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2024-03-26 02:46:15于永明
包装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设计者产品设计文创

于永明

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于永明

(黑河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探讨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探寻两者结合的策略和路径,在优化文创产品的同时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分析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创产品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两者之间的融合。文创设计师使用非遗元素时要把握好尺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中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这样才能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宣扬,同时也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黑龙江;产品形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将它们不断传承,可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发扬和继承,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1]。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作为其符号的非遗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也被愈加冷落,甚至很多人产生了非遗只能够被摆入博物馆,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产生具体价值的误解。不过,当前人们已经学会从非遗中汲取更多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文创设计中,让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生,并且与时代产生了共鸣,而且还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所存在的巨大艺术价值。然而,文创产品和非遗的融合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仍然处于上升和发展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很多文创产品在质量上难以做到同时具备优秀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甚至有时候还会曲解传统文化的含义,造成对非遗的误读,既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

1 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

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取得了异常丰富的文化成就,其中能够流传至今,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就是这些文明的精华,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民族文明和文化的符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深沉的文化内涵及卓越的传统技艺,有的虽然已经被现代社会所忽略,但是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开始运用各种方法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遇到了重重阻力[3]。

文化创意产业自兴起以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影响了众多国家、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以独特的形态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

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石和载体,是沉淀着独特底蕴的宝贵资源,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创意产业的动力源泉,提高竞争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其提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富有艺术和文化创意的价值发掘出来,并将其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可以实现二者发展传承的双赢[4]。

2 非遗与文创设计深度融合大有裨益

2.1 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全新思路

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统做法都是将相关资料进行复制化地保存和扩增传承人的队伍,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还有更广阔的思路,其中文创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文创设计不但可以弥补传统非遗保护方法的不足,还能够让非遗更加深入生活,潜移默化地让人们都能够对非遗更加了解,并且主动承担起保护的责任[5]。

2.2 为文创设计带来更新鲜的灵感

文创设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融合,对文创设计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创设计无论外在表现如何富有时尚感和艺术化,其内涵和根源都是传统文化的形象和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文化特征的部分,能够给文创设计者带来更新鲜的灵感,也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2.3 促进文化产业大繁荣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和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文创设计能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民众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也能促使民众更加注重文化消费,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结合等多种举措上发挥自己的重要价值[6]。

3 非遗技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非遗项目的深入研究,从非遗中发掘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给产品以精准的定位;产品形态方式要多种多样,运用市场调查,挖掘消费者需求,向传承人学习,促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3.1 注重非遗项目的深入研究

当今的文创设计人员要注重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根源,充分理解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只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理解非遗项目中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提炼出有助于艺术创意的那些文化元素。同时,文创设计人员还要注重从各个方面去深入研究非遗项目,了解并懂得非遗项目各个层面的内在价值,并从各个层面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而且结合历史发展及项目本身的各种特征去找到最富有艺术气息的那些元素,这样才能在文创设计中更加得心应手[7]。

3.2 从非遗中发掘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在文创设计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主要是从中找到最富有艺术价值和创意的具体元素。这些元素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是深入在项目当中,需要设计人员的探索和发掘。这就要求文创的设计者必须深入到非遗项目所处的环境当中,向非遗技艺传承人学习,同时设计者还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造诣,结合艺术色彩、形态、文字等和非遗项目交融,从而提炼出最富有代表性的非遗元素。这些元素经过创意设计后,不但会带有自己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还能够和现代艺术达成有机的融合[8]。

例如,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桦树皮画是我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工艺品。桦树皮画是以白桦树上剥落的树皮为原料,经过艺人的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它以中国山水画,界画构图,通过精细雕刻,产生了典雅、高浮雕效果的精美树皮壁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人们可以运用桦树皮画这一非遗项目中的代表性元素,来增强文创产品的地域文化性。

