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

2024-03-18 22:24黄春苗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1期
关键词:绵羊辖区羊群

黄春苗

(荣成市夏庄畜牧兽医站 山东威海 264326)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羊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我国的各个省区均有流行,尤其是在规模化养殖程度高的区域内多发,常呈地方流行性[1]。解慧梅等[2]对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冬至2014年春羊支原体肺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泰州地区山羊和绵羊均有感染病例,绵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山羊。江锦秀等[3]从福建省6 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 份,结果显示61 份样品中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45 份(73.77%),检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4 份(6.56%),表明福建省发生的类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以绵羊肺炎支原体为主的羊支原体性肺炎。2020年5月祁君等[4]对新疆莎车县塔尕尔其镇绵羊支原体肺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0 d 内全镇2 034 只绵羊发病率8.46%,死亡率5.21%。为了解本辖区内羊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情况,探索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在辖区内发病羊场进行了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发病率、病例变化、死亡率等方面的调查,并开展了综合防治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流行特点

羊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有流行,但以秋冬,初春等寒冷季节高发,每年3—4月份阶段性高发。羊群的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饲养管理较好的羊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各个年龄和品种的羊群均易感,羔羊易感性高于成年羊,其中以3月龄以内的羊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5]。不同品种的羊群对本病的易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患病羊和康复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气溶胶、飞沫、尘埃等均能够作为传播媒介,造成该病毒在羊舍内的水平传播。羊群感染后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常呈急性经过,对养羊业危害极为严重。

2 发病原因

支原体在低温环境中较为稳定,外界环境温度突变,昼夜温差较大,寒冷潮湿等气候因素均是诱导本病产生的重要诱因。此外,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羊舍内设备设施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跨区域长距离羊群引进以及羊群售卖活动等都是引起羊群发病的重要因素。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通过对辖区内29 家羊场的走访发现,所在辖区内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为25.6%,病死率为66.7%。一旦出现本病,传播迅速,羔羊发病率高于成年羊群,个别羊场羔羊常呈全群发病趋势,发病率达70%左右。发病初期患病羊群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1 ℃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鼻孔流出清亮的浆液性鼻液,清晨或夜间干咳频繁,咳嗽时头部下垂,背部拱起,站立不动,有痛苦感。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病羊群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剧烈咳嗽,脓性或化脓性鼻液增多,腹式呼吸且发出“嚇哧”声,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摩擦音。叩诊肺部有实音区或浊音,触诊胸部病羊躲闪表现敏感。发病后期,羊群卧地不起,消瘦,极度虚弱,最后因呼吸衰竭窒息而亡。

将部分病死羊只进行剖检,发现病死羊只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部和胸部,其他器官病变不明显。肺脏颜色变深呈暗红或紫红色,切面有暗红色气泡状液体流出,胸膜纤维化,表面粗糙无光泽,胸腔内充满大量黄白色浆液性渗出,部分浆液遇冷凝结成胶冻样。肺脏表面附着一层灰白色或灰红色纤维素性物质,胸腔与肺脏、心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样粘连。肺尖叶、心叶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部分膈叶下端出现肉样变,坏死病灶质地坚硬,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明显。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间质增生,急性病例的羊只出现肾脏、肝脏及胆囊肿胀,肾脏被膜下游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6]。

4 疾病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进行初步诊断,之后无菌操作采集病死羊群的肺脏、肺门淋巴结、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涂片染色镜检。在无菌条件下直接使用新鲜病料制作病料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紫色螺旋状细小颗粒及球杆状不规则蓝色颗粒。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判定,最终可以进行羊支原体肺炎的确诊。

5 综合防治措施

为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对于发生支原体肺炎的羊群迅速采取了隔离饲养,同时使用中西结合方式对患病羊群进行了对症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对于感染早期症状较为轻微的病羊,轻微明显的病羊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配合头孢氨苄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剂量为:0.1 mL/kg·bw,1 次/d、连用3 d;哺乳期羔羊不主张采用注射给药治疗,可采用口服或拌料,饮水等方式,内服乳酸环丙沙星,1~2 次/d,连用3 d;对于病程较长且已经出现继发感染的患病羊只,首先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配合头孢氨苄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1 次/d,连用3 d;其次,对于发热严重羊只同时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剂量为10 mL,1 次/d,连用2~3 d;对于腹泻症状严重的病羊要及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防治脱水和酸中毒,医用补液盐和复方电解质多维是常用的支持治疗药物[7]。

6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跨区域贸易的日渐成熟,牛羊等经济动物的长距离跨区域流通已成为现今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便利的同时,跨区域引进羊群带来的疫病防控风险也随之应运而生。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养殖户的羊群在发病前健康状况良好,放牧范围固定,且没有进行羊群售卖工作,但在此期间进行过一次长距离跨区域引种,引种后一周左右引进羊群首先发病,然后迅速蔓延导致大面积感染现象。因此考虑,这部分养殖户羊群发病与跨区域引种有着密切关联。鉴于此,为防止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今后在养殖过程中务必亚严把引种关,严格落实引种隔离制度,禁止从疫病高风险区域引种,引种前对引进羊群进行相关疾病监测,检测合格后进场单独饲养一个月左右,羊群状态良好,疾病检验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

此外,羊支原体肺炎为密切接触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于羊群的饲养密度,日常圈舍内的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均有着极大相关性。调查发现,辖区内个别养殖场内羊群饲养密度过大,羊群拥挤,羊舍内环境较差,保温措施不足,卫生条件不达标,舍内氨气味严重,个别养殖户对羊群的饲养管理重视不足,羊群日粮成分单一,圈舍内通风不畅,且严重缺乏生物安全防控意识,消毒措施停留于口头,难以落地,如此诸多饲养管理不当问题,不仅导致羊群自身抵抗力不足,甚至成为诱发羊群发病和蔓延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意识,优化羊群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兽医主管部门需定期对辖区内的养殖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日常养殖过程中加强对饲养环境的管控,保证羊舍内饲养密度适中,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及污物,防止因舍内氨气味过大刺激呼吸道引起羊群咳嗽、气喘等呼吸道感染现象的发生;同时为羊群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定期对养殖场内及圈舍内的环境,用具、器物等进行消毒。

本次调查还发现,所在辖区内绵羊支原体肺炎发病较为严重,说明本地区绵羊的易感性大于山羊,波尔山羊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与吴锦艳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针对此次辖区内羊支原体感染情况,笔者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配合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成为日后该病防控的有力借鉴。

7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辖区内的羊支原体肺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常呈急性经过,一旦发病,损失巨大。控制羊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广大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羊群的健康状况,严格控制羊群流转,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控,早发现,早治疗。■

猜你喜欢
绵羊辖区羊群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数绵羊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数绵羊
城里的羊群
奔跑的绵羊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巧计得绵羊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