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育|文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为更好地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着力深化建设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本文浅析站室建设的相关经验。
近年来,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滇中有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着重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制氧系统气动阀门故障频繁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滇中有色在技术革新中的困难问题。以“加强三个结合将站室建设推向深入、强化两个一体化为站室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一个导向强化站室建设成果运用”三部曲开启站室建设新篇章,为助力“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科技保障。
目前,滇中有色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年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建设完备,拥有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71人、高级技能人才1人、高级技师35人、技师42人、高级工76人。
与劳动竞赛相结合。滇中有色以“对标先进 降本增效”为主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竞赛形式,着力开展阳极铜质量创优劳动竞赛、提高金属回收率劳动竞赛、尾气二氧化硫浓度达标排放流动红旗竞赛、硫酸电单耗劳动竞赛等,将劳动竞赛与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劳模带头作用,提高员工综合技能水平。同时,组织站室成员积极参加云南铜业组织的生产运行管理、余热发电、渣选、熔炼、硫酸等工序的流动红旗竞赛,站室成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工序衔接生产组织更加科学,生产系统各项指标更加优化。组织站室骨干员工参加“战狼计划”培训,打造具备“狼之道”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组织站室员工参加中铜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硫酸生产工技能竞赛决赛、“匠心杯”产业工人技能比武等,让站室人才队伍在劳动竞赛中展风采,锤炼本领提高能力。
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里,持续开展国内复杂铜精矿清洁高效冶炼技术研究、全流程智能化精准脱杂及产品质量提升调控技术研究,紧紧围绕冶金炉窑、供风系统等生产大型设备,开展自主技术创新,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和“卡脖子”问题。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21项,其中,发明专利18 件,国际专利1 件。2023 年7 月5日,滇中有色获得德国授权“一种防止风机轴密封泄漏的密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滇中有色国际专利的空白。2023年,滇中有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共荣获两个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3个QC小组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级QC小组”称号、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优秀发表奖1个。1人首次入选为楚雄州2023年“兴楚英才”,荣获“兴楚科技领军人才”称号。滇中有色先后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云南省绿色工厂,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型分红激励企业,入选云南省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
与合理化建议相结合。滇中有色站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为更好地组织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工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通过广泛创建站室,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凝聚员工智慧,引领广大职工成为全员挖潜、大众创新、持续创效的主力军。形成了广大干部员工为滇中有色高质量发展多提好建议、多出金点子,凝心聚力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站室建设与合理化建议相结合以来,广大干部员工为滇中有色“二次创业”新征程贡献了集体智慧和力量。“在冶炼供风管网增加供风平衡稳压管道自动分配供风”等一批合理化建议成果“金点子”,凝结着滇中有色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充分体现了干部员工的主人翁情怀。
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在站室里加强污酸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解决电收尘效率偏低导致循环稀酸悬浮物偏高、制酸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实现在污酸减排的前提下,制酸系统产生废水分级利用,循环稀酸总酸度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有效降低污酸处理成本,降低生产水耗。不断加强质量控制,阳极铜产品合格率由98.5%提升到99.0%以上,硫酸产品合格率为100%。积极开展质量技术攻关,研发多规格阳极板浇铸技术,实现了一台圆盘可快速切换浇铸多种规格的阳极板,每年创效超千万元。
强化传帮带一体化。搭建传帮带平台,在技能传承中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工匠和各类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站室内实行传帮带一体化,针对人员结构特点,为劳模工匠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操互补的培训模式。通过高一级技术人员带低一级技术人员,一带二、二带四、四带八的金字塔式教学模式以及学员角色互换学习模式、内部比武等多种形式的传帮带培训,有效提高了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充分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创新能力。
滇中有色首席技师夏俊(右)耐心教徒弟掌握修刮轴承轴瓦要领
“修刮轴承轴瓦时,轴瓦装配不能有明显错口,上下瓦中分面间隙要小于0.05 毫米,进油孔要清洁通畅,转子轴径与轴瓦接触角在30度到45度之间,巴氏合金面与轴径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要大于75%,并均匀分布无偏斜……”首席技师夏俊在带徒弟张佳俊时总是很耐心。在滇中有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时,为规范和深化传帮带活动,滇中有色进一步制定“师带徒”考核奖励办法,调动师徒教与学的积极性,2021年至2023年,共开展师带徒312对(含生产辅助承包商人员),出师289 对,累计奖励优秀师带徒共30对,累计奖励金额5万元。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站室建设成果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站室建设工作推动科技项目、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高铅锌铜原料全流程协同高效脱杂与综合回收关键技术》荣获云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科技创新项目《初期雨水站处理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使初期雨水站平均处理量由15立方米/时提升至60立方米/时。结合熔炼循环水系统的原水、工艺循环水、设备循环水硬度、浊度等指标高于用水点水质要求,易造成管道内部结垢、腐蚀等生产工艺存在的难点申报了《生产用水水质改善提升》工艺技术难点攻关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工作,浅层介质过滤器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取得了预期效果,切实改善了水质。喷枪寿命稳定在20天左右,阳极炉最高炉寿达到1 036炉,天然气单耗、还原剂单耗持续下降……
未来,滇中有色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提高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素质为核心,以发现和解决工作现场的急、难、险、重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和运行实效,最大限度实现站室的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功能,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群众性创新实践,将站室建设成果转换为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安全环保各项工作提升的强大动力,将站室建设成果运用到生产经营实际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