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益阔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35
近几年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肉牛、奶牛养殖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期间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各类传染性疾病高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牛诸多传染性疾病当中,传染性胸膜肺炎是较为严重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和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目前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世界各地呈现广泛流行,尤其是在非洲国家地区发生流行纪律高,国际畜牧卫生局将传染性胸膜肺炎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该类疾病一旦爆发流行,将会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尽管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的流行几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对外引种的频率逐渐增加,外来疫病的传入风险大大增强,所以需要我们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养殖领域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能够造成大批量的牛群发病死亡。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胸部和肺脏组织,临床上以严重的咳嗽、体温显著升高、呼吸急促、身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由于养殖场当中可能存在隐性感染病例,会周期性的导致该类疾病发生流行,直接影响到养殖场乃至一个地区牛养殖产业的安全。虽然目前我国牛养殖领域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低,但该种疾病一旦发生,将会对一个地区的牛养殖业构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需要养殖户提升重视程度,提高对该类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意识,注重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加大养殖场的日常卫生管理,结合发病流行特点,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降低该种疾病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
1、病原类型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亚种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病原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成员,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革兰氏阴性染色,但是革兰氏染色剂并不能很好地将其染色。该种病原微生物微小,直径通常在0.5nm,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相对较为严格,一般的培养基不能够生长,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和多种酶的情况下,才能够缓慢地生长,培养周期通常在5-7d。在自然条件下,病原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对紫外线光热都比较敏感,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病原菌侵入牛群机体之后,在患病牛的肺脏组织中大量增生,使患病牛的肺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常用的消毒剂,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2%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氢氧化钠溶液,2%的来苏尔溶液和2%的福尔马林的溶液都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2、致病机理
丝状支原体亚种是导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丝状支原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牛的呼吸道。病原体会黏附在黏膜上,并开始繁殖,并通过黏膜纤毛的运动传播到呼吸道深部,进一步扩散到肺泡和胸膜腔。在此过程中,支原体感染导致黏膜炎症和纤毛损伤,使病原体更容易进入肺部。感染丝状支原体的牛会产生免疫反应,试图清除病原体。然而,免疫反应也可能导致肺部组织损伤,加重炎症反应。丝状支原体感染导致肺部炎症、纤维蛋白渗出和肺泡塌陷。这些病理变化可能导致肺功能减退,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和缺氧。严重的传染性胸膜肺炎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肺炎、胸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加重牛的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3、易感动物
牛对丝状支原体的易感性很强,且不同来源不同年龄不同品種的牛群都很容易受到该种疾病的感染,特别是幼龄阶段的犊牛和年龄较大的老牛更容易受到病原的入侵。并且该种疾病在养殖场当中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特点,新发病的养殖场疾病传播速度较快,一旦有个别患病牛出现临床症状,就会短时间内向整个圈舍传播蔓延,并且发病较急,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高,随后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牛临床症状逐渐缓和,发病率逐渐下降,大部分会变成慢性型或者隐性型,成为该种疾病的携带者。老疫区牛群对该种病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发病周期相对较长,症状不是很明显或者发病症状较为缓和,多数患病牛会表现出亚急性发病经过或者慢性发病经过。
4、传染源
养殖场存在发病症状的牛群和没有发病处于隐性感染阶段的牛群都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能够持续向外排出病原,都可以成为该种疾病的传播源头。患病牛隐性感染牛能够向外排出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污染周边的土壤、养殖管理用具、水源和饲料之后,能够实现病原的快速扩展蔓延,健康牛群通过与患病牛直接接触,能够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各种污染环境,受到病原的间接入侵,造成病原逐渐扩大蔓延。
5、传播途径
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染牛群,其中呼吸道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病原可以经飞沫散移到空气当中,然后经过牛群的呼吸进入到呼吸系统,在呼吸系统当中定植并逐渐向着肺脏组织入侵。另外丝状支原体亚种也可以经消化道感染,病原污染饲料、饮用水、养殖管理用具之后,健康牛通过饮水和采食饲料受到病原的入侵,哺乳母牛也可以通过乳汁将病原传播给犊牛。母牛在妊娠阶段一方面能够通过胎盘将病原垂直传播给犊牛,导致犊牛出生之后天然携带有该种疾病。同时妊娠母牛在分娩过程中污染垫草、养殖管理用具实现病原快速传播蔓延,如果消杀效果不理想,也会造成病原感染新的犊牛。
6、传播特点
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流行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流行。但由于冬春季节外界环境不良,应激因素相对较多,再加上圈舍温度忽高忽低,牛群很容易受到冷应激刺激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因此冬春季节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一般在12月到第2年的3月份是发病流行的高峰期。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不同地区会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趋势,大多呈散发性流行或者地方性流行。另外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养殖管理不科学,长时间运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疫苗免疫接种不到位等多种应激刺激都会降低牛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因此注重做好养殖场的针对性管理工作,科学搭配饲料,减少环境当中的诸多应急刺激,可以有效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
二、临床症状
传染性胸膜肺炎会因为牛群的身体素质抗病能力的好坏以及病原致病能力的强弱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新发病的养殖场病原的潜伏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10-15d就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老疫区或者年龄较大的牛群当中大多呈现潜伏感染,一般潜伏周期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临床上可以将该种疾病划分成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1、急性型
