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管理视角的国企内控体系构建分析

2024-03-18 17:58李佳佳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4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监督

李佳佳 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内部控制是国企风险管理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国企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风险。内控体系构建,则是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国企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风险意识不足、投资决策不够合理等。为确保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本文主要基于国企财务风险特点及其与内控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度剖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从而提出国企基于财务管理的内控体系构建方案,并融合相关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这些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供参考。

一、财务风险管理与国企内控体系的关系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财务风险管理旨在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与管控,是一种促进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管理过程[1]。若财务风险得不到合理管控,很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经营,甚至破产。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降低企业风险指数,还能提高企业形象,为企业的高效发展创造无限可能。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价值提升等方面有着非凡意义,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国企内控体系的定义和作用

国企内控体系是促进经营决策有效落实、全方位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在企业内部采取自我约束、调整、规划,以及评价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经营目标。因此,国企内控体系能确保企业遵守国家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在保护企业声誉及形象的同时,提高自身经营效率[2]。同时,国企内控体系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管控风险,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有效降低损失程度,并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可见,国企内控体系在国企的合规经营、效率提高、风险防范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风险管理与国企内控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国企内控体系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目标一致、相互依存:国企内控体系为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基础环境与制度保障,而财务管理则为国际内控体系提供具体的管理方法。两者都是为了保障企业财务安全与合规经营,为企业的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2)信息共享与协同作用:无论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还是内控体系构建,都需要收集、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两者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国企内控体系与财务风险管理都能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协同作用。因此,国企可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内控体系构建范畴,使之成为一个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机整体。

二、国企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国企财务风险的特点及分类

国企财务风险具有较强的客观性,无论企业是否能意识到它的存在,风险都可能会发生,并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风险的影响程度也很难被准确预测。国企财务风险种类很多,如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国企财务风险进行分类。比如,根据风险来源分类,可将国企财务风险分为:来自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或决策失误等导致的内部风险,以及来自市场变化或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外部风险。根据风险性质分类,可将其分为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风险管理的分类方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防控。

(二)国企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部分国企的内控制度建设太过形式化,且内控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无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时,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风险管理,在财会监督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不仅会降低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还可能会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各种疏漏,不利于提高财会监督的有效性与公正性。因此,国企应持续加强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会监督的独立性与信息化水平[3]。

(三)国企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部分国企对财务风险的认知较为片面,并未对风险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以至于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国企内部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授权审批不规范等)。除此之外,也有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失衡、负债过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及风险。

三、构建国企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的具体思路

(一)构建原则及目标

国企在构建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并遵循合法性原则,确保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企业内控标准。使其充分涵盖国企财务、经营、管理等内容。密切关注企业的高风险领域及重要业务,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能够相互监督与制约。进而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有效调整并完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精准完整,并及时披露。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节约企业运营成本,从而通过遵循相关目标及原则,制定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赋能。

(二)内控环境建设与控制活动设计

国企可从企业文化入手,强化风险意识、诚信合规等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相关的责任分工,确保决策合理、监督有力。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人力资源政策,如培训、考核、激励等,畅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素养,确保内部信息能被及时传递与共享[4]。

在控制活动设计方面,国企首先应明确各岗位的授权范围及审批权限,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以及考核评价等角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持续加大预算监督力度,并对资金收付、存放及使用等环节进行强化控制。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供应商评估、采购申请,以及合同签订与验收付款等全过程管控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风险,并确保采购成本降至最低。持续强化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资金有效使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销售政策,从而对客户信用评估、合同管理以及收款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回款速度。此外,还应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结合国企自身实际情况,持续对内控体系进行有效调整与完善,并使其能得到高效运行。

(三)风险评估

国企在风险评估方面,首先应明确风险评估重点(如业务流程、财务状况等)。通过外部调查与内部分析等方式,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充分分析其发生概率,以及可能为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5]。其次,对风险因素进行合理分类,并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方案,以及必要的风险应急预案,持续践行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应对新的风险。定期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根据国企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更新风险因素,以便于企业更好地调整当前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信息沟通与监督评价

