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杰星
(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运营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1)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划时代技术,目前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传媒产业亦在此列。目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产业的不断布局,智媒发展趋势越来越快,“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智能技术、VR 和AR 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多种新闻传播场景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然而然衍生出机器写作、数据新闻、传感器新闻和临场化新闻等新的新闻形式和内容。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报道的整理者、编辑者和发布者,在智媒趋势下受到的影响巨大,体现在信息采集、把关选择、信息加工、分发传播和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新闻编辑的业务链条。在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必须要认识到“人机协同”的新型生产场景对自身传统工作流程带来的影响,认清新时期自身的功能定位,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思维观念,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
在智媒时代,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颠覆着信息产品生产的全链条,加速传播形态的变革,在降低信息生产成本,提升信息生产效率的同时,推送传播方式的技术化、场景化和互动化转向,“人机协调”的新型新闻生产场景已经逐步建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 写作工具已经成为自动化新闻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1]。这些工具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帮助记者自动生成新闻报道、摘要、标题等内容。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创作方式,利用AI 写作工具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效果。比如,最近火爆的ChatGPT 等聊天机器人,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智能交互,从而帮助内容创作者解决问题和优化内容。
如果内容创作者需要帮助制定一个标题,他们可以向ChatGPT 提问并获得关于标题的建议。如果内容创作者需要了解某个话题的更多信息,他们也可以向ChatGPT 提问并获得相关的信息。
除了ChatGPT 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工具可用于内容生产的各个阶段。例如,自然语言生成工具Quill,可以帮助记者快速生成各种类型的文章和报道,还可以根据数据和模板自动生成文章,从而提高写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中主要应用于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在模块化的内容写作和视频制作领域,没有形成深度复杂的思维和创作能力,因此是无法取代新闻从业者(编辑和记者)的全部功能的,只有通过有效的“人机协同”和“人机交融”,才能实现新闻生产流程的优化,生产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作品。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凭借专业的新闻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年从业经验,可以快速挖掘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形成对新闻的全面客观认知,再根据自身的价值判断对新闻作品进行整合优化再加工,再通过一定的渠道传播。但是当媒体发展到“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的智媒时代,这种以编辑为核心,以“经验与实践”为基础的传统编辑思维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数据资源和云计算是媒体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在智媒时代,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海量的数据资源可以轻易被获取、汇聚并快速分析。在新闻报道中,如果编辑还在依靠社会资源、新闻线索或社会敏感等人工搜索方式来获取信息素材,显然是无法与强大的机器大数据挖掘技术相抗衡的。比如,现在已经开始逐步应用的AI 搜索方式,包括微软和OpenAI 合作推出的新一代AI 驱动搜索引擎New Bing、基于人工智能的资料收集工具Crystal Knows。AI 搜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的搜索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搜索结果。编辑可以通过输入相关的关键词或问题,快速获取到与其相关的新闻报道、文献资料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采访和报道工作。AI 搜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和过滤,从而提高搜索效率和准确性。编辑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大量的相关信息,从中筛选和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以支持自己的报道和分析。AI 搜索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和自动化整理等技术,为编辑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信息服务,使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习惯,定制化自己的搜索和推荐设置,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和工作要求。总之,AI 创新的搜索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智媒趋势下,新闻编辑的信息获取方式正在从人工搜索转为大数据挖掘,这就意味着,编辑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原始数据收集技术和归纳能力,而那些数据敏感性弱、不具备挖掘和分析能力的记者编辑,很可能因为无法转型而被取代。
实际上,机器人写作对于新闻界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其实质上就是机器基于大数据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自然语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财经、体育、气候和健康等领域的新闻写作中[2]。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在新闻内容生产的应用,让部分新闻变得更为高效快捷,但是机器人写作必须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模板来运行,缺乏创造性,难以满足受众的多元化和深层次信息需求。
“人机协同”则可以有效地实现高效性和创作性的统一,新闻从业者借助智能工具,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快速生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质作品。比如,对于编辑而言,资料和数据的搜集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过去,编辑需要翻阅海量的纸质材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 搜索方式如基于人工智能Crystal Knows 等资料收集工具逐渐流行起来。首先,AI 搜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的搜索需求进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的搜索结果。其次,AI 搜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语义分析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和过滤,从而提高搜索效率和准确性。最后,AI 搜索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和自动化整理等技术,为编辑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信息服务。总之,AI 创新的搜索方式将会极大地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是这也意味着在智媒时代,没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信息生产能力弱的编辑将被时代淘汰。
