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刘小三 吕伟生 李子婧 柴晓明 王馨悦 肖国滨 罗军元
摘要 隨着“双碳”目标在农业发展中的纵深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具备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巨大潜力,但现阶段农业的绿色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农业资源保护、低碳产业构建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在农业产业结构、科技服务水平、特色产业发展、绿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农产品提质提量、加强生态功能修复、加大引才育才、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实现绿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加快江西乃至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江西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4-025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5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ZHANG Chen, LIU Xiao.san, L Wei.sheng et al
(Jiangxi Institute of Red Soil and Genetic Resource / Key Laboratory of Red Soil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and Green Utiliz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 Jiangxi Key Laboratory of Red Soil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Nanchang, Jiangxi 331717)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ouble carbon” goal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s become a concrete practice to accelera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Jiangxi has great potential to promo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but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still in the embryonic stage, and it fac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Jiangxi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chievements in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agricul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 low.carb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leve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development, green brand building and other aspects.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e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operation,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rengthening the restoration of ecological function, increas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innov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mode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peeding up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Jiangxi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Green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Rural revitalization
基金项目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农规发〔2019〕23号);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08)。
作者简介 张晨(1997—),女,江西九江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绿色农业发展工作。*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绿色农业发展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3-0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近年来针对“绿色”这一新发展理念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国家把“绿色发展”列入“十三五”规划,同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明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政治话语定位[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的绿色转型,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由此可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重大,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江西省位于我国长江经济带,地理优势明显,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和水产资源,自古以来是产粮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改革开放以前,在“石油农业”和“白色农业”的背景之下,江西省为了破解资源窘迫的难题,过度进行农药和化肥投入[3],造成土壤地力低下、面源污染严重和粮食安全等环境突出问题,具有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的重大潜力[4]。近年来,江西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绿色农业的研究、应用、推广及示范[5],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创新开展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6],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7],进一步加快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走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就要综合前期调研及工作总结,立足江西农业绿色发展现状,着力分析现有的问题和不足,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加快搭建绿色发展框架和农业集约化生产[8],用绿色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传统粗放式技术[9],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修复面源污染[10]。此外,还要进行农业绿色发展全民行动,从根本上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11],实现江西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新阶段。
1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
1.1 农业绿色体系初步构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省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多次批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并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绿色发展相关工作,还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长为主任的省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将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纳入省政府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考核内容。省政府先后发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文件,各县市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初步成立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入包括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千烟洲院士工作站在内的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共同开展林-禽立体种养等区域特色绿色发展模式的集成和标准化研究,全力构建粮食产业、畜牧業、水产业、林果业产业链,带领农户增收产值突破千亿元,茶、林、中药材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工作也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国目前有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100个,江西省有丰城、泰和、万载3个县市入选,在农业农村部首批启动建设的15个国家级先行县中丰城、泰和先试入选,在农业农村部确定的第一批6个设在县市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中,丰城市成功入选;总体入选次数在全国排在前列。
