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的四川高速综合能源站

2024-03-27 07:41供图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罗晓勇
中国公路 2024年1期
关键词:服务区双碳高速公路

■ 文/供图|蜀道交通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罗晓勇

构建服务于高速公路的综合能源系统是顺应能源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践行国企担当的应尽之举。本研究基于四川省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综合分析市场潜力与存在问题,从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蜀道集团”)角度探索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发展,提出构建以全省高速公路环线及成都向周边放射线为立足点、以“一网两链N支撑”为标志的综合能源“产业链”实践路径,推动传统能源向多种能源协同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以“油、气、电、氢、分布式光伏”等多种能源为载体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能源服务网络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公路交通碳排放在交通行业占比约80%),在“能源革命”“双碳”“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等战略的牵引下,公路交通能源结构优化及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与传统能源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建设具有多能互补特性的综合能源网络成为有效途径,以减少公路交通行业碳排放、推动能源体系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公路交通的核心之一,应积极发展能源新产业新模式,建设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消费的综合能源站,通过能源供给端的互补、协同,构建绿色低碳的综合能源发展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转型升级。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以服务区为载体,以加油站为平台,通过融合、共享、跨界实现“加油站+N”模式的功能整合,打造“油、气、电、氢、分布式光伏”等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单一加油功能转变为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等综合能源服务功能。

四川省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发展现状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创新引领下,为深化碳减排工作,公路交通行业能源结构加速向多元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以加油站为主的高速公路能源供给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融合传统能源、清洁能源的综合能源服务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关注点。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发展形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围绕高速边坡、收费站及周边布设分布式光伏、风电、储能等设施,满足高速公路及收费站运营用电,剩余电量返送电网。另一类是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满足加油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充电、加气、加氢及分布式光伏供能、储能业务,把握市场刚需,实现向汽车燃料综合服务站转型。

蜀道交通服务集团下属成德南高速金堂服务区,为川内首座油电气一体的综合能源站。

目前,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9000公里,进出川大通道41条,运营服务区226对(含61对停车区)。作为四川省交通强省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蜀道集团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建设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是四川省属国有企业首家世界500强(《财富》杂志位列第413位)。投资运营的高速公路约占全省的75%,里程达6787公里,运营服务区约占全省的80%,运营加油站约250座,LNG加气站约30座,充电站约190座,于2022年提前两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覆盖率80%的目标,基本形成了“油、气、电、分布式光伏”等多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网络。

四川高速公路综合能源市场需求情况

道路规划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部署,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高速公路+”投资模式,四川省积极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资源开发、交能融合发展,打造“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点”的建设经营模式,实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根据《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规划路线约两万公里(含扩容复线600公里),形成由20条成都放射线、13条纵线、13条横线、4条环线、44条联络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建设规模居全国前列。按照50公里一对服务区的建设原则,预计至2035年服务区规模可达400对,交通服务范围明显扩大。同时,按照相关建设规范,全省新增服务区规划用地面积不断提升,A类服务区超过10公顷,B类服务区5公顷至10公顷,C类服务区(停车区)1.5公顷至5公顷,为未来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站建设用地创造了条件。

道路流量分布情况

2022年,四川省高速公路总交通量达7.7亿辆次,日均约212万辆次。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集中在G4201成都绕城高速,G42沪蓉高速成南段,G5京昆高速成绵段、成雅段、雅西段,G4215蓉遵高速成自泸段、G4217荣昌高速成灌段等以成都为中心的几条放射性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达到2万辆次以上,稳定的中小型客车流量,以及出入川货车流量,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综合能源站提供了需求支撑。

车辆需求情况

“双碳”战略实施以来,新能源车辆和相关设施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其中,四川省拥有民用汽车1460.4万辆,私人汽车1288.6万辆;全省生产新能源汽车8.1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5万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1万辆,居全国城市第六位。

《“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力争202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80%以上,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12万个、总充电功率达220万千瓦,满足电动汽车出行需求。LNG及氢能源方面,四川省规划新建加气站500座,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气站占比超过25%,并将在“成渝氢走廊”试点推进加氢站服务。

