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找不到朋友,甚至经常受到同学的孤立或欺负。对于家长来说,常常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很难在同龄人中有立足之地。这种情况下,除了考虑孩子的兴趣个性、情绪状态、学业压力等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考虑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的共情能力是不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共情能力是一种准确地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感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感知他人的情绪、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李普斯曾说,当我们看杂技演员在表演走钢丝的时候,虽然自己没站在钢丝上,但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这是因为我们能够假设自己就是杂技演员,感其所感,好像亲自站到钢丝上一样。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共情现象。
由于我们能够感受和理解亲人的悲伤,才能够在亲人需要的时候给予安慰、抚慰心灵;由于我们能感受到朋友的快乐,才能够去祝贺和拥抱朋友,让友誼进一步升华。这些行为的产生基础都是源于我们共情的能力。
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缺乏共情能力,会有什么问题呢?
从严重程度来说,比较严重的共情能力缺陷就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程度比较轻的共情力不足则会造成孩子的人际关系不是特别理想,主要表现为难以找到同龄的朋友、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这是因为,共情力不足使得孩子没办法了解别人的心情,最常见的是不能判断别人的情绪,继而也没办法采取灵活的、适宜的交往行为。
如有些共情能力低的孩子在跟别人玩的时候只说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别人是否感到厌烦和生气毫无觉察,从而导致经常受到孤立;还有的孩子对于别人的伤心难过不能感同身受,无法安慰和照顾别人的心情,会给人一种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引发同伴的不满;还有的孩子想交朋友却用简单粗暴方式,如直接拉扯对方的身体、讲话直白,从而被认为怪异被疏远。
如果自己的孩子经常出现以上的情况,家长就需要重视,要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存在共情能力不足的情况。
既往研究显示,共情能力会受到遗传、年龄、养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以共情能力缺陷为特征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如果有一方存在共情能力较低的情况,他们的孩子共情能力受影响的概率要大于普通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通儿童大脑认知功能的发展会导致共情能力的提升,研究显示0~5岁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一般经历5个阶段和水平:
刚出生的新生儿能对消极刺激产生自发的消极反应,是一种自发反应阶段。
2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能够感同身受,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照料者的表情,有模仿微笑和互动的行为,进入初级模仿阶段。
9个月的婴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照料者面对面进行互动,并且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方法来获得他人的关注,这是有意互动阶段。
1~3岁的孩子能意识到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感到不知所措。也会模仿别人的痛苦遭遇以获得亲身体验,如看到其他孩子摔倒在地,小朋友也会模仿摔倒,这是区分他人阶段。
3.5~5岁的儿童不仅会模仿他人的情绪性行为,还能够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并且会因为观察到他人的痛苦而采取安慰的行为,进入关爱行动阶段。
所以一个孩子到了5岁左右的时候就基本具备很好的情绪感受和理解能力。如果父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法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无法与父母有比较和谐的情感互动时,就需要关注一下孩子是否有共情能力不足的问题。
除了遗传和发育因素的影响,家庭养育方式也是影响孩子共情能力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显示,患有抑郁症或者经常忽视孩子的母亲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不能够区分他人的情绪,她们的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也常受到影响。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母亲对孩子是感情温暖型的、对孩子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又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那么这些母亲的孩子在看图文故事时,理解主人公的心情和共情主人公的能力都明显较好。而那些虐待孩子的父母,往往自身可能就存在共情缺陷,研究显示,那些共情能力低的父母,对孩子的虐待、攻击和惩罚行为都显著较多。
在社会养育方面,人们也得到一些证据,如美国孤儿院儿童在理解他人情感能力的发展方面明显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迟缓。一些关于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也显示,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共情性关怀的能力评分要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挪威的一项研究显示,生活在人口较少的农场的儿童认知性共情能力显著地低于那些生活在人口较多的村庄和城市的儿童。根据这一现象,有研究者提出儿童同伴互动关系的 “门槛假设”,认为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机会、社会经验对儿童共情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及时的情感支持和满足,增加孩子与同伴的社会交往机会,帮助孩子应对社交中遇到的拒绝、欺负等各种困难,培养孩子邀请、合作等各种亲社会行为的社交技能,都会有利于促进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巴伦提出了情商这个概念,主要是指那些影响人们适应环境及社交的情绪管理能力,包括自我和人际交往的情感能力、适应力、压力管理能力和一般情绪状态等。心理学家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了著作《情商(EQ)》,该书让“EQ”这个词风靡世界,成为日常百姓所熟知的一个概念。
戈尔曼在书中指出,EQ对个人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取得工作成就的人群中,情商对于工作成就的影响是智商的两倍。那些情商水平高的人,通常表现出有较好的社交能力,性格外向而愉快感较多,富有同情心,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他人相处时都能够怡然自得。
由此可见,情商是与个人的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而在情商概念中,共情能力无疑是关键要素,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门槛能力,即只有具备共情能力的人,才能跨过个体与个体心门之间的门槛,彼此建立基本的信任和互帮互助的关系。因此心理学家德瓦尔认为,共情是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中被筛选保留下来的、让人类种群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基因。
针对有发育问题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服务。常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能力发展的干预方法有人际关系发展介入疗法、社交故事训练法等。
人际关系发展介入疗法又称“人际关系发展干预活动”,由史蒂芬·古斯坦博士研究开发。该疗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孤独症谱系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解读能力,从而提高与他人的情感互动能力。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干预要点,如使用陈述性语言沟通、运用情感反馈系统与他人分享体验、社交信息的处理、根据别人的行为调整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调适能力、根据情境变化灵活思维的能力、根据经验预测和总结的能力等。
训练者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者专业的干预人员,可通过各种互动游戏如捉迷藏、对话活动、抛接球等来帮助孩子增强参与兴趣,也可使用相对夸张的语言、动作等方式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活动和他人产生兴趣,激发自闭症患儿人际关系的主动性,提升人际关系能力的实际应用水平。
社交故事训练法通过让儿童阅读一些社交故事资料,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社交问题行为故事,如同伴或亲人之间的安慰、赞许、亲近等正性行为中的语言、非语言沟通故事,也有焦虑、愤怒、恐惧等个体内在情绪问题的故事,以及一些社交互动的问题行为故事,如打断别人谈话、攻击、回避等行为;通过让孩子阅读这些故事,帮助他们去建立观察他人情绪、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應对常见人际交往问题的行为技巧。家长也可以经过学习掌握这些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人际交往的环境。
教育家蒙田曾经说过:只有恰如其分的情感才能被人所接受、所珍惜。对于父母来说,帮助孩子具备恰如其分的情感能力,让他们被社会和他人接受与珍惜,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吗?
官锐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德心理治疗研究院(GCAP)中方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共情与人际沟通、压力与应对、医患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咨询取向: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