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03-28 02:20谢亚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营养状态生活质量肺结核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29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肺結核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并自行饮食,观察组则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并个性化营养干预,对2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肺结核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个性化营养支持;肺结核;营养状态;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92-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59.3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症之一,也是目前全球单一病菌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疾病。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已经超过800万例。结核病已经成为世界性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肺结核患者一般会出现食欲下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等情况,致使机体合成代谢减少,而肺结核属于强消耗性疾病,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疾病和营养状态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利于病毒侵袭或者结核病复发,从而进入恶性循环状态[1]。临床认为肺结核与营养状况存在双向的影响。当患者疾病加重时,其营养状况更差;反之,加强营养支持干预能够缩短病程,提升临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2]。目前临床针对肺结核疾病特点的营养素量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对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实施了不同的营养方法干预,为促进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2.29±6.21)岁;平均病程(7.20±1.73)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4.55±6.63)岁;平均病程(8.02±1.79)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1)符合肺结核相关诊断标准;(2)符合机体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体质量指数在18.5 kg/m2以下,血清白蛋白在35 g/L以下);(3)痰结核菌检查为阳性;(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尘肺或者其他肺部疾病;(2)合并肺外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细菌感染、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3)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并自行饮食,初治肺结核的药物治疗应用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等,复治患者应用利福喷丁、力克肺疾等。

观察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并个性化营养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营养干预团队。营养干预团队主要成员为感染科临床医生5名、营养师1名、感染科专科护士6名。每位患者由团队共同商议后决定营养方案,在后期随访中根据患者个体反应、病情转归及临床指标及时调整方案。(2)营养评估。患者入院前期,团队护士及时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调研其营养状况。运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scored 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包括身高、近期体质量变化、近期饮食量等基本情况。(3)制定针对性营养方案。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之前,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禁忌证。确定具体营养支持方案前,营养师要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和身体状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方案内容包括患者每天需要的营养种类以及摄入量。团队成员通过讨论决定满足患者条件的营养支持起始时间以及喂养方式。标准化肠内营养液摄入能量控制在168~210 kJ/kg,蛋白质供给1.5~2.0 g/kg。予以患者丰富的维生素、钙和铁,每天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状态调整进餐频率。定期监测患者血压、体质量等身体指标,根据身体指标变化情况调整营养方案。(4)辅以益生菌。选酪酸梭菌活菌片(常立宁,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2片/次,3次/d。(5)沟通交流。重视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为每例患者单独配置记录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医护、营养师对患者所制定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高护理人员查房频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不良反应后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组患者均支持干预30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和生活质量。营养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能力、认知能力和躯体能力5个项目,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营养学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认为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肺结核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常受到抑制,导致患者恢复效果不佳,给患者个人、家庭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随着对肺结核了解逐渐深入,发现肺结核患者存在全身中毒症状,且该病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会进一步降低患者食欲,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减少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摄入,破坏机体合成代谢能力。病原菌不断进行毒素排出,刺激分解代谢,使患者频繁出现低热、盗汗等消耗能量的情况,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负氮平衡的风险有所提升。尤其复治结核患者因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导致骨骼肌萎缩和机体负氮平衡,进而影响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加大感染和死亡发生率[3]。肺结核患者康复状态与营养支持具有密切联系,加强早期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营养不良和肺结核病情发展及复发存在紧密联系。随着肺结核病情发展,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就越严重,而随着病情得到改善,营養不良状态随之得到调整,两者之间存在双向联系。存在营养不良的群体受到结核病菌侵袭的风险更高,而结核病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则结核感染可能演变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自身代谢需求增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程度加重,进一步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在开展诊疗过程中发现,肺结核患者治疗进入转归阶段后,如果患者有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情况,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即使使用的抗结核敏感药物充足,但因缺乏蛋白质,病灶缺乏修复所需能量,愈合难度偏高,且无法进行纤维化,空洞难以有效缩小、闭合,常有病情迁延不愈的情况,极易导致结核扩散或者复发。

肺结核患者除给予抗结核药物以杀灭结核杆菌外,患者自身机体营养状态也会直接影响疗效。只有同步调整机体营养状态,才能够获取预期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给予肺结核患者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干预,即团队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营养评估,然后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和病情选择并执行营养方案。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营养干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个性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的状况。主要是因为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等物质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支持,在保证患者康复需要的同时,亦可防止患者因过量的营养摄入而增加身体负担。先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肠内营养对肠道功能的稳定有好处[4-5]。本次研究个性化方案均为肠内营养方案,取得了满意效果,分析可能的原因为:营养物质流经消化道,和正常人生理状态更贴近,利于保持肠道功能;成本小、不良反应少;营养管理为团队模式,而不是由营养师或临床医师单独管理。本研究中团队人员各司其职,通过调研、宣教、制定并执行方案、及时调整方案等手段,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营养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更高,提示个性化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曾艳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个性化营养支持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合理全面的支持服务,有掌握营养知识的专业医护人员干预,也有具体、科学的干预流程进行引导,保障方案实施[7]。成立专业营养团队,团队成员定期接受关于营养知识的培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机能、化疗进程以及饮食情况。合理的营养支持需要充分考虑患者本身情况,确保营养支持干预的个性化,通过摄入充足的蛋白、维生素及热量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负氮平衡,改善机体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提升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机体修复,加快结核病灶自身纤维化进程与吸收速度,缩短结核分枝杆菌转阴所需时间,全面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8-9]

本研究在为患者提供的营养干预中辅以益生菌,有利于培植、补充肠道益生菌群,保障肠黏膜屏障及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平衡,加快胃肠道的营养吸收速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10]。有相关研究[7]对外科术后肺结核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干预,结果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得到调节,肠道微生态保持在平衡状态,病原菌与内毒素被隔绝在血液系统外,一定程度降低感染风险,验证了联合应用益生菌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所用酪酸梭菌活菌片属于新型微生态制剂,服用后进入肠道对有害菌繁殖有抑制效果,为有益菌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并改善肠道微环境,还可通过分解酪酸来确保肠道黏膜修复的正常运行[11]

综上所述,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肺结核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可强化细胞免疫功能,缩短痰细菌转阴所需时间,加快病灶的吸收速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江巧敏,郭净,郑珍慧.营养支持对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34.

[2] 陈梅英,吴蓓蓓,陈小红,等.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营养支持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95-98.

[3] 谢群,周宝勤,王美娟,等.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肠外营养治疗疗效的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7):1293-1296.

[4] 张胜康,唐寒梅,周桂芝,等.耐多药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5):552-555.

[5] 徐九云,汪苗,潘陈丽,等.联合营养管理在肺结核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67-71.

[6] 曾艳,杜秀琼,许海梅,等.联合营养管理用于改善肺结核患者营养状态和病情控制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5):470-472.

[7] 周起环,李畅蕾,李拥兰,等.耐多药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164,168.

[8] 冯治宇,谭守勇,章志俊,等.营养支持对伴营养不良的肺结核并肺部感染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7):1169-1171.

[9] 张玮,何静,范瑜燕.营养支持结合常规治疗对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2):1613-1614.

[10] 韩秋丽,张小河.饮食及营养支持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6):95-96.

[11] 黄戈,余庭山,温剑锋,等.营养支持治疗在老年性肺结核抗结核强化期应用的临床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1):51-53.

(编辑:徐亚丽)

作者简介:谢亚玲,女,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营养状态生活质量肺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谷氨酰胺联合百普力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不同透析方法对透析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