1.2 农业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彰显
根据2022年中央1号文件重要指示,江西省发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重点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高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生物资源保护示范园区,实施中华鲟、江豚救助行动计划,巩固和扩大重点水域禁渔退渔成果,推进全省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恢复和保护修复工作,大力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在以瑞昌、湖口等鄱阳湖周边重点县市为代表的全省范围内,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经过多措并举,江西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80.00%,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厂配套设施率超过98.00%,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的比例超过78.00%,农产品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率分别达95.10%、86.49%,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均呈现5年负增长,2021年和2016年相比较,农药和化肥用量分别减少3.85%和18.57%,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增加,“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长江流域提早一年完成全流域退捕禁捕,重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00%,绿色发展指数连续9年在中部地区居于第一位,是我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6]。
1.3 低碳产业逐步拓展,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江西省大力推动农业低碳产业发展,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及运营销售各环节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大力发展推广了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农业,通过生产过程中运用节水设备、实时监测、风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科技创新,带动形成了覆盖节能、节水、环保、新能源等各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制造体系,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建成绿色、环保、健康、生态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通过项目实施补强产业短板,提高绿色发展水平,真正形成了有影响的绿色低碳产业。
此外,全省还重点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例如,丰城市借力“生态硒谷”大力培育绿色富硒产业,形成百亿级富硒产业集群,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泰和县重点打造乌鸡产业,完善林下乌鸡养殖模式,总结提炼适用于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模式,带动整个产业提升,“叫响绿色品牌赋能绿色产业”绿色发展模式被评为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还有以赣南脐橙、南丰蜜橘和马家柚等为代表的水果产业,以庐山云雾茶、宁红茶和婺源绿茶等为代表的茶产业,以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和宁都黄鸡等为代表的家禽产业,以乐安竹笋、赣南茶油和广昌白莲等为代表的农产品,以鄱阳湖银鱼、军山湖大闸蟹和彭泽鲫等为代表的水产品,这些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能够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4 农业科技含量增加,绿色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的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潜力主要来源于科技,出路也取决于科技[12-13]。面源污染治理、农机机械智能化、田间节水灌溉、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提升都需要科技创新支撑[14]。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到2021年农业科技发展贡献率为60.20%,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至75.99%。全省范围内实施“互联网+”政务,建设智慧农机“123+n”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7.6万余家生产经营主体、14 800家益农信息社入驻覆盖全省近88.00%的行政村,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不断提高数字化农业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等省级科研单位参与农业绿色创新模式的设计和科技服务。
农业品牌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15]。江西省建立健全绿色有机认证和农业产业扶持协调联动机制,通过政策支持和宣传培训,对绿色有机品牌予以全方位支持,不断完善和促进本省品牌建立、产品提质和宣传推广,持续提高“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的品牌意识。截至2022年3月底,江西省总计有4 64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有1 472个绿色食品,3 064个有机农产品和10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6],农业绿色发展品牌建设意识显著提升。
2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的问题
2.1 农业发展规模不高
江西省农业产业众多,但现有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式种植和养殖业,多以小农户为主,规模养殖比例小,标准化水平低,经营方式不合理[16]。随着农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全省重点打造了一大批绿色产业,农业绿色有机面积逐年增加。然而,相对于其他农业发达省份,绿色农业面积依然较小,绿色农业发展的成本依然偏高,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不高,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全省范围内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分布不均衡,没有实现集约、规模化的经营,导致耕地质量退化严重。再加上许多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科研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发展规模不大。此外国内农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天花板”状态,农业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从而使得农户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积极性不高,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导致“无人种地”的现象盛行。
2.2 农产品品牌效应较弱
近年来,通过加强宣传,江西省农产品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整体而言品牌效应较弱[17],呈现“多而不优、杂而不亮”的局面[17]。在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上,江西仅有赣南脐橙和崇仁麻鸡2个农业品牌上榜。由于种植农户普遍素质较低,对品牌效应认识不足,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农业经营模式不合理,造成大量农产品积压,导致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由于绿色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分散、产量低、规模较小、科研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大部分企业创收能力较弱;加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随之改变,许多绿色企业未合理调研市场了解市民需求,销售模式较为单一,出现农产品和销售脱节的现象;此外也存在部分绿色品牌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渠道单一,销售范围局限,未形成系统性营销,品牌效应较弱。
2.3 農业科技人才力量薄弱
