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

2024-03-29 21:31:09◎张
传播力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内容

◎张 鑫

(山东舜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在这一背景下,新闻报道工作者应当遵循传播学的概念,深化对信息的认识,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作用,实现视频、声音、图像的有效优化整合,提高视觉效果。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本身来说,指的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在新闻传播中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增强冲击性,提高新闻的直观性,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和传递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

(一)提高视觉冲击力

在新闻中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使视觉冲击力得到提高,并对新闻的传播水平和传播能力进行提升。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将新闻信息传播内容中的要点凸显出来,通过视觉形式和视觉管理,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而且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使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得到增强,让受众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新闻内容。

(二)提升直观性

将视觉传达设计渗透到新闻报道当中,可以对信息关注点的转移进一步明确,使关键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在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下,可以使受众在短时间内理解新闻内容的具体含义,对内容过长的新闻信息进行简化,使新闻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三)优化阅读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可以进一步优化新闻内容,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代入性一定要体现出来,通过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加强视觉感觉,带给受众更好的视觉体验。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加入幽默的漫画、视频,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并为受众提供富有趣味性、更加直观的新闻内容,将新闻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新媒体环境对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突破了媒介限制

在当前发展背景下,表达视觉效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受众的感官体验逐渐增强。另外,把设计思维转变成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结合声光电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转变单一的方式,突破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制约,实现视觉表现形态的多样化发展,也使受众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特别是“元宇宙”的兴起,对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元宇宙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新闻报道的新发展,为视觉表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给受众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感官体验。比如,利用VRC 虚拟现实、ARC 技术、元宇宙技术等。舜网以元宇宙为创新载体、泉水文化为创作宗旨,打造了“元‘泉’未来”元宇宙创作平台,实现了“泉水文化+元宇宙”的潮流新表达。

(二)革新了艺术语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对视觉传达设计在新闻报道中价值的发挥提供了重要支持。在新媒体时代下,应用视觉传达设计最为重要的是让受众更加舒适,使新闻内容更加美观[1]。而且视觉传达语言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更加符合当前新时代人类的情感需求,进一步扩大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达范围。比如,在《小舜娃朗诵园》中,充分弘扬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自行拍摄阅读的过程,拍摄的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也可以是朗诵或才艺展示等,这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了多维空间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也通过应用先进技术手段从二维性逐渐向着多维的方向发展,融合了多种元素,如动画、声音、视频等。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运用在印刷品、标志、海报等传统平面表达方面,而在新媒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可以有效整合利用不同的媒介元素,使二维平面的限制彻底被打破,也为受众的视觉体验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形式。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显示屏、投影等方式,为受众提供立体的视觉体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影院中的5D 电影,让观众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及动感五方面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又如,在杭州亚运会中运用的“亚运AR服务平台”,就是应用全息影像将“宸宸”“琮琮”“莲莲”三个吉祥物以AR 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大众带来了美好的互动体验。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中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现状

(一)文字表现不够独特

虽然近些年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越来越深入、广泛,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时,在语言表达上和文字符号上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文字符号个性化特点不够突出、文字抽象化等问题,无法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充分体现出来[2]。这一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受到传统新闻工作模式和理念的影响较大,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性和真正的价值没有展现出来,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趣的运用不够灵活,还需要进一步彰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点表达元素。

(二)色彩表现不足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艺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受众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和接收者,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色彩的作用就需要凸显出来,在海量的新闻报道中注重鲜明的色彩设计。但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搭配水平不高,对于色彩的情感效应、心理效应和视觉效应的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无法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设计色彩的表现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图形图像表现力不足

作为展示自身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图形和图像的表现力,直接关系到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也关系到联系受众与传达信息的功能。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图形和图像的表现力变得更加重要,也逐渐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要素。但现阶段图像表现同质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图形语言特征与传播体系的契合度较低,无法彰显出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力。此外,对图像内容的思考不足,导致呈现的画面不合理、结构不稳定的现象较为普遍,无法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甚至对信息浏览的顺畅度有一定的影响,无法准确把控视觉感知。

四、新闻报道中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效路径

(一)充分彰显出文字的表现力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积淀了海量的璀璨文化,其中汉字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充分体现出了意境美和形式美,并蕴含了含蓄之美、风雅之美、精确之美、形意之美。基于此,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除了数据信息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之外,对于文字的表达也要重视起来。实际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简洁性特征,将冷冰冰的数据信息转变成可以吸引受众的文字,利用视觉传达设计对受众的视觉进行引导,让受众与信息产生有效互动。并在视觉传达设计下体现出动态化的特征,以更加直观易懂的方式,将信息文字凸显出动态性的特点,使文字的视觉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3]。

