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任务,进一步实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努力发挥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是时代对商业企业和企业家的期望和要求。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刘育才,请他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商企优势、创新企业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弘扬企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發挥商企优势
“2019年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20条稳定消费预期的政策措施。我国商业消费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其中服务性消费已占半壁江山,并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全国近14亿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大量消费升级需要。”刘育才说,全国民营商业企业数量占商业企业总量的95%以上。广大商业企业发挥着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优势,在拓展推广新渠道、丰富消费新场景、促进扩大内需战略实施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刘育才举例道,中百控股集团围绕消费需求,推进业态升级,发展连锁网点1257家,2018年营业收人152亿元,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28.32%。西安方欣食品有限公司打造西安市十大商圈,为3000多家商户和数万人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六大市场年交易额达80多亿元。安徽安得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商品自营比例高达80%,特别是举办的28届“服装节”,成为地方名片。而上海市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多年来,每年表彰的优秀企业家和和谐商业企业,在发展新兴商业、高端商业、精细商业、特色商业上下大功夫,全面增强了上海商业的支撑力、竞争力和引领力,开创了上海商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引领发展
刘育才强调,创新是引领商业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商业企业要发挥商业的先导作用,推动商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品牌与文化融合创新、商文旅融合创新,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生产端与消费端数字直连。围绕时尚、智能、健康、绿色等消费升级方向,制定新消费品牌发现机制和孵化计划。要提升商业新品质,提升企业国内国际影响力。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建设布局根植中国、面向全球的商业服务网络。区域性商业企业要深耕本地市场,拓展辐射范围,加快连锁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形成具备区域特色、引领区域消费的骨干品牌。大量的中小微商业企业要发掘细分市场潜力,在技术、服务业态等方面加强创新,实现特色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要引导电商平台以数据赋能生产企业,促进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商业新模式。同时,要提高商业服务水平。要坚持以标准化引领企业发展,将服务质量作为企业立身之本,推动商业企业与旅游、文化、健康、体育、养老、托幼等服务行业融合发展,积极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刘育才说:“近年来,我国商业涌现出许多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比如,北京京都联合商业有限公司响应中央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战略决策,带领3500家企业疏解转移到河北省永清云案小镇,目前是京津冀唯一的服饰产业链型特色小镇和‘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颐高集团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搭建了260多个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了7万多家创业公司。还有一大批企业顺应商业变革和消费升级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形成更多商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绿晶环境服务集团、上海新上铁实业发展集团发展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努力建设智慧企业。有的企业通过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加强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是企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打造受人推崇和信赖的知名品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美誉度和竞争力,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文化是品牌传递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是消费者从中获得的心理体验与精神享受。品牌建设要打造企业持久竞争力。品牌文化积淀越深厚,溢价就越高,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就越强。”刘育才深有感触地说,近些年来,中国消费者到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等现象备受关注,折射出我国消费者对国内品牌信心不足的尴尬状态。实际上,同样的产品,国内品牌的质量不一定比国外差,之所以“同质不同价、同质不同市”,是由于很多国内品牌缺少知名度和美誉度,缺少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因此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认可。
刘育才说:“从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就是对我国企业加快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品牌建设要深挖文化内涵。围绕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使命愿景,对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商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转化,将其贯穿于经营管理、形象传播的全过程,塑造出特色鲜明、内涵深刻的品牌。同时,要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加强自有商品品牌培育。”
刘育才表示,许多企业通过供给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比如,盛时钟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盛时钟表”销售每块手表说明书后面都标明“腕表饰品线上授权店”和号码,而且可以全国统一提供免费更换电池及延保服务。再比如,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持“坚守品质,创新品种,提高品位”的百年老店品牌理念,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全国拥有500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近10亿元。
弘扬诚信文化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企业赢得消费者和市场、增强竞争力的可靠保证,更应成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共识。要弘扬诚信文化,筑牢企业根基。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是东西方文化共同拥有的思想范式,也是企业建立良好商业信誉的前提。企业要实现持久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和资本的支撑,更需要诚实守信经营,把诚信作为生存之本,努力成为消费者、合作伙伴和社会信得过的企业,以良好的信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刘会长指出,当前仍不时有信用缺失、坑蒙拐骗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发生,损害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因此,企业要把诚信经营放在突出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使诚信经营理念融人到员工心中。
具体到如何弘扬诚信文化,刘育才主要从“三要”方面提出了建议:一要突出“以德治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信义、讲道德,“义利合一”的诚信观经历了数千年代代传承,已经渗透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企业在诚信文化建设中,应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加强员工道德教育,大力宣扬诚信道德模范,完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激励员工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把诚信作为选择商业伙伴的基本标准,与关联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商业生态。二要强化合规意识。依法合规经营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合规经营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要强化合规意识,落实合规要求,防范重大合规风险事件,利用法律规则保障投资经营安全,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依法合规。三要增强诚信经营意识。牢记道德底线不可触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杜绝假冒伪劣、虚假宜传、商业欺诈、违法乱纪等诚信缺失行为。
刘育才肯定了一些商业企业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在2019年被授牌的60家全国和谐商业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企业与职工、股东、供应商、顾客关系和谐,在全面保障职工权益、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与企业的健康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当谈到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时,刘育才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推动我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政策、法治等方面的发展环境。”
刘育才分别从政策制定、法治环境、社会氛围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完善融资支持政策,预防和清理欠款,建立支持政策“直达快享”等机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增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在法治环境方面,除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外,还要针对近年来企业内部腐败频发现象,构建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同时,政府部门要完善监督执法体系,依法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畅通涉企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渠道。在社会氛围方面,要引导社会正確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培育尊重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依法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等行为,支持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展现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