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促进传统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

2024-03-18 11:37尹晓华
传播力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尹晓华

(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北京 100022)

短视频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播信息,适应社交媒体平台的需求,提升用户参与度。短视频正成为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利用好融合媒体的能力,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短视频制作通过多种方式,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更好地体现出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理念。

一、我国短视频用户已经超过8亿人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亿人。短视频平台在中国的普及率非常高,成为人们日常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短视频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娱乐、美食、旅行、教育、时尚等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预计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还将继续增长,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力量。

传统媒体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内容生产能力,参与短视频生产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内容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传统媒体在内容制作方面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严谨的制作流程,参与短视频生产可以提升内容的制作质量,提供更有深度和品质的内容[1]。传统媒体融合短视频生产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用户,拓展用户群体,提升传统媒体的用户覆盖率和市场份额。传统媒体参与短视频生产可以推动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引入新的技术和创意,提升媒体行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媒体融合是一个生态系统创新再造的过程,在互联网思维下重新构建一个新的融合媒体生态,内容建设无疑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新的内容体系建设和内容产品打造,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挺进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的“入场券”,而短视频正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赛道。媒体融合可以打破传统媒体的边界,使得不同媒体之间可以进行无缝衔接和互动。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往往只能提供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而媒体融合可以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媒体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如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媒体融合在网络短视频内容生产中有非常好的展现,深刻感受到媒体融合促进主流传统媒体内容生产。

二、媒体融合促进短视频内容生产方式变化

我们经常看到将短视频制作与动画技术融合。通过使用动画技术,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和多样化的短视频内容。他们可以利用动画来表达复杂的概念,创造出想象力丰富的场景和角色,同时展示独特的视觉效果。

我们经常看到创作者将短视频制作与互动元素融合。通过添加互动元素,创作者可以让观众参与到短视频的内容中,与角色互动或者进行选择。

我们经常看到将短视频制作与音乐融合。通过将音乐与短视频内容相结合,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具情感和艺术性的短视频作品。他们可以选择适合的音乐配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增强短视频的表现力。

我们经常看到广播音频的优秀内容可以促进网络短视频制作内容的创新和创意的发挥。广播节目中的音频素材也可以为网络短视频制作提供创意和创新的元素。例如,广播节目中的音乐、声效或者对话可以成为网络短视频中的背景音乐、配音或者情节推进的元素。通过将广播节目中的音频素材与图像相结合,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表现力的短视频内容,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信息。

这些例子展示出了媒体融合如何促进短视频制作内容的创新和创意的发挥。通过将不同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加独特和有创意的短视频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并增强短视频制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短视频成为传统媒体挺进互联网主战场的主要内容支撑

短视频具有移动、轻量、碎片化等特点。移动短视频快速增长的场景逻辑,在于契合当下用户愿意记录和分享的传播心态,而大量纪实性和现场感的内容,为观看短视频的用户带来了强烈的临场感、沉浸感,也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短视频的强势发展,使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迅速产生了跨界的构想。

在融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内容为王”的需求没有改变。尽管对传统媒体而言,短视频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在跨界的征途上,内容生产力决定着新赛场的竞争力[2]。生产什么类型的视频产品?怎样提高视频产品的传播力?如何扩大视频产品的受众圈?面对这些新的课题,传统媒体在短视频打造的创意策划力、文字表达力、突破边界力上发力,以鲜明的产品风格特色和辨识度,形成了短视频的“头部效应”,迅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近日,“中国之声”抖音账号发布了一则题为《9 472米!“深地一号”跃进3-3XC 井在塔里木盆地开钻,预计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人类到底有多能挖?一条动画带你了解。》的短视频。从古老铁锹挖掘的1 米深度,到导管架海洋钻井平台掘地至约500 米深度,再到世界目前最深井——科拉超深井的12 262 米深度,一部人类“掘”地简史在短视频中层层展开,“深地一号”跃进3-3XC 井在塔里木盆地开钻的突破性意义也被呈现得直观而生动。

该短视频的标题融合了众多关键信息,包括“‘深地一号’跃进3-3XC 井在塔里木盆地开钻”的新闻主体,“9 472米”的新闻关键词,“预计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的新闻价值,“人类到底有多能挖?”的新闻延展,以及“一条动画带你了解”这样引起观看兴趣的新闻导语,可以说新闻性十足。

过长的标题文本,在信息量满载的同时或许会给网友带来阅读上的障碍。而这则短视频标题表达的巧妙之处在于,巧妙运用标点合理断句,将内容截成易“消化”的5 段,错落有致又重点突出地呈现给用户,很好地兼顾了传播内容与传播效率。“9 472 米!”这样的数字关键词被优先前置,并在感叹号的情感色彩加持下,更直接明了地切入新闻主题。“人类到底有多能挖?”的疑问语句,不仅顺势带出新闻的延展性科普内容,而且也对观众形成很好的情感激发,在进一步调动观众好奇心的同时,还可以引起用户思考,引导互动。

该短视频巧妙采用动画演示形态,实现了“地下世界”的可视化,拉近了与观众认知的距离,让短视频信息的传播变得生动形象。竖屏构图与“深度”主题完美契合,充分发挥视觉传播优势。同时,这则短视频将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各个重要发展节点在动画中递进呈现,让观众在强烈的悬念感中,对钻井技术的“前世今生”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因为时间轴的引入,海量的延伸信息显得非常有序,结合三维动画呈现,视频趣味性十足。另外,动感、超燃又有工业感的配乐,也让视频更震撼。

