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明泉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中国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评论著述数量的增长,而且是评论视野的宏阔高远、评论思维的博大高深、评论评价的善美高标、评论方法的科学有效、评论价值的达用高效,在批评理论支撑、逻辑框架、美学精神上展现出新文艺评论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的精神、风骨和气韵,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显现出有别于其他文明体的批评观念、判断标准和表达方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不可替代的功用。
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因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进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思想基础。
文艺评论不是读后感想,也非泛泛而谈,而是需要立足于科学坚实的理论基石,以符合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先进思想和审美观念作为立论根本、评价立场和批评视野,展开有思想深度和独特发见的评说阐释,在文艺作品、创作现象中揭示与时代脉动相契合的文化建设问题和发展走势,从而通过引导创作、推出精品,彰显文艺评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美学动力。美学动力是文化动力的组成部分,即文化艺术内部各要素及文化艺术与外在关联社会形态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推动事物有序持久而生生不息的内在能量。这种美学动力来自于深邃深刻的思想理论力量,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而不做依赖其他文明体思想的侏儒和寄生虫的根本保证。
这就必然要求文艺评论树立“大历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远视域观察思考历史的一瞬与长河、历史的行进与规律、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等关系,把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纳入民族前进道路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加以分析辨识,探寻文艺发展史与时代发展史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
这就必然要求文艺评论树立“大时代观”,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宽广视野认识思考时代的精神与主调、时代的创造与新变、时代的脉搏与生机、现实抒写的准确性与潮流性等,从而敞开文艺评论话语纵横拓展的理论空间,不仅观察我们身处的国内时代发展,而且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真切“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页。。
这就必然要求文艺评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页。文学艺术也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力,文艺评论就会迷失方向、精神滑坡、价值失范,蜕变成没有正义理性良知的胡说八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评论的思想灵魂和根本遵循,也是文艺评论的逻辑框架、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及其展开言说的唯一尺度,充分彰显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特色和本质。
这就必然要求文艺评论树立“胸怀天下观”,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不仅向世界推介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而且借鉴汲取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学艺术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念,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未来的时代进程中,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更为广阔的理论坐标中分析把握我国文艺发展趋向和对世界文明建设的独特贡献,使新时代文艺评论具有宏阔的视野和全新的境界,切实推进中国文艺评论理论范式的建构。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纲领。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历史责任。
由于文艺评论对国家发展、社会行进的敏锐观察和理性体悟,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从故事人物甚至生活真实可感的细节中去洞悉历史与现实的本质特征,既宏观又微观地辨析民族前行的跫音和律动,从而感应和回应民族文明发展形态的型塑特质,为文明的火炬注入新的能源和瑰丽光耀。因此,新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担负着历史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焕发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人类文明按工具和材料的历史特征,被划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硅时代和数据时代等,生产资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为关键而深远。现代文明是在发现新大陆和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其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进入高级发展阶段的历史形态。民主法治、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犹如“三驾马车”推动着社会加速发展,新经济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这些衡量标准多从物质资料生产的角度作出判断,而精神文明建设因世界各国文化差异还没完全纳入评价体系。现代文明的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涉及广泛,至今说法不一,各国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也不可能有统一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从文艺评论的演进历史观察,除古典诗话、诗论、文论评点之外,随着18、19世纪长篇叙事文学和工业革命兴起而出现的电影电视及其新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具有现代意义的文艺评论才应运而生,使新文艺评论自身成为现代文明的内涵和标志之一,代表着当下人们对传统和现代文艺的认知水平和哲学高度,内生为现代文明发展的美学指向。
因此,新文艺评论应跟随时代的脚步,立于思想的浪尖,聚焦和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波澜壮阔实践和源远流长文脉,建设新文化、开辟新生活、创造新文明;以自身的学理探寻、美学阐释、精神标杆汇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大潮中,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凝聚精神力量,“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页。,把文艺评论写在火热的民族复兴大业中、写在不断满足人民精神世界的第一现场,展现文艺评论高举思想旗帜、引领时代风尚的正大气象和恢弘气度,在担当新时代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中突出中华文明的现代意蕴和现代形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框架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第6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1版。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根源所在。
