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宇娟,陈芳园,付廷斌
甘肃省景泰县农业农村局,甘肃景泰 730400
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稳定物价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造成生猪产能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快速发展。为了稳定生猪产能和推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国家连续多年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政策。景泰县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和屠宰加工强县,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猪肉产量占全县肉类总产量的50.48%,是当地主要肉类消费品。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景泰县生猪产业统计数据和发展现状,指出景泰县在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景泰县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根据笔者对景泰县2008-2022 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显示,2008-2014 年,景泰县生猪饲养量稳步增长;2015-2019 年,受非洲猪瘟和生猪价格影响,生猪饲养量迅速下降,2019 年比2018 年下降了15%以上。2019 年下半年起,生猪价格逐步上涨,牧原股份等企业在景泰县投资新建生猪养殖场,生猪产业进入恢复期(图1)。到2022 年,景泰县生猪饲养量29.98万头,存栏13.01万头,出栏17.9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24万头,猪肉产量1.36万t。
图1 2008-2022年景泰县生猪饲养量动态曲线
2008 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得到控制后,景泰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70%。2008-2016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一直维持在2 万头以上。然而,2017 年猪价回落探底,加之禁养政策的宣传,一部分散养户开始退出生猪养殖,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下降,2018-2019 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1.1 万头左右。2020 年,由于猪价高位维持,资本纷纷进入生猪养殖行业,使得能繁母猪数量迅速提升(图2)。
图2 2008-2022年景泰县能繁母猪存栏量动态曲线
出栏率是衡量生猪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22 年,全国生猪出栏率为155.8%,甘肃省生猪出栏率为130.7%。景泰县的生猪出栏率2008-2022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22 年生猪出栏率为149.7%,略低于全国水平(155.8%),高于甘肃省水平(130.7%)(图3)。
从2008 年到2018 年,景泰县的生猪养殖以家庭自繁自养为主,每户养殖3~10头能繁母猪,生猪出栏率相对较低且平稳。但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和生猪价格的持续高位,以及规模养殖场的新建,景泰县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1)良种繁育体系稳步推进。景泰县引进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在五佛乡建成核心育种基地,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从法国等地引进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种猪2 400 头。采用引进、扩繁、推广相结合的良种繁育和推广方式,向周边地区供应精液和优质种猪,建立了原种场、扩繁场和公猪站功能齐全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了生猪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
2)标准化规模化快速发展。近年来,景泰县成功引进牧原股份、正大集团等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投资新建生猪养殖基地。牧原100 万头生猪养殖一场、二场,正大15 万头生猪养殖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甘肃品高的10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正大“三定”模式已成为景泰县禁养区搬迁和产业扶贫的重点发展方向。
3)屠宰加工能力显著提升。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景泰县已建成甘肃品高100 万头生猪屠宰分割工厂,集生猪屠宰、分割、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生产线,日均屠宰1 500 头,最高产能3 000 头/d,为甘肃省年屠宰加工生猪较大的企业。在屠宰加工基础上,投资建设“中央厨房”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和拓展产品的附加值。
4)个体养殖户逐年减少。近年来,由于生猪价格下跌、疫情及环保政策的影响,使得生猪养猪成本不断上升,养殖收益不断下降,部分个体养殖户抗压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纷纷选择退出生猪养殖业。相对于个体养殖户,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在良种化、设施化、规范化、制度化、无害化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养猪环境[2]。同时,大型养殖企业也是生猪养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将成为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牧原股份、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在景泰县新建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提升了景泰县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然而,这些养殖企业未能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场+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明显带动,使得本地的养殖场和养殖户无法将生猪生产与市场销售有效衔接,未能实现组织化生产。受2018、2019、2023年生猪价格影响,本地许多养殖场和养殖户纷纷退出了生猪养殖行业。同时,景泰县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养殖生产基地,也未与其他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建立利益共享与利益联结机制。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主体为买卖关系,在生猪价格上涨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生猪进行屠宰,而价格下跌时又会压低价格收购,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景泰县规模化养殖场与种植业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比如,兰州正大景泰核心育种基地采用水泡粪法工艺,但由于养殖场周边是山地,产生的大量粪水无法直接输送到耕地,导致养殖规模与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不匹配。正大正路15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和牧原养殖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养殖场的周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户,养殖场与周边的种地农户之间没有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同样面临着粪污处理的难题。
