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林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新媒体营销课程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新媒体技术、内容生产、新媒体策划三部分内容。传统的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场所束缚于课室,教学驱动依赖于教师,教学考核集中于理论与技能,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学体系松散、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不畅。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工作应从培养创新力、驱动力、战斗力‘三力’入手”,提出“教师触动、任务驱动、兴趣推动、学生主动”的课程建设理念,立足课程特色,基于学生兴趣和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五环五融”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
1.以新时代“工匠精神”为引领,探索课程育人新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媒体营销作为最接近时代舆论前沿的课程,应始终坚持“以德树人、以诚待人”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结合课程特色及企业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2.基于学生需求,探索个性化培养路径
学生个体在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能力、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人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没有落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媒体营销教学改革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重组课程内容、实施差异化路径、改革评价体系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以新文科发展理念为指导,探索学科自主交叉融合方式
2020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文科建设任务艰巨,其基本抓手为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职文科专业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的新路径。新媒体营销教学改革立足于解决知识体系单一、教学内容固定、教学实践过于理想化等问题,通过职业规划、企业情景植入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评价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以课前学(知识)、课中用(技能)、课后创(创新)三段式教学为主,各阶段独立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其弊端在于教学过程缺乏约束及动力机制,无法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潜质。新媒体营销教学改革在原有“学用创”混合式教学基础上进行创新,设置五层“金字塔”式教学评价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技能转化模式
新媒体营销是现代化智能技术与市场营销理论结合而成的应用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跨越性。其课程目标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各社交平台的使用规则和操作技巧,会使用视频制作、软文编辑、图片剪辑等软件,同时对现代消费心理具有一定了解,能够及时把握时代消费热点,并进行对应的内容生产,如客户引流、粉丝维护、价值变现等。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向技能训练倾斜,并加快推进知识向技能转化,保障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
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条件与环境,构建了“五环五融”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应用及创新能力。
图1 “五环五融”混合教学模式
“五环”即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核—点—线—面—场”五个教学环节。“核”要求以育人为先,通过教师引领、案例启发、实践体验等方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点”即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理论知识为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短文、案例等形式,实现碎片化、便捷化学习,便于学生迅速获取知识。“线”即通过技能实践,把碎片化知识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面”即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模拟真实工作场景,通过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训练,促使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技能。“场”取音于“畅”,意为畅想、拓展、突破,是在实践基础上,鼓励学生完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场景,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核—点—线—面—场”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又相互衔接,促进了线上与线下、知识与技能、理想与现实的有机融合。
“五融”是通过“思政元素融入、智能技术融入、企业资源融入、创新思维融入、职业规划融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能力。通过“思政元素融入”,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塑造学生的个人品质;通过 “智能技术融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机合作能力;通过“企业资源融入”,开拓学生的视野,打造沉浸式课堂;通过“创新思维融入”,形成集成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职业规划融入”,激发学生对多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完善知识体系。“五融”有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职业品格培养为目标,结合企业对新媒体营销从业者的要求,探索新媒体营销人才品格培养路径,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养核”目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引领+案例激发+实践体会+评价促进”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强化“忠诚、敬业、低调、团结、积极进取、注重效率、勇于创新”等职业品格的培养。
现代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便捷化、随时化等特征。保证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新媒体营销课程建设需要智能技术赋能。一是改善教学环境。实训室配置电脑、话筒、投影仪、美光灯、耳机等电子设备,安装抖音、剪映、微信等相关软件,便于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短文、H5等形式进行知识转化,促进在线教学与新媒体技术、社交平台、企业需求、传统课堂教学等紧密衔接。二是加强教学平台建设。智慧职教是新媒体营销课程的教学平台。课前,教师设置班级信息,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案例资料等),要求学生注册账号、熟悉平台使用方法;课中,利用现代技术完成自学、测试、签到、提问、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作业提交、成果点评、成绩统计等任务,使智能技术成为教学的驱动力,达到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学生与教师同步推进、理想与现实同步转化的目的。
通过企业资源嵌入,在“确点”的基础上,构建“知晓+模仿+突破”技能操作模式。横向上,优化知识体系和学习流程。新媒体营销课程把新媒体相关软件及平台分为基础、社交、平台三大类,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阶层式发展规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设置具体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技术应用,达到内塑知识、外塑技能的效果。纵向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技能的使用范畴,掌握各种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具体操作是:课前,教学团队收集合作企业相关项目资料,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课中,利用企业相关资料创建虚拟企业工作场景,发布企业真实项目,开展沉浸式课堂实践;课后,邀请企业技术人员点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企业真实项目培训。通过企业资源的嵌入,增强学生的收获感与自豪感,促使学生深入研究技术,达到“连点为线”的目的。
习近平关于创新思维方法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在结合中创新、集成创新。其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在于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已有与现有融合,形成融会贯通的整体。根据当前学情及企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确保技能应用的连贯性,实行模块化教学,构建模拟体系、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三合一教学体系,完成“构面”。以知识营销、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3个教学任务为例,依据“树形+引流+转化”营销思维,把教学内容梳理为“树、引、备、展”4个教学步骤、8个教学内容,共计16个课时(见图2)。构建综合性教学实践体系,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促进全面成长。
图2 “连线为面”教学图示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课程教学的终极任务。课前,通过介绍行业发展现状、就业市场现状,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及就业意愿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课中,通过小组合作式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主动挖掘岗位发展需求。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修课程,如插花、西点烹饪、饮食营养、鸡尾酒调制、PS、旅游地理、沙盘等,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新媒体营销课程突破原有的“知识+技能”评价方式,引入行为、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金字塔”式教学评价体系(见图3),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创新等五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反应评价即根据系统记录的学习时长、学习容量对学生进行基础行为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在线学习,为后期教学实践打下基础。学习评价主要根据线上测试、线上发言、课堂随机提问、引导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行为评价针对学生的课堂实践表现,一是评价实践项目中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程度,二是评价学生的个人素养(如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助能力、劳动精神等)。结果评价由企业、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实施,目的是帮助学生串联碎片化知识点,构建关联性知识体系,系统解决问题。创新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创新成果、研究专利、竞赛成绩及思维、行为的改变情况,此评价用时较长且不易获得数据,因此虽然重要但分值较低。这一评价体系能让学生在“认知—熟悉—练习—转化—突破”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教学反馈显示,学生在“被迫”完成初始阶段的学习后,学习兴趣提升,在课堂虚拟实践中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实现了知识体系的构建。
图3 “金字塔”式教学评价体系
“五环五融”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智能技术全程监测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的人机合作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道术兼顾(“道”即人格品质,“术”即知识技能)。“金字塔”式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展示了评价的促进作用,强大的信息平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动态,新媒体平台的反馈功能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的分值分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岗位模拟进行职业探析,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转化,促进了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