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十年:中国经济与全球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新的十年。过往实践表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議与西方霸权思维、赢者通吃的理念截然不同,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高水平合作平台和宝贵公共产品, 对于完善世界经济结构,改变世界经济不公平、不均衡、不可持续的现状,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十年中,促进规则与标准的“软联通”,实现由过往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组成的制度型开放转变,是“一带一路”共建的首要任务。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加深度的合作,合力构建命运共同体,既能为各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可以更好应对未来世界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文化主体性视阈下的文明对话
文化主体性的自觉与发现是文化自信的逻辑前提,也是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方法论基石。19 世纪与20 世纪之交,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遭到质疑甚至否定,与之相伴随的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以时代精神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再次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由此,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和而不同”正是中华文明贡献给全球的世界文明对话之道。
中美良性国际制度竞争对发展中国家获取海外援助的影响
随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中美国际制度竞争也越发具有现实的学术分析和政策争论意涵。通过运用基于反事实原理的合成控制法分析美国对第三方发展中国家加入中国发起创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回应,比较“强权惩罚”和“治理绩效竞争”两条政策路径的解释力后发现,对于加入亚投行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加大了对其援助力度,以期通过经济效益引导来稳定对象国和平衡对既有体系的外部挑战。这表明在制度理念共识基础上,中国通过提出对现有制度的有益补充机制,促使美国重新审视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加以优化调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机制。这种良性竞争机制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更可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