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君/整理
【编者按】1月24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承办,《中国美术报》社协办的“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111会议室召开。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首先致辞,与会专家王镛、陈池瑜、李晓柱、于洋、朱剑、董雷、王海滨、陈思、张鹏、尹成君、王治、李文超、杨灿伟就“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当代人物画形式语言的创新”“人物画创作题材的拓展”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负责人陈明主持。
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是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主题性创作展览。近两年来,我们策划组织了“劳动者最美 为人民而作——大型写生作品系列作品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中国画 画文物——北京中轴线主题写生作品展”等一系列主题性创作展览与研究,体现出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美术创作和研究机构,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艺创作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重要作用。
艺术创作如何真正起到讴歌英模人物、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最终还是要以作品说话,要以精湛的技艺、充沛的情感、鲜明的形象打动人心。英模人物创作不是新鲜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门类对于英模人物的创作已经有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那么今天我们举办英模人物主题性美术创作展览,应解决哪些新的学术问题,在艺术语言的革新、艺术题材的拓展和人物形象的开掘方面,包括在对英模人物的理解上,如何更进一步?既然是英模人物主题性美术创作,那么,一些以场景为主、人物为辅的作品算不算是人物画?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英模人物创作相比,21世纪的英模人物如何体现其人物面貌的时代性与人物精神的时代性?对于表现英模人物,如何在创作手法上实现更多样化的展现和更丰富的语言表达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召开学术研讨的重要议题。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从英模人物主题创作中的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主题深化、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做深入探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推动艺术语言的探索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让未来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出现更多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陈明(研讨会主持、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负责人):今天的学术研讨会,我们邀请了美术理论家和部分参展画家一起研讨,就“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当代人物画形式语言的创新”“人物画创作题材的拓展”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所谈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人物画创作的题材、语言和观念等等,体现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人物形象的时代性和精神性是专家们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人物画创作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精神和状况,也可以体现出创作者对描绘对象的洞察能力。專家们也讨论了不同时代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和特征,深入分析了人物形象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塑造方法。这些讨论为认识和描绘当代人物形象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此外,讨论中还多次提到了此次“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的实践价值,参展画家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和技巧,如怎样通过个性化的造型来表达当代人物的特点和情感,怎样利用光线和色彩、环境来传达人物的性格和时代的精神等,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当代主题性人物画创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对主题性美术创作,尤其是人物题材的创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人民形象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一系列展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此次“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较圆满地表现了讴歌时代楷模的主题。同时,对展览提三点建议:
第一,主题性创作需要深化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涵,主题性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作品能不能提炼主题、升华主题,以此次展览的主题“讴歌时代楷模”为例,讴歌哪一种时代精神?是人性的关爱,还是勇于牺牲、献身的精神?每个作品的主题都应进行深入的挖掘。第二,主题性美术创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真实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要切身体会,才有可能创作出一个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孔紫的中国画《戈壁母亲——金茂芳》、苗再新的中国画《尼玛顿珠》、邓柯的雕塑《布茹玛汗·毛勒朵与“中国石”》等,人物造型真实、生动、感人,值得学习。第三,创造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总体上看,此次展览的作品偏于单个人物的肖像表现。此外,在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之外,我们还要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怀,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这次的展览作品中有些突破了纯写实表现,如张江舟的《雪域信使》,将“信”创作成了“鸽子”,表现出浪漫的想象力。
