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自主阅读实践

2024-03-15 14:54朱卫香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教师应个性化

朱卫香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自主阅读教学策略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广泛应用自主阅读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教学设计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选择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要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教师还应运用多样化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和概括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1.优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有趣、引人入胜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阅读任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以《彩色的梦》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的梦境或者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梦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梦”这个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强化探索的欲望。接着,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学生会沉浸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感受诗歌所传递的美感和意境。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同时要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境或画出自己的梦境。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推荐一些与梦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梦》《童年的梦》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素养。

教师通过优选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锻炼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整体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成长和进步,教师应关注他们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案。

以《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把学生的目光聚焦在这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中。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故事情节的展现,运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深入探讨故事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则通过比喻和实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教师通过关注个体差異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强化知识和技能。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取得进步。分层教学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多元评价,提供阅读指导

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除了传统的书面评价,还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的方式。

1.及时提供反馈,调整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以《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和感悟文本,体验秋雨的美和秋天的独特韵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和理解程度。当发现有的学生在理解文本上存在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及时提供反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核心所在。通过与学生交流,教师发现学生在阅读方法上可能存在问题,如阅读速度过快、忽略细节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立即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活动,如阅读理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能够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程度,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2.个性化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需求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有助于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以《白鹭》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水平,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对于阅读速度相对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略读和扫读等阅读技巧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挖掘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在个性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推荐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阅读、持续阅读。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分享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资源。由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碎片时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个性化阅读指导和现代技术手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学生不仅能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还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将学生置于阅读教学的核心地位,设计适合他们的阅读教学方案,同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教师应个性化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