3.3 给产品以精准的定位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位。在产品定位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市场需求。设计者一定要明白目前非遗文创产品市场上,民众究竟对怎样的设计产品感兴趣,尤其是年轻群体对文创产品有着怎样的需求,并且要依照这种需求去进行产品设计。文创产品的设计者一定要理解年轻人的特点和审美观念,清晰地懂得怎样的产品才能够迎合这些年轻的消费者[9]。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还要注重发散思维,不要困囿于传统文化非遗项目,而是要积极思索文创产品与其他项目的结合,如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等,让设计者能够带有更多的时代气息,更加新、奇、特,从而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眼球。同时,设计者还要了解本地的文化遗产特点,让产品更加接地气,并带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点。举例来说,黑龙江的非遗文创产品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有很多的非遗文化元素等待着设计者们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创产品快速地更新换代,所以设计师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节点,紧随时代脚步,给黑龙江乃至全国的消费者们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3.4 产品形态方式要多种多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在展示方式和形态上有多种多样,设计师在设计时一定要拓宽思路。产品的外观设计最能够体现非遗文化,如在服装设计上,可以把非遗中的传统图像与其结合使用;在图书装帧设计上,可以充分运用非遗中的文字、色彩等。在艺术摆件上的设计上,同样也可以将非遗中的一些实体如建筑等融入其中。在壁纸设计上,可以运用更多传统的绘画、书法元素、剪纸元素,提升壁纸的装饰性和艺术性。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还可以体现在环境设计中,如城市景观、招贴画、宣传画等,都可以表达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文创产品同时还包括虚拟电子类,如融合了非遗文化的广告片、宣传片等,再如可以将传统戏剧的元素运用到视频内容制作上。同时,充分利用新科技如电脑画图、3D打印技术等,也是非遗和文创设计融合的表现形式[10]。

3.5 运用市场调查,挖掘消费者需求

不同的消费人群对文创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这是因为他们在个人学识、审美特征、生活经历各个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文创设计者在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群体对非遗文化和文创产品相融合的兴趣点和情感需求,方能做到知己知彼,及时准确地迎合消费群体的爱好[11]。而且,不同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意味着不同的销售渠道,所以设计者对消费市场进行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他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并获取市场青睐的重要环节。因此,设计人员要真正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明白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元素和文化价值的关注点,了解消费者人群对文创设计产品的内在审美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文创产品设计,才能够保证产品定位明确,并发掘出非遗的文化内涵,保障产品设计是高水准的。在开展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非遗文化元素与市场发展实际深入结合,有效地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统计相关数据信息,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方案,提高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价值,进一步保证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有效地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明确设计的主题、突出产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注入设计者自身的创意灵魂,从而获得非凡的设计成果。设计者必须要学会一点,那就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最为符合文创产品特征的那些艺术和文化元素,并要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及审美需求,这样的产品不但能够在文创产品市场上站稳脚跟、获得一席之地,还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发挥,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12]。

3.6 向传承人学习,促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项目的传承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不但是非遗项目传承的主体,同时也是非遗技艺的承载者。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学会和非遗技艺传承者相结合,向传承者学习项目在材料选择、制作流程、制作工艺等各方面的内容,因为设计者要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就必然要从传承人手中去学习具体的操作过程,才能够真正感知和发掘传统文化当中的时尚创意内容。此外,设计者可以将传承人的传统设计方式及传统材料直接“拿来”用于文创设计中,从而形成同时具备文化价值和功能价值的优秀产品。因此,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学会和非遗技艺传承者共同合作,以完成更多的创意作品,在合作的过程中,设计者要让传承人发挥自我传统手艺的魅力,而设计者本人要用现代化的理念去重新解构传承人的艺术内容,从而促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形成更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创意[13]。

4 结语

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融入非遗元素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但可以让非遗传承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能促进文化繁荣并有利于乡村振兴。本文首先探讨了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非遗与文创设计深度融合的意义,并从六个层面分析了非遗技艺传承背景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希望能带来参考和借鉴。

[1] 成曦, 王馨, 吴梓菡, 等. 服务乡村振兴的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模式探索——以庄浪马尾编荷包文创开发为例[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 1(24): 140-143. CHENG X, WANG X, WU Z H, et al.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Heritage Skills and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Model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uanglangs Ponytail Purs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J]. Shoes Technology and Design, 2021, 1(24): 140-143.