急性型患病牛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病原的潜伏周期相对较短。发病初期阶段患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2℃甚至更高,精神状态进一步变差,不愿意走动,长时间卧地不起,不愿意采食饲料,反刍、嗳气、功能逐渐缓慢,呼吸不顺畅。有的患病牛呈现腹式呼吸,每次咳嗽都会伴随痛苦的表情。先是出现干咳,随后便成湿咳,患病牛的鼻腔当中会流出浆液性鼻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病牛的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不能够正常采食或者停止采食。泌乳阶段的牛会出现停止泌乳的现象很多,牛群的心理逐渐衰竭,心跳缓慢,听诊能够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有时还能够听到湿性罗音。发病后期阶段患病牛的心跳急速,胸腔当中蓄积有大量的液体,精神状态变差,食欲废绝,脏器组织会出现衰竭现象。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剧,患病牛口吐白沫,体温下降,最终窒息死亡。急性型患病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一周左右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50%以上。急性型如果得到妥善有效的治疗,部分牛群会逐渐转变成慢性病例,发病周期能够达到两个月以上。
2、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的临床症状和急性型大致相同,牛群的整体潜伏周期和发病周期更长,整个发病症状相对较为缓和,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当然该种类型会对牛群的正常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威胁,很多牛群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一旦受到诸多应激因素刺激,就会出现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的现象,使得临床症状突然加重,死亡率进一步升高。
3、慢性型
慢性型发病周期更长,发病初期阶段患病牛的呼吸系统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很多牛群表现为采食欲望时好时坏,精神状态逐渐变差,增重较为缓慢,如若养殖管理不当或者外界温度突然发生变化,患病牛就会出现干咳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的现象,年龄较小的牛群还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奶牛的产奶量显著下降,反刍迟缓。大多数的慢性型是由急性型转变而来,养殖户如果能够采用对症的手段进行治疗,牛群的临床症状能够恢复,但是不能够彻底根除病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由于养殖管理不当会使得发病周期延长,大多数牛群都会成为丝状支原体的携带者向外持续排出病原,导致该类疾病在养殖场中周期性的传播蔓延。慢性型患病牛的发病周期通常在2-4周,甚至更长,个别病例的发病周期能够达到半年以上。
三、病理变化
一般情况下养殖场当中急性牛群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慢性型和亚急性型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死亡,通过对病死牛进行解剖,肺脏组织病变最为明显。感染的肺脏组织会出现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变,肺脏肿大比较明显,外观出血,肺间质水肿,肺间质逐渐变宽、粗糙,整个肺脏颜色呈现灰黄色或者灰红色,大多数病变位于一侧的肺脏,有时两侧肺脏组织会出现对称性的病变。病变的肺脏组织粘连在胸腔粘膜上,不能正常的分离。心包当中蓄积有很多浓稠的液体,胸腔当中还会蓄积有很多纤维素性渗出物,颜色呈现淡黄色或者黄褐色。患病牛的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显著肿胀出血。
四、疾病诊断
1、实验室诊断
丝状支原体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包括了涂片检查和分离培养。图片检查主要是采集牛的呼吸道分泌物(如鼻涕、喉头分泌物等)或肺部组织样本,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观察支原体。这种方法直观且操作简单,但可能受到染色效果和观察者经验的影响。分离培养是将采集的样本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支原体的生长情况。这种方法可以定量检测病原体,但培养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天至数周。然后使用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样本中的支原体。这种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但需要特定设备。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了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凝集试验主要检测牛血清中是否有针对丝状支原体的抗体。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受到血清中其他物质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检测牛血清中丝状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需要特定设备根据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的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信息,可以判断牛是否患有丝状支原体致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的结果应综合考虑,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鉴别诊断
在开展疾病诊断过程中,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出血性败血症、结核病有许多相似之处,需要做好上述几种疾病的有效诊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肺部位的皮肤出现炎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败血症还会出现腹痛和腹泻的现象。浮肿型的牛群还会表现为胸前咽喉部位出现炎性水肿,体表皮肤颜色呈现青紫色,患病牛出现严重的腹泻,粪便当中会夹杂有很多的血液、粘液、肠黏膜组织。结核病的典型特征是多个脏器组织表面都会出现特征性的结合,有时还会出现干酪样的坏死或者钙化病斑,诊断时可以结合病原分类鉴定来做出确诊。
五、紧急处理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属于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该类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发生流行之后通常不能够进行治疗,应该及时落实重大传染性疾病紧急防控制度,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当出现疑似发病情况之后,应该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的动物兽医部门,由官方兽医人员对病情做出有效的诊断。确诊之后应该立即对养殖场进行封锁,隔离限制任何动物的调运行为,对该养殖场确诊的牛群进行严格的扑杀无害化处理,未发病的牛群进行多次的检疫检验,确保安全之后作为假定健康牛群进行单独隔离,放置在假定健康圈舍当中。另外要注重做好养殖场所受污染地区的卫生消毒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该种疾病的传播特点,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连续消毒两周,然后每周消毒2-3次。当疫区的最后一头牛群扑杀无害化处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和检疫,检验安全之后才能够解除封锁,并在解除封锁之后持续对该养殖场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母牛产下的犊牛应该经过检验之后投喂经过消毒的乳汁,并在整个培育期间做好针对性的丝状支原体检验工,经过多次检验健康之后可以作为后备母牛群,对原有的母牛群体进行进一步的淘汰处理,逐渐净化。
六、预防措施
防控传染性胸膜肺炎应该重视养殖管理采取科学的防控方案,如此才能够降低该种疾病发生流行的可能,也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牛群的抗病能力,降低養殖成本。定期对牛群进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增强牛群对丝状支原体的抵抗能力,疫区需要连续接种3-5年才能够消灭各类传染性疾病。另外要控制合理的养殖管理密度,避免不同来源不同年的牛群同一个牛市当中养殖。牛群在引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检疫检验制度,确保引进的牛安全,来自于有资质的种牛场,并且要执行30天以上的隔离,养殖和严格的检疫检验,确保安全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
(作者单位:814499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尔依乡畜牧兽医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