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发展分析

2024-03-29 21:31:09◎乔
传播力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

◎乔 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 100022)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多种新闻传播形式并存,新闻消息由简单的文字消息转变为文字、图片、视频甚至音乐等多种形式,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其简短精练的内容和新颖的模式,更富有趣味性,受众更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大幅缩短受众浏览新闻消息的时间,为其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由此可见,传统的电视媒体要想保持自身新闻传播的影响力,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尽快融入新媒体,加快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传播的特点

新闻短视频是一种短时间内传递新闻信息的视频形式,通常包含新闻事件的重要细节以及关键信息,能够通过编辑和剪辑等技术手段,简洁明了地呈现新闻故事。新闻短视频的时长通常较短,一般在几分钟以内,以便于受众快速了解新闻内容。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大有取代传统新闻媒介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效率和内容方面。在效率方面,新闻短视频能够通过各大平台,在互联网中快速扩散传播,新闻传播效率因此而大幅提高。在内容方面,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形式更加多样,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便能将身边发生的事分享到短视频平台,新闻短视频的题材和内容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1]。鉴于此,在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可以借助短视频的优势,对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行宣传,巩固现有用户群体,增强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二、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原则

短视频的创作难度较小,增加了各大短视频平台中的新闻消息质量控制难度,为了保证受众能够接收到优质新闻消息,所有的创作者和审核人员应该坚持基本的创作原则,以提升自身的短视频质量。

(一)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在融媒体时代,消息传播渠道得到了扩充,普通人制作、发布消息的难度明显减小,只要拥有一台智能终端设备,便能在互联网中传播信息。由此而造成的问题便是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消息,严重干扰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正常发展,不真实的新闻报道造成的网络暴力事件也是屡见不鲜。鉴于此,电视媒体想要在短视频行业中有所建树,利用其优势扩大自身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当务之急便是保证新闻消息的真实性。考虑到新闻媒体不同于其他媒体,其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和功能,一条虚假的信息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很有可能在极短时间之内酝酿成为规模巨大的舆论风波,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加大内容审核力度极为重要,新闻媒体应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对信息真实与否加以核实,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二)激发用户情感共鸣

新闻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内部还要融入创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而短视频影音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使优质新闻在短时间内获得受众的认可,而且还能够使制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由受众主动点赞、留言或转发,通过二次传播,扩大新闻短视频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由此可见,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创作者应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和事件性质制作新闻短视频,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新闻短视频的吸引力。

(三)坚持内容形式创新

目前的短视频平台中,作品的同质化程度过高,很多配乐、文案和宣传形式都大同小异,导致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为避免新闻短视频内容、宣传形式过于雷同,导致其无法吸引受众目光,工作人员应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对于相同事件采用更加新颖的文案和配乐,来吸引更多的受众。

在内容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涉及不同领域和社会层面的新闻话题,例如时政、科技等,确保受众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新闻事件。二是及时掌握热门话题、流行事件和社会趋势,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报道,吸引受众的关注。三是使用图表、图像和动画等可视化元素,将复杂的数据信息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四是将相关的新闻主题串联起来,形成系列报道,引发受众的持续关注和讨论。五是与其他新闻机构、媒体人员或是内容创作者合作,通过互换资源、观点以及创意,共同打造独特的新闻短视频。

在宣传形式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新。一是将新闻短视频发布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利用平台的广泛传播能力,吸引更多的受众。二是结合新闻短视频的宣传,开展直播活动,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回答问题并分享幕后花絮,增强受众的黏性。三是鼓励受众参与创作,提供创意内容或分享个人观点,将受众所生成的内容整合到短视频中,扩大受众群体。四是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媒体客户端、报纸、电视等,实现精确的定位和宣传。

(四)保证新闻消息的价值

从短视频的特点来看,大部分的作品都十分简短,一般不会超过1 分钟,这是因为太长的视频内容会占用受众过多的时间,现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用太多时间来浏览新闻消息。如此便意味着,新闻短视频创作者必须精简内容,删除冗余部分,使得新闻短视频变得短小精练,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基于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发展策略

(一)重视内容编辑

内容是新闻传播的根本,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对内容质量的精益求精。短视频需要经过前期选题、编辑文案、剪辑等多个环节,遵守三级审片流程,才能够最终呈现在受众眼前。在选题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内容真实性原则,对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挖掘事件真相,确保短视频内容真实有效。文案编辑环节,要注意文字精简且优美,增强短视频对受众的吸引力。视频剪辑是新闻短视频制作的关键一环,工作人员应对前期拍摄好的视频内容进行合理的剪辑和编排,增加背景音乐和文字内容,某些新闻还可以加入动漫、电影等元素,使得视频内容更加生动有趣[2]。当然,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不能单纯追求新颖,而忽略了内容质量,工作人员应保证新闻消息可靠,在此基础上,持续优化短视频制作流程和技术,提升新闻短视频的整体质量,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二)构建全新的制作体系

为了提升作品质量,电视媒体单位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尽快构建起全新的短视频制作体系,为新闻内容的传播提供体制支撑。管理人员应事先在深入该行业,对短视频制作流程进行全面了解,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相关原则和规律,调整自身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工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短视频制作配套体系,以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可靠保障。在制作团队内部,要及时进行管理策略的创新,利用员工激励机制,挖掘创作者的潜力。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过后,可以依据经验对短视频制作流程进行优化,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减短视频的制作时间[3]。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体系应当满足以下要求。根据不同的媒体平台和设备的特点,对新闻短视频内容进行适配与优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提供更丰富的视听体验,同时建立内容库,整合和管理各种素材,以便于制作人员快速获取及使用。使用剧情、人物塑造、画面呈现等方式,突出新闻短视频的故事性和影视化特点,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吸引力。利用直播技术、移动拍摄设备以及实时视频编辑工具,迅速满足新闻事件的报道需求。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受众的偏好,为制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其他媒体、科技企业、内容创作者展开跨平台的合作,借助外部专业人才和技术资源,提升制作水平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互动投票、评论回复、话题互动等形式,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三)转变新闻制作观念

