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链竞争力测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03-15 08:51:31肖祖沔赵雪晴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肖祖沔 赵雪晴

摘要: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度了省域产业链竞争力,并分析了各省不同行业竞争力分布与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利用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省域产业链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不同行业的产业链竞争力差异较大、不平衡性突出。就影响因素而言,市场开放度、信息化水平、科技创新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总体产业链竞争力均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技术市场活跃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提升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鉴于此,应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优化调整研发经费配置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激发技术市场活力,推动产业链向更强劲、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产业链;显性比较优势;投入产出;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近几年,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和经济打压力度加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中国承受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分流的双重压力,面临着激烈的产业链竞争。而且疫情肆虐使各国间的贸易受阻,这对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产生了巨大冲击。2020年4月,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同年9月,再次发出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增强竞争力”的号召。近年来,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产业链正面临着重新构建的挑战,中国的产业链面临着堵塞和断裂等风险,这对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产生巨大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出现问题,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因此,维护我国产业链安全稳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迫切重大现实问题。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产业规模发展迅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超过了40万亿元,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增幅非常显著。作为产业链上的基础性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发挥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我国产业逐渐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三二一”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转变,从过去以大量劳动力为基础的产业向更加依赖资本和技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发展。但由于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限制,我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然而,整体层面的分析无法实现对产业链的精准治理,特别是我国各省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异质性,不同地区的竞争优势行业分布迥异,只有实现对省级层面产业竞争力的测度分析,识别我国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厘清我国各省产业链竞争力现状及变化趋势,才能够为我国经济战略决策制定提供更为翔实的数据支撑。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了省级层面产业链竞争力,分析了各省产业竞争力变化趋势,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综合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产业链竞争力是指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以及在国际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品在国际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在指标选取方面,国内学者对产业链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不尽相同,常见的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等。彭传立(2021)通过计算我国服务贸易整体和分部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状况。邓铭等(2017)为了精确地测度我国烟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构建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以计量经济学手段分析了我国烟草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主要特征及问题。邵红岭(2017)在以上三个指标的基础上,另外选取出口质量升级指数、出口贡献率指标对我国6个省份猪肉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除此之外,有学者采用网络分析法(ANP)统计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张宝英,2014)。

在研究角度方面,现阶段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竞争力研究,即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国家的产业链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例如,孙莹等(2016)的研究主要是以金砖国家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他们还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确定影响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张亚斌和彭嘉璇(2015)运用多个指标对中、美、日、德、印度五国文化传媒类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直观地表现出我国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中观层面的行业竞争力研究,即通过构建行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测度该行业在不同地区的竞争力。例如,郭庆和刘彤彤(2017)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六个维度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胡红安和刘丽娟(2014)在分类并量化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從国家角度分析竞争力,会忽略省份间产业链现状差异化的问题;从行业角度分析竞争力,由于测度指标和分析方法的不同,产业链竞争力缺少区域间、行业间的可比性。本文利用省级数据分析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可使研究更加针对各省的产业链现状,有效地解决产业链优化升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更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助力双循环背景下产业链稳定发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有必要针对省级产业链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并对省份总体产业链竞争力、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

三、我国各省产业链竞争力测算及分析

(一)各省份产业链竞争力测算

本文通过测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衡量各省份不同行业的产业链竞争力。测算所用数据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201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包含了我国各省份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数据。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是巴拉萨提出的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邓铭等(2017)、葛轶唯等(2020)、彭传立(2021)等前期研究均显示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法适用于评价产业竞争力,目前已经成为衡量产业竞争力主流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全球出口总额中该类产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RCAij=■(1)

RCAij代表i国j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Xi为i国同年各类产品出口总额;Xwj为j产品全球贸易出口额,Xw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RCA值大于1,表示j产品在i国的出口比重大于全球水平,表明该国的此产品在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RCA越大,代表国际竞争力越强。

参考前期研究的做法,本文对(1)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得到(2)式,以调整后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各省份的产业链竞争力水平。

RCAij=■(2)

RCAij代表j省份i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m和n分别表示行业个数和省份个数,X■表示j省i产品的交易额,■X■表示j省所有產品的交易额; ■X■表示全国n个省份产品的总交易额,■■X■表示全国所有产品的交易额。RCA值大于1,表示该产品在该省的交易比重大于在全国的交易比重,则该省的此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RCA值越大,竞争优势越显著;RCA值小于1,则表示该省的此产品在全国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竞争力相对较弱。与调整前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相比,调整后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更具针对性,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应用范围由国际贸易缩小至国内商品流通,便于衡量我国各省份在不同行业的产业链竞争力水平。

(二)各省份产业链竞争力分析

1. 各省份行业平均竞争力分析

现将31个省份在42个行业的RCA指标排名取平均值,得到各省份在各行业的RCA指标平均排名状况。由表1可知,江西省所有行业的RCA指数平均排名为12.4,是平均排名最高的省份。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是江西省最具竞争力的行业,RCA指数高达3.07。

江西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其历史文化、绿色文化、工艺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江西各地区充分挖掘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陆续启动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将优势文化资源融入文化建设中,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江西科学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将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利用两大产业间的耦合性,挖掘创建红色文化创意园、传统手工作品展示园、创意陶瓷产业园,积极引导和扶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借助旅游产业带动文化制造业、新闻、休闲娱乐等产业。江西采取的措施对于其他省份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 各省份行业竞争力优势转移分析

在本文样本期内,42个行业中有33个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省份发生变化,仅有9个行业未发生改变,行业竞争优势的变化可以侧面反映出我国产业转移的整体态势,可见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我国产业转移逐渐形成规模。在33个行业竞争优势的转移中,区域间的转移多达21个,其中半数是由东部地区转出。东部地区要素价格的上升和自然资源的短缺压缩了许多产业的获利空间,削弱了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而促使这些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加之在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开放进程加快,产业链配套程度逐渐加强,促使其吸引产业转移的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方向呈现出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的态势。

