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
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自古以来,中国旱涝灾害频繁,被国人视为心腹大患。毛泽东十分清楚水患频发和水患严重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为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一直重视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下决心治理水患,并亲自抓水利工程建设。这一点,即使是仅从他数次为新中国水利事业题词的细节上就能够生动反映出来。
1950年夏,滂沱大雨骤然而至,一连数日不停地向安徽与河南两省交界地区倾注,塘堰漫溢,河水猛涨,在刚刚解放不久的淮北地区引发了大洪水,农民的房屋被冲毁,大片土地被淹没。 华东防汛总指挥部向中央急电:淮河中游水势仍在猛涨,估计可能超过1931年最高洪水水位。淮北20个县、淮南沿岸7个县均受淹。被淹田园总计3100万亩,占皖北地区二分之一。受灾人口共990 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一半。
1950年7月20日,毛泽东收到了华东防汛总指挥部7月18日关于安徽、河南两省遭受洪灾情况的报告。毛泽东把这份报告仔细读了两遍,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他情绪不能自已地用手拍了一下桌子,铿锵有力地说:“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他立即提起笔来,在这份报告上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
周恩来当天就看到了毛泽东转来的灾情报告和在报告上写的批示。第二天,他打电话给中共中央华东局负责人和中共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一方面了解灾区情况,另一方面向他們传达毛泽东批示的内容,并征询他们的意见。
接着,周恩来与时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等一起,召集水利专家和财政、物资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制订大规模导淮工程计划,很快就形成了计划的轮廓。
8月5日,在治淮计划轮廓已经形成,周恩来正在组织人员具体论证、尽快研究敲定计划稿时,毛泽东又在另外一份皖北灾情的报告上写下了第二份治淮批语。毛泽东写道:“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周恩来接到毛泽东的第二份批示后,召集有关人员紧急开会,研究落实毛泽东的指示。一份治理淮河的计划草案,在8月中旬被拿了出来。
为了慎重起见,毛泽东和周恩来决定把这份计划草案拿到政务院通过之前,急送与治淮工程有密切关系的地区特别是淮河泛滥区域里的党组织,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且要求他们尽快把意见报上来。8月底,各地治淮意见陆续报了上来。
8月31日清晨,毛泽东读到了中共苏北区党委对治淮的意见。其中,第三项意见反映了一个问题:治淮是与地方其他紧要工作有冲突的。毛泽东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一切工作必须以治淮为中心。
9月12日,在周恩来直接指导下召开的治淮会议结束。会议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决落实毛泽东关于治理淮河的批示。同时,确定采用“蓄泄兼筹”的方针治理淮河,并制订了治淮各方面协同的计划和治淮步骤。
治淮会议结束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中央治淮决定下达至江苏、安徽、河南三省。9月16日,中共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在写给华东局和中央的报告中说:安徽省民众特别是皖北地区的灾民,积极拥护中央关于治淮的决定,各项治淮的准备工作正抓紧进行之中,争取早日勘测,早日开工。曾希圣在报告中还提出,为了治淮,中央要向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治淮工地紧急调运粮食。
毛泽东看完报告后,于9月21日批转给周恩来。他在报告上批示:“现已9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作好计划,早日开工。”
按照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周恩来抓紧时间,集中各地的意见,对治淮计划进行了修改、充实。
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1月,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政务院拨出治淮工程款原粮4.5亿斤,小麦2000万斤。大批粮食的调入,保证了治淮工程按时开工。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安徽省蚌埠市正式成立,分设河南、皖北、苏北三个治淮指挥部,负责规划和领导淮河流域的水利工作,并在蚌埠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轰轰烈烈的治淮工程拉开帷幕,整个淮河流域开始沸腾了。那些逃难在外的灾民纷纷返回故乡,请缨参战。1950年冬季,在各地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一支由党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和大量民工共计80万人组成的治淮大军,在淮河两岸搭起了帐篷和其他简易房屋,按军事建制组织起来,浩浩荡荡投入治淮工程第一线。1950年冬至1951年春,根治水患的基础工程淮河防洪大堤以及大量的支流除涝工程热火朝天地动工了。他们仅仅用了80多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1951年春种之后,治淮工地又集中了数十万民工,投入第二阶段的治淮工程中。满目疮痍的淮河两岸,焕发了勃勃生机。
当看到从治淮工地上传来的一份份捷报时,毛泽东十分高兴。他决定组织一个中央治淮视察团,检查治淮计划的落实情况,同时鼓舞治淮大军的士气。
