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功能的探讨

2024-03-19 15:41岳泊帆
市场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案主司法犯罪

岳泊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只有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加强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质量,才能在矫正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同时让司法社会工作质量变得更好。 通过分析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性与工作定位,不仅能够让司法社会工作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还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概率。 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功能进行研究。

1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综述

在青少年司法教育体系中,我国开展的司法教育一直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教育策略,通过社会调查、不起诉与刑事档案保护制度,能够明确了解青少年司法教育的本质就是基于保护的服务性工作。 因此,从司法角度出发,可以将司法社会工作视为未成年司法中的辅助类工作,合理采用青少年司法工作,不仅能够让青少年犯罪治理效果变得更好,还可以借助社会资源与力量,来完成对涉及犯罪的未成年人与家属等群体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避免各种恶性问题的二次发生。 在如今的社会体系下,为了让司法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针对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性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让青少年司法工作质量的开展效果变得更好。

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并未彻底发育成熟,此时的青少年非常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会因为一时冲动而出现各种不良行为,而且因为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所以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这将导致青少年无法及时针对行为活动进行调节。 与此同时,逆反心理也是对青少年行为造成影响的关键性因素。 如果长时间无法满足心理需求,就将会导致青少年出现逆反情绪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青少年犯罪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即在复杂多变的原因共同影响下,最终出现了犯罪问题,单一因素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引发青少年犯罪。 据相关学者分析,能够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问题有家庭裂变、学校教育失误等。

近些年,随着我国司法社会工作质量的逐渐提高,我国已经可以借助司法社会工作来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帮助,通过帮助青少年恢复社会功能,可以在消除青少年社会隐患的同时,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司法社会工作进行分析持续追踪并加强资料采集,制订相关的目标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司法社会工作质量。 在此期间,还可以将司法社会工作视为辅助青少年司法教育的一环,通过以司法社会工作为基础,全面加强未成年人调查与心理矫正,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司法机关的压力,还能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质量。 因此,加强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刻不容缓。

2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方式分析

青少年行为问题表现形式多样,包括逃学、心理失调、早恋等,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适当加强青少年行为分析,以此来规避可能会出现的青少年行为问题与其他不良情况。 通常情况下,司法社会工作可以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等主体进行分析,并对成长经历进行调查,可以为后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矫正与治疗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2.1 社会调查

在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中,如果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情节相对比较轻微,而且青少年本人具有良好的悔过态度,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以及检察院等机构参与协助调查,则检察院与相关机构就可以通过深入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来进行详细分析与调查。 关注涉案青少年的社会调查报告将会成为检察院后续进行相关判决的核心参考内容。 除此之外,其他各种书面总结材料也将成为开展后续的司法社会工作的关键。

2.2 目标与计划制订

在司法社会工作中,检察院需要结合社会调查报告等文件材料来进行判决分析,并针对犯罪青少年形成切实可行的判决意见,司法社会工作者此时还将会介入附条件不起诉青少年帮教工作。 司法社会工作必须时刻结合目标与计划来针对青少年开展针对性帮教,帮教环节需要坚持每月两次及以上的个案访谈,帮教期需要视青少年实际情况来选择,最短时间为6 个月[1]。

2.3 结案与评估

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必须开展结案与评估任务,工作者此时将会终止与案主之间的联系,重新梳理并审视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的整个流程,通过对服务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估,可以形成与青少年案主相关的各项报告,此时检察院可以结合报告信息来决定是否结束帮教考察期与不起诉的相关决定。 在帮教环节,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者需要着重注意各种会谈技巧的利用,只有在帮教期间坚持贯彻尊重、倾听、保密等会谈原则,才可以在理解关怀中帮助案主解决遇到的难题。 除此之外,为了让司法社会工作质量变得更好,还应该以心理治疗为基础来加强行为模式矫正,以此来为青少年案主提供更好的帮教服务质量,进而让司法社会工作的后续环节得以顺利开展。

3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核心功能分析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已经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工作形式。 对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核心社会价值不仅是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遏制,更是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种强力打击。 只有以司法社会工作为基础来不断发挥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细节,才能在了解司法社会工作功能影响要素的同时,提高司法社会工作质量。

3.1 强化青少年帮扶

在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中,司法职责分工要求需要由社会机构来承担,司法社会工作作为司法社会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不仅需要在开展期间借助社会带来的支持,还需要在社会变更中主动缓解社会体制机构的整体压力。 随着司法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司法还将在司法社会工作中逐渐步入职业化发展领域,作为司法职能分工落实的必然发展结果,职业化可以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特征之一。 就目前而言,我国司法制度逐渐从惩罚性制度进入了恢复性制度,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更是一种能够以职业为核心导向所开展的针对性社会服务工作,其主要服务目标就是实现对青少年群体救助。 在我国遇到的各种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从“惩罚青少年”转变为“挽救青少年”。因此,司法社会工作的存在不仅是思想层面的和谐,更是在工作方式层面的优化,所以为了让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质量变得更好,就必须发挥司法社会工作的帮扶功能,以此来满足青少年成长生活的切实需求。