总之,主题性人物的创作应在丰富多元的基础上,贴近当代审美,发挥出艺术创作讴歌时代、引领时代的作用。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展览首先在题材上拓展了我们对于英模人物范畴的理解,各行各业的代表与我们身边平凡的劳动者进入艺术表现视野,无论在题材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突破。同时此次展览推出了很多青年艺术家,“80后”“90后”艺术家的比例大大增加,这都是此次展览非常成功和有启示价值之处。
具体而言,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多人物叙事的图谱建构。在中国本土绘画传统中并不以群体肖像见长,而此次展览中的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短时间内组织复杂构图的能力,在人物群像的处理上显现出新意;其二,富有纪念碑性的“丰碑式”单体肖像表现。展览中的作品特别从大写的人、站立的人的造像角度入手,以人物肖像描绘凸显人格精神,为我们在绘画中如何真正树立起人物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其三,个性符号和题材表现的选择。参展画家中诸多名家的新作、新风貌比较凸显,如苗再新、赵奇、李晓柱、王辅民、卢志强、尚可、赵培智等艺术家都把带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更推进一步,通过沉重与轻盈、悲怆与歌颂的转换,实现对于当代人物的新表现;其四,艺术语言的创新和形式的延展,则特别体现在版画和雕塑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表现手法,如袁庆禄、宋光智、郭庆文、沙永汇的版画,邹锋、邓柯、刘元捷的雕塑作品,都给我们带来了较新的感受。
陈思(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首先,我谈两点对于本次展览的个人感受。第一,展览的策划精良、视角新颖。展览特别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专家撰写选题方案、遴选英模人物,其中既有大英雄,也有小人物,展出的作品用小人物映衬出大时代,所以说这个展览是一个具有社会价值导向的美术展览。第二,展览组织动员了全国画院的画家参与创作,我注意到吉林省画院崔宇、孙影等优秀青年画家参与创作并入选展览,发现本次展览着重推出这些关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青年画家,着意引导青年美术创作者从事主题性美术创作,以此推进现实性美术创作力量培养与代际传承。所以说,这个展览是一个培养和推新的美术展览。
其次,不同于一般的人物画表现,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英模题材绘画在解决形象塑造、形式创新、风格强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亟须关注的是作品如何立意——来选取典型视角表现对象;如何写意——来表现作者情感和观念立场;如何会意——来直击观者内心传递审美与升华精神,从而实现情感和形式的有机融合。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艺术家和学者持续关注的。
最后,中国国家画院通过组织本次项目和展览,有效引导艺术家去真诚地表现主题性美术、引导当下社会共同弘扬这些时代楷模的精神价值。绘画是人类情感的图像形式创造,在新时代如何不断推出经典性的、精神性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如何突出典型性特征、去除模式化形式等应该都是我们未来创作表现需要持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而本次展览在此方面特别体现出了问题意识和实验价值。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我谈两点思考。第一,系统梳理、总结20世纪以来画史上英模主题创作的经验。在20世纪50-70年代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中,直接刻画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作品是表现普通生活中的楷模。画史上诞生了一系列经典作品。之后在主题图式和语言形式上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突破,当时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召开的中国画人物画的专题研讨会中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如第五、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的《人民和总理》《太行铁壁》等作品都在英模形象刻画上有了全新思考。2000年之后,几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中,关于英雄和相关情节的刻画也是主要的选题。同时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普通大众中展现出的“英雄”元素,“人民”和“英雄”就成为可以深入融合的题材,这条线索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所以说,20世纪以来的主题创作经验是不可忽视的,颇多可继承和发扬的内在艺术元素。
第二,现实人物题材中的“情感”问题。本次展览中很多英模形象均来自现实生活,怎样在作品中融入创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以一种符合艺术规律的路径进入创作,也是一个比较难的点。20世纪50-70年代创作里面更多的是主流精神的感召,80年代后,很多画家开始注重本体个性的表现,而2000年之后的主题性人物画创作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情感的同质化、平面化现象。我们今天的英模人物塑造需要来自人间万象的种种体验,也可以来自能够充分牵动创作者深度情绪的一种具有历史感的往昔题材,正如陈寅恪晚年撰写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之初衷。当画家的画笔与真情实感融合为一体之时,画中的英模人物和情节画境才可能具有可亲可感的韵调,才有常看常新的生命。
当代人物画形式语言的创新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近年来,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一系列很有特点的、具有研究性的主题性展览。当下,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当愈加重视,特别是在英雄劳动模范的宣传方面,更应进行广泛的教育,发挥其对社会正面导向的作用。此次“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用中国画、油画、版画 、雕塑 、书法等形式语言塑造新时代英模人物形象,使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较好地结合起来,在当代英模人物艺术形象塑造方面作出新的探索,总体来说质量是比较高的。
