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长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7页。。这段论述的关键词是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相比于大历史观,学术界和文艺界关于大时代观的研究和探讨还比较薄弱。那么,何谓大时代观?为什么强调一个“大”字?为什么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时代观?有何具体要求?这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南朝梁•刘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只有立足时代条件、顺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潮流,文艺才能繁荣兴盛,这是文艺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树立大时代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文艺工作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深刻认识文艺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文艺与时代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文艺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概括地讲,所谓时代观,就是人们对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所谓大时代观,也就是人们从宏大深远的视野观察和把握时代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相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时代观,大时代观的要义就在一个“大”字。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时代观之“大”,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时代观并自觉在大时代观视野下推进工作、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
那么,大时代观之“大”者,何也?这就需要首先从时代的定义以及构成时代的基本元素切入进行理解。所谓时代,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不同的时期,因此,时代本质上属于历史范畴,甚至从特定意义上说,时代本身就是历史的内在组成部分,继而也可以认为,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构成历史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构成时代的基本元素。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四个维度理解和把握大时代观之“大”。
从时间维度来看,大时代观之“大”,主要就在于思接千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连接昨天今天明天。
时间是构成历史和时代的首要元素,是一条流动无息、奔涌向前的长河,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时间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连贯组成的。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从昨天走到今天是历史,从今天再走向明天又将产生新的历史。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是不可分割、前后相继的有机整体。随着时间的流动不息,时代也在不断变迁;时间具有的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决定了时代发展的递进性和时代潮流的客观性即不可违背性。无论是孔夫子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还是司马徽作出的“识时务者在乎俊杰”的见论,所描述和揭示的都是时间和时代的这些特性。而这样的特性也就要求历史主体在观察和把握所处的时代时,必须从长远的时间维度,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把昨天今天明天连接起来,把时代问题放到历史长河中去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1]转引自杜尚泽:《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微镜头•“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人民日报》2019年3月26日,第2版。。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中认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历史方位、使命任务、工作重点等提供了重要指引。身处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的长远历史眼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远大理想、中华民族历史巨变与千秋伟业的历史纵深处,观察现在、总结过去、着眼未来,立足今天、回顾昨天、展望明天,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走来绵延五千多年而一直没有中断的不凡历程,近代以来的一百八十多年间中华文明从蒙尘遭劫到重新焕发生机再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所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史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意义,深刻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在何处、“新”从何来,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把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务融通其中,努力创作出思接千载、贯通古今、映照未来,兼具厚重历史感、强烈时代感、明确方位感,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从空间维度来看,大时代观之“大”,主要就在于视通万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空间是构成历史和时代的又一重要元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总是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如果把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视作一幅徐徐展开的宏伟画卷,而且以时间作为这一画卷的纵轴的话,那么空间就是这一画卷的横轴。只有时间纵轴与空间横轴相遇交错在一起,历史和时代的坐标才能得以明确,历史和时代的画卷才能立体可感。而对时间长短和空间大小的认知和把握,则又直接决定着时间纵轴与空间横轴延展的方向和深度,进而也就影响着它们所构成的历史和时代画卷的规模和气象。这就要求历史主体在观察和把握所处的时代时,必须从足够宽广和阔达的空间维度,立足一域、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把本地本国本民族的事情与人类之事、世界之事、天下之事联系起来统筹考虑,深刻把握地域、民族、国家之间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各种关系,质言之,也就是要善于“谋局”。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毛泽东同志在阐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曾深刻指出,“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1]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1页。。坚持胸怀天下,以全局视野、世界眼光分析形势,进而作出决策、明确任务、制定政策,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形成的一条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是一套优良的工作传统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形势决定任务,客观实际决定政策举措;面临怎样的“局”决定着应该采取怎样的“略”,“谋局”决定“谋略”,“局”谋清楚了,“略”也就容易制定了。因此,做大事者,善于谋局、把握大局至为重要。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的我们面临怎样的局势呢?从宏观方面讲,就是“两个大局”:从国内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国际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7页。2023年10月,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3]《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第1版。。这就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必须胸怀、立足、统筹“两个大局”的问题。不把“两个大局”作为基本出发点,不深入分析形势任务的重大变化,就难以有效开展和推进工作,更谈不上展现新形象、作出新作为。