1951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组成。邵力子担任团长。视察团成员不仅有中共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有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代表、水利专家,以及一些水患严重地区的代表。
行前,毛泽东会见了邵力子,向他了解组团的情况,着重谈了视察中要了解的情况和需要详细询问的问题。最后,毛泽东对邵力子说,他要给治淮题词。他还吩咐身边工作人员,把这个题词制成四面锦旗,由邵力子代表中央视察团把这四面锦旗分送给在治淮前线的治淮委员会及河南、皖北、苏北治淮指挥部。
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以邵力子为团长的中央治淮视察团到治淮工地视察,并把毛泽东的题词送给治淮指挥机关。
在毛泽东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和鼓舞下,淮河两岸的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到1957年冬季,治淮工程基本完成。在这7年时间里,河南、皖北、苏北共投入民工数百万人,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316亿立方米,修建堤防4600多公里,提高了淮河流域特别是淮河下游的防洪泄洪能力,基本实现了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目标,结束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历史。
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说,每到汛期,就会形成“帆船楼顶驶,江水屋上流”的情势。长江中游,是中国水患严重的地区;荆江之险,历来是江汉平原人民心中的一大忧患。
毛泽东十分关注长江中游特别是荆江地区的防洪问题。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当天,毛泽东又想到了荆江防洪问题,当即召见中南局代理书记邓子恢,谈荆江分洪工程建设。邓子恢将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计方案递到毛泽东面前,又将荆江的近况和林一山的草案制定经过说了一遍。毛泽东审阅了工程设计书后,递给在座的周恩来和刘少奇。毛泽东说:“当前国家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财政相当紧张,但是,为了解除湖北人民的洪水威胁,国家再困难,也要干荆江分洪工程!”
1951年1月12日,周恩来主持召开政务院第67次会议,将荆江防洪工程列为重点工程。随即,周恩来主持研究、制定了有关方案。
1952年2月,周恩来组织政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水利专家起草了《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周恩来对这份初稿进行审阅后,报送毛泽东。毛泽东指示,进一步研究一个详细的方案,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特大洪水发生之时被迫分洪造成的损失。3月29日,周恩来把修改后的《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和《政务院关于1952年水利工作的决定》一起送给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审阅,同时附信作了详细说明。3月31日,政务院正式发布了《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和政务院的要求,中央军委调集近10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4月初,荆江分洪工程委员会和工程指挥部成立。4月5日,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10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承担了最艰苦最困难的工程任务,成为分洪工程建设的一支劲旅。近20万民工也投入工程建设中去。5月,李先念到分洪工程第一线主持开工并视察。
5月25日,毛泽东派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到荆江分洪工地,代表他去慰问全体施工人员。临行前,毛泽东与傅作义详细谈了到工地视察的细节。然后,毛泽东亲笔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毛泽东还把这一题词醒目地写在一面大锦旗上,让傅作义代表他亲临工地慰问30万劳动大军。
后来,题词被印刷在旗帜上,也被写在一些木制的标语牌上,使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劳动大军深受鼓舞。
由于毛泽东题词的极大鼓舞,加之李先念等人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劳动大军发扬英勇顽强、不怕困难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工程的各项任务。1952年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只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就全部完工,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
荆江分洪工程竣工后,很快就经受了特大洪水的考验,发挥了作用。
195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直接威胁着武汉的安全。经政务院下令,太平口进洪闸三次开闸分流,充分发挥了刚修好的荆江分洪工程的蓄洪、泄洪作用。在洪峰到来之际,先后三次启动荆江分洪工程,保住了荆江大堤。
毛泽东得知这一喜讯,为庆贺武汉人民抗洪胜利再次挥笔题词:“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实践证明,作出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是正确的。几十年来,这项工程多次确保了荆江大堤的安全,免除了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水患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毛澤东当初在审查荆江分洪工程方案时曾问邓子恢:荆江分洪工程能够保用多少年?
