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2024-03-24 14:47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轻量化车身铝合金

梁 星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言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是当前汽车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对实现节能减排、提高汽车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探讨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其研究进展。通过对材料选用与优化、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制造工艺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可以为汽车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也为未来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1 国内外对于汽车轻量化的研究现状

汽车轻量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汽车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减轻汽车质量,提高其行驶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1]。目前,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制造技术主要分为3 个方面:材料方面,通过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来减轻车身重量;结构方面,通过对传统材料和结构进行改进来减轻车身重量;制造方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使用先进制造技术等方法来减轻车身重量。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制造技术能满足汽车在性能、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并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国内外都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主要体现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优化等方面。在材料方面:国外则对高性能钢、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研究较多,如赵新阳等[3]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汽车用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断面收缩率等因素对汽车用钢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对汽车用钢进行了优化;李家奇等[4]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铝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在车身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铝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上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国内在汽车用钢、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如杨桂英等[5]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和铝合金材料都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唐寿等[6]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汽车用钢的综合性能,得出了各因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优化了汽车用钢。在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优化方面:国外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车身性能。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于1993 年提出了汽车车身结构性能参数化建模方法(ABAQUS),对汽车车身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到了车身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等参数[7];赵雨[8]利用ABAQUS 软件建立了一款多材料车型的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制造工艺的优化设计。而国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虽然也有一些国内学者对汽车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进行了研究,如史召峰[9]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对其模态和应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轻量化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和成熟的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从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出发,介绍了汽车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结构优化方法的改进和车身制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通过对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2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研究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在减少材料厚度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结构强度,从而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高强度钢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使得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这种材料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性[10]。在高强度钢材的应用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优化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通过合理选择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成本效益的高强度钢材。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性能,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型高强度钢材的开发。例如,DP590 双相钢和中锰TRIP 钢(表1)等新型高强度钢材的研究和应用正在逐渐发展,为汽车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多选择[11]。高强度钢材的应用研究对于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表1 DP590 双相钢和中锰TRIP 钢力学性能表

2.2 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

铝合金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得到关注。铝合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以在减少材料重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结构强度[12]。利用铝合金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实现汽车的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在汽车发动机和电动车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铝合金材料可以有效散热,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电动车辆的电池散热和电流传导。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优化材料的合金化设计和热处理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通过合理选择合金元素和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铝合金材料[13]。为了进一步推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型铝合金材料的开发。例如,5000 系铝合金(表2)、镁合金增强铝合金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在逐渐发展,为汽车轻量化设计提供更多选择。铝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对于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材料的合金化设计和热处理工艺,以及探索新型铝合金材料的开发,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的目标。

表2 5000 系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表

2.3 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汽车工业中的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常见的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表3),可以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14]。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抗冲击性能,使得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性。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优化材料的组成和制备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效益。通过合理选择纤维材料和树脂基体以及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复合材料。

表3 常用纤维材料性能对比

2.4 结构优化方法的改进

结构优化是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结构的形状和材料分布,可以实现减重和提高结构性能的目标。传统的结构优化方法主要基于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算法,如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局部最优解、计算效率低和设计变量离散化等。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首先,在结构优化方法的改进方面。拓扑优化方法的改进主要是引入单元约束和自适应密度过滤等技术,通过限制单元的最小尺寸和最大尺寸,可以实现更连续和合理的结构拓扑。而自适应密度过滤方法则可以根据结构的局部特征和性能要求,优化密度过滤参数,提高优化结果的质量和减少材料浪费。其次,形状优化方法的改进主要是基于形变梯度的形状优化技术,通过对结构形状的变形,实现结构的优化。相比于传统的参数化方法,基于形变梯度的形状优化方法避免了参数化的复杂性,并且可以提高优化的效率和可行性[15]。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改进方法,如多学科优化、多目标优化和混合优化等。这些方法通过引入多种约束和目标函数,综合考虑结构的多个性能指标,实现更全面、更高效的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方法的改进对于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引入多种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结果的连续性、减少材料浪费和提高优化的效率和可行性。

2.5 车身制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车身制造工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汽车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车身焊接工艺的改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车身焊接工艺主要采用点焊和螺柱焊等传统焊接方法,存在焊点强度低、焊接变形大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激光焊接、电阻焊接和摩擦焊接等新型焊接工艺,以提高焊接质量和减少焊接变形。车身涂装工艺的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车身涂装工艺主要采用喷涂工艺,存在着涂装均匀性差、喷漆浪费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电泳涂装、粉末涂装和水性涂装等新型涂装工艺,以提高涂装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喷漆材料[16]。还有一些其他的改进与创新工艺,如自动化制造、柔性制造和数字化制造等。这些工艺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柔性生产线和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车身制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对于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焊接工艺、涂装工艺和引入自动化制造等新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质量、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3.1 材料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在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中,材料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虽然新型材料可以提供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但其成本也相对较高,使得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经济可行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挑战,首先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17]。例如,通过改变材料的合金配比、热处理工艺和制造工艺,可以实现材料性能的优化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拓宽轻量化材料的选择范围。例如,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有望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目标。可以通过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整体成本。例如,可以采用可回收材料和可再利用材料,通过回收和再利用来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除了材料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未来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还面临其他挑战和发展方向。

3.2 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传统上,结构设计和制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设计师在设计阶段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指标,而制造工程师在制造阶段负责将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然而,这种分离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与制造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和制造成本的增加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体化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思想是将设计和制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无缝衔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结构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引入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模拟和验证产品的制造过程,避免设计上的错误和制造上的困难。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例如,通过数控加工、激光切割和3D 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和装配,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建立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平台。通过建立设计与制造的协同平台,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可以实时共享设计和制造的信息,协同决策和调整,减少信息传递的误差和延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18]。进行全过程的优化和控制。通过对整个设计与制造过程的优化和控制,可以实现产品的全局优化和整体性能的提升。

3.3 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的汽车制造主要使用钢铁材料,但随着对节能环保和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新材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高强度钢材料是一种常见的新材料。高强度钢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轻的重量,可以用于减轻车身重量和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例如,高强度钢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件和安全气囊支架等部件,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铝合金材料是另一种常见的新材料。铝合金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用于减轻车身重量和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例如,铝合金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发动机缸体、车轮和车身部件等,减轻车辆的自重并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轻量化材料的新选择。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强度,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和零部件,实现车身的轻量化[19]。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但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新型材料的发展还包括纳米材料、镁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可以用于实现汽车轻量化和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3.4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是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又一重要方向。智能制造技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可以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和质量[20]。智能制造技术可以用于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系统和智能调度算法,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时优化和调整,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例如,可以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进行智能调度,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配备,减少生产的等待时间和浪费。智能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柔性制造。通过使用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柔性布局和调整,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例如,可以使用可编程机器人和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智能制造技术可以用于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通过使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智能制造设备,可以实现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制造。

4 结语

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在实现汽车节能减排和提高汽车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材料选用与优化、结构设计与优化以及制造工艺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新材料的应用与发展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通过持续创新和研究,汽车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将为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轻量化车身铝合金
姑苏城内话车身
汽车轻量化集成制造专题主编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瞄准挂车轻量化 锣响挂车正式挂牌成立
2219铝合金TIG焊接头残余应力分布
铝合金三元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金相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用户:轻量化挂车的使用体验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