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必须回望历史、回到传统、回归经典,在深厚博大的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等文化典籍和历史教科书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页。,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标志性概念和符号,以厚植和夯实新文艺评论的土壤和根基。笔者一直认为,那些至今还存活在我们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生命体认、民俗生活、实践活动等过程中的儒释道思想、先贤哲学理念、历代名家名作等能够有着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至今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比如,中国哲学强调“物无孤立”[5]“物无孤立”出自[宋]张载撰《正蒙•动物篇》:“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参见[宋]张载撰、[清]王夫之注、汤勤福导读:《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大道无垠”[6]“大道无垠”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参见张长怀:《老子说经的地方》,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67页。也疑化自[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道散而无垠,故推归之至微,要洁于精神也。”参见[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2页。的互联整体观,“万物皆化”[7]“万物皆化”出自[战国]庄子《庄子•至乐》:“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参见[清]王先谦、刘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50页。“变不失常”[8]“变不失常”出自[清]王夫子《周易外传》卷五《杂卦传》:“变不失常,而常非和会也。随变屡迁而合德,如温暑凉寒之交成乎岁,岁有常矣。”参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宋明儒学思想之发展•原教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年,第432页。的发展变化论,“物生有两”[1]“物生有两”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昭公三十二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519页。“相反相成”[2]“相反相成”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化用自《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参见[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44页。的对立统一说,“执两用中”[3]“执两用中”出自[西汉]戴圣编《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参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5页。“中和为用”[4]“中和为用”出自[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参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2页。的中庸和谐观等,有着丰富和深湛的整体辩证法思想,为文艺评论提供了观察世界和现实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又如,中华民族历来追求民富国强,认识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孔子希冀“足食足兵”[5]“足食足兵”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参见张轩:《先秦元典的思想内涵与精神意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59页。,管子主张富国必富民,荀子期待“上下俱富”[6]“上下俱富”出自[战国]荀子《荀子•富国》:“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参见蔡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93页。,主张崇公黜私,反对贫富悬殊,追求“政均则民无怨”[7]“政均则民无怨”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入官》:“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其命矣。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参见孔庆明、袁瑜琤:《中华礼文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17页。的公正价值诉求,范仲淹《岳阳楼记》提出的“政通人和”[8]“政通人和”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参见杨洪范:《中华传统美德》,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第283页。成为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这些思想智慧联通了文艺评论关注当下经济社会的民族集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再如,中华文化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协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兼相爱、交相利”,不讲“人定胜天”,不讲征服与被征服,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生态智慧为新文艺评论开展生态文学艺术研究提供了中国式思维方式和评价尺度。
我们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是为继承而继承、食古不化,用“古已有之”这四个简单的字来涵盖一切新事物、新变化。新文艺评论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发掘与新文艺评论相契合、相整合的思想理论资源和看待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用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厚植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历史文化根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焕发出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新时代之光。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美学内涵。
从新文艺评论审美立场上看,独具中华民族文化气质和文明风范的美学精神流淌着生生不息、波澜壮阔的江河之韵,在世界文艺版图中展现着别样的风采和律动。追求审美价值的时代内容和民族风格,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