1.从细节着手

进入融媒体时代以来,媒体渠道的扩充,使得新闻传播工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工作人员的制作理念也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转变。建议相关人员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善于从细节之处入手,缩小新闻选材切入点,于微末处反映社会现象或是表达新闻主题。例如,在空镜头策划中,新闻短视频应捕捉可以凸显主题内容的细微动作、人物闪光点以及其他具有新闻价值的视听素材。做好细节也可以为后期制作稿件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要明确一点,即新闻工作者对镜头语言的精准表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确保新闻短视频在受众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电视新闻可以从拍摄的新闻素材中,截取一个镜头、一个瞬间,可能短短一个十几秒钟的内容,加以音乐、文字等新媒体手段的包装,就能深深打动受众,形成社会传播热点。北京广播电视台在2023 年高考期间,发布了一个《那就清华呗》短视频,是一位高考690 分考生,在参加高招咨询会时接受采访,正巧接到清华大学招生办的录取电话,记者和摄像敏锐地记录了这一瞬间,随后通过新媒体手段加以包装发布,结果成为当天的热门视频。

2.转变新闻传播风格

因为短视频的受众群体并不局限于年轻人,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超过10 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 小时,60 岁及以上老年用户日均上网时长超1 小时,所以新闻工作者应该及时转变创作理念,根据不同年龄段受众的情况,调整新闻传播风格。对年轻人而言,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过于严肃,缺乏吸引力。针对该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为新闻内容加入新鲜元素,让年轻人在观看时更有代入感。例如,利用多种形式的影音作品,使新闻消息更加生动形象,方便受众理解。在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选择上,工作人员应该对于现今流行的音乐形式进行调查,掌握受众群体最感兴趣的内容,并在视频中加以利用。在央视网的短视频中,便曾出现过“喊麦”这种新颖的音乐形式,让受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如果受众为老年人,则可以通过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拉长镜头的时间、增加感人的音乐等方式,对新闻传播风格加以调整,确保重要信息能够被有效传递。

3.实现新闻无解说模式

新闻解说是新闻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虑到新闻解说会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如果解说内容与新闻内容匹配度不高,还会对新闻的扩散传播产生反作用。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不少创作者选择采用无解说模式,以免影响受众对短视频的整体观感。无解说模式下的新闻短视频,通常以第一人称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记录[4]。制作新闻短视频时,工作人员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场景和时机,运用无解说的宣传模式,以达到大范围传播的目的。

考虑到无解说更加注重视觉表达、信息传递,因此在制作无解说新闻短视频时,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图像应做到清晰、有力地传达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运用文字说明、标签、标题等方式辅助视觉表达,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例如使用图表、地图呈现数据、统计和空间关系,增强信息的可视化效果。二是音效可以增强视频的表现力以及吸引力,选择时要保证音效符合视频内容的氛围和情感,从而提升观看体验,剪辑技巧对无解说的新闻短视频极为重要,要通过合理的镜头切换、画面过渡还有节奏控制,保持观看的流畅性与连贯性。三是新闻短视频的长度一般较短,因此要尽量精简内容,抓住核心信息,避免视频过长,使受众失去兴趣。确保画面清晰、明确,不含模糊、抖动或过分复杂的元素,视角和拍摄角度要适当,以免影响观看体验。

4.增强短视频与受众的互动性

在融媒体时代,发达的通信技术使得受众能够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新闻消息传播过程。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单位应该积极建设互动平台,让受众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相关新闻事件的看法。建议有关人员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关注受众行为偏好,了解其经常关注的新闻短视频内容与互动方式,根据反馈数据,对新闻短视频内容加以优化。此外,也需要与受众保持紧密互动关系,及时查看受众的评论反馈,通过回复私信、参与讨论等多种方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为吸引更多粉丝互动,新闻从业者还可以与热门博主和意见领袖合作,由此扩大短视频的传播范围与影响力,或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分享新闻内容,提升短视频新闻的曝光度,鼓励用户参与互动,及时做好新闻链接分享,形成口碑效应[5]。

(四)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

在融媒体时代,对电视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电视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形成独特的风格。在新形势下,播音员主持人提升了在整台节目中的地位,作为新闻短视频节目的直接呈现者,其个人风格将直接影响节目基调和效果。鉴于此,工作人员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提升工作人员后期处理能力。在完成先期的素材采集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视频、音频和文案进行合理搭配,尽可能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与其他媒介相比,新闻短视频更为注重时效性,所以对于后期制作的效率要求更高,工作人员要通过专业技术,为视频内容增添滤镜、背景音乐、字幕等要素,保证短视频的质量。此外,为确保新闻短视频的呈现效果达到最佳,报道人员也需要对背景资料、节目内容、主题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策划方案,突出播报重点,以优化新闻短视频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急需在短视频领域打开新的局面,利用短视频传播迅速、内容丰富、用户黏性强的特点,向受众广泛传播优质的新闻内容。制作新闻短视频时,要坚持内容的真实性、情感共鸣、创新性、价值性的重要原则,构建全新的短视频制作体系,转变传统观念,注重细节、转换风格、重视无解说模式、增强互动性,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扎实推进电视媒体新闻短视频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