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用塑料袋打啤酒”作为青岛市井生活的生动写照一度为人津津乐道。
德国人、日本人撤离青岛啤酒厂的时候,曾抛下一句话:“中国人是酿不出好啤酒来的。”朱梅担任厂长后,酿酒等关键岗位上才有了中国工人的身影,他们起早摸黑,钻研工艺,逐渐走出一批掌握酿造啤酒工艺和技术的专家。这批最早的专家、工人,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奔赴全国各地,支援啤酒厂建设和轻工业发展。
中国人酿造的啤酒不比外国人差。20世纪40年代,由中国工人亲手酿造的青岛啤酒甚至开始出口新加坡等南洋地区,在当地引起轰动。当时的新加坡《星洲日报》曾以《青岛啤酒购者踊跃》及《青岛啤酒,畅销南洋》为题进行了报道:“第一批青岛啤酒,现已抵新应市,酒质甚佳。连日来,购者踊跃,各州府外坡,亦多来采办”“咸认该啤酒有远驾其他啤酒而上,又系国产,极为畅销,各侨商请求代理者甚为踊跃,月来函来电交弛,争求代理。”然而,仅仅一年之后,青岛啤酒厂便出现了入不敷出,原材料、燃料供应不足,资金困难,各项摊派捐款与日俱增,常常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生产的啤酒基本上只供应占据青岛的美军。有趣的是,国民政府军队在撤离青岛前一天,还在百忙之中派人从厂里拉走了一卡车啤酒。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曾经的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工业,当它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一个年产几千吨的作坊式小厂,成为年产几百万吨、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啤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当初租界洋人以及上流社会享用的“马尿”也已经进入普通国人的生活,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用塑料袋打啤酒”作为青岛市井生活的生动写照一度为人津津乐道。
抚今追昔,当年德国人留下的啤酒厂厂房在2003年被改建成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以来,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作为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国内首家工业旅游示范点,青岛啤酒博物馆每年接待的游客已达五六十万人。尤其是青岛啤酒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更是争相一睹博物馆,穿越时光通道,品味中国啤酒工业的绵长历史。
博物馆里最珍贵的藏品当属一套历经百年的机器设备,四只庞大的完全由纯铜打造的酿造罐,上面还镌刻着“1893年”的字样,被擦拭得锃亮的铜牌,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这套设备至今只要轻轻地合上电闸,电機和变速箱一如百年前那样从容运转。
今天看上去略显笨重的设备却是德国当时最先进的啤酒生产设备,直到1986年才停止使用。“退役”之后,这套设备并没有被弃置一旁,任其变成一堆破铜烂铁,而是受到了工人师傅的精心养护与照料。当参观者走近它,人人都会驻足良久,像研读一部中国啤酒史一样仔细地审视它。
离开这座萌芽了啤酒的德式小楼,走在一墙之外的啤酒街上,海风与啤酒混合的味道徐徐吹来,不管这条繁华大道曾经来往的,或是耀武扬威的德国士兵,或是不可一世的东洋大马,一切历史的伤痛或荣辱,俱已默存在博物馆的记忆深处,也融入新生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血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