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伦明
(铜陵市县乡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安徽 铜陵244000)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公路具有点多、面广、公益性较强等特点,服务着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体,保障了农村居民交通往来的便利,具有引导农村地区持续增收的重要作用[1]。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一些“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管理常态化、运营一体化”的“四好农村路”路网。 “四好农村路”的概念就是全面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从单纯的道路建设,转向了“建”“管”“养”“运”等多层次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公路“量”与“质”的双重提高,以真正满足乡村振兴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需要[2]。
“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四好农村路”民生建设工程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完成建设情况如表1 所示:建设农村公路道路总里程3 937 km,实施危桥改造37 座,其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 158 km,实施扩面延伸工程1 566 km,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7 座, 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 026 km,实施养护工程185 km。 截至2020 年年底,铜陵市农村公路实际总里程5 042 km,其中,枞阳县3 098 km、义安区1 097 km、郊区847 km。 按照行政等级县道716 km,乡道1 245 km,村道3 081 km。按照技术等级分二级23 km、三级242 km、四级4 777 km。 通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农村公路网结构不断完善、交通承载力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显著改善、出行换乘更加便捷。
表1 “十三五”期间完成建设里程统计表
2023 年,铜陵市“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计划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93.3 km,村道安全防护工程66.4 km,危桥改造10 座,养护工程253.4 km,总投资约3.5 亿元。 为将工作抓好抓实,铜陵市县乡公路管理中心采取早摸底、早对接、早推动和周调度、 月跟踪的工作举措,2022 年12 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施工图设计审批、报批工作,2023 年2 月底前完成所有项目招投标工作,力争2023 年3 月底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场正式开工建设,确保2023 年9 月底前全面完成除危桥改造类所有项目建设任务,10 月底完成年度10 座危桥改造建设任务。
通过2021—2023 年“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持续建设,铜陵市农村公路路网较“十三五”期间更加完善,通达能力显著提升;同时通过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安全通行水平也进一步全面提高。
“四好农村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建设财政投入需求大,且成本逐年提高。 铜陵市“十三五”期间农村公路县级畅通工程造价约120~150 万元/km,老村道加宽约70~100 万元/km,贫困村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约100~120 万元/km,投资总规模约27 亿元。“十三五”农村公路投资规模见表2。除省级补助资金约6 亿元外,市县区财政配套资金约21 亿元,其中,县区配套资金约14.5 亿元。2021—2022 年“四好农村路”提质改造工程造价约200~250 万元/km,自然村通硬化路(联网路)项目约120~150 万元/km,建设成本逐年提高,县区财政配套资金要求高,同时受2020—2022 年疫情防控影响,县区政府财政资金收入压力较大, 导致各县区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严重失衡,积极性不高。
表2 “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规模表
目前,在“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建设资金投入等制约, 相关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安徽省“十四五”“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铜陵市“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要求,没有积极主动制订创建方案、落实“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农村公路示范路(美丽公路)创建工作,“四好农村路”建成通车后只解决了老百姓出行便捷的问题,没有打造农村公路特色亮点。
4.3.1 乡村级公路的管理实力相对较弱
由于受资金和人员编制限制, 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兼职现象较多,乡村级公路管理组织不完善,缺少专业的专职管理人员,乡村道管理员未真正落实和发挥作用。 另外,由于乡村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 乡村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不全面、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 如铜陵市枞阳县乡村道专管员制度未实际出台,以护路员名义替代;义安区未安排乡管员经费、未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专职乡村道专管员等。
4.3.2 农村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后续管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按照要求应该立即落实管护单位,明确管护责任,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来源等因素,项目建成通车后一段时间内存在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责任未落实、管护缺失等现象,一定程度影响“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和使用成效。
早谋划、早部署,提前开展“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工作。 紧紧围绕进一步补齐一批“末梢路”、打通一批“循环路”、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助力乡村振兴中心,提前摸排规划和建设需求,积极与省交通运输厅相关处室协调对接,确保建设需求能纳入省级年度建设计划。 同时按照项目设计、建设“三同时”原则提前开展项目设计、图纸审批、财政评审、工程招标等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协调调度、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进一步强化项目现场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落实政府监督、行业监管、建设和施工“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等,建民生工程为民心工程,以推行质量数据研判制、工程首件制、联合巡查和委托第三方巡检为抓手,全面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监管,严把项目质量关、安全关,真正将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富民路、连心路,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协调推动市、县财政加大建设、日常管养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和示范路(美丽公路)创建力度,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做好建成项目的后续管理衔接工作,做到农村公路建、管、养并重,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见效”的目标。
5.3.1 “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
按照《安徽省“十四五”“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铜陵市“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县、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每年结合年度“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同步谋划农村公路“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制订创建方案,按照县乡道不得少于1 条,对同步申报争创省级品质“示范路”的县乡道创建里程原则上不得少于10 km,只争创市级“美丽公路”“示范路”的县乡道创建里程原则上不得少于5 km;村道不得少于2 条,每条创建道路里程不得少于3 km。 市级“美丽公路”“示范路”创建标准和要求不得低于同类别省级“示范路”等原则和要求,切实争创一批“最美回家路”,真正将农村公路建设成为富民路、连心路,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5.3.2 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
全面落实路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构建“责权明确、分工明确、奖惩明确”的分级路长责任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督促考核到位。 鼓励县区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招募乡村道路专管员, 履行农村公路管理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养护监督等职责。
5.3.3 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是制定并出台铜陵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年度按季度开展4 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综合巡检, 依据综合巡检结果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半年度日常养护管理综合考核并全市书面通报;二是推进铜陵市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工作, 让全市5 042 km 农村公路全部安装保险栓;三是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的自动化、快速检测里程,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推动科学养护、精准养护、绿色养护,并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 将重点放在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上,持续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3]。
协调共建、 完善农村公路运营网络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客货运输和物流高效率发展,不断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园区、乡镇客运站、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设施,不断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物流体系,着力解决农村停车、运输、农产品配送、采购、仓储等困难。 如铜陵市枞阳县依托公交PPP 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客运班线的收购、改造,延伸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范围,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快捷、低价的公交服务。 江南区域围绕红色游、乡村游、生态游资源,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打造农村旅游精品客运线路。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项目管理中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可以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数据共建共享,促进交通、旅游等各类信息开放共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公路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四好农村路”项目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民生项目。 铜陵市的积极作为使“四好农村路”工程已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 研究分析了成本逐年提高、财政压力大和后续道路管养缺位等问题, 并探析了加强工程建设优化与管理的路径,得出了提升建设公路品质、落实公路路长制度、增加预算提升养护水平、完善运营网络、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后续管养力度、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政策建议,为提高“四好农村路”项目的建设质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