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钊 李 薇 尤 笛 闫 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 号 100190
科技期刊是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梯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021 年5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术交流”[1]。利用融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故事”,服务于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是新时期科技期刊的重要使命。编辑同仁作为先行者进行了个案研究和经验介绍,如:周晔等[2]分别从专业和普及传播内容的生产、构建融媒体矩阵协同增强传播效果、精准推送与互动交流、培养具备融媒体思维的复合型编辑队伍4个层面分享《中华护理杂志》融媒体传播的经验;徐少卿等[3]介绍了《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以网站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多平台同步更新的新媒体矩阵;李祖平等[4]在分析科技期刊全媒体属性的基础上,以《今日科技》为样本研究了科技期刊全媒体转型的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方式;韩璐等[5]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个案分析法对金属加工全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了剖析;薛春璐等[6]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为例分析了科技期刊融媒体建设现状与传播策略。综上所述,融媒体建设和运营对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意义重大,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报道内容、增加用户黏性、提升传播效果也是摆在期刊面前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遥感学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实践。《遥感学报》报道领域“遥感科学与技术”于2022年正式作为交叉门类一级学科列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遥感已成为世界强国战略必争的综合性高新技术领域,并且与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新兴学科高度交叉,与AI和大数据高度契合[7]。虽然遥感科学在近10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生了众多创新性成果,但是如何将遥感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宣传推广出去,为中国遥感发声,是摆在期刊编辑面前的新问题。《遥感学报》近年来运用多元化的融媒体技术手段,不断拓展遥感科学成果报道的深度、广度,在促进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方面开展积极的实践和探索[8-10],以期找到促进遥感领域科技成果传播和交流的新途径。现将具体举措进行总结,为同领域期刊的融媒体传播和交流提供借鉴。
随着新时代融媒体生态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遥感学报》以纸刊为核心,于2015年开通了“遥感·图像图形”微信服务号,2016年采用XML数字出版技术对网站进行升级改版[11],2018年开通“遥感学报”微信订阅号,特别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开设“梧桐会”学术公益直播平台,并于2021年引入新的媒体技术,开通了“遥感学报”微信视频号,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12]。目前《遥感学报》已经形成“纸刊+网刊+微网刊+微信公众号+直播号+短视频号”立体化融媒体宣传交流矩阵,见图1。
图1 《遥感学报》立体化融媒体宣传交流矩阵
1.2.1 纸刊封面改版拓宽学术成果传播途径
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绝不仅是学术质量的提升。封面建设作为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引起了期刊人的高度重视[13]。《遥感学报》在通过封面展示科技成果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1)封面+拉页的设计版式。为了充分展示遥感学科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增强学术成果的可看性,加深用户受众对遥感科学技术的认知、关注与喜爱,促进学术成果的宣传推广,2021 年《遥感学报》对封面进行了全面改版,成果见图2。①在版式设计方面对标国际主流设计风格,采用通版形式,使报道成果得到更大限度的展示;封面添加了拉页,打破传统封面的局限,提高遥感学术成果的曝光度,这个设计理念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中应该属于首创。②封面设计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最新遥感卫星影像成果为素材,突出报道成果的及时性、观赏性,使读者在获取最新遥感成果的同时,感受到遥感科学之美。对于一些新理念、新观点,则采用手绘以及设计师和编辑、作者共同设计的方式进行创作。
