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探讨

2024-03-29 21:31:09李巧鸿
传播力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素养

◎李巧鸿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福建 霞浦 355100)

“众媒”是指社会受众都可以参与的媒体传播,这种传播模式与传统模式只有少数机构、专业人士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相比,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到传播模式中。众媒是互联网创新发展和普及应用的必然结果,这种媒介传播模式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而且明显增加了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容量,对新闻编辑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一、新闻编辑的重要意义

从新闻产业长期发展的实践来看,新闻编辑一直具有社会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新闻编辑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逐渐被淡化,特别是在“众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媒时代”环境下,新闻编辑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灵活选取新闻素材,并结合受众需求创新新闻内涵表达方式,通过舆论引导和控制的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舆论具有不可预测的特征,但是当社会舆论的关注程度较高时,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新闻内容将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借助新闻编辑的作用可以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得受众新闻阅读、观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而且新闻编辑的舆论引导作用愈发明显。

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科学把握舆论动态,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联系社会热点变化,以此找寻新闻资料的落脚点。另外,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编辑的灵感,这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中深入基层,通过“走基层”跟踪报道的方式了解基层生活的动态,通过这种新闻信息收集方式可以赋予新闻信息接地气和生动形象的特征,更容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众媒时代”环境下需要关注新闻编辑队伍建设,持续培养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并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驱动下开展专业培训,通过定期的业务培训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综合素养。

总的来说,“众媒时代”新闻媒体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和时代发展特征打造专业队伍,通过业务培训的方式持续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得新闻编辑人员自主围绕“众媒时代”社会受众的需求多元化创新新闻编辑方式,从而科学实现新闻版面设计的目标,充分体现新闻内容的感染力,运用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增强用户对新闻媒体的黏性。

二、“众媒时代”为新闻编辑带来的挑战

(一)高密度信息稀释传统媒体的舆论观点

在“众媒时代”背景下,社会受众都可以自主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使得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容量明显增加。同时,在流量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短视频和文案创作,结合自身定位多维度创新新闻内容,使得简短的短视频富含高容量的信息。但是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自媒体人习惯采用夸大新闻事实和虚假篡改信息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流量,其中“标题党”和“博眼球”式新闻传播已经成为频繁发生的现象,这种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舆论很容易造成舆论误导的现象,对传统新闻媒体的主流观点和舆论产生稀释效果,这种非主流的态度很容易在无形中对受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陈旧的新闻传播理念影响新闻的时效性

在“众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应重视社会受众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受众的切身需求创新新闻传播理念,并在前瞻性新闻理念的驱动下创新新闻编辑和传播方式。但是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着思维钝化和创新能力匮乏的现象,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此外,部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习惯沿用传统模式化、程序化的编辑方式,在惯性思维驱动下开展新闻编辑将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造成明显影响,最终导致出现传统媒体受众向各新媒体平台偏移的现象。

(三)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在媒体创作权逐渐向社会受众偏移的环境下,“众媒”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众媒时代”发展演变对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闻编辑需要全面分析“众媒时代”背景下工作模式的发展特征,依据其发展特征完善新闻编辑的管理体系,应用完整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弥补传统新闻编辑模式存在的弊端。但是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单一的新闻编排方式导致新闻采集和整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种采编方式将对“众媒时代”环境下新闻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新闻编辑的信息素养较低,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难以整合新媒体渠道,缺乏对新媒体功能的认知,导致新闻编辑过程中新媒体的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三、“众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策略

在“众媒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特征,持续完善自己,凭借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新闻编辑方式提升新闻编辑效率和质量,同时为新闻传播和受众接收创造便利条件。因此,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和丰富新闻编辑技能,通过多渠道整合的方式丰富新闻信息,并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编辑方式提升新闻编辑效率和质量,从而充分保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效性。

(一)坚定政治立场

新闻编辑具有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而新闻的发展对治国理政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从国家发展的整体视角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驱动下合理编辑新闻信息,确保传播、报道的新闻信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1]。首先,要求新闻编辑在工作中持续学习法律知识,通过法律学习和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深刻认识政治方向引导的重要意义。其次,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坚定政治立场,合理创新新闻编辑方式,借助时效性强、客观的新闻信息引领社会舆论,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最后,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持续增强问题意识和主体意识,明确“众媒时代”环境下社会受众的主体地位,结合目标受众群体的差异性需求创新新闻编辑方式,确保新闻编辑得以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

例如,中国记协网曾提出“如何做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其中明确指出新闻工作者在新时期环境下需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要坚持人民立场。因此,“众媒时代”环境下新闻编辑工作需要科学把握社会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变化。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可以运用微博平台动态把握社会舆论走向和发酵情况,然后依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新闻编辑内容,运用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新闻引导社会受众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理念。同时,新闻编辑可以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进行矩阵式传播,通过矩阵式传播拓展新闻信息覆盖范围,从而吸引更多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互动,新闻编辑可以与社会受众建立紧密、实时的互动关系,依据受众的信息反馈调整新闻编辑方式,运用与社会受众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相符的新闻内容引导其自主强化新闻意识,从而科学体现新闻信息的政治引导和宣传作用,同时也可以体现新闻编辑的人民立场。

