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慧,黄芳,肖海飞,姚卫杰,刘丽平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53
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3. 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厌食症是以长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长期的厌食会导致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和小儿免疫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1-3]。临床对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通过口服促胃动力药、微量元素或益生菌等来缓解临床症状,但对改善食欲和调节胃肠激素的作用较小,病情易反复[4]。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病机关键是脾失健运,以健运脾胃为治疗原则。本研究采用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结果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5-6]拟定。摄食不足超过1 个月;年龄1~6 岁;无饥饿感,对食物和进食缺乏兴趣,不影响玩耍;存在生长发育迟滞,主要为体质量不增或减少;拒食不是继发性的(创伤或其他疾病)。
1.2 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7]中脾失健运证辨证标准拟定。主症:食欲减退,恶食甚则拒食;次症:精神可,面色少华,食后腹胀,食不知味,胸闷脘痞,嗳气泛恶,大便不畅;舌脉:舌淡红,苔腻,脉濡或指纹淡红。主症必备,次症4 项结合舌脉即可确定证型。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与辨证标准;年龄1~6 岁;小儿厌食症病程≥4 周;监护人对本试验认识全面,并自愿加入,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由急慢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影响所造成的厌食;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近2 周内厌食患儿进行过与本研究相同或相似的治疗;合并有严重原发病;治疗部位有溃疡、烫伤等不能进行治疗或是对试验药物过敏;治疗期间配合差或是中止治疗。
1.5 一般资料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3 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60 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 例、郑州市中医院20 例,共100 例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法将100 例患儿按1∶1 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治疗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6 岁,平均(3.32±1.63)岁;病程4~20 周,平均(10.78±4.21)周;体质量7.51~18.61 kg,平均(12.65±2.54)kg。对照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1~6 岁,平均(3.34±1.65)岁;病程4~20 周,平均(9.60±3.65)周;体质量7.51~18.81 kg,平均(12.87±2.80)kg。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获得牵头单位郑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V2000910)。
2.1 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湖北纽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564)治疗,1~3 岁,每次10 mL,每天2 次;4~6 岁,每次15 mL,每天2 次,连续服用8 周。
2.2 治疗组给予小儿捏脊治疗和针刺四缝穴治疗。捏脊操作方法:患儿俯卧治疗床上,操作者先暖手,轻揉背部,放松患儿背部肌肉,然后两手握成半拳,从患儿尾椎下的长强穴开始,用拇指桡侧缘抵住皮肤,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3 指同时用力,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着督脉自下而上,拇指向前推动,食指、中指向后捻动,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最后用两手拇指自上而下按揉脊柱两侧膀胱经。此为1 遍。一般每捏三下将脊背皮肤提一下,称“捏3 提1”,如此反复6 遍,为1 次,每天1 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4 d,停3 d;共治疗8 周。操作时注意环境温度、防寒保暖。针刺四缝穴操作方法:四缝穴位置:双手第2、3、4、5 掌面第1、2 节横纹中央点。操作者左手握紧患儿四指远端,暴露穴位,碘伏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患儿四缝穴,约0.5 mm 深,点刺后挤压,开始见淡黄色黏液后见少许血液时停止挤压,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1 min 左右。操作后注意保持局部清洁,6 h 内勿沾水。每周1 次,共治疗8 周。
3.1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主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按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2、4、6 分,次症(面色少华、精神尚可、口淡乏味、时有流涎、嗳气呃逆、恶心、大便软溏)按无、有分别计0、2 分,舌脉不计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重。②血清锌、血红蛋白、胆囊收缩素(CCK)、瘦素(LEP)和神经肽Y(NPY)。抽取晨起空腹8~12 h 肘部静脉血1 mL,采用XN-1000 型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公司)检测2 组治疗前后全血血红蛋白水平;抽取肘部静脉血4 mL,离心取血清,用比色法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清锌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上海核所日环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检测2 组治疗前后CCK、LEP、NPY 水平,步骤均严格遵循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③临床疗效。④不良反应。记录2 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⑤复发率。疗程结束4 周后,对2 组治愈患儿进行随访,观察疾病复发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疗效标准参考《小儿厌食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9]制定。治愈:食欲和食量均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相当,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效:食欲较好,食量达到正常儿童的75%,7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95%;有效:食欲稍改善,食量增加,但未达到正常儿童的75%,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70%;无效:食欲与食量均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
4.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见表2。2 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锌、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2 组治疗后血清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血红蛋白(g/L)106.60±5.14 111.70±4.67①104.66±5.91 114.68±4.15①②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0 50 50 50中医证候积分(分)14.96±4.61 7.38±3.16①15.36±4.78 5.62±3.07①②血清锌(μmol/L)71.05±3.89 79.41±3.95①70.61±3.29 79.01±3.28①
4.4 2 组治疗前后CCK、LEP、NPY 水平比较见表3。2 组治疗前CCK、LEP、NP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CK、LE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NPY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CK、LE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PY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CCK、LEP、NPY 水平比较(±s)ng/L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CCK、LEP、NPY 水平比较(±s)ng/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PY 25.64±1.96 32.29±1.99①25.69±1.52 35.93±1.84①②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50 50 50 50 CCK 16.20±1.95 13.80±1.97①16.21±1.49 12.04±2.06①②LEP 16.29±1.89 13.80±1.92①16.23±1.46 12.06±2.03①②
4.5 2 组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率比较2 组均未发生呕吐、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束4 周后对痊愈患儿进行随访,治疗组疾病复发率4.55%(1/22),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37.50%(6/16),2 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认为小儿厌食症与机体微量元素缺乏相关,如缺锌会减少儿童唾液中磷酸酶的含量,降低味觉功能,引起厌食,治疗上多采用补充锌剂治疗,但这些药物存在服药时间长,依从性较差等不足[10-11]。中医将小儿厌食症归属于脾胃病、积滞、不思食等范畴,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饮食不节、不洁或内伤、外邪等均可引起脾胃失和、运化失职,出现小儿厌食,故本病的根本病机为脾失健运,以运脾法治疗为主。
捏脊疗法是通过捏、提等手法刺激“阳脉之海”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的经络及其腧穴,使得气血调和、经脉畅通、脾胃健运、阴阳平和的一种中医疗法[12];四缝穴是经外奇穴,具有健运脾胃、消积化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血红蛋白、血清锌水平高于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可以改善患者锌水平及营养状况,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发现小儿捏脊治疗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增加血锌含量,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3-14];动物研究发现针刺四缝穴可以提高脾虚证大鼠血清锌的含量[15-16]。
LEP 是由167 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属于食欲抑制因子,在能量和脂肪代谢中起到降低食欲、减少食量的作用[17]。CCK 为中枢神经递质,与LEP 共同参与摄食调节[18]。研究发现血清LEP、CCK含量升高既能增加餐后饱胀感和腹胀感而使摄食减少,还能降低胃肠动力,使食物潴留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厌食,故两者与厌食症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9]。NPY 是一种胰多肽家族激素,其血清含量增高可以有力刺激摄食,促进能量消耗和胰岛素分泌[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CCK、LEP 水平低于对照组,NPY 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小儿捏脊联合针刺四缝穴可以调节患者摄食因子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多项临床也发现针刺四缝穴能降低厌食症患儿体内LEP 水平,提高厌食症患儿血清中NPY 水平[21-22];刘运军等[23-24]研究发现捏脊配合针刺四缝穴可以提高厌食症患儿血清NPY 水平,降低LEP 水平和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针刺四缝穴联合小儿捏脊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LEP、CCK、NPY 激素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