图2 《遥感学报》封面+拉页
(2)推出“封面故事”栏目。在官网开辟了“封面故事”栏目,为封面匹配简短的中英文文字说明,介绍封面背后的故事。
(3)策划“年度《遥感学报》最美封面”评选活动,对封面及拉页进行宣传。2021年初首次策划“年度《遥感学报》最美封面”评选活动,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微信推文的总浏览量为8553次,5014位热心读者参与投票。2022年初继续举办“年度《遥感学报》最美封面”评选活动,在微信推文宣传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号短视频,宣传形式更加直观、生动和有冲击力。
(4)通过遥感领域的重要事件对封面进行宣传。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遥感学报》与航空航天领域密切交叉,刊登了很多包含最新遥感卫星影像的封面。为了宣传国产卫星的成果,《遥感学报》于2022年4月24日特别发布“《遥感学报》国产卫星封面大赏”短视频,以见证国产遥感卫星2010—2022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国航天日献礼。
1.2.2 开辟新栏目丰富报道内容
品牌栏目不仅是期刊的亮点,有锦上添花之妙,还能以点带面,牵动读者视线,强化阅读效果,形成传播优势,吸引更多读者,体现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14]。对标用户对遥感领域数据集、前沿性研究成果、引领性研究方向以及快速出版等的需求,《遥感学报》在报道栏目上作出调整,开辟了“数据集论文”“研究进展”“学者观点”以及“博士论坛”4个栏目。
(1)“数据集论文”栏目。通过调研发现,读者、作者对遥感数据和信息共享的需求迫切。为了使遥感科学数据被更加广泛地认知、理解、检验,方便读者、作者获取或免费使用数据,充分发挥遥感科学数据的价值,《遥感学报》开设了“数据集论文”栏目,目前已经出版18篇数据集论文。
(2)“研究进展”栏目。该栏目以小综述的形式发表代表性遥感团队对其最新阶段性研究成果、前沿理论、技术方法等的总结和思考。2021年开设以来,已经出版31篇论文,出版后《遥感学报》以微信推文的形式宣传推广论文,使这31个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业内得到展示,使团队的科研实力以及科研人才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这些团队也纷纷反馈很多学者在相关论文出版后找其合作,表示后续团队的最新成果会第一时间在《遥感学报》上发表。
(3)“学者观点”栏目。遥感科学作为交叉性学科,与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新兴学科高度交叉,并与AI和大数据高度契合。在遥感领域深耕多年的院士、学者大咖就遥感科学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遥感学报》以“学者观点”栏目呈现其成果。目前已经出版6篇论文,其中有徐冠华院士的《后疫情时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与抉择》。
(4)“博士论坛”栏目。青年博士研究生是科研的后备力量,是科研的未来和希望。《遥感学报》采用开放主题形式,发掘和报道遥感及相关领域在校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学习成果。该栏目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出版,自2021年第5期开设以来,共出版了两期,微信总浏览量为8045次,得到了博士研究生群体的广泛关注。这个栏目的特点是“快审快发”,满足了博士研究生快速发表的需求,吸引了很多博士研究生投稿。
1.2.3 针对热点研究方向约稿组稿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高光谱、大数据、遥感分类、目标检测、生态环境、深度学习、大气遥感、激光雷达、滑坡监测、定量热红外等方向为热点研究方向。就这些研究方向,《遥感学报》进行了定向的约稿和组稿,《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遥感云计算平台发展及地球科学应用》等论文在2021年发表后成为高关注度论文,图3所示为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的引用情况。
图3 2021年发表的高关注度论文
结合上述热点研究方向,《遥感学报》组织了多个高关注度的专刊和专栏,如:“热红外定量遥感”专刊于2021年第8期出版,其微信总浏览量为8008次;“湖泊遥感”专刊于2022年第1期出版,微信总浏览量为7866 次;“遥感大数据云计算”专栏于2022 年第2期出版,出版后的第一天微信总浏览量为4558次。
在传播和交流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与新传播形式,还要考虑不同角色人群(编委、审稿专家、作者)的需求,调动其参与期刊工作的积极性。《遥感学报》通过如下途径增加用户群体的黏性[8-9]。
(1)开门办刊,探索同行评议新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活跃在科研一线的新锐学者专家组织编辑、审稿专家交流会。通过这种模式,《遥感学报》加强了与审稿专家的联系,保证学术质量,提高了审稿效率,更进一步优化了同行评议的流程,同时拓展了优质稿源。
(2)特邀编委作为专刊/专栏主编组织策划高质量的专刊/专栏。专刊/专栏在拓展期刊稿源、提高期刊引证指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每年《遥感学报》向编委征集专刊/专栏建议,提前做好策划工作。同时通过纸刊、网站、微信对专刊/专栏以及编委会进行宣传,加大了编委在行业内的曝光度。另外,深度参与编委组织的学术论坛和行业会议,通过前期搭建的立体化融媒体宣传平台,为编委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
