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为引领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解读
——以“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为例

2024-03-13 06:23马黎进邹红娟
高教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四明专业课程育人

马黎进,邹红娟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

一、前言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是基础[1]。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所谓课程思政,简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2]。各门类学科的发展,都建立在具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传承的基础上,而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物质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出自身独具特色的社会学、哲学、美学的营造逻辑与思维传承。在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建筑教育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涵盖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在科学技术、人文科学、艺术修养、生态科学等的通才教育[3]。在广义建筑学看来,建筑学的问题和发展应根植于本国、本区域土壤,在此基础上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并加以整合,最终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4]。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指引下,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自信为导向,开展建筑学课程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文化价值观,必须从建筑学专业教育主轴的启蒙教育开始,自始至终地保持学生专业学习的文化自信。依此,将通过广西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基础A1”的教学实践,进行以文化自信为导向的思政教学的实践与解读。

二、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目标

(一)“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特点及内容设置

建筑学专业自2000年开办以来,“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就一直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期开课96学时,是建筑学人才培养主干课程中的基础,也是建筑学学生专业学习及专业认知的启蒙课。自建筑学2000级开始到2022级,在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授课人数约1000余人,授课课时约2100学时。

在课程主要内容设置上,贯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并结合地方建筑学育人的特点和学科前沿研究,在学生“感知—认知—研究—应用”的学习脉络上,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元素、思政案例,以此深挖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和育人的目标。根据课程知识单元学习的先后关系,课程融汇设置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其中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个专题单元(图1):建筑基础理论与专业认知、建筑制图与图纸表达、建筑空间认知及尺度认知、建筑形态构成及表达、建筑设计方法及设计实践。第二课堂实践教学通过参与自治区级绿色建筑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校内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专业“他‘她’”说论坛、建筑学专业课程联合教学以及各类专业竞赛与创新创业的实践,为学生提供训练专业技能和素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 “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及育人目标

(二) 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设计基础A1”作为专业教学中一门启蒙必修课,对学生后四年专业学习起着知识铺垫及专业思维引导的作用。为此课程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规划。知识层面,从认识建筑开始,理清建筑的本质及基本属性,通识国内外建筑发展及理论基础、古典美学的审美理论以及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能力层面,从运用基本制图工具及材料开始,正确表达建筑制图、塑造形态与空间;素质层面,从空间体验开始,建立系统的空间表达语汇、充分认识人、建筑、自然的共生逻辑,树立正确的建筑观、高尚的审美体验;实践层面,从自我认知开始,积极参与调研踏勘、组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建筑、规划、景观的模型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课程中对学生四个层面的教学引导,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建筑观与建筑情怀,树立正确的建筑价值取向,帮助学生从自我认知、生活体验、社会交往和自然对话中去探索发现建筑的真谛。结合课程内容综合性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有机性,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文化及道德教育潜力,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传统自然观、传统哲学观、传统美学观、传统伦理道德观等分层、分阶段融入课程教学的脉络中,以此实现专业和思政育人的互融与互通。

三、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打破原有固化的专业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积极融会思政元素,丰富了课堂内涵和育人意义,也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并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思想上提升对建筑设计内涵与精神的理解,能够让学生去深思和理解新时代、新发展背景下学习建筑学专业的目的和意义。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秉承文化自信的引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把握,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交融的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发展及课程教学的新定位,以文化自信价值为引领,通过专业特点思考文化自信的新内涵,理解价值引领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和育人的现实意义。结合建筑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特色,其现实意义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新时代专业育人的新思想

紧扣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讲话精神为动力。深刻领会会议主旨,在学科专业教育导向及人才培养定位上,注入全新的时代思想,为专业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不断充实和践行教书育人中的文化自信价值引领。

(二) 践行建筑文化发展的新传承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世界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营造逻辑[5],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传统的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理论、建筑技艺有着上千年的实践及人居验证,经历时间、历史积淀的传统建筑文化,留下的是无价的、无尽的美和美的形式。专业教育中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以饱满的热情去践行和传承传统建筑的精髓。

(三) 综合知识融会互通的新体系

从建筑课程特点可知,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其综合性的特点要求专业课程教育必须具备系统性的培养思维。教育教学中以专业课程内容为骨架,融合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涵,构建知识、技能、价值引领相融互通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提升课程教学的活力及内涵,使学生能够正确建立系统性的文化价值、思维逻辑和自我认知的专业学习导向。

(四) 专业人才培养达成的新途径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为解答专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有效的指引,且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通过文化自信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为塑造精神饱满、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一条有保障的新途径。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宏观层面的育人价值引领,将其置入专业建设、专业教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中去思考,会激发一种新思想和专业育人的新建构。如何从宏观层面的内涵去发掘微观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需要从专业育人内涵和课程体系内容层面去挖掘与文化自信价值相呼应的新构建和解读,真正展现从专业育人角度开展课程思政的成效。