成资渝高速天府机场东服务区充电站

四川高速公路与综合能源融合实践存在的问题

发展方向难聚焦

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交通能源结构优化战略,为综合能源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源-网-荷-储”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中,综合能源涉及的电、气、氢、分布式光伏发展较慢。其中,LNG加气站(点)数量严重不足、成效不显,氢能业务尚未起步,光伏发展基础有限,综合能源还处于割裂发展向能源互补发展的转型期。此外,建设综合能源站的技术标准不统一,新能源产品迭代过快、兼容性差、运维能力弱、安全隐患大,现有项目实践多处于小规模探索阶段,应用场景少,受到道路流量限制,发展方向难聚焦。

规划布局难明确

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业务势在必行,各地综合能源产业、综合能源站相关的发展布局规划相继出台,在产业规模和技术路线上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但在顶层设计上,全省综合能源缺乏整体规划,能源行业各领域各子系统间存在壁垒,对用户服务意识和用户需求把握不够深入,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此外,现有高速公路划拨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无法满足规模化建设综合能源站的需求,囿于能源转型趋势较难把握、区域能源消费需求较难判断等问题,企业难以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发展节奏难把握

受传统服务理念影响,高速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服务业态单一,缺少吸引力,引流能力差,车辆入场率不高。这间接造成综合能源规划建设和使用需求衔接不畅,呈现出实际需求和利用率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随着传统能源价格波动频繁、利差收窄,总体效益加快达峰并转入下滑,高速公路风光储充换氢电站等业务亟需分类培育壮大,但受综合能源整体投资建设运营成本高昂、项目培育期长、服务区自身电力消纳能力不足、余电上网难、储能占比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综合能源站短期难以获取效益,系统化、规模化投建综合能源站(点)较为谨慎。

拓展空间难突破

单个综合能源站供能面积一般在100万平方米左右,但高速公路较为封闭,供能半径无法辐射路外区域,与路外综合能源站的辐射效能相比,单位投资成本和燃动消耗成本明显增加。目前,高速公路大多数综合能源站规模较小,以加油站、充电站组合为主,其他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业务仅停留在示范阶段,未大规模复制推广。同时,综合能源涉及电力、气等多个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较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尚未成熟,多能供给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发展突破存在困难。

蜀道集团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发展的路径探索

总体思路

立足绿色、低碳理念,按照“拓网强链、统筹布局、有序转型”的思路,推动综合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中,“拓网强链”是核心任务,按照“拓网优先、以网促链”的实施思路,力求能源网络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延伸国外,推动产业链条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形成成品油业务“购储运销”一体化产业链和综合能源“研制销、投建营”专业化协同链。“统筹布局”是方式方法,按照“做强做优路内、加快衔接路外,力争省内全域覆盖、逐步向省外国外延伸”的思路统筹空间布局,按照“油为基本、电气优先、氢超前、分布式光伏适度自供自用、非油业务整体扩规提质”的思路谋划功能布局。“有序转型”是发展目的,把准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趋势,把握转型发展节奏、能源类别次序,推动综合能源业务向“适配需求、多能互补、效益突出”的现代综合能源供给体系转变。

蜀道交通服务集团“十四五”服务区综合能源站布局

规划布局

围绕全省高速公路环线、成都向周边放射线,实现“加油站全面覆盖,强化保障;充电站规模拓展,效益兼顾;加气站货运优先,总量控制;加氢站适度超前,示范引领;分布式光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拟规划一条高速布局一座及以上综合能源站,并逐渐向周边城市道路拓展,形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核心,向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辐射发展的能源网络结构。

从功能布局看,拟建设综合能源站分为4种。即“油+电”能源站,目前建站数量最多,面积较小的服务区适用,加油站面积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充电站设施可沿停车位布设。“油+电+气”能源站,优先选址位于出省大通道、成渝双城地区关键节点或物流中心附近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需设置独立占地的充电停车位,建设加气设施站(或油气合建站),加油站面积3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适当增设车辆维修、加水等附加服务。“油+电+气+分布式光伏”能源站,在综合道路客货运流量的基础上,优先选址“三州一市”(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等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的服务区,加油站面积30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充分利用服务区(加油站)屋顶、墙面、车棚等空间资源,适当拓展服务区周边及高速公路沿线闲置土地资源,布设光伏发电设施,加强光污染方面的安全环保整治,构建服务区光伏互补可再生能源发电“自发自用”的内部微电网。“油+电+气+氢+分布式光伏”能源站,重点围绕成渝电、氢走廊内服务区布局,设置独立占地的充电停车位,加油站面积5000平方米至7000平方米,罩棚内包含加油、加气、加氢等新能源混合模式,闲置空间资源设置光伏发电设施,探索以分布式光伏发电、氢能、储能等为核心的自洽供给网络,全面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主要举措

