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妍,赵 帅
(1.常州大学,江苏 常州 213159;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59)
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但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学习与就业压力大、情感困惑、家长与教师不理解等种种压力与挑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不良心理状况百出。李正东等人在对中国大学生个体心理韧性的研究中引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的调研结果,指出约三分之一的在校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并发现经医疗机构鉴定确实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占比近十分之一[1],这一数据不禁让人唏嘘。近年来,大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抑郁、因失恋而自残、因被骗而自我失控等社会焦点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大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压力与挫折时更快更好地恢复自身良好状态,因而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因此可知,研究大学生面对众多压力与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韧性极其重要。尽管国外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较早,但21世纪初,我国研究者相较于国外研究者,更早聚焦于大学生群体。经过20多年发展,关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梳理现有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成果,深挖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多种压力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本文在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与结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与分析,以期丰富当前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参考。
心理韧性(Resilience)一词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身处压力与困境中能够帮助个体快速恢复自身良好状态的一种心理品质,后在各国发展扩大,并被各国学者翻译成不同名称。有韩国学者将其译为强韧性、弹力性等,国内学者将其译为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心理韧性等,本文采纳学者普遍译名心理韧性。但关于心理韧性的内涵学者并未做出统一界定,学者主要根据个体在压力风险中的适应与调适能力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努力得到的,产生了关于大学生心理韧性内涵的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特质(品质)观。特质(品质)观认为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大学生个体为了在压力、挫折与挑战中保持自身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从而激发内在具有保护性意义的某种特质或品质,这种特质(品质)往往是个体天生具备的[2-3]。二是能力观。能力观认为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大学生在面对消极事件或应对压力与挑战时能够调整自我,恢复自身原始状态或适应当下生活,从而保持心理健康的某种能力[4-7]。三是互动过程观。互动过程观认为大学生心理韧性并非独立于个体本身的,而是大学生个体在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大学生会受到来自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众多方面带来的压力、挑战与消极情绪,个体在与外部风险因素互动过程中形成使自身保持良好状态的心理韧性[8-9]。四是结果观。结果观关注大学生个体在困境中面对压力、挑战等危险性因素与事件时的最终处理结果,只关注个体的最终适应状况[10]。
以上观点说明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多面性,但深度探析发现,其本质上并不针锋相对。特质(品质)观和能力观都认为大学生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压力、挫折与挑战时,能够恢复原始状态或适应当下生活的一种能力(特质观将其定义为某种特质或品质),只不过能力观更看重心理韧性是个体在调整过程中形成的。互动过程观则是以动态视角来定义大学生心理韧性,认为个体在与外部危险因素互动过程中,需要具备某种特质(品质)或一定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良好状态,因而可以看出,互动过程观并未否定特质(品质)或能力的作用和意义。结果观也并未否定互动过程的作用,虽看重最终调适结果,但也认为这种结果是经过互动过程之后的结果。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具有综合性的心理韧性内涵,认为个体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激发能够应对风险与挑战的某种品质或能力,并且这种品质或能力能够在互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个体良好状态能够得到保持[11]。
国外关于心理韧性结构的研究更早且更加成熟,目前公开发表的量化工具多达20余项。其中,瓦格纳(Wagnild)等开发的包含个人能力与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二维度心理韧性量表是早期应用最广的量化工具[7]。之后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康纳(Connor)和戴维森(Davidson)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试验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度、变化接受度、控制、精神影响五因子心理韧性测量量表(CD-RISC量表),该量表包含2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0—4分)[3]。此量表一经问世便得到研究者的大量引用研究,被应用于各类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对象当中,可以说该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学者认可度较高且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之一。但是,需要重视的一点是,该量表结构维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实证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国家文化背景的区别及施测对象的差异而造成的。为此,不少研究者对CD-RISC量表进行了修订研究,如坎贝尔希尔斯(Campbell-Sills)和斯坦因(Stein)将原始CD-RISC量表的25个题项精简到单维度10个题项,简称CD-RISC-10量表,并且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学者的认可与应用[12]。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是在已有国外成熟心理韧性量表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良研究。其中,于肖楠和张建新根据中国文化和群体特征修订的CD-RISC心理韧性量表应用最为广泛,认为中文版CD-RISC心理韧性量表包含坚韧、力量和乐观三维度因子[13],该量表的问世对量化国内研究对象的心理韧性可谓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刘晓东和梁瑞琼将于肖楠和张建新修订的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中文版应用到中国大学生中,对河北省某高校在校生发放问卷,信效度结果良好[14]。此外,陈维等人将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应用于中国大学生,对贵阳市5所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实证结果发现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CD-RISC-10)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良好[15],丰富了中国大学生心理韧性量化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胡月琴等人为构建适合我国群体特征和中国独特文化的心理韧性量表,通过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扎根理论编码,编制初步问卷问题,后对山西省一中学青少年通过问卷发放进行实证分析后,构建了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维度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16]。郑莉娟等人将胡月琴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表应用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中并编制了问卷,问卷总体信效度良好[17]。
目前,尽管关于心理韧性的内涵存在特质、能力、结果、过程观等多种学说观点,但是大多数心理韧性量表都是从个人特质着手测量的,如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等。一方面是心理韧性的不同内涵观点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反而可能在横向或纵向面存在交叉影响;另一方面是当前关于心理韧性内涵结构的研究多数以质性研究为主,少数采用量化或混合研究方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从生态系统互动过程角度探讨心理韧性并开发相应心理韧性量表,如胡月琴等人开发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不仅关注到了个体层面,也关注到了家庭层面因素,这为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前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即人口学变量、保护性影响因素和风险性影响因素。
人口学变量中的年级、性别、民族、专业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均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林启修以工科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年级、性别、专业性质、民族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在年级方面,大一新生的心理韧性强于高年级学生,这是由于大一新生还未经历形式多样的挫折与挑战,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韧性基础,随着大学压力生活的推进,极易产生自我怀疑、自信心不足等困惑,因而心理韧性有所降低;在性别方面,男女在心理韧性不同构成面上表现有所差异,在情绪控制方面,男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强于女大学生,但在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方面却弱于女大学生;在专业性质方面,文科学生心理韧性强于理科学生;在民族差异方面,汉族大学生心理韧性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韧性[18]。
