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2024-03-29 11:08贺玮
中国美术报 2024年8期
关键词:藏品美术馆美术

贺玮

【编者按】春节期间,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精神,以美术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需求。本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術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武汉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共同承办,展期为2月1日至4月1日。展览共展出各馆提供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雕塑、民间美术、综合艺术、书法等藏品500余件,以各地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叙述中国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一系列美术馆藏品管理规范的制定和馆藏活化项目的实施使全国公立美术馆藏品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的推动。尤其是连续十余年举办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对促进美术馆提升藏品研究和展览策划水平及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全国15家美术馆藏品汇聚一堂,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高质量收藏的重要成果,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难得的艺术盛宴。展览是各美术馆践行“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更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见证。本期《中国美术报》带您走进这一精彩展览,领略15家美术馆馆藏珍品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中国美术馆——古今中外 经典荟萃

中国美术馆1958年开始兴建,1963年由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美术馆现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3万余件,从古代到当代,各时期的不同区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种类的中国艺术名家的代表作品,构成了中国美术发展序列,收藏兼有外国艺术作品,同时也包括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2014年,中国美术馆就提出“典藏活化”的办展理念,10年间举办了百余场“典藏活化”系列展览,对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大众美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美术馆主要展示了馆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名家经典作品,其中不少已是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之作,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美术家们以艺术记录历史、表现生活的时代创造。此外,宋代陈容的《云龙图》等古代书画作品和毕加索的《带鸟的步兵》等20世纪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在展览中和观众见面。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放、多元、包容的海派艺术

作为海派创新融合精神的承载地,上海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孕育着敢为人先的艺术创新精神。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的美术馆之一——上海美术馆迁入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新形象对公众开放。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始终致力于发挥好藏品的社会效益,依托自身藏品资源优势和专业研究优势,联合市属国有美术机构藏品力量,实施“大美术馆计划”,创立了“何谓海派”“海上观潮”艺术系列大展品牌,对海派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和研究。此次展览精选了个性丰富、风格迥异的“海派”作品,包括颜文樑的油画《祖国颂》、刘海粟的油画《复兴公园》、朱屺瞻的中国画《水仙》等。这些创作者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归于斯,他们有的是“海派”初露锋芒时的急先锋,有的是竿头日进时的耕耘者,有的是百花争妍时的创新者,其作品共同展现了海派艺术的创新与融合。

江苏省美术馆——金陵书画的经典与现代

江苏省美术馆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国立美术陈列馆,是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开端。1956年,江苏省美术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省级美术馆之一对外开放,1960年正式定名。江苏省美术馆始终坚持“经典”与“现代”并重的发展理念,现有藏品13802件,以近现代美术作品为主,兼及古今中外,其中以中国书画最为丰富,形成了“新金陵画派作品”“金陵四老书法”“新兴木刻版画”“江苏水印版画”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专题系列。本次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精选了江苏两个重要艺术群体“新金陵画派”和“金陵书法四老”的36件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传承、发展优秀艺术传统,倡导变革的艺术成就。其中傅抱石的《虎踞龙盘今胜昔》、钱松喦的《红妆素裹》、宋文治的《太湖之晨》等作品,将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现代化建设场景与传统山水笔墨相互融合,为中国山水画注入了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象。

广东美术馆——不辞长作岭南人

广东美术馆自1997年落成开馆以来,以“中国近现代美术、特别是广东和沿海近现代美术,国际美术及当代艺术”作为主要学术研究和收藏方向,以立足本土、关注国内、加强国际交流为出发点,强调“沿海性”与“当代性”,坚持自觉自主、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探索多样化的策展机制,力求推进近现代美术研究、梳理当代艺术生态。广东美术馆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现代及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总体特点”为宗旨,迄今纳入馆藏的作品超过4万件(套),形式囊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类别及装置、影像等先锋实验作品。岭南自古物产丰饶,花卉佳果殊盛,本次展览,广东美术馆以岭南花卉佳果题材作品为主,同时展示岭南地区的历史风物与人文观念,展现了岭南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共建小康社会的壮丽愿景。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历史文化 源远流长

