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2024-03-15 08:51:31苏洪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国有企业

苏洪丹

摘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国有资产、防范经营风险、国有资产增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诸如控制标准不规范、控制过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聚焦当下我国国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及不足,提出国企内审质量控制的具体对策,为推动国有企业更加健康规范运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推进和完善,我国相继出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政策和要求,内部审计助推国有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2022年,审计署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06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实施措施》等要求提出要强化审计质量管控,创新审计质量方式。2023年,审计署也提出要多措并举强化审计高质量管理,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条件。

二、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意义

国有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共财产的损益。通过高标准的内部审计活动,对于规范国有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国家公共财产的安全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范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进行准确分析和把控国有企业的运营风险,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规避经营风险导致的资产损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规范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求,使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更规范,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可以对重复或冲突的工作进行优化,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规范化,提升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三)创新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推动审计制度变革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经济活动量大且复杂,与相关单位的关联性也较强,其内部审计工作的难点也越来越多,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和思维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已不再满足需求,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倒逼内部审计制度改革,从而创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法,在审计理念、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因时因势而变化。所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意义重大。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国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国企内审质量控制指的是国企为提高内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合理性、效益效率性,以保障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本着系统思维,按照规范的审计相关流程、标准,以及方式方法,以任务为目标,有重点有层次有类别地进行复核、控制和管理,形成全面、全程和多角度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内部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审计的规划执行、报告和跟踪等流程,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组织、培训、业务、质量检查等方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面临着一定的挑戰和困难,如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高、人员素质不足、方法手段落后、监督力度不够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以国家法律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为准绳;坚持以服务公司向好发展为目标;坚持以风险防控为遵循,注重效果,不断完善和创新方式方法。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机构制度、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理念等;外部因素包括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内部审计环境、社会监督力度等。总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制度、组织架构和审计人员的标准化。相关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是影响内部审计效果的核心因素,它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道德标准等有关。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职责权限、审计评价等制度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我国国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好坏的先决条件,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职责时,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和影响,能够客观、公正、真实地发表审计意见和建议。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还不强,一是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经济利益受制于企业本身,审计人员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密切,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受到企业利益人和人际关系影响,从而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这也降低了内部审计的作用,长远来看,内部审计在权威性、有效性方面不断弱化,成了单位无足轻重的组成;再就是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受企业规模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未设置内审部门,缺失重要的监督内控部门。有的设置了内审机构,配备相关人员,但是内部审计的范围仅限于财务部门,严重缺乏独立性,有些内部审计部门模糊对象,不能对国有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比如: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人员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约束等制度,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态度不端、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虽然有些国有企业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执行不严格,或者受到领导干预,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的配置和培养。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保证。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还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人员太少。有些国有企业没有考虑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发展阶段、业务板块等实际情况,去科学配置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和数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需要,造成工作压力过大、效率过低、覆盖不全等问题;二是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当前我国较多国有企业内审人员较少,专业性不强,年龄较大,出现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单一、层次失衡、年龄结构偏老龄化等问题。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比超过50%,专业背景以财务、会计为主,缺乏法律、信息技术等多元化的专业人才,职称结构以中级为主,缺乏高级和初级的人才梯队。三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跟不上时代变化,未做到合理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标准,未能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有效培养,导致内部审计人员不同程度存在政治素质不强、专业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中,有些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执行不力,有些人对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掌握不够,有些人对内部审计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应对不好。

(三)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指的是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能够识别、评估、处理可能影响内审目标实现的因素。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或运用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认识不清或忽视不管;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运用了一些风险识别方法,但是过于简单或片面,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评估不准或过分夸大;二是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或运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时缺乏客观和准确的依据;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运用了一些风险评估方法,但是过于复杂或主观,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时缺乏简明和公正的结果;三是缺乏科学的风险应对方法。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或运用有效的风险应对方法,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不合理或无效。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运用了部分风险应对方法,但是过于保守或激进,导致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的措施过于消极或过度干预。

