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媒理论的人、生态、工业共生模式研究*
——以天津市海河柳林片区天津钢厂和天津市中板厂为例

2024-03-16 09:01王晓诗周晓烨冯雅茹WANGXiaoshiZHOUXiaoyeFENGYaru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1期
关键词:触媒片区遗产

王晓诗 周晓烨 冯雅茹 WANG Xiaoshi ZHOU Xiaoye FENG Yaru

天津钢厂和天津市中板厂位于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可有效被激活并带动周边发展。在明确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历程及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所选场地的触媒特性,构建基于触媒理论的工业遗产研究框架,通过引导触媒效应的发挥,使工业遗产与生态和人群共生,最终达到自身乃至片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围绕工业遗产更新保护的重要方向——人、生态、工业共生,基于触媒理论激发链条式的区块反应,探索触媒理论应用新模式。

触媒理论;工业遗产;共生模式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充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等国家既有法律法规,将多处工业遗产认定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并进行保护与利用,形成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机制。同时我国城乡发展进入空间规划新时代,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管控更加严格,城市存量空间的转型更新具有现实意义。

1 天津市工业遗产概况及现存问题

1.1 概况

天津市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天津市现存工业遗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占遗址总量近80%。同时,遗产分布呈沿城市线性要素(如河流、海岸线、铁路)及历史租界聚集分布的空间特征。天津市工业遗产散点分布较多,面状分布较少,遗产规模相对较小,目前仅有少量大规模工业遗产留存。

天津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自20世纪开始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存量工业用地逐年递减,亟待更新改造。当前保护模式包括:①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分级保护天津工业遗产;②建设博物馆,系统保护工业遗产资源和相关行业专业技术;③打造为工业遗产旅游中的重要工业景点;④建设创意产业园区;⑤用作学校校址。

1.2 现存问题

1)天津中心城区大部分工业遗址已得到多样化保护更新,而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地带的海河柳林片区,虽现存工业遗址较多,但未得到良好的保护和更新改造。

2)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工业遗产现有保护和更新改造手段较为单一,同质化问题较严重,原有工厂的记忆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和影响,缺乏创新的保护和更新改造方式。

3)天津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工作在保留原有工业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激发了其经济和社会价值,但在主体多样性选择上关注度较低,场地的可持续性较弱,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工作无法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2 基地的触媒基础

触媒理论中城市发展存在化学连锁反应:以城市中原有元素价值为基础,引入新建元素,形成新的触媒点,进而产生新的触媒反应,并循次引发“链式反应”,在激活基地功能要素更新和重组的同时,对基地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整个城市持续更新。

工业遗产包含厂房等能长期保留、个性鲜明的遗产单体,以及随时间变迁产生的特有工业文化和人文场所记忆。在触媒视角下,上述遗产按照特性和可触性被划分为非物质触媒要素和物质触媒要素。

通过选取点、线、面的触媒要素,挖掘其承载的非物质触媒要素,叠加新的触媒要素,并加以修复和活化利用,重现场地记忆,使新旧文化共生。为基地匹配合适的业态,吸引多元人群,向人群提供舒适、有趣又不失工业遗产自身特色的序列城市空间,使人群和场地产生联系,使基地拥有持久不息的活力和生命力,实现场地的自生长,引起城市共振。

2.1 区位

基地(天津钢厂和天津市中板厂)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地处天津中心城区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基地可通过主要交通干道、铁路和海河,与中心城区其他工业遗产产生空间联系,作为中心城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门户,将在海河柳林片区工业遗产更新中起到引领作用。

2.2 周边触媒特性

综合分析基地周边1km范围内业态、配套、产业资源、人口分布及交通情况可知:①基地内业态约占整体业态的12.5%;②基地内配套占整体配套的12.7%,土地资源浪费;③产业资源亟待更新;④人口较少;⑤小范围内对外交通受阻。

2.3 工业遗产触媒特性

2座工厂内部工业遗产体现了近代我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是天津工业发展和历史的见证,形成有形的遗产及无形的文化,具有良好的触媒特性。厂区内由多种类型工业遗产构成,保留较为完好,可作为独特的触媒元素,激发其价值形成触媒反应,唤醒人们记忆。

2.4 触媒更新的难点与创新点

1)难点 场地内工厂废弃,2个厂区缺少活力,内部旧工业建筑功能模式单一,无法发挥其作为触媒要素的引导作用,且不能与场地共生。如何通过改造,利用新增触媒要素和业态激发厂区活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改造的重难点。