2000年4月建成、2001年成立机构并正式运营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目前已形成长安画派和民间艺术作品为主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特色。此次展览,该馆精选了一部分藏品,分为“长安名家”“陕西民间美术之库淑兰”“馆藏精品图像拓片”三个部分,将其馆藏的特色藏品呈现给观众。除了长安画派的名家作品,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多年来还大量收藏民间剪纸艺术家库淑兰的作品和周秦汉唐直至近代以来的重要金石碑帖拓片600余件(套)。此次展览展出了库淑兰的代表作品“剪花娘子”“人间草木”“乡土烂漫”等系列剪纸共15件,以及18件包括夏、商、周青铜器纹饰、两汉画像石、魏晋南北朝造像、隋唐石刻线画以及明清各类石刻绘画的拓片精品,呈现了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湖北美术馆——地域特质、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湖北美术馆2007年开馆以来,整合各方资源,在收藏方面,形成漆艺、工业版画、雕塑、水彩、当代艺术与20世纪湖北美术专题六大特色,目前馆藏作品5894件,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漆艺等20个门类。湖北漆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脉,湖北美术馆以推动大漆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览“湖北漆艺三年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漆艺术的特色收藏。本次展览,湖北美术馆以馆藏大漆艺术为主,从200余件漆艺藏品中遴选出近20件展出,既有对传统经典漆器造物技法和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又有对漆艺当代表达的探索和创新。同时,呈现湖北艺术家表现地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最后一根钢梁》《九龙奔江之二》《生命的归宿和起点之舞·摆手舞》等。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关山月的写生与中国画革新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馆以来,确定了以“关山月艺术和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及当代设计艺术研究”为主导的学术定位,成功探索了一条将艺术名家纪念馆与国家美术馆各项功能有机结合,将大湾区文化发展和美术馆建设相匹配的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截至2023年12月,该馆共有藏品8556件(套),初步形成了以关山月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的优秀作品、当代设计艺术的优秀作品,以及国内外优秀作品为特点的收藏体系。此次该馆带来了“人民的风景——关山月的首都写生与国画革新” 学术专题展,展览以馆藏关山月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北京、长江写生作品为主,试图展现以关山月为代表的中国画家在中国画革新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写生努力把握新的主题与传统笔墨以及创作的关系,并从观念到形式所确立的中国画创作的新图式和由此构成的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独特章节。

北京画院美术馆——从中国画向外拓展

北京画院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依托北京画院丰厚的藏品资源,不断策划并升级齐白石艺术的陈列展,秉持研究先行、以学术带策展的工作理念,围绕着齐白石不断地向外延拓展,逐渐开始涉猎近现代美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策划。目前北京画院美术馆已经举办了60多场“20 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从“京派”始,逐渐辐射到新金陵、长安、海派、岭南等画派;从中国画始,逐步探索油画、水彩、连环画、摄影、漫画、建筑等艺术形式。此次北京画院美术馆重点选取了新近入藏的油、版、雕、水彩等作品,包括黄永玉的版画,钟涵、尚扬的油画等,一改公众对北京画院专长中国画的认知。这些展品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多年来研究与展览成果的汇聚,观众可以沉静地习与观、体与思,感受这些美术作品的朴素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名师名家的学术风范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集合学术研究、展览陈列、典藏修复和公共教育等功能的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美术馆,目前共有藏品2万余件,涉及古今、兼顾中西,囊括了各个美术领域。藏品种类丰富,既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等传统造型类艺术品,也有各类最新的设计作品和实验艺术作品,既有古代书画、瓷器、造像、画像砖、铜镜等中国古代艺术精品,又有唐卡、年画、水陆画、织绣、少数民族服饰等民间美术品。同时,在历年国际交流中,还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外国艺术作品。在整体藏品体系方面,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序列、近现代中国美术作品收藏序列,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与学生作品收藏是重要的收藏特色。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围绕名师名家的收藏展开了持续性的研究、展示和出版工作,此次参展便选取了这部分藏品,可以使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央美术学院几代艺术家作品中呈现出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