邓子恢早有准备,并把林一山带到北京待命。林一山十分肯定地告诉毛泽东:“可保用40年,至少20年。”
“够了,20年足够了。”毛泽东当即批准了工程方案。
对毛泽东所说的20年有效期,林一山的理解是,荆江分洪工程只是一个治标的工程;20年后,国家就有能力和条件兴建治本工程了。
1952 年汛前抢建荆江分洪工程。图为清淤现场
在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建成20年后的1974年,在国民经济形势刚刚有所恢复的情况下,荆江大堤整险加固工程被列入了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正式实施。其中一期加固工程到1983年完工,完成土方2300余万立方米,护坡54.25公里,护底12.12公里,完成投资1.18亿元。
也许与第二个20年是巧合,即在荆江大堤加固工程实施20年后的1994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工建设。这标志着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以分洪工程为保障,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初步形成。
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普降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海河流域各河堤漫溢溃决,数百里平原一片汪洋。这场洪水致使101个县、市的5300余万亩土地被淹,流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受灾人口达2200多万,京广铁路中断27天,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这次灾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毛泽东对这次灾害十分关注,多次视察灾区并指导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他先后四次来到河北,了解灾情,询问救灾工作的安排。一次,毛泽东一边询问灾情一边嘱咐省委干部:“要做好宣传工作,讲清全国形势,也要讲附近的情况,把群众情绪稳定下来;对于抗洪抢险中英雄模范人物,有一个表扬一个,有多少表扬多少,要给牺牲的人立碑。”毛泽东还激励地方干部说:“今年受灾了,明年夏收还是会好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次水灾,为了保证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分洪牺牲了大量良田。当时,泄水尾闾少而不畅,积水迟迟不能排除。大水灾带来了惨痛教训——海河不治,农业生产无法保证,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业面临严重威胁。
11月12日,毛泽东南下中南、华东,路过天津。河北省委向毛泽东汇报工作结束时提到在天津市(天津时属河北省省辖市,1967年1月恢复为直辖市)办的抗洪斗争展览,毛泽东表示:“以后要来看看。”这时,河北省委领导又郑重地提出请毛主席为抗洪展览题词。毛泽东当即爽快地答应了:“可以,我马上就题词。”
随后,毛泽东对几位省委领导说:“你们都是河北人,你们就是要把河北的灾救出来!要把水切实地治起来!”他接着说:“你们十年能把水治好吧?”在问过他们的年龄后,说:“我70岁了,看不见了,你们这一辈子把水治好吧。”这次谈话快结束时,毛泽东诙谐又不失庄重地说:“我现在不做湖南人了,要做河北人,生在湖南,死在河北。”毛泽东这些语重心长的话,饱含了他对人民的挚爱和对省委领导的厚望。
由于毛泽东当晚必须赶回北京,时间很紧,因此没有时间写下题词。
两天后,河北省委书记林铁要李银桥(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当过卫士长,后来被分配到天津市工作)带着信到北京找毛泽东。毛泽东问清李银桥的来意后,说:“今天是14号,你等两天,我写好了,再交给你。”
11月17日,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七个大字:“一定要根治海河”。11月19日,毛泽东身边的卫士张景芳将题词带到北京饭店交给了李银桥。12月14日,《河北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题词及毛泽东审视海河的照片。
1965年,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根治海河”运动拉开序幕。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对海河水系进行全面根治。上百万治河大军包括中小学生、家庭妇女,完成了大大小小一系列整修工程。
从1965年启动到1980年大规模工程结束,海河治理15年间,数百万海河流域儿女请缨报名,奔赴工地,先后开挖疏浚骨干河道52条,修筑堤防3400多公里,修建大型桥梁、闸涵等建筑物3400座,加固、扩建了一批水库,排洪入海量从4620立方米/秒增至24680立方米/秒,排涝入海流量从414立方米/秒增至3180立方米/秒,形成了海河“分区防守、分流入海”的防洪格局。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到1980年,大规模排洪、排涝工程基本完成。根治海河工程使河北省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低洼易涝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处于九河下游的天津市和京广、津浦两大铁路干线也基本免除了洪水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之初,海河因为在历史上长期没有得到治理,水患严重。这一离首都最近的水系的水患,时刻牵动着毛泽东的心。他下决心要搞一个工程,治理海河。除重点整修海河流域旧时遗留下来的残破堤防、兴建灌渠工程并对部分中下游河道如潮白河、大清河进行初步治理外,经专家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治理海河,最重要的工程是修建官厅水库。
于是,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在北京饭店召开了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在这次会上,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要根治永定河、修建官厅水库。
在永定河上游修建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的消息传来,刚刚获得新生的永定河两岸人民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1951年10月,官厅水库工程正式动工。其时,先后從察哈尔省张家口专区,河北省保定、通县专区调集了4.2万民工,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人,投身于劳动第一线。他们轮班上工地劳动,换班休息。人歇工不停,在施工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
毛泽东非常关心官厅水库工程,经常让秘书向他汇报有关情况。这支英勇善战的劳动大军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斗,官厅水库终于在1954年底竣工。
修建好的官厅水库,可蓄水22亿立方米,是继治淮工程和荆江分洪工程后新中国兴建的又一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1954年4月11日,水库主体工程刚刚完成时,毛泽东亲临工地进行视察。上午9点多钟,毛泽东乘坐的火车徐徐开进了拦河坝临时“乘降所”。毛泽东身穿灰色中山服,神采奕奕地走下火车,直接向工地走去。
水库工程局局长郝志斋代表全体水库建设者,走上前去迎接毛泽东。
毛泽东十分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询问他的名字,接着又问他:“你会筑水坝吗?”