构建以“一网两链N支撑”为标志的综合能源“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向外,精布局强吸附高覆盖;向内,集优势强竞争高效益”为核心,更高层次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网、产业链,打造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综合能源服务商,实现高速公路能源向低碳绿色转型发展。

加快打造“有效覆盖全省”的综合能源服务网 充分发挥蜀道集团路网资源优势,按照“市场功能布局主导、间距设置补充”的基本思路,建立省内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高速公路路内能源服务网;按照“覆盖为重、效益可控、适度超前”的思路和“适宜什么布局什么”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有次序地把握发展节奏,抓实区域网点、核心功能布局,抓紧区域中心城市、旅游景区、物流园区、客货运场站、连接线、国省干线等路外重点资源,加快“跑马圈地”,推动路内路外有机衔接,以强辐射性网络节点吸附、生成区域性营销网络、用户网络,逐步对川内全域形成有效覆盖。

加快构建“紧密高效运行”的综合能源产业链 集成能源专业优势,成体系构建高互补性、强竞争性的内部利益共同体,打造综合能源产业链模式,在川内综合能源领域形成绝对竞争优势,在省外国外市场形成一定影响力。贯通成品油“购储运销”产业链,推动实施市场化采购、定价机制,探索建立整体议价和风险对冲机制;加快油库拓展工作,同步启动自主配送与第三方配送相结合的成品油配送体系建设;聚焦服务和品质,强化市场化营销策略研究,优化“零售”营销模式,提升批发、直销、非油业务价值,在运营端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构建综合能源“研制维、投建运”多元协同产业链,在蜀道集团内部形成产业协同机制,发展路网、能源企业、制造企业等专业优势,灵活投资主体,按照“谁适宜谁投资,谁投资谁主导”的方式,确定能源装备“研发、制造、维护”的实施主体,以及综合能源站点运营、建设、拓展等的实施主体,打造全周期多元协同产业链,推动实现市场共拓、项目共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强竞争性、高效益性的价值共同体,变各自为战为合成作战。

跟进做好“适配能源转型”的现代产业发展支撑 结合能源转型趋势和集团发展实际,加快整合专业力量与既有优势,跟进做好人才、机制、品牌等全方位综合能源产业发展支撑。首先是人才支撑,全面开展综合能源人才摸底,前瞻性找准需求,适度超前培养、储备一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打造梯次衔接、专业互补、适应转型的内部综合能源人才市场。其次是机制支撑,重点围绕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科学化、精细化研究建立涵盖投资建设、业务管控、安全环保、激励约束的全环节配套机制,叠加数字化手段方法、定制化营销策略、资本化运作方式等,为综合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支撑、手段支撑。再次是品牌支撑,强化“蜀道能源”服务质量提升,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大力践行“6S”现场管理,规范礼仪着装、文明用语,强化服务标准宣贯和督查,建立完善用户意见反馈整改闭环机制,多措并举提升服务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蜀道能源”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能源服务品牌。同时,借鉴国内外行业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结合公司综合能源产业发展实际,动态调整、推陈出新,配套全方位全要素转型发展支撑。

结论及建议

基于“双碳”发展背景,结合四川省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现状、市场需求分析,蜀道集团对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的实践与发展探索,还需立足全省高速公路环线及成都向周边放射线,继续打造以“一网两链N支撑”为标志的综合能源“产业链”目标,将原有各个单一能源子系统耦合成一个综合能源系统。一方面,重点突破政策瓶颈,加强公路交通综合能源一体化规划设计,推动政策机制融合创新,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标准规范体系,优化绿色交通行业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强化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协同开发高速公路沿线综合能源与路域外新能源,融入区域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体系,形成大综合能源服务,全力构建“交通+新能源”融合创新共同体,全方位打造综合能源产业链。

猜你喜欢
服务区双碳高速公路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