(四)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规范

内部审计是国有企业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一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的是国企为提高内审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合理性、效益效率性,以保障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本着系统思维,按照规范的审计相关流程、标准,以及方式方法,以任务为目标,有重点有层次有类别地进行复核、控制和管理,形成全面、全程和多角度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一是统一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缺乏。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全面适用于各类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各个行业、领域和层级的国有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时存在差别和不统一,从而致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二是內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缺乏。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承担相应责任;缺乏对内部审计项目和过程的督导和复核机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活动按照规范和程序执行、按照目标和要求实施;缺乏对内部审计结果和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及时整改、提出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五)内部审计质量过程不完善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内审项目进行控制,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审人员职业素养、制定内审工作流程、配置内部审计资源、评估审计质量等方面。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主要内容有编写制作项目的审计方案、业务指导、过程监管、项目核对、报告编写等内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目前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工作手册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和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内部审计工作手册,或者制定了但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和指导。二是内部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和项目风险评估合理配置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或者配置了但没有有效使用,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三是内部审计项目过程控制不到位。有些国有企业未严格按照既定项目方案开展项目实施过程的督导和复核,或者督导和复核不到位,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或遗漏,影响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一)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必要条件。一是加强党组织的指导,并建立和完善党组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要确保内审工作在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董事会(主要负责人)直接管理下开展,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建立总审计师制度,作为内部审计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遵循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总审计师有更高水平的权威,更广泛的责任范围,和更大的工作强度相比,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是连接公司管理层与内审机构的纽带。总审计师制度可以强化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有利于确保内部审计责任的忠实性能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是标准化的资格认证、培训、评估、监督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其他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增强他们抵抗各种干扰和压力的能力,并确保客观、公平和独立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二)加强国企内部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国企内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加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并进行合理分配。建议根据国有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管理层次等因素,科学确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并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变化和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根据被审单位的重要性和风险性,科学分配内部审计人员,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比例和分工方式。二是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并进行适度调整。建议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发展战略,科学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并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和趋势,进行优化调整。同时,要适度调整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引进、培养、交流等方式,增加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内部审计人才。三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并进行有效培养。建议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变化,科学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标准,并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培养。同时,要有效培养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学习、考核、评价等方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等。

(三)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能力

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控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一是运用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全面、及时、准确地识别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建议运用多种风险识别方法,如历史数据分析、现场调查、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德尔菲法等,综合考虑被审单位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从财务方面和非财务方面,从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等多个角度,识别出可能影响被审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二是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客观、公正、简明地评估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建议运用多种风险评估方法,如概率-影响矩阵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根据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后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评价等级和数值指标,并进行合理的归类和排序。三是运用科学的风险应对方法,合理、有效、适度地应对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建议运用多种风险应对方法,如规避、转移、减轻、接受等,根据被审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的性质和程度,选择最适合的应对策略,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监督机制。同时,要注意平衡成本与收益,避免过度干预或消极放任。

(四)健全国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健全国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有以下做法:一是制定并实施统一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國注册会计师独立审核准则》等规范,结合当前我国企业特点,实施统一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内审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二是健全国企内审质量控制机制。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工作审计监督,需要健全内审质量控制相关的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党委(党组)、董事会直接(或负责人),加强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并加强对企业集团总部内审工作的综合控制;建立内审工作制度,编制内审工作指导文件,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及方案,进行审计质量评估和其他有关体制要求,使内审工作程序化;完善内审的奖惩制度,审查结果和保守的法定审计员,专业晋升与交流,职能,疏忽,严重不当行为和问责制有关的纪律程序;建立内审督导和审查机制,以指导、监督项目和进程的执行情况,并确保按照标准和程序以及目标和要求开展活动;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评价和反馈机制,以评估合理性,内部审计结果和影响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及时性,评价使用审计报告的有效性和价值实现情况,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控制

一是要完善内部审计相关工作流程。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核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规范,结合国企内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编制内部审计流程手册,规范内审工作的目标、程序、方法、内容。并定期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对内审工作流程进行修订和完善。二是合理配置内部审计资源。根据国有企业规模、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优化内审人员的数量和层次,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内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国企内审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和应用,构建“业审一体”信息化平台,与“三重一大”资金、决策、内控、投资、财务、运营等业务信息系统相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来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加强内部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按照内部审计工作手册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方案,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方法、程序等内容。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和监督项目组方案执行,调整优化好项目方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分级复核,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要求。

六、结语

综上分析,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是获得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成果的前提。国有企业需要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内审工作质量,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阎薇.大数据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2018(05):122-123.

[2]端家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3):142-143.

[3]潘思恩.新经济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21(08):49-51.

[4]杨少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2(36):97-99.

[5]邹兵.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以ZT集团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38-41.

[6]李耀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23(05):59-63.

[7]沈蓉.国有企业研究型内部审计的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3(02):62-64.

[8]邱晓霞.选择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建议[J].审计观察,2023(03):33-35.

(作者单位:沂南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2:05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1:23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58:28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6:19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1:33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