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君
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蘅芜苑是薛宝钗的住所。那是一处别具江南韵味的院落,苑内虽无高大的花木,却有玲珑别致的山石,且上面长满了各色牵藤引蔓的香花异草,“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曲,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令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率众人来到蘅芜苑,见此妙境,不禁笑道:“有趣!只是不大认识。”贾政的意思是,这爬满藤蔓的山石异景颇为有趣,只可惜对藤蔓的品种并不了解。一旁的清客猜测说:“是薜荔藤萝。”但马上就被贾政否决:“薜荔藤萝不得如此異香。”可见那些缠绕在山石上的草木,其中必定有散发着特殊香味的芳香植物。这些飘着异香的花草究竟是什么呢?最终还是爱读闲书的贾宝玉给出了答案,他说:“那香的是杜若蘅芜。”
杜若和蘅芜是两类不同的花草。所谓的蘅芜,其实就是菊科下属的一些草木的统称,这些草木均有着类似菊花般的浓郁清香;对于杜若,人们却有一种似曾相识、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奇幻感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古老的香草,可它究竟长啥模样,散发的又是怎样的一种香味,很多人很难说清。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杜若一直以香草的形象出现,而且浑身充盈着一种独特的神秘色彩和浪漫主义气质。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杜若就已频繁出现在“中华诗祖”屈原的诗歌作品之中,如《楚辞·九歌·湘君》中的“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楚辞·九歌·山鬼》中的“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还有《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等等,足见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对杜若这种带给人们纯洁、美好意象的芬芳植物情有独钟。
正因为杜若是一种代表着美好与纯洁的花草,呈现出的形象朴素而洁净,故特别适宜作为祭祀贡品。从原始部落时期起,古人就会在季春时换上新衣,佩戴香草,到河边举办修褉活动。在修褉祭祀过程中,人们所佩戴的香草品种有很多,其中,杜若是最常用的一种。因此,在屈原的《楚辞·九歌·云中君》中这样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意思就是用香汤沐浴,穿华丽衣裳,并且佩戴杜若花。诗句中的“若英”便是杜若。在祭祀中,杜若担当的是驱除邪秽的角色。佩戴杜若属国学中的正衣冠范畴,是修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尽管屈原格外青睐杜若,在多首诗歌作品中写到了这种芳馥动人的香草,但均没有对其具体属性或形态特征等进行更多描述,反倒使杜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具有了一种别样的朦胧美。不过,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在屈原的笔下,杜若都是来自“芳洲”“汀洲”一类的地方。这一说法被后人广泛引用,由此还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南北朝诗人谢朓《怀故人诗》中的“芳洲有杜若,可以赠佳期”,宋代文豪苏东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明代诗人黎民表《同桢伯泛芙蓉溪》中的“芳洲多杜若,搴望若为情”。可见,千百年来,因受屈原《楚辞》的影响,“芳洲多杜若”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
那么,“芳洲”到底在哪里呢?唐代的刘餗在笔记小说集《隋唐嘉话》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唐太宗贞观年间,医局要把香草杜若作为药材,掌管全国财赋统计与支调的度支郎就以谢朓的“芳洲有杜若”为凭,脑袋一拍,取其谐音,下令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的坊州进贡杜若。这可难坏了坊州的判司,他赶紧向朝廷禀报:“坊州并不出产杜若,应该是由于谢朓的诗句产生了误会。”唐太宗闻听此事后大笑不已。最终,可笑的征集令被废,熟知本地情况的坊州判司被提拔为雍州司法,想当然的度支郎则被罢免了官职。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芳洲出产杜若的说法是多么深入人心;但事实上,“芳洲”并不指代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泛指香草丛生之处。这就跟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类似,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理想境界。
自屈原吟出“采芳洲兮杜若”之名句后,人们就普遍认定杜若这种香草应该是长在类似于沙洲这样的湿地环境当中;因此,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盛产杜若的理想之地都离不开一个“洲”字。例如,晚唐诗人皮日休有诗《端忧》:“篔簹飒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五代南唐诗人李中亦有诗《江南春·千家事胜游》:“鹧鸪啼竹树,杜若媚汀洲。”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当贾政要求大家对蘅芜苑中的奇异美景吟联作对时,有一位清客当场拟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不难看出,尽管杜若已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作品中的常客,但这种香草到底是什么植物,在众多的诗词文学作品中依然没有确切答案。
假如我们换个思路,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去寻找线索,会赫然发现,一个看起来再明确不过的答案呼之欲出:杜若(拉丁学名为Pollia japonica Thunb.),又名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是鸭跖草科杜若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据《中国植物志》等文献记载,杜若是一种花色洁白、绿叶浓荫、株丛茂密、姿态秀美、具有较强耐阴性的地被植物,多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在我国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及安徽南部、广东北部、湖北西南部和四川东南部均有广泛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分布。这种植物具有细长且横向生长的根状茎,地上主茎粗壮不分枝,高可达80厘米;叶片为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顶端长渐尖;花期为7—9月,花序形状特别,为蝎尾状的聚伞花序,常多个成轮排列成疏离的圆锥花序,且远远地伸出叶子,花瓣白色,呈倒卵状匙形;9—10月可结黑色球状果,内有灰紫色种子。
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这种杜若,究竟是不是屈原笔下和《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口中所说的杜若呢?一个重要的细节似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杜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香草;而鸭跖草科的这种杜若虽然花朵洁白雅致,却并无特殊香味。此外,现代所称的杜若多生长在山谷林下,而非低海拔的沙洲湿地,产地生境也与“芳洲多杜若”不太吻合。据此基本可以断定,这种鸭跖草科的杜若并非《红楼梦》中那种“香飘明月洲”的杜若。
又有人提及,日本古时也有将紫色的鸢尾称为杜若的,《红楼梦》中的杜若会不会指鸢尾?