(3)利用“遥感学报”微信视频号,制作与科考现场、科技论文写作、招生招聘、科研活动等相关的短视频进行分享,让编委、作者、审稿专家、读者以及遥感从业者深入短视频拍摄,从而增进交流、了解。“遥感学报”微信视频号自2021年开通以来,共发布33条短视频,涉及会议、招生、学术报告、封面、优秀审稿专家以及团队最新成果等,其中“北京大学郭庆华研究团队,利用激光雷达技术助力发现中国‘新树王’”的浏览量已经达到1.3万次,作者团队也特别满意,表示要和《遥感学报》继续合作。
(4)开辟“小蜜蜂电台”,通过科研社群将青年学者最近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优秀论文梳理成简短易懂的中文短文,充分利用建立的多个学术交流群,每周固定时间发布简讯,用简短的150字介绍向同行进行精准推荐,截至目前已经推出192期。
(1)创建《遥感学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鼓励青年学子打好科研基础,探求真知,开拓创新,担负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搭建全国遥感及应用领域青年学者及学子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会前报告人风采展示+会上专家点评、互动提问+会后社群交流、精彩回放等,吸引遥感领域研究生积极报名参加《遥感学报》研究生学术论坛。连续3年,近100所重点高校及研究院所参与该论坛。这种新型学术交流形式打通了教育、科研、出版行业,为全国遥感及相关领域青年学子开展学术交流、建立学术友谊、增强学术合作搭建了平台。
(2)开启“同心战疫,云上学术”系列活动。2021年底,在西安疫情较为严峻期间,为正处封控、无法面授的青年学子及时送去精神食粮。2022年1月10—2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携手《遥感学报》组织“同心战疫,云上学术”系列学术报告,邀请遥感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开展前沿讲座,探讨遥感相关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应用,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促进研究生创新成果的产生。
(3)组织系列遥感领域前沿论坛。聚焦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研究问题,《遥感学报》相继推出“变化检测与深度学习”“陆地生态系统高光谱观测方法与应用”“海洋动力环境与灾害遥感论坛”“生态系统遥感论坛”“湖泊遥感前沿论坛”“激光雷达前沿论坛”“遥感与数字孪生前沿论坛”“高光谱遥感前沿论坛”等论坛。特邀领域专家探讨新理论、新方法及新应用,从而促进创新成果产生,产生广泛的合作。
(1)深度参与组织学术论坛和行业会议,不断优化前期搭建的立体化融媒体宣传平台,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2021年至今《遥感学报》共与50多个遥感领域大会进行深度合作,除了参与会议宣传、会议直播以外还组织了领域专刊。“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专刊已于2022年5月出版,多个专刊正在征稿之中。
(2)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与《遥感学报》进行合作,推出了“未名讲堂”“逸仙智慧论坛”等小型学术论坛。
2019年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教授在《遥感学报》发表观点文章《对遥感科学应用的一点看法》,指出“遥感的出路一是深化研究,另一个是拓展遥感应用”[15]。为了更好地提供助力,《遥感学报》通过融媒体交流平台,对接科学研究和应用场景,助力科学研究落地。
(1)加强与气象、海洋、陆地等领域国家遥感卫星中心合作。①为了更好地反映遥感对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国产遥感卫星的性能,通过封面和拉页的形式快速宣传气象、海洋、陆地卫星的最新成果。②推动学者用好国产卫星数据,产出更多新应用、新方法、新成果。已陆续推出海洋系列和高分系列遥感卫星数据的免费共享服务。③参与组织“中科星图杯”国际高分遥感图像解译大赛,围绕高分对地观测影像中目标的细粒度识别、多目标跟踪、变化检测等,吸引全球15个国家对地观测领域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近500 支队伍、共计1207 人参赛。比赛首批数据涵盖高分光学卫星视频多目标跟踪、高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飞机细粒度检测识别、高分SAR图像近海养殖场。比赛促进产学研结合,拓宽遥感应用,使中国遥感科学成果惠及国家的经济发展。
(2)以期刊融媒体交流平台为纽带,使科学研究、高精尖的产品与遥感领域的应用部门对接。①《遥感学报》作为主办单位启动“优秀共享开放遥感数据集”征集活动,收到了全国100多个团队投稿的163件数据集作品,有效促进我国遥感科学数据共享以及良好的数据共享文化和生态的形成,为改善我国科学研究环境、促进科学研究产出做出积极的贡献。②通过微信和官网推出18个免费共享的数据集,为遥感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资源。
(3)建立基于融媒体的流动传播模式。《遥感学报》与机构、高校共建期刊服务群以及不同学科领域交流群,使编委、作者以及读者相互认识、相互合作,扩展科研社交圈,也使科研成果流动起来,实现了链式传播。
通过前期搭建的立体化融媒体宣传平台以及上述举措,《遥感学报》的影响力、领域认可度在逐步提升,《遥感学报》成为遥感领域的新名片。
