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日,天津市西青区第六埠村村民杜洪刚家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一下列车就来到去年海河特大洪水受灾的第六埠村,看灾后重建情况,同村民们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这些年来,每到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以各种方式来到农民中间。在这团圆的日子里,农民群众把他当成“自家亲戚”,邀请他一起制作特色小吃、品尝年节美食。他也与群众一起打糍粑,炸饹馇、年糕,磨豆花……他在哪里,农民的笑声就在哪里,浓浓的暖意就在哪里。
一诺重千钧。这些年来,在祖国的山野边陲,与最基层农民群众的深情交谈中,他不断思考和谋划着乡村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在中南海擘画民族伟业宏伟蓝图时,他又始终心系农民,“一个也不能少”地牵挂着最广大的农民群众。
他的心,永远和农民在一起。
从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深入内蒙古阿尔山市;到踏着皑皑白雪进入河北张北县德胜村;再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和火普村……,这些年的春节考察慰问中,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奔波在那些崎岖的山路上,去到那些偏远的村庄里,像“自家亲戚”一样坐上许许多多农民家的炕头。
与农民群众一起迎新年,也许源自他心中最为深沉的惦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民群众的拳拳之心。
与农民群众一起迎新年,广大农民群众也恋恋不舍地依偎着他,爱戴着他。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他深爱着农民,农民也由衷爱戴着他。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而在历年春节走访中,他也始终牵挂着贫困农民,牵挂着脱了贫的农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自此,乡村振兴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引领亿万农民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而贫困地区乡亲们完成脱贫第一步以后,也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起踏上奔跑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称其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更是原创性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论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伟大的“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新生,是农耕文明现代化的壮美风景。
如果说,从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史、恢弘壮阔的民族复兴征程来考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是雄韬伟略,是一種文化自信;那么,遵照老祖宗的节气历法,体验“百里不同俗”的特色民俗,品尝饱含祈福寓意的年节美食,则更像是一种根植内心的文明眷恋。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而不觉”的文明,她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她是抽象的精神层面上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更是具象在“一箪食一壶浆”上。特色年食的背后,凝结着千百年来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承载着中华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也最能表达亲人间的醇厚情感。
龙年将至,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向着晶光灿烂的未来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