四、文化自信为引领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建构与解读

文化自信价值观在生成逻辑上,主要把握了历史、价值、实践三重逻辑,内容上涵盖了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力、自信之源、自信之本的要点[6-7]。从理论、实践、方法论意义的维度来系统深入地研究文化自信思想,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价值[8]。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弘扬文化自信价值观,已成为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构建的主阵地。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梳理课程教学特点、内容和育人目标,如何建构适宜且具有特色的思政育人框架以及如何表达文化自信引领下的育人逻辑,已成为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依此,结合“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来开展新的思考、新的建构,以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突破性与可读性。

(一)文化自信为引领的“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建构

结合“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明晰课程教学中虽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区别,但在建筑学专业的大背景下,教学中都在传达一种综合性的专业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文化、社会审美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等,这也正是在课程中要去梳理和凝练的思政内容和核心价值。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都在探索适宜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和思政教学框架,以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对此,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内容及课程目标,深刻领会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讲的五个问题[9]及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协同育人体系[10]的精神及理论,在抓住新时代、新传承、新体系、新途径的育人现实意义基础上,融汇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涵,提炼具有专业特色思政教学的新精神,即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弘扬精神、凝聚力量,坚定自信、根植文化、筑形铸魂、知行合一,人为中心、溯源古今、知美扬善、动情生活,与时俱进、辩证取舍、融汇创新、价值引领。并根据所梳理和总结的精神内涵和育人指向,将其构建为“四明”思政育人框架(图2),即明德、明理、明美、明思。

结合理论及建构的分析,“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是指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课程体系的特色,凝练课程中思想与道德、专业与基础知识、审美与修养、实践与反思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的要点,所建构的以专业课程为骨架的思政教学理论框架原型。其内涵表现为,使学生明晰以“德”为育人核心思想,树立工匠精神,弘扬家国情怀;明晰以“理”为学习重点,传承中国经典文化及哲理;明晰以“美”为基本素养,学会感动、审美、创造与评价,塑造心灵及修养;明晰以“思”为目标归宿,领会人、自然与社会的共生,建立担当、责任与使命感。以此为指导在课程教学中置入相应的思政元素和案例,融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以实现思政与专业知识教与学的成效。

(二)“四明”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的解读

为更清晰地理解“四明”课程思政内涵和育人目标,依托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对明德、明理、明美、明思进行解读,以此明晰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的建构意义与价值。

1.明德的课程思政教学解读

明德就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及道德观,以此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修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品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有道德有情怀的人[11]。立德树人的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坚持德育为先。从先秦时期开始,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对“德”的本源、评价、作用、修养等问题作出系统的论证,建立了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如《道德经》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左传》讲“太上有立德”等把高尚的品德作为最高价值观追求。

传统道德价值观深深烙印在建筑文化的各方面,从建筑的象征意义与建筑符号的运用,到传统建筑、建筑庭院、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装饰细节、建筑形制等都有其价值的思维存在。在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主线,注入内涵深厚的传统价值体系,才能拓宽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以传统中国文化价值取向引领下的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讲授中,适时适当地将道德价值观注入传统建筑的分析推演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吸收及领会。课程以固有的专业知识“骨架”为支撑,将德育思想置入,为其注入文化的“灵魂”,使课程教与学更加生动、更加可读。因此,明德是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的核心思想。

2.明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解读

明理是要培养学生继承传统建筑理论的精髓,理解传统理论的指导意义,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建筑价值取向,弘扬及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在历来的古典哲学、建筑典籍中对建筑的发展和营造有着独树一帜的见解和思考,这可为学生学习建筑奠定优秀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见证。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论述则为建筑空间设计思维的经典,对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考工记·匠人》论述“匠人营国”、《逸周书·作雒》论述“凡工贾胥市臣仆州里,俾无交为”,这是城市及聚落人居最早的规划理论、制度及思想;计成在《园冶》中论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展现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及造景理论。在众多的传统设计哲学、设计理论中,需要学生植根历史获取养分,萌发设计之思、设计之理。

应用传统建筑、规划、园林景观的经典理论进行有阶段性的课程教学,以时间轴为线索、历史为背景,探索经典理论在不同时空所产生的效应。在建筑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对传统建筑、规划、景观的理论有良好的认知与表达,深刻认识传统建筑理论千百年来对世界建筑体系的贡献。在教学中引经据典,使学生系统建立建筑经典传承的意识,展现民族自豪感。因此,明理是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内容。

