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
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随着各省新高考模式的变革正逐步提升,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比例在各学科中位于前列。在此背景下,地理高考题与模考题的难度日益提升、考查的情境更加复杂、考查的知识点更加破碎,学生面对一些思维考查较深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对于高三地理教师而言,大量的习题不得不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习题讲评课是反馈评价结果、弥补教学遗漏、回应学习疑惑、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1],传统的评讲模式已不能满足提升学生素养的需求,习题的微专题化或许是提升复习效率的一个方向。
一、复习教学中习题微专题化的必要性
高三地理习题课具有明显的复习性、专题性和综合性[2],可能出现的问题:仅仅就题讲题,以参考答案反向构建地理习题的讲评思路[3],缺乏知识体系的建构;不能理解试题比较高远的命题立意,不能看到试题背后的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因此考查的相同类型的题目可能会出现“错题重错”的情况。
“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可以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4]。微专题强调知识的中心词,以细微为抓手,不求知识的宽度,注重知识的分析与拓展。微专题能避免题海训练、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弥补传统讲评课的缺陷[5]。为提高复习讲评的效率与效能,根据高三习题讲评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将习题微专题化的策略,期望帮助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
二、復习教学中习题微专题化模式的确立
1.微专题化习题来源
微专题化的习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微专题化的习题来源应当是学生错误率高同时又是核心高频考点的综合题、选择题。总体的设计思路为:研读试题→透析试题本质→确定核心知识→微专题任务设计,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纠错、订正、巩固提高。因此,可以确立习题微专题化的一般模式。
2.习题微专题化模式
①根据习题考查对象、考查内容,创设情境,确定微专题;②根据问题,围绕专题设置具体任务;③构建分析框架,强化知识体系;④透析试题本质,回归学科本质;⑤寻找典型例题,掌握分析思路,做好迁移巩固。
三、综合题的微专题化探究
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综合题的思维难度总体较大,不容易得到高分,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差甚远,学生的答题思维达不到出题人命题意图的高度。综合题讲解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6-7],首先要对试题深入剖析,挖掘试题考查的本质知识,针对考查对象与内容创设情境,确定微专题。不同于大单元和专题教学,针对试题进行相关地理概念融合,每一个微专题放在一节课内完成。其次,根据考查意图设置若干问题,层层递进,追溯试题本质,帮助学生构建分析该类地理问题的分析框架。同时回归学科本质、回归教材,做好知识间的联系迁移。最后根据学生学情,寻找典型同类试题,帮助学生做好巩固。以下是2023年苏北七市高三二模的第23题,根据该题的得分情况与学生的反馈,进行了微专题的设计。
材料一:广东大峡谷长约15 km,深约300 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
材料二:图1为广东大峡谷景观照片,图2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
(1) 简述广东大峡谷地貌景观特征。(4分)
(2) 简析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内力作用对该地地层形成的影响。(8分)
(3) 说明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6分)
习题微专题化模式:①根据习题考查对象、考查内容,创设情境,确定微专题——考查对象:广东大峡谷;考查内容:地貌景观特征、内力作用、流水作用;确定微专题:广东大峡谷的外在与内在(景观特征+成因)。②根据问题,围绕专题设置具体任务——简述广东大峡谷地貌景观特征。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从哪些角度展开(让学生先列举,再补充);观察的视角有何顺序(宏观、微观);结合文字、图像材料,你能描述哪些景观特征?简析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内力作用对该地地层形成的影响。古生代不同时期有哪些(读图);该地的内力作用类型是什么,从哪得知(文字材料);该地地层的变化有哪些(变形、成岩、缺失)。说明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问题强调的是大布河的哪种作用(流水侵蚀);塑造作用是要回答什么问题?(河流地貌的发育→河谷形态的变化)。③构建分析框架,强化知识体系——景观特征描述:形态(宏观—地形、地貌类型;微观—次级地貌的组合,如高度、坡度、坡向等);物质组成(粒径大小/构造如层理、节理、气孔等);色彩(表面的颜色、季相(植被)特征)。地质作用对地层的影响。地质作用类型(内力、外力)→地层的变化(形状、数量、性质等)(注意时间顺序)。内力/外力作用对该地地貌的塑造作用:明确该地理事象的作用力类型(流水侵蚀)→追溯其作用力来源→差异化的作用对地貌变化的影响(形态特征)。④透析试题本质,回归学科本质——试题本质:地理分布、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地理意义;学科本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⑤寻找典型例题,掌握分析思路,做好迁移巩固。
例1.(2023年南通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三)第25题)