保护性影响因素是指能够帮助大学生战胜危机和挑战从而保持良好状态的某种保护性因子。这种保护性因子可能来自个体内部特征,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支持,同时也受积极生活事件的影响。如个人积极的人格特质(品质)和能力、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弗里堡(Friborg)等在对军校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外向性、情绪稳定等人格特点显著影响心理韧性[19]。此外,研究发现外部社会支持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产生显著影响,如丹尼(Denny)等发现社会支持、家庭关系显著影响青年学生心理韧性[20];萨克拉(Sackera)等也发现家庭资源能够有效提升青年心理韧性[21]。张烨君和杨雪梅以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个体因素中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支持因素等保护性因子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了积极影响[22]。胡启权以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发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产生了积极影响,且中等强度影响最为强烈,这说明积极生活事件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23]。
风险性影响因素是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消极影响的各项风险因子,其可能来自个体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同时受负性事件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逐渐重视大学生心理韧性风险性影响因素分析,渐渐将研究重点从保护主义向风险因子转变,也说明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出击”的转变。坎贝尔希尔斯(Campbell-Sills)等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圣地亚哥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研究中发现,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对心理韧性产生了消极影响。我国研究者王燕秋等人同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研究,发现个体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及负性生活事件会削弱大学生心理韧性。此外,艾达(Aidah)等人、王小凤等人、姬彦红认为学习压力、创伤情境、不良生活经历、压力事件等风险性因素均会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24-26]。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保护性影响因素还是风险性影响因素,都来自个体内部或外部环境,或者是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这与大学生心理韧性内涵的互动过程观不谋而合。因此,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重视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心理韧性受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微观层面的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智力、人格特点,中观层面的人际关系,宏观层面的学校环境、就业环境、社会环境等多层因素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了影响。总体而言,研究者越发重视从多层面来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影响因素,这也为生态系统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提供了有益启发。
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参与到个体心理活动中,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情感与认知评价、社会能力等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重点,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研究者们对心理韧性作用机制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仇芳芳等人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杭州市5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以分析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正向影响[27],这与靳丽华的实证调查结果一致[28]。这说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直接联系,同时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策略支撑。
情感与认知评价是个体经过各种心理活动之后形成的内在感受、意向表现与知觉等,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心理韧性错综碰撞。近年来,研究者积极从情感与认知评价的某个角度入手,探讨心理韧性对其产生的影响,以使个体保持良好生活状态。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29]、生活满意度[30]、自尊[31]、生命意义感[32]、主观幸福感[33]、自我效能感[34]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从心理韧性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评价提供了有益启示。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就业创业方面。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注意到了心理资本对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对心理韧性的研究更加深入。闵强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发现心理韧性薄弱等心理因素严重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并提出要在高校创业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35]。
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绕不开的话题,研究者不断从多角度、多主题来探讨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发现,研究者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这也为后续更深一步的纵向性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同时也启发我们后续可进行进一步的多元化方法探索。
基于以上论述发现,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开展了不少创新性研究,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在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仍有较大研究空间。基于此,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大学生心理韧性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探究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情境化定义。现有研究者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了广泛化定义,或将其认定为某种特质(人格),抑或将其界定为某种能力,有些研究者虽注意到了互动过程的作用和意义,但并未给出具体性定义。具体情境化定义的缺乏,可能不利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情境化定义应在具体互动情境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尤其要考虑大学生群体特征。
第二,开发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尽管国内研究者已注意到本土化心理韧性量表的匮乏,并试图开发适用于中国情境的量表,但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公开发表并被认可的心理韧性量表,国外仍占据主要地位。目前,大多数国内研究者主要是将国外成熟的心理韧性量表翻译成中文进行研究,因此,根据中国情境,开发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量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形成机制研究。现有关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形成机制研究较为零散,主要是从风险性和保护性影响因素着手进行分析,大多探讨其他变量与心理韧性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关于调节效应、交互效应等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研究者们选取的相关变量多样且层次不一。但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和危险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两者之间亦可能存在交互效应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强度。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相关影响因素分类并探究其之间交互效应等,以更加准确分析大学生心理韧性形成机制。
第四,强化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动态研究。大学生心理韧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所处情境而发生改变。大学生心理韧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现有研究主要从横断面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测量分析,缺少动态性纵向深入研究。因此,未来应强化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长期性纵向研究,以更加深入探析大学生心理韧性。
第五,细化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对象。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笼统化研究,少数研究者对贫困大学生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研究,但范围仍有限,可进一步细分扩大研究对象,如高职院校大学生、本科大学生、研究生、医学生等。细分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对象,既可以整体把握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共性和差异性,又可以帮助学校、社会等针对性开展学生工作。