比如,杭州亚运会首套动态体育图标采用的核心技术就是动作捕捉与游戏引擎,并融入了动态元素,将体育运动的“态”与“势”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了演示。这种方式将体育图标进行了多感官展现,能够在不同媒介形态下进行应用,也更容易吸引受众的视觉关注。

(二)加强色彩表现力的展现

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时,要充分展现出色彩的表现力,因为色彩可以对受众的情绪进行深度感染。比如,在“建党100 周年”的央视新闻微博中,设计师将100年前和今天的差距,通过彩色和黑白色的方式进行了对比,让受众对中国的发展速度有了更加直观的形象。在视觉传达设计海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搭配不同的色彩,比如,在设计传统春节节日海报时,比较常见的色彩为红色,代表了喜庆红火的元素。还有在一些电影海报的设计中,通过合理、科学运用色彩,也可以使海报的表达效果得到提升。又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中,开篇就以笔画偏旁解码的方式呈现出“建党百年”的视觉效果,并且还设计了“对话追梦人”的环节,受众可以将想说的话“寄”给他们。

(三)重视图形和图像的表现力

对于图形图像来说,可以在海量、繁杂的信息中快速被识别出来,让受众对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和信息加以准确理解。作为一种良好的信息媒介,图形图像可以将繁复晦涩的新闻内容以更加简洁的方式提炼出来,让受众的记忆更加深刻。比如,《人民日报》设计的“抗美援朝71 周年”海报中采用的摄影图片,可以给受众带来直观的感受,引发人们关于抗美援朝的情感共振,通过字体、颜色等丰富的设计元素,给受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巨大的。相比较摄影图片来说,插画类的图像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而且形式和风格更加生活和多样化。比如,人民网在2021 年国际睡眠日设计的图片,其场景更加温暖人心,并配备了虚拟的休息场所,代表了为辛勤的劳动者给予更多的关怀。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对图形图像、文字、视频等元素的运用,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表达方式,对目前新闻报道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妥善予以解决。

五、新媒体背景下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

(一)体现出人性化的视觉传达设计

首先,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尊重新闻事实,并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彰显出个性化传播的特征。对于当前设计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新闻报道工作者应当在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下,获取更多的素材,积极跟踪行业内的热点内容,从中找寻灵感[4]。

其次,视觉传达的个性化。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目前想要实现新闻视觉的个性化表达,就需要对视觉传达设计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体现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感和美观性,并加强个性化互动,将文化内涵和视觉效果进行深度融合,使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设计人员要对传统的设计方式和观念进行转变,打造多元化的设计内容,将新闻报道内容以更高的质量传播出去。

(二)凸显出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

首先,增加人文情怀表达。在新媒体时代下,在融合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人文情怀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新媒体艺术和先进技术手段,在新闻报道内容中打造良好的文化背景,选取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类情感,能够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在执行该项工作时,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情绪,与受众产生情感连接,营造相对应的氛围。

其次,增强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当前新媒体下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渗透人文情怀表达的过程中,需要对社会问题和文化差异加强关注,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将呈现的社会问题以更加公正、客观的角度进行报道,唤起受众的反思和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当增强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打破局限性,提升新闻报道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三)实现动态化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变

首先,打造立体化、动态化的新闻报道内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在包装、封面、海报上的运用,也就是将文字、颜色、图片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设计排列。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的新闻报道在应用视觉传达设计时,应当打造立体化、动态化的新闻报道内容,对于视觉传达设计师来说,创作更多的全息化内容,基于虚实结合的方式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良好的观看氛围。在新的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下,要打破传统新闻报道内容,利用更具有时尚感的UI 界面进行可体验、可分享、可互动的新闻报道设计[5]。而且,视觉传达设计下的新闻报道内容,要符合社会主流审美价值,基于动态视觉将新闻报道内容以动态性、趣味性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中的“那年那兔那些事”,从2012 年开始用漫画的形式诠释了近代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一系列重要事件。

其次,融合多种不同视觉元素。新闻传播在当前新媒体技术下实现了飞速发展,传播形式和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的新闻内容融合了音视频、图片、文本等形式,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和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需要对不同的视觉元素积极进行创新,重新组合图像、符号、色彩、文字等元素,给受众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工作开展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出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科学、合理运用视觉元素,营造适合受众的氛围,为其带来更好的新闻报道体验。但实际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将先进技术手段和理念充分利用起来,使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提升,为受众带来多感官的互动体验。而且新闻报道中应用视觉传达设计,可以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丰富传播内容,加快传播速度,为新闻报道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