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斯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对我来说,大学像是由无数个万花筒所组成的世界,从哪个视角望去,都有绚丽的风景。因此,有时我不免“心猿意马”。在保研的道路上,我同样曾“左顾右盼”,很晚才真正确定申请的方向。
诚然,我曾因此分散过复习阶段的精力,现在回首,我认为,全面的了解与审慎的思考让我认清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让我在下定决心之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坚定。按照大一期间的成绩来看,或许我应该去历史学院;综合本科期间的成绩来看,或许我更适合文艺学;按照平时阅读与学习的兴趣来看,或许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乃至传播学,都是我可以开拓的方向。然而,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浮于表面的认知也无法支撑长久的学术研究。
我曾经会因现代文学史没有拿到好成绩而陷入苦恼,怀疑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也会因在书山文海中无法捕捉到自己的兴趣点而感到茫然,不知如何种下一颗学术研究的种子。但是,当我真正潜心探索,趣味与念头便如种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选择现当代文学,正是我一直探寻的答案。
我常常会想起备考时,晨起走过尚有凉风的小路,踩着树影,想到昨天“攻克”了新诗,今天可以复习小说;在图书馆与困意对抗,生理性头痛到不得不闭目休息,忽然想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遂和朋友分享讨论;把某某流派的代表作讀了一遍,像一个脸盲症患者突然能看清每一个人的脸,甚至摸到了他们文章的骨骼;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骑车、散步时,吃饭后、睡觉前,想到史铁生、王小波,想到鲁迅、张爱玲,想到萧红、王安忆,想到沈从文、丁玲;在读教材的时候也会笑出声来,觉得怎么这么有意思;当再次通读已经读过无数遍的某部作品时,还是会随之情绪起伏,甚至潸然泪下。
而且,保研其实是有无限可能的。在我身边,有人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内部横跳,有人从人文跨到社科、社科跨到理工,又或是投身新兴的交叉领域,每条道路上都不乏探索者。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是保研期间必然面临的挑战,在适当评估可行性之后,坚定地付诸行动,并不断努力,往往会获得不错的结果。
在实际过程中,即便准备已久,保研带来的心态波动和现实冲击仍然防不胜防。2023年,各大高校迎来了疫情过后的线下考核。就中文系来说,夏令营较少,高校往往优中选优,考生拿到的offer较少,甚至陷入“夏0营”的窘境;预推免则往往扎堆出现,时间互相冲突。对考生来说,行程的安排、精力的分配是第一道难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不同城市与院校之间的奔波,也不免令人疲惫。不过,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各个院校出人意料的考核范围与方式。
譬如,在参加某南方院校的夏令营时,我大致了解到,该院校以“简历面”为主,也就是说,老师会认真审阅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学术作品等。在简历中,我提交了自己“创新杯”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获奖作品,以及新近完成的参营论文。其中,只有最后这篇参营论文与我的申请方向完全一致。因此,虽然我也总结回顾了前两篇论文,但将重点放在了参营论文,认真梳理了这篇论文的阅读文献与撰文思路。然而,令我意外的是,老师围绕电影学方向的“创新杯”参赛论文展开了提问,且问得十分深入。我震惊之余,只能迅速调动脑海中残存的影视文学知识,并努力回忆这篇完成于一年多前的文章的理论体系与思维脉络,不免左支右绌。可见,复试时,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要认真回顾、思考自己在初审中提交的所有材料。
另一项不可不提的挑战,则是英语。在保研考试中,英文笔试、面试十分常见。我的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尚可,但口语方面却屡屡受挫。为此,我迎难而上,每天至少花1小时的时间学习专业名词、练习自问自答,不断打磨表达能力。在备考后期,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摆脱了僵化的背诵式或套路式回答,无论面对哪种问题,都能更加流畅、准确、真诚、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保研是一场对考生学习兴趣、学识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测评。因此,要锻炼自己由小见大、由点见面、由浅入深的能力,比如在文学专业保研中,要学会在文学史的框架中表达,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纵横关联,真诚坦然地分享自己的切实感受,展现出对这一学科、方向的热爱与了解,而非照搬教材,或是不懂装懂、胡扯硬拽。
更重要的是,功夫在平时。备考期间,我整理了30余万字的读书札记与知识脉络,在滚动式的复习中,知识渐渐活泛、熟稔起来。学识与能力,成了我最大的底气。
保研备考期间,我常常浏览不同类型的经验分享,一方面是为了收集信息,另一方面,看着那些或坎坷或顺遂、或坦然或遗憾的经历,我仿佛能窥见保研结束后的一线天光。然而,人生海海,每一段路都有鲜花与荆棘,保研之旅结束后,我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但是,那份名为“保研”的记忆是如此奇妙而珍贵,以至于我常常回想,自己如何勇敢尝试、不断反思、汲取经验、稳定心态。那些潜心学习的时光,给了我长久的平静。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