2)创新点 注重对工业历史的传承、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对人群的吸引和对城市资源的重组,从点、线、面3个方面对不同触媒要素进行更新设计,塑造并完善触媒,打造功能混合、多元人群共融的综合性城市空间,进而激发片区发展的联动效应。

3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设计

3.1 触媒塑造策略

3.1.1 点

基于要素识别与脉络塑造,主要选取具有厂区文化特色的高线厂、初轧厂,基地南侧和中心的附属建筑群,散点分布的构筑物,5个烟囱和1个水塔进行保护、激活、再利用(见图1)。

1 天津钢厂初轧厂现状(图片来源:未来规划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组委会)

1)在保留修复厂区内部大型工业厂房原有建筑立面和结构基础上,进行内部竖向交通重组和功能更新,在不同厂房内增设多类型功能空间,以焕发场地活力,并吸引不同人群与场地互动。

2)针对厂区内部特色烟囱和管道结构,通过注入新要素产生要素之间的联结,如在厂房、烟囱和水塔之间进行趣味改造,增加儿童活动平台,供儿童玩耍和行人休憩;选取1处烟囱,进行体量上的扩大改造与功能上的叠加复合。上述空间可作为场地标志物和人群的体验场所,俯瞰整个场地乃至场地外的城市空间。

3)对工业附属建筑进行空间上的有序重组和功能整合,赋予新业态,在新旧结合中激发厂区活力。对厂区内部装置、构筑物的外露部分进行修复,作为记忆承载体,形成观赏点,周边辅以公共空间。

3.1.2 线

基于脉络塑造与发展需要,梳理厂区内部道路。保留现有步行流线,辅以周边公共空间的引导,与特色工业桁架结合,增加流线趣味性;保留内部特色运输体系供人们体验;设置单独的车行流线以满足交通需求(见图2~4)。

2 天津钢厂初轧厂道路空间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 天津钢厂初轧厂空间结构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3 面

基于区域整体控制,根据地块内原有功能组成和结构关系划分不同片区(见图5)。

5 天津钢厂初轧厂改造前后对比5a改造前实景(图片来源:未来规划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组委会)5b改造后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工厂核心区 以原有附属建筑、构筑物、桁架、厂房围合而成的线性空间为主体,设计主要公共空间序列,构建中心游览体验区,形成内向型公共空间;对厂房及周边进行改造以构建多功能厂房体验区;以基地南侧2处厂房和烟囱为主体构建亲子体验区。

2)工厂对外展示区 在增强南侧附属建筑群和工厂联系的同时,将其整体改造为现代商业区,局部改造南侧原有围墙,加强入口空间的营造;将场地东侧空地改造为野营基地,兼具场地入口功能。

3)特色生态区 选取原有植被较茂盛的区域进行修整,作为生态体验区;选取原有植被较稀疏的区域打造野营基地。

3.2 设计实施计划

1)近期 通过保护触媒要素、传承城市文脉、挖掘场所记忆,对基地内部点、线、面要素进行识别保护,使其作为场地原有触媒保留,传承场地特有文脉。挖掘场地背后故事,寻找场所记忆,根据人群和场地需求初步匹配可焕活的业态。

2)中期 塑造基地标识要素,引入新的触媒要素,将新的文化表现方式融入场地,提升遗产的文化内涵,并根据前期工作植入新的业态,吸引设计师持续改造更新基地,唤起人群记忆,进而实现新旧文化交融共生。

3)远期 通过引导和控制触媒、发挥触媒效应,带动片区生长为集文化展览、现代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并辐射到片区以外的区域,带动城市活力发展,打造天津设计之都。

4 结语

以实现存量工业用地转型更新阶段下的工业遗产改造更新设计为目标,提出以人、生态、工业三大主体的共生和场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设计原则。以天津市海河柳林片区天津钢厂和天津市中板厂为例,将触媒理论引入工业遗产,对其进行传承更新再利用,分析触媒理论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优势及作用机制,从非物质和物质两个方面对触媒要素进行认知和筛选,并通过触媒要素的选取、承接及整合塑造完善触媒,并从近、中、远期角度对触媒理论的分级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探索基于触媒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模式。

猜你喜欢
触媒片区遗产
遗产怎么分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千万遗产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