材料一:张家界索溪河上游拥有世界上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图3)。亿万年前的张家界地区曾是一片海洋,在中国华南亚板块大地构造背景下,以形态近乎水平的石英砂岩为母岩,流水沿断裂的岩石裂隙侵蚀,在重力崩塌下形成了以棱角平直、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峰林地貌景观。
(1)描述索溪河上游峰林地貌景观特征。(6分)
(2)①形态(宏观—地形类型;微观—次级地貌的组合,如高度、坡度、坡向等);②物质组成(粒径大小/构造如层理、节理、气孔等)。
四、选择题微专题化探究
选择题的微专题化往往只针对一个小问题,但得分率低,是学生易错之处。选择题讲解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图、文、表三者的转换能力,适合设置微专题学习。以下以2023南京高三一模第10题为例,作选择题微专题化示例。该题得分率仅为0.43,学生的误区主要在于认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流失多、有机质含量低,但忽略了水分条件在土壤有机质形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例2.(2023南京高三一模第10题)阜平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北部东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下图为阜平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土壤深度变化柱状图(图4)。
(10)影响2 000 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较多
C.物种丰富 D.土层深厚
1. 根据习题考查对象、考查内容,创设情境,确定微专题
考查对象: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考查内容: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确定微专题:土壤肥力高低知多少(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
2.根据问题,围绕专题设置具体任务
①土壤、土壤肥力是什么?(土壤与土壤肥力概念、土壤分层)。②土壤肥力的来源是什么?(矿物质(成土母质)、有机质(生物))。③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有哪些?(气候、生物、地形、土壤本身性质、人类活动)。
3.构建分析框架,强化知识体系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有机质收入量一有机质的支出量。
(1)有机质收入量
枯枝落叶多(含生物遗体多),夏季气候温和湿润或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植物生长多,冬季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
(2)有机质支出量
①微生物消耗: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快,消耗多;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分解慢,消耗少(气候、生物)。②植被消耗: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大;某种植被生长慢或某种植被减少,消耗少(气候、生物)。③土壤侵蚀或淋溶:风力、流水侵蚀会造成土壤有机质流失;降水较多,会造成有机质溶解流失(气候、地形)。
4.透析试题本质,回归学科本质
试题本质:地理成因、地理联系。学科本质:整体性差异性。
5.寻找典型例题,掌握分析思路,做好迁移巩固
设计表格帮助学生梳理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的土壤特性,比较其异同(表1)。
五、复习教学中习题微专题化實践的反思
关于习题的微专题化,是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在习题讲评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较为简便的习题讲评设计方案。其中经过与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总的来说,对于学生而言是有收获的。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一套试卷后,经过讲评,形成思维框架,对错题的整理也更加有逻辑。当然,习题的微专题化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需要高三地理教师在繁杂的复习教学工作中更加仔细的对试题、考情、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设计出每道题具体的任务,对于执教多班、课时较多的教师而言,确实比较吃力。此外,习题的微专题化与二轮、三轮复习可能存在交叉的情况,进而影响原本专题复习的进度与节奏。因此,习题微专题化的应用还要结合备课组安排、教师个人情况与学生学情适当进行设计,期望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工作增添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陈诗吉.地理习题讲评思路偏差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5):61-64.
[2] 杨佰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三地理习题课设计——以“中国玉石文化”为例[J].地理教育,2015(3):34-35.
[3] 陈诗吉.地理习题讲评思路偏差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5):61-64.
[4] 魏国洪.地理高考“微专题”现象及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2014(Z2):63-65.
[5] 王凤飞,蒋亚琴.微专题试题讲评复习模式探索[J].地理教学,2017(5):32-34.
[6] 何芬.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习题微课设计探讨[J].地理教学,2018(5):14-16.
[7] 曹志宏.高三二轮复习渗透绿色发展理念的专题教学设计——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地理教育,2023(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