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科学解答,他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6页。我们“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页。。
不可否认的是,中华美学精神既是艺术哲学的真理性提炼,又是文艺理论的专业性凝练,其内容丰富、内涵精深,如孔孟的“中庸”“中和”“尽善尽美”[3]“中庸”出自《礼记•中庸》题名;“中和”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参见[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2页。“尽善尽美”出自《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参见高明注译:《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1页。、墨子的“言有三法”[4]“言有三法”出自[春秋末战国初]墨子《墨子•非命上》:“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故言必有三表。”“表”即“仪”、法、准则。“有本之者”意谓有历史经验佐证,“有原之者”意谓有现实评价佐证,“有用之者”意谓有实践后的效果佐证。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1年,第84页。、荀子的“辨合”“符验”[5]“辨合”“符验”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主张立论应符合实际,并能在实际中得到验证。参见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9页。、刘勰的“原道”“变通”“文以明道”[6]“原道”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的首篇,论述文学的基本观点:文原于道。“原”即本,“道”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于“自然之道”。“通变”出自《文心雕龙》第二十九篇:“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论述文学创作的继承和革新问题。参见李平、桑农:《文心雕龙导读》,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目录”,第1页。“文以明道”最早出自刘勰《文心雕龙》:“故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涯,日用而不匮。”参见杨明照校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页。等艺术辩证法思想,至今具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历代文论所形成的“比兴说”[7]“比兴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气韵说”[8]“气韵说”为南朝画家谢赫首倡,他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性灵说”[9]“性灵说”是清代袁枚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的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称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童心说”[10]“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思想家李贽提出的文学观念:“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参见李贽:《焚书•续焚书•童心说》。等众多美学观念,特别是欧阳修继承孔子、韩愈等的主张而强调“文道合一”“文简而意深”[1]“文道合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文论观,由韩愈延续孔子的思想提出,欧阳修受韩愈影响,他在《答吴充秀才书》中强调:“足下之文浩乎霈然,可谓善矣。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他在《论尹师鲁墓志铭》中称赞尹洙的文字语简意深:“慕其如此,故师鲁之志用意特深而语简,盖为师鲁文简而意深。”参见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64、1046页。,李渔主张“结构第一”“使点血而具百官百骸之势”[2][清]李渔著、王如芸编:《闲情偶寄•词典部•结构第一》,桂林:漓江出版社,2021年,第8页。等打开了古今审美融通的思维之门,彰显出史实与现实整一的华彩。清初启蒙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提出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和范畴,如“解闭”“升潜”“启蛰”“隅遍”“绝续”“止通”“独该”[3]“解闭”出自[清]唐甄《潜书》,原文:“天地之气,不能有解而无闭”;“升潜”出自“九渊之龙,不能有升而无潜”;“启蛰”出自“蚓蚁之族,不能有启而无蛰”;“隅遍”出自“必若五圣人而后四德乃全,守隅而不能徧,具体而不能充”;“绝续”出自“物之绝续众矣,必有为绝为续者在其中,而后不穷于绝续也”;“止通”“独该”出自“不知我之言者,以为止而不及于通也,独而不及于该也;知我之言者,以为止所以为通也,独所以为该也。”参见[清]唐甄:《潜书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94、7、100页。等颇具辩证意味,他说的“止”是指事物的个性,“通”是反映事物的共性,“独”即特殊,“该”即一般,其词语包含东方智慧和汉文字指事会意的精妙思想,是具有中国哲学特色的标识性概念,为新文艺评论的哲思掘进提供了富矿。这些思想犹如苍穹之上闪耀的思想星辰、神州大地绽放的思维之花,汇聚成中国文艺评论的宝贵财富和闳丽华章。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4]“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出自[西晋]陆机《文赋》。参见[南朝梁]萧统编纂:《昭明文选》,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年,第139页。由于新文艺评论的思想来源于丰富的中国哲学和古典文论,来自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论,鲜明表达着新时代的哲学理论、科学思维和情感态度,不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养料,把先秦以来诗话理论、神思方式、意境美学、风骨气韵以及文以载道、知人论世等主张运用到分析文艺作品和现象之中,阐释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历史认知思维特质、反映时代变革进程的审美价值取向;而且通过与历代先贤文化艺术思想的对话和认同,把有史以来中华文明的艺术审美创造,如神话传说、诗经楚辞、诸子散文、辞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识深度与生命体悟方式转化为对当代文艺发展的审美判断尺度,在历史的纵深处、在文峰的智慧地,虽然是评价当下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但这批评的逻辑框架和文脉背景却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底色、底蕴和底气,从而形成有别于西方文艺批评的鲜明特质。探寻对历史的礼敬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只有打通古今、推陈出新、中西互鉴、明体达用,才能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人本主体。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品格,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底色。以人为本、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根本规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2667.htm。