(1)在融媒体宣传交流平台搭建方面,《遥感学报》坚持以学术论文为核心,进一步衍生出多元化、高水准的内容产品,这些产品通过融媒体平台的传播,成为广受高校师生好评的拓展学习资源。传播服务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也为期刊赢得了口碑、扩大了影响,同时编辑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对期刊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也明显增强。“遥感学报”微信公众号进入“2020学术公众号100强”。《遥感学报》精心打造的“梧桐会”学术公益直播平台以专注学术、传播知识、共享资源、精准服务为宗旨,主办或协办250期学术会议及前沿论坛,观看人次超过300万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2)在融媒体优质内容组织方面,封面是期刊的一扇窗,展示着期刊的外在形象以及科技内涵。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封面不仅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共鸣,还可直接提高读者对期刊的关注度。首先,通过借助封面宣传国产卫星系列成果,《遥感学报》与很多研制卫星的单位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其次,学者开始重视封面的设计以及展示,很多封面文章作者、专刊编委主动与设计师合作设计封面,如:宫鹏教授团队设计的“智慧遥感制图(iMap)”封面刊登在2021年第2期;“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遥感综合试验”专刊设计的“全球碳、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的空间地球观测示意图”刊登在2021年第4期,并获得“年度《遥感学报》最美封面”第一名。《遥感学报》也受到读者和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和肯定,2021年第3期的封面为“首届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推荐封面”。此外,《遥感学报》开辟新栏目以及组织优质稿件的举措增加了高水平稿件的比例,吸引优质稿源,之前投稿较少或者基本没有投稿的单位也开始陆续投稿。
(3)增加了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对期刊的黏性。目前《遥感学报》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已经在遥感及相关领域广为人知,《遥感学报》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编委、审稿专家、作者愿意参与组稿、审稿以及各种学术活动,《遥感学报》拥有了相对稳定且学术水平较高的审稿专家队伍以及作者队伍。2021年至今,编委、优秀审稿专家参与策划组织的专刊/专栏有25个,目前已经出版的有7个专刊、11个专栏。
(4)通过与领域的学术会议密切合作以及组织品牌性的学术活动和前沿论坛,为遥感领域科技的创新发展指引方向。聚集学术大咖及青年才俊,建设性地选取前瞻性的热点前沿问题,快速组织专刊,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通过论坛+专刊形式,为期刊积累更多更年轻和有潜力的科研人才资源,扩大了期刊的品牌影响,推动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5)通过搭建科学研究和遥感应用场景之间的对接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通过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合作,挖掘合作优势和经验,继续推动其他国家卫星应用中心以及商业卫星单位产生更密切的合作,不断引领产业进步,实现共赢发展。
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遥感发声,《遥感学报》在融媒体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方面做了上述探索,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遥感学科的发展壮大推动《遥感学报》不断利用融媒体平台做好成果的传播和交流。2022年“遥感科学与技术”成为新的一级学科,实现了从前沿科技到战略性交叉学科的质的突破。在一级学科体系建设中,基础概念、理论框架、课程体系、系列教材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这为《遥感学报》融媒体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机遇。在前期成效的基础上,《遥感学报》将继续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探索制作“遥感小百科”系列学术短视频,运用更多科技期刊学术出版、学术传播新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期刊在学术内容生产、学科资源整合、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实现融媒体宣传的组合拳,充分利用各媒介的优势进行多元化的组合宣传。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技术特征、信息表达方式和受众,科技期刊融媒体传播要解决内容生产与融媒体平台表达形式不匹配的问题,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来组织科技期刊信息,实现“1+1>2”的效果,使用户在不同的平台都可获得良好的体验,同时在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