3.2 提高司法质量

通过对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将会在社会结构以及司法职能的变化中发生改变。 司法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就是针对司法系统、当事人以及社会影响的补充,通过从司法角度全面开展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可以在探索过程中明确司法社会工作的潜在价值。 与此同时,因为司法社会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司法社会工作并不是审批体系的核心关键性内容,只有在司法程序中发现结构层面的瑕疵,才能在司法干预中实现司法社会工作的价值最大化[2]。 除此之外,借助司法社会工作还可以提高诉讼当事人的辩护效果,而且通过将司法机关的非诉讼适当转移至其他部门机构,还可以进一步帮助法官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身应有的职权。 从当事人的角度进行分析,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介入能够为诉讼双方提供非常专业的司法服务,这不仅能够为司法社会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还可以有效提高公众群体对司法社会工作的认知。

4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功能性研究

从司法社会工作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司法社会工作是一种坚持“司法本位”的服务模式。 司法社会工作可以将不属于传统司法事务交给其他专业人员,以此来让司法机关在工作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对司法机关而言,司法社会工作期间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覆盖范围内履行个人职责,只有充分发挥帮教、社会调查等功能,才能为青少年群体带来更加全面的司法服务与帮助,进而让司法社会工作真正实现功能最大化。

4.1 青少年矫治帮教

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下,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有条件不起诉的特殊权利,这也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的一种司法工作模式。 可以由公诉机构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利益等多重因素,以此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审查与管理,在未成年人缓刑期满之后,可以结合案件情况来进行后续控告或是坚持不起诉。 未成年人案件中的不公诉,就是国家司法教育与感化政策体现的重要一环。 对司法社会工作而言,只有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始终尊重未成年人群体的生理与心理双重特征,才能让矫治帮教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3]。

从司法社会工作的功能性角度出发,司法社会工作的矫治帮教功能大致可以从三个维度发挥应有的价值。 其一为面谈。 司法社会工作人员会在工作中与案主青少年进行友好面谈,以此来让案主充分了解自身行为的不当之处。 通过从情感层面唤醒个人认知,并让案主学会表达个人情感,可以在提高案主独立性的同时,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 其二为精神研讨会。 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司法社会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专门建立精神工作室,此时司法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情景游戏与人物扮演等方式来帮助青少年充分了解家长的不易。 只有在了解生活不易的同时感受世界的欢乐,才能激发出案主青少年的个人积极情感,并真正实现改过自新。 其三为社会服务。 通过在司法社会工作中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种公共社会服务,可以从正能量与阅历的角度让青少年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正确价值观念,才能为青少年带来更加健康的人际交往环境,并增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对司法社会工作而言,通过不断挖掘矫治帮教功能的潜在价值,可以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情况下,让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与此同时,通过帮助青少年养成正向社会习惯,还可以在提高青少年个人素质的同时,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帮助青少年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4]。

4.2 青少年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针对案主青少年生活轨迹、社会背景、危害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调查方式。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借助社会调查可以为后续的犯罪起诉、判决等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就目前而言,全新的刑事法律法规体系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往往过于粗略,因为没有足够的可操作性,所以无法保障社会调查结果能否满足开展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要求。 从全国角度进行分析,相较于一般性司法工作而言,司法社会工作的覆盖面非常广,能够采用的社会调查方法有很多,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加强未成年人调查,以此来为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带来更加真实合理的相关调查资料,所以在司法社会工作中,社会调查的功能必不可少。

结合当前司法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犯罪诉讼情况进行分析,为了让社会调查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顺利,就必须在司法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建立社会工作干预体系,而且从诉讼进程角度而言,则要确保司法社会工作能够介入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只有从法律到审判全部加强司法社会工作的影响力,才能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处理效果变得更好。 从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在司法社会工作中,应该坚持将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融入立案、起诉与审讯环节。 在制度层面需要打造以不起诉为基础、以社会调查为关键点的司法社会工作模式,通过让社会调查贯穿整个案件与人员审判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了解刑事案件的实际情况,并规避可能遇到的潜在难题。 除此之外,在司法社会工作中,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年龄情况来明确各个时期的评估矫正标准,只有从不同维度满足开展司法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才能让社会调查工作真正实现价值最大化[5]。

4.3 青少年思想观念重塑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作为青少年刑事案件的辅助性工作,可以帮助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完成个人思想观念重塑,因为在司法社会工作的支持下,可以及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控制与管理,通过矫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不仅能够了解案主青少年的思想、情绪,还能够让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如今的司法体系下,青少年的司法社会工作更多要求矫治大于惩罚,即将矫正视为开展惩罚的预期目的,矫治工作的开展不仅会为案主青少年提供更多改邪归正的机会,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家刑法司法资源的投入量。 相较于成年人而言,未成年人的帮扶空间往往会更大,而且矫治工作的开展也将为矫治人员创造非常多的间接劳动价值。 在司法社会工作的支持下,需要在司法体系下完善社会管理模式,通过为案主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改正空间与机会,能够让司法社会工作的执行效果变得更好。从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社会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随着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的不断变化,有必要以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来加强司法社会工作。在此期间,应该结合司法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未成年人思想引导体系,通过帮助思想偏激严重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行为指引,可以在缓和未成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同时,让后续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轻松[6]。

5 结论

总而言之,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从功能性的角度对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在规避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同时,避免青少年在生活中陷入偏激。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对青少年思想与行为的引导,以此来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相信随着更多人认识到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开展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案主司法犯罪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Televisions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什么是犯罪?
论司法公开的困惑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