我对展览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展览作品以中国画为主,而其中大部分是水墨画,应增加工笔画在造型、表现人物,尤其是英模人物方面的作用,丰富艺术创作的类型,加强工笔画方面的人才储备。第二,艺术家应深入生活,怀抱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技法。如今,各种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繁多,但艺术家仍应该尽量观察生活,如此次展览的主题是英模人物,如何通过细节表现出他们的精神内涵,是需要在生活中观察和体悟的。同时,用艺术的方式传达深刻的思想,要不断有新的艺术表现语言,才能产生新时代的经典作品。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创作出讴歌新时代的新的艺术精品。
朱剑(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主任):当下的艺术家在进行主题性创作时,很难对自己的描绘对象产生共情心理。因为没有共情,所以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形式感的琢磨上。事实上,真正有生命力的形式,绝不可能是为形式而形式的产物,需要艺术家充沛的情感投入。或者说,这里的形式就是内容。而失去共情的表达对象,无论形式看起來多么具有个性特点、多么有“新意”,都无法与观者产生共鸣。这是现在主题性创作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我认为在创作主题性人物画时,画面中的一些非关键性要素,如色彩、明暗、造型、道具、环境氛围等,会让作品变得更生动、更有意思。以李琦创作的中国画《毛主席走遍全国》和彭林的《走向胜利》为例,这两幅画面中,主要人物手中的草帽都具有一种“亲民”“全国性”的符号意义。适当运用这样的“符号”,可以深化对人物精神世界、胸襟格局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之地位价值的阐释。
总结来看,在塑造人物时,我们可以把握三个“并存”以辅助创作: 第一,真实性和建构性并存,既要表现真实的一方面,同时也要根据当时特定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来建构语境;第二,描述性与象征性并存,既要对事件人物进行视觉性描述,同时也可以通过符号对人物进行隐喻,传达艺术家本人对人物、对事件的理解;第三,独特性与兼容性并存,一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符号内涵,同时也要配合文学性的符号,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更有“看头”的作品。
王海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将英雄楷模作为年度主题美术创作题目,组织艺术家进行创作,表现英模人物的牺牲奉献、艰苦奋斗,用艺术形式为英模立传,推出了一批力作,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英雄、歌颂英雄,回顾美术史,这些英模人物也大都成为艺术家着力表现的对象,留下了不朽佳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英模人物得到高度褒奖,英雄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中国国家画院组织此次主题创作,不但表现了广为人知的人物,可贵的是还表现了很多普通人中的英雄。参展作品以形式语言、媒介语境的创新,以个性化的表达为英模立传。形式语言的创新推动产生新的人物形象经典,多重媒介语境的创新使创作愈加趋向多元化。一部分创作者坚守传统,对笔墨存有天然的敏感与情感,一部分创作者则以传统为根,又对新观念、新方法、新媒介努力进行尝试,让作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融合”与“跨界”。如何更加深刻地表现英模人物,我认为要具备更为宏观的格局意识和更为深入的表现能力,理解时代背景、融入时代精神,从生活中求新。艺术应从现实生活中来、从时代中来,反映新时代国家形象、文化建设、社会生活,从每一位英模人物身上取材,锤炼艺术语言,提升身心修养,根据个人的性情、格趣、优长探索自己的艺术面貌,创作出具有新面貌的作品。
尹成君(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我们在展览中不断思考中国美术指向未来的自身发展问题,不断反思当代人物画创作面临的一些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物画创作究其根本还是要回到人本身的問题研究与思考中。如何画好时代人物?怎么画好时代人物?其一,对形象认识的深刻性与感受的鲜活性融合统一。艺术家需要对人物生存的环境、生活背后的故事、生存状态做深入刻画,有生动鲜活的感受才能把人物形象背后的精神特质表现出来。艺术家只有将鲜活的感受与深刻的对于形象的认识相互融合为一,才能真正创作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作品。其二,对形象的时代性与精神性独一无二特色的凸显。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时代楷模,如何处理好形象虚与实关系、整体与局部关系、结构与特征关系,将表现技巧和时代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思想情感完美融合,创造出具有时代属性的、时代特性的人物楷模形象是人物塑造的关键。其三,自然真挚的情感迸发与创作表现自然合一。重情感表达是人物画创作的关键因素,创作大于制作。艺术得以天然趣,笔墨流露真性情。我们今天的人物画创作依旧需要在“自然”一格深刻挖掘。
“艺术为何,艺术为人类之精神文明,重情感,申正义,共同向上。”我们这个展览主题还可以不断地延展开去,任何一个时代都离不开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平凡人身上呈现出来的真善美,都是时代的楷模。
人物画创作题材的拓展
董雷(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中国国家画院一直都非常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并在各项目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扎实的成果。此次“讴歌时代楷模——中国国家画院英模人物主题美术作品展”体现出了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当代美术创作研究的主力军、国家队在学术上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性创作,用艺术作品讴歌时代精神、讴歌时代英模人物。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充分发挥了中国国家画院多年来在重大主题创作方面的经验,围绕“艺术家们创作需要什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专家为讴歌时代楷模主题确定选题创作文本,艺术家们从设立的110多个选题中进行自由申报和创作,都选择了自己善于表现、希望表现的切入点,也达到了较好的表现效果。
同时,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创作团队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体现了中国国家画院一直以来对于艺术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意识和经验。希望通过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给大家搭建更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为老艺术家梳理学术成果,助力中生代艺术家从“高原”到“高峰”,为年轻一代艺术家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与机会。虽然展览特邀了一些院外和青年艺术家参与,但是并没有降低展览的品质,所有参与项目创作的作品都经过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的严格遴选,做到了严把艺术质量关。希望在此次的学术研讨中,诸位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为此次项目的创作和理论建设提供更深厚的成果。