“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3]同上,第13—14页。他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4]同上,第16页。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屈原的《天问》、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卖炭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因此,文艺创作和评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人民性体现在评论对象虽然是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但作品所记录书写的主角是人民群众,是生活内容所反映的时代情绪。以人民立场为时代代言、为人民鼓与呼是文艺评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因此,新文艺评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8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圆心”必须是“以人为本”,由“人民”辐射到各个文艺门类,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各种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要聚焦“人民”,特别是要关注和推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学、电影电视、曲艺说唱、民间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以及综艺节目、娱乐视频等新艺术类型样式和创作走势,探寻新文艺评论与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结合点,以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为目的,扩大和提升社会审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积极以写在大地上的文字来抒发人民的欢乐和忧患,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惟其如此,新文艺评论才能在思想立场、情感态度、审美价值等方面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为提高人民群众文艺鉴赏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满足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文艺评论的独特功能和审美价值。
这是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本体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文艺理论、增强批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就是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主要功能和神圣职责。
一是在批评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坚守人民立场和时代方向,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富有时代特质的思想和美学观念,以新文艺评论的思想理论、美学动力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兴盛,而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范畴。
二是在批评观念上坚持守正创新,“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继承和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成果,在秉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进取、与时俱进,拓展评论思维空间、更新批评方法,夯实和秉持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文脉。
三是在批评标准上坚持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使新文艺评论具有科学理性、判断睿智的审美品格,形成批评标准与作品价值的双向同构和相互作用,既可将优秀作品创作的新萌芽、新元素和新趋向提炼出来丰富批评标准内涵,又可在不断丰富的新的批评标准、判断评价下推进更多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构建属于文艺评论本性的评论话语和独特艺术世界。
四是在批评态度上坚持实事求是,倡导说真话、讲道理,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做“剜烂苹果”的工作[1]参见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9页。,凸显“啄木鸟”精神,“木心无蠹木乃荣,安得去国之蠹如此觜”[2]“木心无蠹木乃荣,安得去国之蠹如此觜”出自[宋]宋自逊《啄木吟》:“志非啄木在啄虫,利觜似染虫血红。木外无虫虫在中,外视一啄殊不空。人嗟木皮遭啮毁,岂知虫多木心死。木心无蠹木乃荣,安得去国之蠹如此觜。”参见傅璇琮等:《全宋诗》第六十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8832页。,“一扫千章蠹尽清”[3]“一扫千章蠹尽清”出自[明]王世贞《啄木》:“空林长日自敲訇,一扫千章蠹尽清。闻道柏台乌更好,不知何事但吞声。”参见[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第四十九卷,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让批评回到批评本身,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
五是在批评精神上坚持科学理性,把文艺评论的视野面向作家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文艺走势等事关新时代攀登文艺高峰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问题上,敢于和善于批评,而不是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体现批评就是长于善于“批评”的特质,融理性与情感、抽象与形象、发散与收束思维等于一炉。站在时代峻峰之上,把握文艺发展大趋势,增强新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六是在批评价值上坚持文艺评论的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鲜明体现新文艺评论的学术涵养和理论素养,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以睿智和良知守护新时代文艺健康、科学、有序地大繁荣大发展。
以上是笔者就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获得有关思想基础、历史责任、框架特质、美学内涵、人本主体和本体价值方面的认识。这种梳理还是肤浅的,有待进一步深化细化。作为话语体系,既包含文艺评论本身的思想理论资源、历史文化资料、相关学科互渗、批评思维方式等体系化学术化建设过程,也包含各个艺术门类的专业性原理、技术性话语和独特审美规律,是一个完整而融通的开放系统,需要聚集多领域多学科予以动态的建构和悉心的维护。
因此,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只有当文艺评论满怀时代热情,在广阔深邃的思想海洋中采撷露珠时,批评的思维和方法才会找到最为合理的切入点和引爆点。擦亮评论的眼睛,灌注批评的热情,写出充满思想智慧、美的追求、理性良知和文质兼美的批评文字,促使评论升华出一种与时代同频的全新人生哲理意味,营构出一个与现代文明相辉映的全新批评艺术场域,为人类科学认识世界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和智力资源,以激发人们不断向真知真理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