(二)增强创新意识

在前瞻性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迭代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传统媒体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演变的特征持续创新新闻编辑理念和编辑方式。首先,新闻编辑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创新新闻编辑理念,并在新闻编辑理念驱动下有序推进编辑内容和编辑方法的创新,运用创新型新闻编辑方法和内容彰显新闻编辑的活力[2]。例如,在“众媒时代”环境下,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开始呈现出碎片化趋势,所以新闻编辑需要适当缩短新闻节目的时长,选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短视频化创作,借助短视频简短、生动、形象的特征吸引更多的用户。同时,为了保障新闻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新闻编辑需要合理增加新闻信息的密度,确保受众在较短时间内收获更多的新闻信息,从而更快地了解新闻事件。

其次,新闻媒体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关注新闻编辑队伍建设,持续增加新闻编辑的力度和密度,科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业务培训常态化发展,为提升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打造敢于创新、技术能力过硬和政治素养高的队伍[3]。

再次,新闻编辑在工作创新过程中需要创新新闻编排方式,从中探索出适合目标受众兴趣爱好的新闻编排方式,从而持续丰富新闻版面内容和彰显新闻内容的感染力,为打造精品新闻栏目创造便利条件。

最后,从新闻内容视角来看,新闻编辑要从受众立场科学考虑问题。例如,新闻编辑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直播等多种方式与受众建立实时互动关系,从中了解受众真实的信息反馈。新闻编辑可以依据受众的信息反馈判断其关心的内容,确保新闻生传播的指向性特征,采用这种新闻编辑模式可以激发更多受众的情感共鸣,使得受众在深度解读过程中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梗概,同时还可以在思想和内涵解读中实现思想交叠[4]。为了彰显新闻内容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特征,新闻编辑可以适当应用一些网络流行语,以此激发受众对新闻阅读和观看的兴趣。

(三)提升专业素养

“众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闻编辑需要深刻认识舆论引导的重要性,科学把握媒体平台的社会热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点,以此拓展新闻信息,分别从纵向和横向挖掘新闻信息的内涵,通过思想和价值引领的方式引导受众深刻认识新闻信息的重要价值,为奠定受众基础和优化新闻传播效果创造便利条件。“众媒时代”新闻编辑需要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具备网络信息综合判断能力和较高的新闻敏感度,从庞大、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找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合理规避单一加工、再创的新闻生产模式[5]。除此之外,众媒环境下社会受众都可以自主转变新闻信息生产者、加工者和接收者等多种角色,其中不乏出现自媒体人为了博取流量肆意篡改新闻信息的现象,导致网络环境中新闻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新闻编辑需要持续提升新闻信息鉴别能力,通过新闻信息鉴别的方式判断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凭借自身较高的信息素养深度提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为整合新闻素材创造便利条件。

总的来说,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判断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能力,这要求新闻编辑科学把握社会动态变化,所以新闻编辑需要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提升社会认知能力,凭借较高的整合能力科学处理稿件。同时,“众媒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需要关注专业素养提升。

(四)媒体融合运营

在“众媒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常见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淡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边界。媒体融合本质是指整合新旧媒体的功能特征,利用媒体资源共享的功能保障媒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保持媒体的影响力。在新旧媒体交叉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主动总结工作经验,并依据各种不同媒体的功能特征整合媒介资源。

在“众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在整合新旧媒体时需要科学把握多种媒体的功能优势,在媒体功能调性整合过程中创新思想,将具有时代性特征的思维模式融入新闻内容生产中,在创新型思维驱动下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从新闻传播视角来看,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基于多种网络渠道拓展新闻传播范围[6]。例如,新闻编辑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与国内或国际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传播渠道整合的方式提升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和媒体融合思维存在密切关联,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报道可以动态跟踪新闻传播效果,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受众需求的综合性分析。因此,新闻编辑在工作模式创新时需要关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综合分析受众的信息反馈,并依据受众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等科学把握受众的心理变化,从而针对性选择内容板块和加速产品推广。

四、结语

“众媒时代”是技术融合应用和传媒事业升级转型的必然结果,所以“众媒时代”是信息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众媒”技术为新闻赋予了传播速度快和容量大的特征,为传媒事业发展创造了多种优势。但是从新闻传播视角来看,在“众媒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需要重点关注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凭借政治敏感度和专业敏感度科学把握新闻信息的核心价值,并凭借自身较高的信息素养合理判断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现实需求,从而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坚持政治立场,为新闻传播赋予更多的价值。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