国企应持续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确保企业管理层能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与投资者、监控机构以及审计师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企业及时披露财务信息,并实时掌握风险管控状况。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信息安全与保密。在监督评价方面,国企除了建立相关的监管评价制度之外,还可以接受外部机构的检查,如税务部门、审计等,确保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管理情况。或者将风险管理纳入员工绩效考评管理体系,促进国企风险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

四、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国企内控体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国企可根据自身规模及业务特性,对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进行合理优化。比如,设置负责风险管理、监督与指导工作的董事会,协助风险监管执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及风险评估与管控的风险管理部门等。同时,确保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关岗位的责任分工清晰、明确,以便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落实。

(二)人员培训与信息技术支持

在人才培训方面,国企可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管理培训,如风险管理理念、技能及方法等,并确保培训方式多元化,如线上培训、企业内训等,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保持培训活动的连续性,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以便于及时改进培训内容及方式,全方位增强培训效果。

在信息技术支持方面,国企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实现对风险信息的全面收集分析、传递与共享[6]。融合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加强系统数据安全管理。在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同时,注重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为国企更好地利用风险信息支持决策创造有利条件。

(三)制度建设与执行

国企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及风险状况,合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使其充分涵盖风险管控效率、程序及标准等内容。定期评审并更新风险管控制度,使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注重制度修订与执行,积极发布风险管控制度,确保员工知晓并自觉遵守。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明确划分各部门各岗位的风险管理执行责任,全过程监督相关制度的具体执行情况,并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

(四)监督评价机制

为帮助国企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同步提高风险管控效率与质量,国企的监督评价内容至少应包括:对风险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督;监督信息沟通机制的及时性与完整性,以及监督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等。在实操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自我评估以及专项检查的方法,高效完成监督评价工作。然后以报告的方式,呈现监督评价结果,确保国企管理层能根据监督评价结果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增添活力。

(五)案例分析

这里将以具体实例,从风险管理角度详细阐述国企内控管理体系构建的可行性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公司简介

A 公司隶属于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直接监督与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金融、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运营。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和分公司,员工总数高达10 万多人,资产规模已经达到数万亿元。

2.国企A 财务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现状

国企A 主要针对资金管理、投资管理,以及信用管理等方面的财务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风险应对措施不够全面、风险评估不到位等。目前,国企A 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内控体系,充分涵盖了内控制度、内审制度以及信息沟通机制等,但现有内控体系仍然存在内控流程不清晰、内控监督不足以及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3.国企A 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构建实践

国企A 根据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内控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如制衡性、有效性等。其内控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董事会、内审部门、监事会、管理层,以及财务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沟通管理等方面的控制活动。进而根据相关的内控体系框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策略,如优化投资决策流程、加强信用风险与资金风险管理等。

4.国企A 内控体系实施效果评估

国企A 选取了若干关键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化分析,通过精准评估诸如投资回报率以及信用风险覆盖率等项财务指标,发现内控体系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国企A 的财务风险,整体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从财务风险管理视角分析国企内控体系现状,能帮助我们充分了解目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了更好地防控财务风险,构建行之有效的内控信息共享管理体系颇为重要。因此,在构建国企内控体系时,首先,应以完善财务管理内控管理制度为基础,有效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并在明确岗位分工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操规范。其次,以培训教育的方式,逐步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及业务能力,使其能将内控制度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还应定期评估和监控内控体系的具体执行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总之,构建国企内控体系是一个需要持续改进与完善的复杂过程。国企应积极应对由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各种风险,并保持较强的风险敏锐性,全方位提高内控体系的适应性及有效性,力求在提高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同时,快速实现国企长效稳健发展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财务监督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水利财务
夯实监督之基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