引导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难看出,在行业竞争优势的转移中,仍有许多转移局限在东部地区区域内部。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相较其他地区在基础设施、资本集聚、市场环境等要素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使得产业转移存在一定黏性,抑制了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这无疑给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带来压力。因此,必须努力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硬实力,解决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转移黏性之间的矛盾,加快产业转移的进程。

事实上,产业转移是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转入区而言,吸引相对高水平的产业转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策略,它会带来新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合作机会,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对于转出区而言,其转出的产业多为不适合继续在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正是因为这些产业的转出,该地才能将资源转移到更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在此过程中,产业链上缺乏核心技术、价值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企业将不断被淘汰,进而实现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

在被解释变量方面,本文将2012年、2017年各省在各行业的RCA指数加总,得到各省份总RCA指数,作为衡量总体产业链竞争力的指标;本文将各省份2012-2017年期间RCA指数上升行业数与下降行业数的比值,作为衡量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的指标。

在解释变量方面,借鉴相关研究,本文将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地区资本资源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技术市场活跃强度作为关键因素考虑在内。具体衡量方式如下:以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R&D经费代表科技创新投入强度;选取人均GDP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地区进出口总额代表市场开放程度;已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代表当地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固定资产投资额来反映资本资源现状;以技术市场成交额代表技术市场活跃程度。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2年、2017年数据进行研究,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中国统计年鉴(2018)》。

(二)模型设定

为研究影响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本文构建了我国产业链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LnY1i,t=α0+α1lnPGDPi,t+α2lnOPENi,t+α3lnSCIi,t+α4lnELEi,t+α5lnFINVi,t+α6lnRADi,t+εi,t(3)

LnY2i,t=β0+β1lnPGDPi,t+β2lnFINVi,t+β3lnRADi,t+β4lnTMTi,t+εi,t(4)

其中,i表示不同的省份,t表示不同的年份,Y1為各省份各行业RCA指数的加总,用于衡量总体产业链竞争力水平,Y2代表各省份2012-2017年期间RCA指数上升行业数与下降行业数之比,用于衡量结构产业链竞争力水平,PGDP代表人均GDP,OPEN代表进出口总额,SCI代表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比,ELE代表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比重,FINV代表固定资产投资,RAD代表R&D经费,TMT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结果分析

在实证分析前,本文对模型1进行了Hausman检验,得到豪斯曼检验的P值为0.0115,小于0.05,所以模型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知,lnOPEN和lnELE的系数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意味着扩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和完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总体产业链竞争力。lnSCI和lnFINV的系数均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可以得出科技支出占比越高和固定资产投资越多,总体产业链竞争力越强。表2列(2)显示,lnPGDP、lnFINV、lnRAD的估计系数都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lnTMT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人均GDP、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活跃程度与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呈正相关。lnRAD的参数估计值为-0.524,表明研发经费与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呈负相关。

五、结语

通过对我国各省份产业链竞争力的测算结果可知,江西省所有行业的RCA指数为12.4,是排名最高的省份,意味着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链竞争力相对较强。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区域间产业转移效应显著,在本文样本期内,42个行业中有33个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省份发生变化,行业竞争优势的变化可以侧面反映出我国产业转移的整体态势。总体而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方向呈现出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的态势,这为生产力布局优化,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强劲动能。

我国各省产业链竞争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研究显示:第一,总体来看,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对总体产业链竞争力水平和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均显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两个被解释变量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人均GDP对两个产业链竞争力指标的影响作用不同。此外,R&D经费对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影响显著为负,但该解释变量对总体产业链竞争力水平影响并不显著。

第二,人均GDP与总体产业链竞争力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可见单纯经济规模的增长并不能带来总体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一味追求经济总量增长,反而会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不断积累。有些地区注重发展数量,却忽视发展质量,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结构效益低下等问题,这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而遏制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技术市场成交额对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起到正向影响。与传统观念不同,回归结果显示R&D经费对结构性产业链竞争力有负向作用。2017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增长率世界第一,这说明R&D经费的关键不是总量问题。各省份R&D经费规模扩张的同时,R&D经费配置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投入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单纯地提高R&D经费未必能带来产业链竞争力提升。

第四,我国三类R&D经费投入中,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占比始终最低,其次是应用研究,投入占比最高的是试验发展经费,三者间的比例不协调。世界上主要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普遍占比处于15%~30%之间,而我国长期处在5%左右。2017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高于15%的省份仅有4个,这说明我国各省份R&D经费投入活动类型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有待提升。

参考文献:

[1]邓铭,李瑞滔,曹余瀛,黄静,王文芳,黄妍.基于实证分析的中国烟草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7,23(05):98-105.

[2]葛轶唯,严亚萍,孙泽生.“一带一路”纺织产业链竞争力测度及时空演化:1989-2018[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20,33(06):18-25.

[3]郭庆,刘彤彤.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61-67+77.

[4]胡红安,刘丽娟.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05):45-49.

[5]邵红岭,路剑,贾会棉.我国猪肉出口竞争力的省际比较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30-32.

[6]孙莹,吴克亮,徐柯.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06-112.

[7]夏诗园.“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升级机遇、挑战和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管理,2022,44(05):65-72.

[8]张宝英.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137-144.

[9]张亚斌,彭嘉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文化传媒类产品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MS、RCA和TC的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04):57-62.

[10]彭传立.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23):9-14.

[11]高洪玮.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链韧性: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23,45(04):11-19.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青年项目“‘双循环背景下山东产业链稳定性及竞争力提升研究”(21DJJJ02)。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03
产业链春之奏鸣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