对主流媒体而言,通过科普实现有更高站位、更大格局的主题传达,让观众通过观看大国工程的新闻,感受到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自豪与自信,更是传播的题中之义。

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场话语权最终体现在思想、内容的交流和交锋上。短视频的生命在于内容和创意。2021 年是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面对这一媒体纷纷聚焦的年度重大主题,《无锡日报》以创意促创新,策划推出了短视频作品《“船”承》。

在《“船”承》的创意阶段,主创团队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以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运河帆船、“奋斗者”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这四艘有着无锡印记的“船”为主线,串联起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历史巨变。这条以“船”为主题的短视频,在几分钟的时长里回溯了这一段历史,将重大主题报道用“船”具象地展现出来。当视频中72 岁的老人徐经纬与“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一起观看徐父所绘制的中共一大纪念船设计图纸时,从南湖出发的一叶红船,仿佛驶过百年时光,与深潜10 909 米的国之重器“奋斗者”号在无锡相遇,直击观众的情感“爆点”和精神“燃点”。这一设计既遵循新媒体产品的创意创新和传播规律,又在紧扣百年党史主题的同时展现无锡元素。选择将“船”作为视频创意的切入口,意在以独特的创意结合新闻事实,选取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同频共振。《“船”承》谐音“传承”,既新颖别致,又有深度内涵,巧妙地体现了“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一主题,独特的创意让重大主题报道不落俗套。作品发布后,全网传播量达1 700 万。

不可否认,报业进入视频领域有着明显的短板和劣势。但是报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长处,那就是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能为视频作品带来思维逻辑和思想深度。虽然在融媒体时代视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为突出,但文字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觑,是制作优质短视频不可缺少的要件。以《“船”承》作品为例,主创团队前后共创作了14 版的视频文案,用文字刻画出不同历史时期四条“船”的高光时刻,带领网友在短短几分钟之内重温党的百年历史。视频画面和文案相辅相成,展现了百年的历史巨变和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提升了视频的内容浓度和艺术效果[3]。

短视频产品是构建新内容生态的突破口。在视频生产的资源配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产品体系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无论是建党百年的重大节点、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还是常态化的新闻报道,短视频以直观的记录和演绎方式出乎意料地站到了新媒体矩阵的“头部”,一个新的视频内容体系在媒体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中趋于成形,短视频正在为传统媒体挺进互联网主战场提供主力内容支撑。

四、人工智能技术参与未来短视频融合生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短视频制作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创新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短视频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技术,自动生成短视频的内容。在短视频制作中,生成器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短视频样本,学习到视频的特征和风格,并根据用户提供的输入,生成与之相符的短视频内容。生成器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包括动画、特效、场景等。

超写实虚拟3D 制作在短视频制作中可以提供丰富的创作工具和技术,帮助制作团队实现更高水平的视觉效果和创意表达。它可以增强短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故事叙述能力和观众体验,使短视频更加引人注目和有吸引力。

超写实虚拟3D 制作可以用于创建逼真的特效和场景,使短视频中的特殊效果更加真实和引人注目。超写实虚拟3D 制作可以用于制作虚拟角色和动画,使短视频中的角色更加生动和有趣。超写实虚拟3D 制作可以用于设计短视频中的环境和背景,包括建筑、景观、道具等。通过虚拟3D制作,可以创建出逼真的环境和背景,使短视频的场景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通过虚拟3D 制作,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想法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和场景,增强短视频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短视频制作更加融合多种表现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识别视频中的人物、场景和动作,并在制作短视频时添加实时特效。这些特效可以是美化效果、滤镜、动画等,使短视频更加生动有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用户的照片或视频素材转化为卡通形象或艺术风格的人像。这种技术可以为短视频制作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创新的表现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文字转化为语音,或将语音转化为文字。这种技术可以用于为短视频添加配音、字幕等,增强内容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使短视频制作更加融合多种表现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创新化的短视频体验。

五、结语

传统媒体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新型的主流媒体。近年来,主流媒体通过探索重大时政新闻短视频的新语态,努力让宏大的硬主题“软着陆”,有力地提升了主流媒体在互联网舆论场的引领力。可以说,短视频时代再造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利用短视频形态,近年来主流媒体推出了一大批形式新颖、语态鲜活、内容多元、节奏轻快的短视频产品,构建起新型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增强了舆论影响力。例如,2019年1 月新华社发布的英文短视频《暖!骑车男子挡住车流,守护拄拐老人过马路》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多日刷屏,取得了现象级传播效果。根据《2019 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2019 年考察的377 家党报发布的全部短视频平均播放量为111.6 万。在快手发布的2019 年媒体号综合榜中,央媒包揽了榜单前5 位,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和人民网排名前三甲。

目前,我国传媒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利用媒体融合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高内容的创新性,必须努力用媒体融合促进短视频内容生产,更好地应对各项挑战。传统主流媒体一定要坚持不断创新创作,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抓住当前短视频的风口,打造优质的短视频内容,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影响力。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