3.明美的课程思政教学解读

明美就是要学生在传统美学文化中,不断积累美学理念和审美思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及美学评价,创造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美和美的形式。纵观中国悠久的建筑历史,建筑作为社会性的物质存在,其美学价值在传统哲学思想、艺术表达、审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沉淀。

诸如孔子主张“仁”的和谐之美、老子“道法自然”的朴素自然之美、《易传》的阴阳、刚柔之美,这些哲学思想对美和审美有着深刻的解释。随着对美的存在进行广泛探讨,在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明晰美在“意向”、情景交融的美学思想等。此外,流传至今的古典绘画作品、文学、诗词经典中有大量对传统建筑和传统规划、景观设计美学特征的描绘和表达,体现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在教学中以案例分析传递经典艺术作品中超凡的构图逻辑、空间美学、多层次多焦点的美学表达,使学生体验美。

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美学思想及审美观尤为重要,以传统美学思想建构的建筑美学为学生解读“建筑是一门艺术”这一基本属性,培养学生对美学的感知、认知与运用能力。因此,明美是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素养。

4.眀思的课程思政教学解读

眀思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知行观,拓展专业学习的深度及广度。在时代思潮的推动下,理解传统理论的价值与实践的意义,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在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专业使命,才能在专业实践中找到专业的价值。建筑与人、社会的关系,强调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春秋时期管仲在《管子·霸言》所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12],提出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的理论研究、设计与营造好比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出厂后人的参与赋予了建筑价值,建筑保障了人的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思考建筑的社会性演变,有利于发现建筑发展演变的规律及社会需求。人虽围绕着人工化的建筑与城市而居,但从不放弃对人居环境及自然生态的渴求,从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不难看出自然环境对人及社会的意义。所以,要让学生思考建筑实践中的环境价值、发展意识,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理念中实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发展,使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因此,眀思是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归宿。

在文化自信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解读中,构建与专业育人及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四明”思政框架,能够较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育人,四者各有所指、相辅相成,对文化价值在专业教学中的融会有明确的诠释和实现途径,也充分验证和说明了所构建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在专业育人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

五、文化自信为引领的思政教学反思

通过“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的教学实践,经过对课程定位及教学实施的反复推敲与多维度内容的系统组织,旨在教学过程中打造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为课程教学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以目标达成度来反思、优化课程教学,建立健全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机制(图3)。

在课程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是课程内容的可塑、可读性。课程内容除了传统建筑理论外,涵盖的传统文化内涵元素较广,诸如哲学、文学、美学等,对思政教学的开展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在思考、设置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及教案设计时,对专业知识体系及脉络建立了明确的层级关系,注入文化自信的内涵,使学习更生动、更经得起推敲、更加可读可解。

二是教学过程的综合、有机性。文化自信所表达的明德、明理、明美、眀思,以互渗、互补的综合逻辑指导建筑、规划、景观的讲解与推演分析。专业单元专题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清晰、有机地融入文化自信的内涵,其对教学框架有系统性、全程性的串联融合,使课程教学脉络更加清晰,教学逻辑更可行。

三是知识掌握的互动、应用性。教学打破了专业知识一条线育人的格局,进而扩展到文化育人,以文化自信的内涵来激发专业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及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在秉承“互教、互学、互帮、互助”[13]的理念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愈发明显,能将传统经典带入课堂交流分享,并以此指导设计创意与设计实践,体现了文化自信内涵在教与学中的应用和专业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协同性。“四明”课程思政教学理论框架在课程教学中紧密将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过程的疏离现象进行了有机的缝补,以呈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完整性。借明德、明理、明美、眀思各自特定内涵的内容与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分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置入教学过程,展现出一种适应性与逻辑性,以实现思政教学的可持续性。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的内容会根据培养目标来设置,教学内容上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结合教学内容置入“四明”思政理论的要素,在要素的布局和实施中更能突显专业性及其要素之间的协同性。所以,理清课程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方法及策略,结合“四明”思政理论框架,真正构建起以课程为依托的专业思政育人新格局,才是实现专业全方位育人的新举措。

六、结语

经过多年“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知识体系设置、思政核心点构建、课程教学设计、学生培养目标上都有清晰的思路和教学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特征、内容、目标进行充分解读,注入文化自信的新内涵,梳理出适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明德、明理、明美、明思“四明”思政核心框架,使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得到有效融会和拓展。运用“四明”思政核心主轴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纽带作用,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持续改进中,该课程获批省级一流线下课程,同时获校级思政示范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作为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解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为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也借此以点带面指导建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猜你喜欢
四明专业课程育人
坠落月亮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汉江河口区四明滩段四明上护岸坍岸修复技术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