具体来说,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以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宽广世界眼光和天下胸怀,把“两个大局”作为谋划文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任务,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深刻分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源起、特征、要素、变量、实质、趋势以及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机遇与挑战,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大变局之间交织激荡、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深刻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格局演变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注意从中萃取题材、提炼主题、升华立意、捕捉灵感,努力创作出既反映中国奇迹、中国之治又回应时代之问、世界之变的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优秀文艺作品。
从历史主体维度来看,大时代观之“大”,主要就在于以文化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构成历史和时代的各元素中,相对于时间和空间来说,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时间和空间才具有了社会学和历史学上的价值和意义,而一旦脱离了人的因素,时间和空间在社会学和历史学上也就没有了任何价值和意义。文艺工作是以人的生产生活为根基和源泉,同时又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因此,其立足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物”。
但是,对社会主义文艺来说,只是做到这一点还很不够,还需要把“人”具体化,明确回答和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页。,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要求。“人”与“人民”之间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指向和意蕴却大有不同。“人”对应的是“神”和“物”,而“人民”对应的是“精英”和“资本”。相对于“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社会主义文艺当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是,相对于“以精英为中心”和“以资本为中心”,社会主义文艺则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0页。,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3]同上。这些论述强调的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从历史长河的深处和时代大潮的高处观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也是文艺的评判者。马克思曾说:“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5—196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9页。文艺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思想智慧,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所有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优秀文艺作品,无不都是深刻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因此,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摒弃沉浸于反映“身边小小的悲欢”而“以个人的小悲欢为全世界”的“小时代”、醉心于展现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和帝王将相的“权力斗争”、沉迷于金钱收益而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热衷于“两耳不闻窗外事”搞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等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和错误创作导向,着眼于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尊重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心里真正装着人民,真诚倾听人民心声,准确把握人民所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文艺工作的最终评判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努力创作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从世事演进维度来看,大时代观之“大”,主要就在于以文弘道,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具体察规律。
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而产生的林林总总、交织互动的各种关系,就形成了特定的历史事件。而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层叠累积和交织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世事变迁和发展演进,由此所构成的总和也就是历史和时代。这样的构成,决定了历史现象的纷繁复杂和时代风云的变幻难测。处在世事演进之中的历史主体,要跟上历史的车轮和时代的脚步,就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刻洞察历史规律,探寻历史和时代前进之“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在人事代谢和古今更替中,以何存道载道、明道弘道呢?人类文明史的经验充分表明,文以载道、以文弘道,不仅是有效途径,更是赓续和推动文明进步、引领历史和时代前进的关键所在。古人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唐•李汉),“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唐•孔颖达),其道理即在于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419页。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大势所在就是“道”之所在,我们探察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大势实际上也就是寻道、弘道。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且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样的格局和形势对我们准确把握历史和时代前进之“道”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道理道路道义的制高点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思想武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变幻难测的时代风云看到并抓住事情的本质,通过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历史和时代的事件掌握历史规律、探明时代潮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取精用宏、损益相生、探察本源、以文弘道,努力创作出文质兼美、形神俱佳、情景交融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文明的故事、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深刻阐释和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之“道”,创造中国奇迹、成就中国之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后的中国道路之“道”,符合历史内在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彰显人类文明进步要求的人世至道之“道”,勇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传经弘道上不断作出新贡献。
上述四个维度各有侧重、互为支撑、有机统一,分别从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主体之众、察事之深的侧面共同诠释了大时代观之“大”,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树立和坚持大时代观的内在要求。在文艺创作中树立和坚持了这样的大时代观,“千江水”便也纳入眼底,“百万兵”也就怀在胸中了。
行笔至此,有两点未尽之语约略一说,权作结尾。一是,大时代观之“大”绝不是空泛虚无、影影绰绰之“大”,而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孟子•尽心下》),“致广大而尽精微”(《礼记•中庸》)之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页。对于文艺创作而言,既要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要脚踏实地、积微成著,把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大道理与小切口、“大写意”与“工笔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树立大时代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2]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86页。如何理解这一重大论断?大时代观视野下的当今时代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变了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注意思考并回答好这些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