江西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离成为农业强省还有较大距离。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农业联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智慧服务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增加,也涌现了一系列创新农业重大成果,但农业创新科技体系建立仍较薄弱,与其他农业发达省份相比依然相差甚远。目前,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未实现全省覆盖,传统种植业多表现为投入小生产周期短,而畜牧业及渔业生产周期长,更多的农户不愿进行其他产业的经营,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式的传统种养业为主,生产主体以小农户偏多,总体素质较低且老龄化严重,对高新技术接受度和利用度不足,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加上而传统种植业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经营风险较大,整体收益较外出务工更少,具有农业经营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外流严重。一直以来,江西省农业科技水平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政策扶持力度较小,资金投入水平较低,科技支撑和宣传培训力度不足,人才引进方面的培养平台建设和薪资待遇吸引力度不足,造成科技服务团队数量较少,农业成果转化度较低,而农业绿色发展多以示范推广为主,需要高新技术和专业人才联合,人才队伍和科技平台建设不完善会导致江西农业整体绿色创新水平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3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3.1 持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发展规模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丰富种植业品质结构。充分利用江西境内光温地理优势,开展全年轮作、复种产业,种植水稻、棉花、芝麻、大豆、油菜等作物,发挥冬闲田作用。二是壮大畜牧业和渔业发展规模。科学规划现代化畜牧生产管理,加速畜牧业和渔业行业标准、监管、规范的建立,巩固提高全省生猪养殖技术和发展水平,大力拓展牛、羊等产业的发展规模,积极促进渔业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禁渔期”期间成果,转变方式加速渔业增长,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模式,持续提高我国渔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据本土特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坚持生态化、绿色化、有机化的发展方向,以赣茶“四绿一红”(四绿: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浮梁茶,一红:宁红茶)为主要内容和发展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多个茶叶优势区,加快全省生态茶园标准化创建,大力培养和推广“生态、绿色、有机”茶,培养省、市级龙头茶叶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开拓江西省茶业发展新局面。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掘乡村景美物丰的资源潜力,采取“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生产”的思路,运用文化赋能、云端会客、音乐节、直播带货、产学研融合、打造旅游精品路线等方式拓展农业多功能。五是鼓励带头作用。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激励“龙头”企业带领农户增收致富,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小而分散的土地资源集合连片,形成大而集中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3.2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唱响绿色生态品牌
一是全产业链提升农产品质量。在追求农产品品牌提量的同时,注重农产品提质。促进减肥增效,加快农药控制行动,严格遵守国家生产和食品标准,从生产端控制农产品质量。同时规范地方绿色生态农产品行业标准,加大农户种植技术和企业品牌意识培训,提高绿色农产品准入门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此外强化销售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销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快递冷链,保证农产品保质保鲜,完善农产品运输体系。二是深挖“三农”优势资源。挖掘地区最具潜力、最富价值、最显品质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强化地区生态农业特色,加快构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赣东、赣西、赣南农林业结合和复合发展,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施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工程,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实施重点作物的绿色高效、优质高产的行动计划,全产业链统筹规划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加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方面增值。三是要紧抓粮油作物。推行种植品种、肥水管理、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和机械化作业“五统一”,集成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推动“赣鄱正品”“江西山茶油”及“江西绿色生态”品牌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为一体的品牌创建体系,让江西农产品品牌能够走出去、唱得响;四是强化互联网宣传优势。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农产品特性,通过“三微一端”做好品牌宣传,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形象,打造一批质量优、特色强、形象好的江西品牌。
3.3 不断完善绿色发展体系,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
一是针对江西省内各区域自然条件、生产过程、生活方式的差异性,重点分析现有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深入探索创新区域范围内适宜的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业主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成果转化。二是在江西省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类推广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联动推广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色有机标准体系创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科学合理地、持续有效地推进和激励,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政府投入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价格调节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快推进农业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提质导向,从根本上消除农业过分依赖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技术,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目标,打造农业智慧平台,深化农户和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强化指标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完善生态补偿及配套考核办法,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
3.4 进一步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过硬人才队伍
加大农业科技领域引才育才工作。积极利用国际化、国内化人才流动机遇,加快培养造成一大批具备国际化、国内化、高水平农业战略科技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多层次引进海外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引进制度和引才引智体系,加强引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引才水平。精准引进、培育、选拔农业人才,就必须一类一策。对传统基础农业,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吸收优秀人才,并给予相应公共福利;对农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关注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并给予相应的专业人才补贴;对国有农场企业、企业及农业企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关注信息化、商业化、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培养方面的人才培养问题;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应重点关注公益性人才培养问题。与此同时,在农村地区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多渠道提高本土农业科技人才素质,提高其绿色创新水平。
