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升策略

2024-03-22 14:19翁文辉
家长·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线数学教师新课标

翁文辉

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新课标要求设计层次化、自主性、多样化授课活动,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还能借此提升学生的探知能力、思考能力、运算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习质量。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下文从新课标视角出发,阐述数学教师通过创建分层认知、游戏探知、合作认知、问题解答、习题运算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首先,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授课理念,把自身定位于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实际学情视角出发,尊重每名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据他们的成长规律,设计满足其当前求知需求、适宜其最近发展区的课堂授课活动。

其次,新课标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独立性与自控性。对此,数学教师应当合理改进课程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知、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独立学习、合作认知的时间与空间,使其通过参与多样化自主探知类活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最后,新课标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教学材料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学技能知识,还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授课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促进其多维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推理性探知、生活化认知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

由此可见,在新课标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最新授课要求,合理优化与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际学情和求知需求开展适宜的授课活动,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落实新课标要求所要遵循的首要教育原则。教师需要主动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他们的差异化学习能力和个性化求知需求,并从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出发,创建与之相符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如分层教学、游戏化教学、小组教学、引导性教学等。

(二)全面性原则

在新课标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观念、意识等综合性培养,遵循全面性教育原则,结合授课内容设计含有核心素养要素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综合素养。

(三)自主性原则

数学教师需要遵循自主性教育原则,科学改进以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其创造更加广阔的数学探知空间,使其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对学科理论与技能进行自主思考与分析,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课标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依据实际学情,开展分层教学

为了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转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数学教师需要从真实学情出发,结合单元授课内容,依据学生的差异化学习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层次化授课活动。教师需要先把学生按照实际学习水平分为不同的认知层次,如基础层级(综合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发展层级(综合能力一般,但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学习积极性较高)、拓展层级(綜合能力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思维更为灵活)。然后,教师根据各层级特点设计与之相应的探知活动。

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课程为例,此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较为基础的数据比较与分类知识,但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差异化的数据知识认知能力。对此,在开展稍有难度的数据统计知识教学时,教师需要从班级实际学情出发,设计层次化知识探究与应用活动,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认知需求。

针对基础层级学生,教师需要设计趣味性更强的探知任务,如观看一段动画视频,观察视频中各种颜色气球出现的次数,按照颜色类别对气球出现的次数进行分类整理。这一任务能够快速集中此层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助视觉冲击引发他们对数据分类整理的思考,进而提高其进行自主分类的积极性。

针对发展层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数据统计图探知任务,如观察运动会各体育项目的参赛人数统计图表,思考从此图表中能够获取到哪些信息?参赛人数最多的项目是什么?哪个项目的参赛人数最少?不同的跑步项目中人数相差多少?该项任务满足了此层级学生深入认知数据统计知识的需求,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拓展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

针对拓展层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探知类任务,如按照科幻故事、绘本故事、科普书籍、经典小说等类别,自主调查班级学生对书籍类型的喜好,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行绘制数据统计表格,概述表中的数据信息。该项任务能够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主收集数据与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师开展层次化授课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又能增强其主动学习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自主探知、自主认知的能力,使其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需要合理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更大的知识探索空间,开展游戏化、合作化授课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兴趣,提升其自主探知的水平。

1.开展游戏探知活动。

游戏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对此教师可以依据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结合单元授课内容,创建具有一定引导性、启发性、探究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此类活动既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课单一枯燥的印象,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认知中形成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课程为例,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时间知识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知识点和授课目标开展有趣的游戏化探知活动。例如,在初步认知钟表中的格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创建抢答游戏活动,先在班级大屏幕上展示一个清晰的钟表表盘,变换表盘中的时针和分针位置,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个时间,然后让学生抢答指针所对应的时间或位置。如,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分针走过两个大格后的时间为多少?学生的抢答结果应是三时十分;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2,分针走过一圈后的时间为?其抢答结果应是七时十分。再比如,教师说一个时间,如七时二十分,抢答的学生需要摆出时针和分针对应的位置。又如,在认知1分=60秒,以及时间表达方式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连线游戏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学生需要把数字时间与文字描述的时间进行连接。比如,左边信息:从8:40到9:30一共经过了几分钟;从6:20到6:50经过了几分钟;时针从12走到1,分针经过几分钟。右边信息:60分钟;50分钟;30分钟。