李晓柱(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参展艺术家):我想谈一点自己这些年对于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首先,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这一类典型的主题性创作,是否还适用于今天的艺术表达?每位艺术家在个人艺术生涯中都有自己的“艺术主题”,这个主题是否可以视作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主题性创作?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局限性,一旦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写实,往往就失掉中国画最本质的东西。其实所有的艺术语言都有其局限性,我们怎么样寻找中国画的新的艺术语言,让其更好地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的确需要语言的革新。关于人物画创作的拓展问题,现在的主题性人物创作往往趋于模式化、表面化、同质化,是因为艺术家对所描绘的对象缺乏认同感,很难做到与之共情,不能做到真正的心灵的同频共振,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也常常感到与表达对象的隔膜,当然就很难塑造出感染自己的作品,也就无法感染观众。而感染力的获取,必然需要深度的体验,一种主客没有二分的心灵相通,才能创作出真实、可信、感染人心的主题性作品。
王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人物画题材的创作是中国古代宫廷以及画院画家的优良传统,如唐代阎立本的《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及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新时代举办时代楷模人物画创作活动,也是赓续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是“主题”的选择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聚焦于时代楷模。这样主题鲜明的展览的举办也确实起到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此次展览的作品多以具象表现为主,艺术家们大多为专业院校出身,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底,因此具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够驾驭主题性美术创作。但在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特别是人物形象的创作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AI人工智能、各种绘图软件快速发展,任何“高明”的场景都可以快速地表现出来的情况下,也让我们不禁反问:剥离了技艺,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艺术家要怎样进行创作?希望艺术家的创作能够更多地与现代科技、现代材料紧密结合,在艺术的多元呈现上有更多的时代性思考,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真正起到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
李文超(鲁迅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参展艺术家):参加此次展览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受益良多的创作和学习机会。我们的选题是救人于危难的“最帅女机长”宋寅,在选题阶段,我们搜集了大量关于宋寅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以及一些专访视频和纪录片,这些资料使我们能够对宋寅的英雄事迹有完整的了解,对人物有整体的认识和解读。宋寅是我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她的精神和魅力在于英勇无畏,有责任有担当,巾帼不让须眉,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怨无悔。了解了她的事迹让我们心怀敬意地进行创作,希望用画笔弘扬英雄精神。在创作中,我们紧紧围绕海上救援这条主线,采用中景画面构图,用人物掠影式的画面情境拉近观众和英模的距离,展示了她即将参与海上搜救的工作瞬间。画面采用油画写实手法,背景通过海洋、停机坪、救援机等来展现她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并用明亮的色调展现人物饱满的精神状态,紧锁的眉头和坚定的目光体现人物心系人民,肩负着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英雄情怀。主题性创作中艺术风格与精神体现的融合是难点,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怀揣敬意,在把握好艺术审美高度的同时,通过艺术作品将英模的感人瞬间记录下来,展示了时代英模的精神风貌。
杨灿伟(《美术》杂志社事业发展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一直以来都带给大家一种站位高、格局大、覆盖面广的深刻感受。此次展览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主题,突出了现实主义的多样化表达,尤为重视主题和细节刻画,以及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作品的高品质。展览作品围绕典型人物创作,以特定的主题和细节描绘塑造形象,如《雪域信使》《燕归苗寨——中国最后的“赤脚医生”李春燕》《大山里的歌》《布茹玛汗·毛勒朵与“中国石”》等,作品通过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示艺术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将单体人物和群体人物的精神表现得纯净、生动、深刻。展览引发了大家对典型人物表现语言的思考,也提示艺术家们需要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与智慧。另外,作品中细节的刻画也至关重要,这些细节很多是通过道具和微表情来实现的,以细节烘托整个主题,并提炼整体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揭示了需要进一步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提倡弘扬朴素的造型观,同时,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需要注意群像和个体形象的平衡,以及在有限框架中发挥创作无限的能动性。
(李振伟、贺玮、赵墨、杨晓萌、闫敏歆、张湫逸、闫天蒙参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