3.5 持续推进科技服务及应用,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要推进“互联网+”科技服务。积极引领农业科技服务向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强平台运行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以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奖补资金为载体,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与推广组织等科研及推广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基层服务,与农民建立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二是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国家项目支撑,大力开展公益性农技服务,并对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农业科技推广员、规范经营主体、普通农户等农业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使其能够顺利入村、入社、入企,为农业科技、新产品示范、推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要大力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涉农企业向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鼓励涉农企业牵头,与科教单位进行协同农业产业创新活动,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3.6 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保护建设,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近些年,虽然江西省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土壤和水环境中化肥、农药等“存量”较大,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凸显,因此需要加快生态保护建设[18]。一是要大力推行农业生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鄱阳湖周边区域,对农药减量、农药增加进行有效增效工作。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试点项目,加快推进肥料高效利用的步伐。在病虫害统一防控方面,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技术,如:低毒低残留、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以提高农药利用率。推进兽用抗菌药应用减量化,严格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二是要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种养结合,持续开展家禽养殖标准示范建设,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整县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猪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场、养猪粪污处理设施等工作,对畜禽粪污养殖上涨幅度进行合理控制、降低,使其在养殖过程中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加强对秸秆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因地制宜地进行秸秆还田,重点培养发展一批“万吨级”以上规模化市场主体或者高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的利用企業。三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江西省仍存在面源污染负荷重、水体营养化严重及治理技术水平薄弱等问题,需要针对此类问题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做好多源污染物防治、水体氮磷消纳、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技术的提升和创新。
3.7 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节能行动
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要素,这就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19]。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发展设施农业,配备具有节水节料、自动清粪、生物发酵的新工艺,加强创新粪污处理技术,提高畜禽粪便处理率,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推进规模化。二是创新种养结合生态经济发展。推行“畜-沼-果”、稻虾综合种养以及谷林套播等农牧渔结合方式,加快推进粪肥就近就地、秸秆还田利用。三是转变水产养殖方式。优化水产养殖技术,实施池塘工程化循环水、陆基高位池、生态养殖池三大设施渔业养殖技术,提高池塘生态质量和水产养殖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发展鱼菜共生、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大水面增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发挥水生生物的碳汇功能。四是推广“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应用N2N区域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等成熟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粪污、秸秆、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推进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
4 结论
农业绿色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江西省也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新路径,但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生产模式以资源消耗、粗放式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农产品面源污染物、生态退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支撑保障体系
需要进一步健全,江西省应理性认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绿色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金書秦,林煜,牛坤玉.以低碳带动农业绿色转型:中国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其减排路径[J].改革,2021(5):29-37.
[2]姜玮,施由明.江西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农业考古,2016(6):257-262.
[3]ZAMBON I,COLANTONI A,CARLUCCI M,et al.Land qua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agricultural districts: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based on entropy indexes[J].Environ Impact Assess Rev,2017,64:37-46.
[4]王火根,胡霜.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8):74-86.
[5]黄国勤,王海,石庆华,等.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157-160.
[6]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7):8-45.
[7]余永琦,王长松,彭柳林,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2):187-196.
[8]SCHMIDT.TRAUB G.The urgency of agriculture green development[J].Front Agr Sci Eng,2020,7(1):108-109.
[9]杜志雄,金书秦.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J].世界农业,2021(2):4-9,18.
[10]涂正革,甘天琦.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力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3):165-178.
[11]罗必良.推进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8-11.
[12]杨茂,张梦舟.浅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或科技化[J].南方农业,2016,10(12):209-211.
[13]郭茹娜,张耀兰.长三角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7):219-223.
[14]倪玥敏,张亚雄,倪吾钟.农业绿色发展的要素制约与对策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349-2354.
[15]袁海艳,陈锋,章文斌,等.农业品牌化建设路径探析:以“新昌小京生”为例[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11):180-182.
[16]熊淑英.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2(9):58-60.
[17]王建成,涂祈峰,陈军,等.瑞昌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14):71,76.
[18]彭柳琳.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22.
[19]魏林森.“双碳”视角下辽宁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2(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