在智媒时代,借助各种新技术和新平台,新闻编辑的新闻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他们可以将新闻的信息元素融入到报道中,实现作品的多样化呈现,给受众带来最佳的阅读体验。不管是信息图、富媒体,还是H5 应用、VR、AR,凡是有利于表现新闻元素的,都可以应用在报道中,给受众带来一种沉浸式和互动式的新闻体验。比如DALL-E,这是OpenAI 公司于2021 年1 月发布的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图像生成器,它可以根据文本描述生成逼真的图像。编辑可以使用DALL-E 来创建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图像。例如,用于说明某篇文章的图像或用于配图的图像。DALL-E 这款智能软件的图像生成质量非常高,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可以帮助编辑突破文本的限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传达信息。这无疑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掌握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否则难以借助最新技术生产出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的作品。
建立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之上的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的网络浏览痕迹和阅读习惯,结合用户的基本信息、职业年龄等分析其行为和心理活动,对其新闻需求进行精准画像。这就颠覆了传统的编辑新闻“把关”模式,为了实现新闻的高效传播,编辑必须掌握以算法为驱动,个人信息需求与海量信息精准供给的匹配,满足个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3]。目前,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今日头条客户端在算法应用上就较为超前,已经构建了人工审核与算法推荐相结合的新闻内容分发模式。编辑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对新闻进行把关,再利用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然后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式内容生产,摒弃“以传者为中心”的“千人一面”的大众化新闻生产方式,实现精准化的新闻定制。这无疑又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技术的助力之下,现代新闻传播被注入了更多“智慧”元素,从移动新媒体采编模式,逐步向“数据支持+智能写稿辅助+多元呈现+算法定制”的智能化传播模式升级,智能媒体才是媒体融合的制高点,只有体现“智能元素”,才能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在智媒趋势下,编辑角色和认知的重新定位、思维的积极转向和开拓创新,成为人工智能助力新闻报道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产品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主要体现,是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产品思维影响下,新闻报道不是单一的新闻采编和传播,而是集内容采编制作、渠道运营和用户反馈为一体的一个闭环式的内容生产流程。在这个闭环上,用户是核心,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围绕用户需求展开,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必须要结合用户画像,尽力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新闻体验,这样才能将报道作为产品“兜售”出去。
在智媒时代,编辑不能将受众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要将其看作是用户,他们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感受直接决定了“信息产品”能否在媒体市场中营销出去。只有具备了产品思维的新闻编辑,才能突破传统“把关人”的角色束缚,将信息思维向产品思维转向,成为复合型的新闻产品生产者,将传统的“撒网”式传播转变为能够带给用户更好新闻体验的互动式和沉浸式传播,这已经成为智能技术应用创新新闻报道形式的最常用路径。实践证明,让受众从新闻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往往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用户体验。以第32 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作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为例,这篇报道就利用新技术,以用户体验为基础,实现了报道形式的突破。在H5 报道中,通过邀请用户填写出生年份,就可以结合时间轴实时显示该用户与历史事件间的关联。用户在画面下方经常会看到,“1997 年,香港回归。这特别的一年,你6 岁了。”报道以“行船”方式展开,在船的行驶过程中,为用户设计了多个答题环节,比如建党年份、党的十八大召开时间等问题,每答对一道题就能够“点亮”一颗星。此外,报道还设计了一系列交互体验:站在天安门城楼前,重温新中国成立瞬间;星辰大海之间,点击“发射”,将中国的航天员稳稳送入太空等,通过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这篇报道突破了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全程围绕与受众的互动展开,成为真正实现刷屏的报道和建党百年报道的现象级爆款,截至2021 年7 月23 日,《船票》报道全网浏览量4.8 亿次(包含全网各渠道浏览、话题、互动等数据),这就是智媒时代新闻报道魅力的体现。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场景的传播,是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特点于一体的平台。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传播者不仅能够获取特定场景中用户的基本信息,还要为其提供与不同场景适配的信息服务。这就意味着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场景思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呈现[4]。
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为编辑的场景思维落地提供了便捷,AI 图片与视频创作工具让编辑可以实现从抽象文字到形象图片的快速转化,帮助他们轻松完成图片内容的处理,轻松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呈现。比如Stable Diffusion 是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图像生成和编辑工具,它可以帮助编辑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和优化图像的外观。例如,如果记者需要创作一张独特的插图或艺术作品,他们可以使用Stable Diffusion 来自动生成一张艺术图像。
Midjourney、DALL-E 或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图像达到了非常逼真的水平,这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一波病毒性传播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的潮流。例如,Midjourney 生成的教皇弗朗西斯穿着白色棉袄的照片、唐纳德·特朗普的虚构逮捕照片等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人与媒体、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在颠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流程。在新闻报道领域,仅仅依靠“记者+编辑”完成采写编发全流程传播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支集技术、内容和运营、策划为一体的复合型团队,联动协作、协调发力,共同完成新闻生产与发布。这就意味着,新闻编辑必须培养自身的协同思维,从单打独斗状态调整为跨领域的复合团队队员状态,更好地与机器,与他人合作。当然,在智媒时代,编辑并不会成为被动和次要的角色,反而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一是编辑要有与机器协同的能力,能够借助智能技术实现新闻的高效生产和处理,面对庞杂海量的数据,能够快速收集整理优化重组,让数据成为内容生产的利器。二是编辑要有团队合作能力。在智媒时代,新闻报道的采写编发不是靠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集合了新闻选题、数据采集、加工制作、精准分发、宣传包装等多个流程,很多媒体已经建立了由设计师、工程师、产品开发和新闻记者编辑等组合而成的跨领域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新闻报道的智慧化传播。
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新闻编辑在智媒时代也遭遇了巨大挑战。因此,编辑必须要学会与技术相处,建构全新的思维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还要避免对技术的过度依赖,陷入“信息茧房”难以自拔,一定要将技术作为搜集线索、挖掘数据的辅助手段,创新报道形式,深化报道内容,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新闻价值,实现新闻产品的创新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