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萍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随着当代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师道德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使得高校教育向着更高标准迈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歌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在这一背景下,将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一种“一举两得”的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当代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重独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和再创造性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既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够不断创新,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智慧。因此,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可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力支持。
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唯独性体现在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上。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和传承,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礼仪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涵在全球文化中独一无二,无法被其他文化所替代。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家庭价值观,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此外,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根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萌芽和发展,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演进和传承,中国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其内涵丰富多样,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历史等各个领域。这一文化体系中包含了众多不朽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孔子的《论语》、庄子的《庄子》、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也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涵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各种思想流派,为人类思想史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文学和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还在其他领域展现了独特性。例如,中国的传统医学,如中医和针灸,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的农业智慧和农业技术,如水稻种植和农历制度,也为人类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展现出显著的再创造性。这一特质表现在传统文化的不断更新、演绎,以及其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并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观念上。尽管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基,但它并不僵化守旧,而是能够与时俱进,与现代文明相互映衬,促使文化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古代的诗词被重新演绎为现代的流行歌曲。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然而,在当今社会,这些经典诗词被巧妙地融入了流行音乐中,以更富有现代感的形式呈现给年轻一代,使古典与流行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引领了文化的潮流。此外,传统绘画和书法也以新的方式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将传统绘画技法和题材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创作出独具魅力的现代艺术品。这种再创造性不仅延续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还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多的现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内核包含着崭新的科学视野和方法、深刻的哲学内涵和丰富的意蕴,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在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性,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系统构建的核心元素,它承载着千年智慧和价值观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石[1]。这个传承体系需要在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整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机地协同运作,这是整个体系能够良性运行的前提。就如同一幅古代山水画,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构成整幅画卷的一部分,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呈现出美丽的景象。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这个传承体系起着承前启后、传道受业解惑的关键作用,确保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学生成长成才。
例如,《三字经》中写到的“教不严,师之堕”“亲师友,习礼仪”等内容,文字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哲理和情感。这些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教育者的尊敬之情。如今,将经典古诗词作品编写成国风歌曲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趋势。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可以组织教师对这些歌曲进行各种形式的演绎,引导教师思考“教育”的本质,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心。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统筹构建也是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一环。这项工作对于改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发挥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传统文化体系的精心构建和规范管理,可以确保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高校教师提供清晰的道德和行为指导,使他们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为学生树立榜样。
1.理解古诗词歌曲的形式和内容
古诗词歌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古代文人通过诗歌、歌曲等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中国文学、音乐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们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最早的古诗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如《诗经》中的诗歌,而古代歌曲则有更早的历史[2]。其次,古诗词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具有高度的文学艺术性。许多古代文人都以创作诗歌为荣,他们的作品成了文学的经典之一。其次,古诗词歌曲常常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包括爱情、离别、家国情怀等,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触动了读者和听众的内心。此外,它们强调音乐的和声、节奏和旋律,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传达情感,还通过音乐元素增添了艺术魅力。古诗词歌曲还承载了中国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以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有助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最后,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古诗词歌曲传统,因此存在多种不同地域和风格的古诗词歌曲。
2.将古诗词歌曲合理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
将古诗词歌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有益且有深远意义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思路。
(1)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古诗词歌曲。首先,教育者可以仔细筛选古诗词歌曲,选择那些具有明确教育意义和价值观的作品。这些作品应当反映出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有积极影响的思想。
(2)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基于选取的古诗词歌曲,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将古诗词歌曲纳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或者安排专门的文化活动来解读和分享这些作品。计划应当明确教育目标,以及如何通过古诗词歌曲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
(3)深入分析与讨论。在教学中,教育者可以深入分析古诗词歌曲的文学、情感和道德内涵。通过讨论,引导教师思考古诗词歌曲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念应用于教育实践和职业道德中。
(4)文化体验与表达。为了让教师更深入地体验古诗词歌曲,可以组织文化体验和表达活动,如朗诵、演唱、书法、绘画等。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古诗词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艺术价值,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和表达能力。
(5)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与应用。最后,教育者应当引导教师进行反思,思考古诗词歌曲对他们个人生活、教育工作和职业道德的启发。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他们对古诗词歌曲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将这些作品的价值观念融入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中[3]。
总之,合理融入古诗词歌曲的“师德师风”建设思路需要深思熟虑的计划和方法。通过选取适当的作品,制定计划,深入分析和体验,以及引导教师反思和应用,教育者可以将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充分运用,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在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构建24小时思想蓝图意味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始终保持高尚和正面。这可以通过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来实现。
我们设想一下:有一位高校教师,每天早晨都开始他的一天。该教师习惯于在早晨的第一件事情是读一段古诗词,如杜牧的《秋夕》。这首诗中蕴含了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简单的赞美,它启发了教师对教育的思考。在一天中的其他时段,该教师继续涉猎古代文学经典,如《论语》和《道德经》,这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当该教师走进教室时,他将这些古代智慧融入他的教学中。他以敬畏自然、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导他的学生,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该教师不仅仅传授学科知识,还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在课下,该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与同事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融入社交互动中,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尊重。通过不断强化这种思想蓝图,该教师不仅在课堂内外展现了高尚的师德和师风,而且在他的学生和同事中树立了榜样,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4]。
将古诗词歌曲合理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需要构建一个永远的效应蓝图,以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能够持久地影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构建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筛选具有深刻道德内涵的古诗词歌曲。将古诗词歌曲融入教育中,必须经过仔细的筛选。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并选择那些具有深刻道德内涵和价值观的作品。这些古诗词歌曲应当明确反映出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有积极影响的思想。只有这样的古诗词歌曲才能成为永恒的教育资源,持续为教育工作者提供道德和情感的滋养,引导他们成为更出色的教育者。这个筛选过程需要审慎和专业性,以确保选取的作品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和积极的影响力。
(2)制定长期的教育计划。为融入古诗词歌曲的教育理念,需制定长期系统教育计划,以选取道德内涵深刻的作品为基础,纳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计划跨足多年,确保教育者有充分时间接触、研究和思考这些作品。首先,精心选择古诗词歌曲,确保选作体现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然后,明确教育目标,确保教育者理解并内化这些作品的道德智慧。接下来,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逐步体现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不同阶段引导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每年适度更新计划,以反映教育者的需求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这种长期动态计划将使教育者在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中持续受益,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与交流机制。首先,互动活动可在学校或地区内组织,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分享对古诗词歌曲理解和应用的机会。这些互动可包括小组讨论、座谈会或在线交流平台,以促使他们互相启发,分享见解和经验;其次,专门研讨会可以集中探讨特定古诗词歌曲或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这些研讨会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的思考,更好地将这些理念融入教育实践中;最后,专题讲座可邀请专业人士就古诗词歌曲的教育价值和解读方法进行讲解。这些讲座可以通过在线或线下方式进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和视角。
(4)创新教育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可以重新构思古诗词歌曲的教育方法。通过开发多媒体教材、在线课程、数字化资源等方式,可以将古诗词歌曲更广泛地融入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和教学中。这些新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更富有互动性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更好地吸引教育工作者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去探索古诗词歌曲的教育价值。
(5)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古诗词歌曲解读能力。这包括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智慧的能力[5]。为此,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些作品。培养他们的解读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将古诗词歌曲融入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建设中,使其在教育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构建践行古诗词歌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将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歌曲应用于“师德师风”建设还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将为高校教育提供一种丰富且深厚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的管理手段,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文明的高校教育环境,这些意义都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