郝志斋如实回答:“过去没有筑过。”
毛泽东平易近人地对他说:“咱们都一样,都不会筑,不过筑一两个就会了。”
毛泽东怀着迫切的心情健步登上拦河大坝,放眼环视整个水库工程。毛泽东从近300米长的大坝西头一直走到了东头,详细地察看溢洪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又认真地询问了水库的设计、施工和蓄水量等情况。
当毛泽东听说这座水库可以蓄水20多亿立方米,不仅为解除永定河下游水害、为首都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水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湖中可以养鱼,湖水可以发电,水库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时,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年年底,整个官厅水库工程胜利竣工。喜报送到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非常欢喜,欣然为这座水库写下了“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的题词。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奇缺,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1957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党中央顺应人民的要求,作出了《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于是,在毛泽东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区兴起修水库建发电站、改革农业的浪潮。十三陵水库也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为保证农民灌溉、储水而决定兴修的。1957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决定首先修建总库容量为8200万立方米的十三陵水库。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郊区的军都山下,这里邻近明朝皇家墓地十三陵,所以就叫十三陵水库。其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为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水库面积是颐和园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中型水库。
1958年1月,十三陵水库正式开工。为在汛期到来之前完工,从4月起平均每天有10万人参加义务劳动。
党中央对十三陵水库工程十分关心。1958年5月25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候补书记,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据当年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率领全体中央委员到工地参加劳动这个消息最初是保密的,直到当天下午2时左右,才由指挥部宣传处处长宣布。下午3时,工程指挥部院内开来6辆车。
当头戴草帽、身穿布衣、脚穿普通圆口布鞋的毛泽东走下汽车后,突然有人喊:“毛主席万岁!”人们从四面八方很快围拢过来,整个工地顿时沸腾起来。
当毛泽东下车后,随毛泽东下车的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他们在工程负责人杨成武、赵凡、罗文坊等的导引下,首先走进指挥部一座普通的木板工棚里,全面听取了总工程师纪常伦介绍水库建设的工程方案及进度情况,并饶有趣味地观看了十三陵水库模型沙盘。
视察之后,毛泽东便走向工地,执锹参加劳动。
工程指挥部宣传处负责人请示杨成武,想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题词。劳动间隙,毛泽东欣然挥毫写下了“十三陵水库”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一连题写了五六幅,从中选择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交给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也分别为水库题词。刘少奇的题词是“劳动万岁”,周恩来的题词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朱德的题词是“移山造海,众志成城”。
题词后,毛泽东离开指挥部向大坝走去。这时民工、部队官兵等工程建设人员已拥了过来,很多人要上前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握手。毛泽东登上工地东北方向的墩台,關切地问工程负责人:是不是能保证在洪水到来以前修成呢?听到回答说“一定能如期完工”,毛泽东高兴地点头。
下午5时35分,风沙扑面,天气闷热,全体中央委员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加水库大坝的劳动。毛泽东奋力挥锹,一锹一锹地把土装进筐里。刘少奇参加了砸夯,周恩来拉车运土,朱德挑担。70多岁的朱德已是第二次到十三陵水库工地。1958年春节期间,朱德曾到工地视察,勉励大家说:“这么大的工程,你们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据5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来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的还有董必武、彭德怀、贺龙、李先念、乌兰夫、薄一波、吴玉章、徐特立、谢觉哉等。
1958年5月,毛泽东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前右二为彭真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水库工地劳动,极大地鼓舞了10万建设大军,当日上坝土方量达到5.1万立方米,创下施工以来的日最高纪录。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的消息轰动了北京乃至全国。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带动下,首都及各地来京的党政军领导人和国际友人,也纷纷来这里参加义务劳动。
从1月21日开工以来的16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中,有40万人到工地劳动,其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商业工作人员、文艺工作者、宗教人士和街道居民。具体来讲,劳动大军中有解放军驻京部队官兵11.5万人,国家机关干部8.6万人,昌平和其他区县农民2.2万人,中等以上学校师生10.1万人,商业工作者1.4万人,技术工人2400余人,在京的各国驻华外交使节、国际友人及其他人员5万余人。他们战胜了冬天的严寒、春天的风沙和夏天的炎热,终于在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水库大坝全部工程。这个容量8000多万立方米的水库全部是用义务劳动修建起来的。
1958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举行了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毛泽东题写的“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被石工们放大了150倍,用汉白玉石块镶砌于紫色的安山岩护坡上,使大坝外坡显得十分壮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十三陵水库劳动的那一幕,还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十三陵水库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也见证着新中国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