[2] 陶晶雯. 非遗传统技艺保护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构想[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1(4): 87-91. TAO J W.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 Library Work and Study, 2021(4): 87-91.

[3] 赵科印. 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开发的实践探索——以淮安市手工技艺类非遗为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0(3): 318-322. ZHAO K Y.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Non-Cultural Creation Development of Handcraft Skills—Tak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raftsmanship in Huai'an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40(3): 318-322.

[4] 杨姝. 文创产业背景下当代非遗技艺传承模式的研究——以“香山帮”为例[J]. 山东纺织经济, 2017(12): 14-15. YANG S.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Mode of Contempor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aking Xiangshan Gang as an Example[J]. Shandong Textile Economy, 2017(12): 14-15.

[5] 陈舒蕊. 非遗活态传承的文创品牌建构及设计研究——以黎族织锦为例[D]. 海口: 海南大学, 2022. CHEN S R.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Brands Inherited b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 Haikou: Hainan University, 2022.

[6] 潘志伟, 孙巍巍, 汪作朋. 黑龙江“四小”民族技艺类非遗文创开发策略研究[J]. 经济师, 2022(5): 150- 151. PAN Z W, SUN W W, WANG Z P.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eilongjiang "Four Small" National Skills Non-Legacy Literature[J]. China Economist, 2022(5): 150-151.

[7] 王桃红.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湘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6): 123-125. WANG T H.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Traditional Handicraft Non-Legacy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J].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2022, 33(6): 123- 125.

[8] MIN X L. Ecological Research on Creative Desig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icrafts under Social Transformation [D]. Hunan University, 2021.闵晓蕾. 社会转型下的非遗手工艺创新设计生态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21. MIN X L. A Study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icraft Innovation Design Ecolog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D]. Changsha: Hunan University, 2021.

[9] 杨哲. 非遗文创产品应用研究——以合阳面花为例[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YANG Z.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Non-Heritage Creative Products[D]. Yangl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2021.

[10] 郑子怡, 谷晓. 非遗手工技艺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研究[J]. 今古文创, 2020(23): 41-42. ZHENG Z Y, GU X.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Design of Intangible Handicraft Tourism Cul­tural Products[J]. JinGu Creative Literature, 2020(23): 41-42.

[11] 谢鑫宇. 文创让“非遗”活起来[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2): F0003. XIE X Y. Cultural Creation Vitaliz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 Party Building in Sichuan, 2019(22): F0003.

[12] 张亚军. 非遗香云纱体验型博物馆文创包装设计[D]. 株洲: 湖南工业大学, 2019. ZHANG Y J. The Cultural Creative Packaging Design of the Experienced Museu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ambiered Guangdong Gauze[D]. Zhuzhou: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9.

[13] 府涵璐. 现代文创与苏州非遗传承结合的策略研究——以苏绣文创为例[J]. 天工, 2020(4): 44-45. FU H L. A Strategic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Cultural Creation and Suzhou Non-Genetic Inheritance—Taking Suzhou Embroidery Cultural Creation as an Example[J]. Masterpieces of Nature, 2020(4): 44-45.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Inheritance

YU Yongming

(School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Heihe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Heihe 164300, China)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design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and investigate the strategy and path of combining the two, so as to optimiz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kills and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was explor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ers should grasp the scale when us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lements, deeply tap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elect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elements from them, so as to better carry forwar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Heilongjiang; product form

TB472

A

1001-3563(2024)02-0393-04

10.19554/j.cnki.1001-3563.2024.02.043

2023-08-23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KYYWF-0887)

猜你喜欢
设计者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5:34
智能产品设计
包装工程(2022年12期)2022-07-04 03:05:42
《冷·暖》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2:10
《教堂之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1:36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2020德国iF设计奖
“不落灰”的文创
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 09:24:50
铧芯文创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