浙江美术馆——浙域先行 全局盘整

浙江美术馆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带有浓厚的中国风,展览内涵上更注重彰显中国气质、浙江精神。浙江美术馆自2004年筹建开始就同步启动了藏品征集工作,至今藏品已达3万余件(套),其藏品门类丰富,除名家的系列或整体捐赠项目之外,浙江美术馆的典藏工作本着“浙域先行·全局盘整”“深化优势·有机推进”的思路不断开拓,形成了浙派水墨人物收藏谱系和浙江现代版画收藏体系。除了对浙江书画文脉的梳理,2018年至 2022年,浙江美术馆试以当代水印版画情境化展示为载体,藉“水文化”融通中国传统哲思、国家文化形象等多个时代命题,以“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和“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等项目持续诠释“两创”精神,深化版画这一国际美术语言的当代中国特色,积累了一系列重要藏品。此次展覽便以上述两个部分为主,展现了浙江美术事业的有机生长。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岭南画派的革命与创新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旧址位于越秀山上。200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在麓湖之滨建成开放。2023年,焕新出发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建成开放。新馆占地面积3.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坐落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核心位置,成为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际化、数字化博物馆和广州门户美术平台。该馆目前有3万余件藏品,以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年代上自宋元,下至当代,以明清至当代广东书画,尤其是20世纪广东绘画最具特色。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浪潮中,秉持“折衷中西、融汇古今”艺术理念的岭南画派艺术成就突出,引领广东美术走向了全国。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近年积极推动20世纪广东美术的研究、展示与传播,此次展览,该馆以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及第二代杰出代表“岭南四家”的精品参展,呈现20世纪广东美术别具革命性与创新性的艺术魅力。

武汉美术馆——艺术与城市共生

武汉美术馆作为武汉重要的文化地标,连接了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在城市文化发展和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馆15年来,武汉美术馆积极探索美术馆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方式,通过收藏、研究、展览和公共教育,讲述城市的故事,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极践行“艺术美丽一座城市,艺术启迪美好心灵”的办馆宗旨,收藏了3000多件与城市题材相关的摄影、绘画、雕塑、影像等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藏品体系。本次展览便从中甄选了20余件特色藏品,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武汉的历史文脉、革命历程、建设发展和城市气质。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见证百年国美之路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陈列馆”由蔡元培发起、林风眠创办。近90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培养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是中国美术教育和艺术运动的核心现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潘天寿纪念馆共同构成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群。四馆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古今中外”的收藏格局,藏品近10万件。本次展览从馆藏中精选见证百年国美之路的精品力作,包括林风眠、关良、颜文樑、黎冰鸿、赵无极、埃乌琴·博巴等先师作品的“中西融合”;潘天寿、黄宾虹、沙孟海、陆维钊等先师作品的“两端深入”;刘开渠、倪贻德、莫朴、肖峰、全山石、许江等名师作品的“以人民为中心”,构成极为丰富的展览面貌,显示出国美之路多元滋养、和而不同的特殊品质。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传统艺术撷英辑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下设的专业收藏机构,其前身是中国戏曲研究院图书馆,首任馆长为著名戏曲家、藏书家傅惜华。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以及院属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资料室、陈列室合并而成。历经70余年的发展与积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已成为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职能于一身的学术型艺术专业馆,是中华传统艺术收藏的学术重镇。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品宏富、品类繁多,涉及戏曲、音乐、美术、舞蹈、曲艺、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囊括古籍善本、名家手稿、戏单、碑帖拓本、传抄民间谱本及相关专业书刊等文献,美术作品、乐器、戏衣、脸谱、切末等艺术载体,以及各类历史音响和影像档案,其中大部分都是宝贵的第一手学术资料。此次展览,中国艺术研究院立足于70多年来所积累的传统艺术收藏,撷英辑珍,展出30件美术珍品,其中既有明代画家吕纪的《芙蓉秋禽》、清代画家袁江的《梧桐秋葵》、禹之鼎的《倚石听泉图》等古代书画作品,又有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享誉画史的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可谓大家云集。观众可在这一场文化盛宴中,品花鸟山水之美、赏人物肖像之姿、鉴装裱形制之雅、怀文脉赓续之志。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名家雅集 美美与共

中国国家画院前身为原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20世纪80年代成立之初经常邀约全国书画名家汇聚一堂,雅集笔会,切磋技艺,各展所长。这种汇集全国各地名家于一堂进行艺术创作与交流的现象在当时并不多见。当时收藏的一批珍贵的名家合作画反映了黄胄、李苦禅、陆俨少、李可染等老一辈画院人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高度与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建院的初衷——汇聚全国名家于一堂,致力于为国家与民族创作更多艺术精品,为中国画发展与中国美术创新贡献力量。此次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选取22件合作画藏品展出,包括崔子范、高冠華、田世光、孙其峰、王子武、金鸿钧、卢坤峰、陈大羽、黄胄等合作的《仁者寿》,夏承焘、沈子丞、梁树年、高冠华、陈大羽等合作的《幽居图》等,再次追忆那些为中国绘画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激励后学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藏品美术馆美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去美术馆游荡
创意美术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