教师开展上述游戏认知活动,既可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加深对时间知识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知意识。

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认知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单元重难点知识设计自主性探知任务,鼓励各小组成员采用自主探讨、协同互助、合作实操等方式研究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使其在高效完成合作任务的同时,提升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此类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课程为例,针对角的特征、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分类、角的画法等单元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实践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教师需要先遵循同组异质原则,把班级学生分成多个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然后围绕单元知识点布置合作探知任务。比如,1.观察“角”图片,根据已有经验,结合线与点的知识,探寻角的概念和特征。2.阅读教学材料,找寻角的符号表示方法。3.合作讨论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4.用量角器测量学习资料中各种角的度数,将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5.结合教材内容,探讨锐角、钝角、直角、平角的关系,将之前测量的角进行分类。6.合作绘制角度为65°的角。

针对上述任务,各小组可以采用互动讨论、合作实践的方式完成。以第5个任务为例,同组学生需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交流探讨,结合之前的测量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学生提出锐角的角度小于钝角,有的学生认为直角介于锐角和钝角之间,还有的学生认为平角可能是最大的角。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探知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更加高效地理解角的知识,掌握测量角、比较角大小和绘制角的方法,同时提升自身的知识探究能力。

(三)丰富授课活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教学要求下,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素养教育合理融入教学中,利用串联问题解答、解题思路拓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创新意识等学科综合素养。

1.创建问题链认知活动。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授课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解答各种探知问题,实现对单元知识的透彻理解。对此,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各知识点的关联关系,培养他们的推理意识,提升学生对知识关联性认知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和相关数学知识设计串联性探知问题,开展问题链自主解答活动。

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为例,此单元要求学生从平面图形认知过渡到立体图形认知,知道立体图形各要素的概念,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間观念和推理意识三方面素养,教师可以开展问题链教学活动,设计以下串联问题:1.俯视粉笔盒,看到的是长方形图形,而粉笔盒本身属于哪种图形?2.粉笔盒作为一个长方体,其各部分名称是什么?3.面、棱、顶点的含义是什么?4.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5.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似点是什么?6.正方体有哪些独有的特征?7.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是什么?学生通过解答问题链,能够从一个结果推理出另一个结果,进而增强推理意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解答上述问题,能够正确认知立体图形中的棱、面、顶点等图形元素,知道立体图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与正方体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从认知上实现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从而形成更强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素养。

2.创建多角度解题活动。

运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其形成较强的知识应用意识,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元素,设计生活化数学计算习题,开展一题多解教学活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课程为例,此单元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四部分内容,为了提升学生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知识点,结合现实案例开展多思路问题解答活动。例题:在家庭装修过程中,工人第一次用去全长为100米电线的五分之二,第二次用去全长的45%,当前剩余的电线长度为多少米?

解法一:按顺序先求出第一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再求出第二次使用的电线米数,最后用电线全长分别减去两次用线长度,得出最终结果,即;100×45%=45;

100-40-45=15,剩余电线长度为15米。

解法二:把电线总长度看作整体数值“1”,先计算剩余电线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再计算余下电线的长度,即;100×15%=15,剩余电线为15米。

解法三:先计算第一次和第二次使用电线的长度之和,再用电线原始长度相减,得出最终剩余米数,即。

解法四:先用成数知识求出第一次和第二次使用电线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再计算余下全长的几分之几,最终得出剩余米数,即。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路解答生活化问题,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增强他们创新意识和知识应用意识,还能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真正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优化,结合各项要求开展差异化、自主性、多元化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质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电线数学教师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1000条蛇守卫电线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电线
地上电线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