(3)继续增强和用户群体的互动。实践证明互动导向的举措有效地激发了读者、作者、专家学者参与期刊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科技期刊的活力、创新力和执行力。科技期刊建设工作需要耗费学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期刊需要设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肯定他们的贡献,增强其荣誉感和影响力,完善、丰富两者双赢发展的途径,使青年学者和科技期刊能够长久合作。遥感领域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不止于科研成果的发表出版。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影响力逐年提升,然而他们鲜少参与科研成果的推广。这样的现象显示出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中的巨大鸿沟,但也同时展现了机遇。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将促进真实信息的传播,并从公众那里获得认可与支持,进而获得更多的与国际同行合作的机遇。
(4)强化技术应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科技期刊学术成果传播的方式不断丰富,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会对科技期刊传播和交流方式产生影响。在工作中敏锐把握信息技术前沿方向、拓宽信息技术前瞻视野非常重要,期刊编辑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要具有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也要紧跟媒体深度融合的步伐,构建符合网络通信特点和需求的内容,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媒体平台,建立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流程,做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利用。
(5)提升期刊编辑融媒体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有效沟通能力。目前从事科技期刊融媒体成果传播的人员大多是期刊编辑,他们多具有相关学科背景。在融媒体视域下,期刊编辑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理念,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有针对性地思考,在业务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培养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整合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打造可使读者、作者、专家学者良性互动的融媒体宣传交流平台。坚持“用户导向”,让专家、学者成为学术内容的提供者、评价者以及传播者,积极参与传播活动。此外,提升自身有效沟通的能力。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可能限于选题、策划、编辑、校对,然而在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还应拓展产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息传播能力,同时为了保持融媒体平台的活跃度以及高质量内容的输出,与用户群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主动掌握期刊用户的诉求。
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有效推动了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以及科技创新发展与进步。期刊的融媒体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期刊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期刊人只有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才能找到融媒体时代学术成果传播及交流的路径。
本文就《遥感学报》近年来在融媒体学术成果传播和交流方面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介绍。《遥感学报》通过搭建立体化融媒体宣传交流平台、不断优化融媒体出版内容、调动不同角色人群的积极性、深入遥感的前沿研究领域产生密切合作以及做好遥感科学研究和遥感应用场景对接与服务等举措,使自身影响力、领域认可度以及服务遥感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但同时也有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服务于学科的发展。在“遥感科学与技术”成为新的一级学科的背景下,通过融媒体传播创新知识服务模式,推动遥感科学高质量发展,加快遥感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科技期刊肩负的新使命,也是摆在期刊编辑面前的新命题。“遥感小百科”系列学术短视频是《遥感学报》在2023年尝试的一种面向学科发展的新型知识服务模式,其效果有待总结。其次,要设立激励机制,使学者和科技期刊能够长久密切互动,进而实现融媒体学术成果传播及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期刊编辑也要打破传统惯性思维,以用户思维进行媒体运营和内容策划,提升自身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敏感性,增强自身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担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