.2.2 以传承特色为目标,开展“技能+特色”的教学创新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积极推进传统服饰文化、企业技术能手的技艺传承,不仅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且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加强国民审美、提升文化自信[4]。在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针对特色技艺应用和技术创新思维展开训练,不仅能促进特色服装技艺的再创新和学生专业能力全面发展,而且可以逐渐探索出一条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服装技能实践教学路径。
3.2.3 以创新落地为目标,开展“技能+市场”的教学创新
依托区域服装产业优势,建立企业工作站,引校企合作项目进课堂,通过服装真实案例和企业情境搭建,围绕企业特点、成本意识、创新应用、沟通协调等展开实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服装创新应用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从而,师生创意可不断得到市场的检验,还推动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这种持续的双赢合作可使人才培养不断达到新高度,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集聚资源、打下基础。
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坚决落实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精神,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5],科学设计“贯通+重点”的全过程服装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贯通到各类课程教学,并在特色课程中有重点地深入展开思政教育,旨在全面实现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如图2)。
图2 “贯通+重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规划
在专业工作坊,用技术骨干的精湛技术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名师工作室,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企业骨干的投入耐心,引导学生在提升文化自信的同时,注重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企业工作站,由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服装陈列师、形象设计师等校外师资言传身教,将其应具有的岗位职业素养传递给学生,使实践课程知识与岗位知识相互渗透、课程训练思维与职业思维和谐统一,帮助学生树立祟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而专业课程贯穿其中,不仅延伸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而且完善了服装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
为完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长效机制,高职院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应坚持培养和聘请相结合,推进校企联合培训创新型实践课教师的机制,以社会引领、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为思路,坚持能力培育的层次性和知识发展的多元化,逐步实现“三阶三步”师资提升计划(如图3)。
图3 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师资“三阶三步”提升计划
“三阶三步”师资提升计划遵循“提升履职能力、培养研究能力、打造专业型教师”的三个教师能力发展阶段,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能力发展为核心,坚持外送内练、校企共育,实行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轮训制度,鼓励参加各级专业教师培训培养与提升,通过逐步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展专业技术学术讲座、负责生产性教学实习、服务社会企业等方式,扎实提升服装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完善“老带新”模式,在教学改革、项目攻关、实习锻炼中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团队关系,从而建设一支有名师带头,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教学能力好、人才培养满意度高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团队,为专业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通过建立专业工作坊、名师工作室、企业工作站,创新校内外师资的联合教学机制,明确“技能普及与熟练”“技能+特色”“技能+市场”递阶式培养思路,探索了实践课程目标规划、整体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及师资提升计划,从而逐步构建了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递阶式实践教学的模式与体系,对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打造专业特色、落实校企合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