鸢尾(拉丁学名为Iris tectorum Maxim.)是鸢尾科鸢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中部以及日本,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其植株低矮,根茎粗壮;黄绿色的基生叶片稍弯曲,呈宽剑形;花为蓝紫色,花形大而奇特,宛若翩翩彩蝶,又似鸢鸟尾巴而得名。
鸢尾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的环境,耐寒力强,且喜适度湿润,多生长在水边,生境似与“芳洲多杜若”吻合。不过,鸢尾花虽具有淡雅的香味,却并非我国传统的香草植物;而且,鸢尾在我国自古有之,其花色彩艳丽、形态张扬,与古人修褉时佩戴的那种纯洁朴素的杜若风格相差较大,两者不太可能被混为一谈。
此外,曾被认为是杜若疑似植物的,还有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衡(拉丁学名为Asarum forbesii Maxim.)。这种植物的根状茎很短,丛生根略偏肉质;叶片为阔心形至倒卵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花被呈管钟状或圆筒状,花色暗紫。杜衡之所以被认为是杜若,仍然基于两点:一是杜衡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生境符合“芳洲”特征;二是全草具有特殊芬芳,是标准的香草。但问题是,在屈原的《楚辞·九歌·山鬼》中,不仅有“山中人兮芳杜若”之句,还有“被石兰兮带杜衡”的诗句;另外,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亦有“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离骚》中还有“杂杜衡与芳芷”。这些都说明,杜衡和杜若并非一物。
那么,究竟哪种植物才是我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真正的杜若呢?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认为杜若就是高良姜。这一说法源自北宋,在北宋药物学家苏颂的中药学著作《本草图经》中,关于杜若有这样的记载:“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味。子如豆蔻。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
同时代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药议》中更是直接点明:“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诸药例皆如此,岂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在他看来,古人所称的杜若就是高良姜,不需要区分什么大高良姜、小高良姜,更不是北地山姜。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杜若,人无识者,今楚地山中时有之。山人亦呼为良姜,根似姜,味亦辛。甄权注豆蔻所谓子姜,苏颂《图经》外类所谓山姜,皆此物也。或又以大者为高良姜,细者为杜若。唐时峡州贡之。”这表明,李时珍也认为古代的杜若就是高良姜。
高良姜(拉丁學名为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又名良姜、蛮姜、小良姜、风姜、海良姜、膏凉姜,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喜高温,不耐寒,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不仅好生长于阳光充足的湿地沙洲,在丘陵缓坡、荒山野地、林缘草丛及稀疏林中亦有较广的分布,如今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和云南均有栽培。
高良姜株高多在40~110厘米,根茎延长,呈圆柱形,深绿色,茎干较细,上面有绒毛;叶片较小,呈多边形,绿色,表面有绒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6~10厘米,花序轴被绒毛;花朵较小,呈伞形,呈淡黄色或者白色;果实球形,红色至紫红色;种子较小,黑褐色,表皮较硬。花期4—9月,果期5—11月。
高良姜富含挥发油、高良姜素等物质,不仅能够散发出特别提神的香味,而且具有特殊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和胃降逆等功效,因此既是一味调理肠胃的重要中药材,也是一种理想的烹饪调料,可起到去腥膻、增香、提鲜和增进食欲的作用。对此,北宋文学大家苏东坡应该是有过切身感受的。
传说苏东坡刚从京城被贬到今天的广东惠州任职时,因水土不服经常上吐下泻,心情颇为苦闷。好在他为官向来清廉,又能关心百姓疾苦,因此深得大众爱戴。刚到惠州上任时,附近的热心群众就纷纷送来饭菜以示慰问,可是苏东坡由于肠胃不佳,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这让大家都很着急。
一天,有位邻居打听到苏东坡特别爱吃肉,就特意送来一道精心烹制的红烧肘子。当这道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菜肴端到苏东坡面前时,果然成功地勾起了他的食欲。更神奇的是,吃完这道红烧肘子后,苏东坡不仅没有油腻不适之感,反而觉得肠胃舒服多了。欣喜之余,苏东坡忙问那位邻居:“这红烧肘子的味道为何与众不同?里面究竟放了什么特别的佐料?”
邻居笑着说,也没加什么特殊的佐料,就是多放了些本地特产的姜。这种姜对肠胃很有好处,所以当地人经常拿它泡水喝,平时做菜也爱用此姜调味。
从此,苏东坡就学着当地人的做法,让人在炒菜的时候放入这种调料,因水土不服而不适的肠胃很快得以恢复。至于“高良姜”之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这种姜出自古高凉郡(今广东惠州一带),外形又和生姜极为相似,当地百姓便称之为“高凉姜”,后因谐音而讹称“高良姜”。
宋代词人刘子寰曾以《杜若》为题,创作了这样一首诗词:“钦州五月土如炊,满山杜若芳菲菲。素英绿叶纷可喜,劲烈不避炎歊威。采之盈掬荐蔬食,臧获失笑庖人讥。君不见屈平夕餐赋秋菊,魂兮无南盍来归。又不见坡公服食得枲耳,扣角自叹从前非。伊予假禄二千石,穷比二子犹庶几。餐花嚼蕊有真乐,一饱何必谋甘肥。尚馀升合渍生蜜,从他薏苡生珠玑。”诗中既描绘了广西钦州一带满山高良姜花盛开的美妙景象,又提及了采其花朵作为蔬菜食用的细节,还将屈原和苏东坡两位文坛大家与杜若的特殊情缘写入诗中,可谓窥一斑而知全豹,用一首诗对古代“杜若”—高良姜进行了全面而生动的展示,对我们认识和理解这种《红楼梦》中的植物也颇有帮助。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