近年来,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的不断进行,景泰县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人员的管理从乡镇移交到畜牧兽医部门,再到乡镇,这导致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县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单位存在年龄断层和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待遇低,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工作,导致防疫人员岁数偏大,知识更新缓慢。从而导致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专业能力不强。此外,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推广的技术不先进、不适用,方法不合理,导致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不接受。
生猪养殖选址需考虑疫情防护、环境保护、用水用电等多重因素[3]。尽管景泰县拥有大量符合疫情防控和环境保护的荒地用于建设规模化养殖场,但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不足,投资成本较高,圈舍出庄群众不愿意,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畜禽粪污无处排放。盲目发展大规模养殖场,脱离了周边环境的承载能力,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
景泰县应依托牧原、正大、合泰盛、合弘共盈、良鑫戈壁等龙头企业,以建设现代化生猪产业园为目标,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要积极探索产业园和养殖户之间的产业融合与链条延伸增值收益分配模式,发挥生猪优势产区联农带农优势,加快中小养殖户提档升级,带动11个乡镇建立现代生猪产业优势集聚区20 个,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达到350个以上。推动甘肃品高“中央厨房”项目建设,以“互联网+中央厨房”模式,提供特色化、定制化产品,通过已建成的直营店进行分销。这样可以初步形成集育种、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等为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提高生猪产业附加值,实现企业+农户双赢的目标。
景泰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农业灌溉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耕地面积7.133 万hm2,其中水地6 万hm2,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489 hm2,是甘肃省重要的玉米种植基地,生猪、肉羊养殖基地。生猪养殖饲料主要采用预混料+豆粕+玉米,以及浓缩料+玉米的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配套的原则,合理规划养殖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养殖场周边环境的承载能力,配套建设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4]。同时,要加大对单一养殖业向“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转型的扶持力度,通过将猪粪腐熟等加工处理后用作底肥,改善耕地地力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粮食单位产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还能解决环境污染,实现畜禽粪污的就近利用。
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景泰县应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政府+企业+农户”的服务平台。整合政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型饲料兽药企业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集先进技术试验示范、养殖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县级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依托,以企业市场服务人员、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把现代化先进技术和理念快速、准确地推入市场。在春防秋防中,改变按村发放强制免疫疫苗的做法,由规模养殖场自己领取疫苗,与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免疫,减少疫苗在流通环节中减效失效,做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推进生猪产业稳步发展。
景泰县应根据土地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搞好规划布局[5]。针对圈舍出庄和产业发展,在各乡镇对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养猪场做好规划布局,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圈舍出庄建设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建园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原则,在红水、漫水滩、芦阳、喜泉、草窝等乡镇灌区,积极推进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正路、寺滩、草窝、上沙沃、中泉、喜泉等乡镇,利用丰富的荒地资源,引进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线,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景泰县已建成集育种、扩繁、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等完整的生猪产业体系,生猪产业已成为景泰县畜牧业生产的支柱产业。然而,不同产业归属不同的经营主体,导致了相互“卡脖子”的现象发生。同时,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也面临环境容量与养殖规模不匹配的困扰。在今后产业发展过程中,景泰县应加强企业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粪污处理难题;发展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规模化程度;加强推广体系建设和市场营销渠道拓展,推动生猪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加大产业用地供应力度和完善用地政策,解决产业用地供应不足的问题;通过推进生猪一体化全产业链建设,促进生猪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